专题五 富强与民主 知识清单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一轮复习教材梳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五 富强与民主 知识清单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一轮复习教材梳理

资源简介

专题五 富强与民主
序号 核心问题 自我评价 考查等级
1 改革开放促进我国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
2 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
3 党和政府为什么要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
4 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 ★★★
5 我国的科技现状是怎样的 ★★★
6 我国为什么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
7 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
8 怎样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
9 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有哪些 ★★★
10 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监督有什么意义 ★★★
11 公民应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
12 为什么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3 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4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15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
16 什么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考点一 踏上强国之路
1.改革开放促进我国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九上:P3~P7)
(1)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3)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4)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已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2.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九上:P8,P9~P11)
(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3)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4)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强国之路。
3.党和政府为什么要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九上:P8,P11~P13)
(1)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4)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5)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4.党和政府如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九上:P11~P13)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3)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考点二 创新驱动发展
1.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 ★★★(九上:P14,P17~P20)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4)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5)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6)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2.改革与创新的关系是什么 ★★(九上:P1,P8~P19)
(1)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3.我国的科技现状是怎样的 ★★★(九上:P20)
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不足: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4.我国为什么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九上:P22)
(1)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2)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5.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九上:P21~P27)
(1)国家:
①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要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2)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3)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4)个人:弘扬创新精神。
6.创新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九上:P26)
(1)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2)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3)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4)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考点三 追求民主价值
1.怎样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九上:P33~P34)
(1)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本质属性:全过程人民民主。
(2)特点: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4)具体形式:①选举民主。
②协商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5)意义: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2.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有哪些 ★★(九上:P35)
民主制度 地位和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3.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有哪些 ★★★(九上:P38~P40)
途径 要求
民主选举 ①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②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民主协商 ①通过提案、座谈、论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协商 ②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
民主决策 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民主监督 依法行使监督权
民主管理 ①有利于广大人民积极行使民主权利 ②实现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办
4.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监督有什么意义 ★★★(九上:P40)
(1)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2)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5.公民应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九上:P41~P42)
(1)能力要求:
①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②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
③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
(2)途径方式:
①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②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③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考点四 人民当家做主
1.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八下:P65)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2.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八下:P65)
(1)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2)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3)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4)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机关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
3.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八下:P68)
4.正确认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八下:P69~P70)
含义 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性质 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自治地方与 中央的关系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是什么 ★★★(八下:P70)
(1)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
(2)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
(3)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6.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和组织是什么 ★(八下:P71)
含义: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地位: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组织: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
7.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八下:P74、P75)
(1)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地位: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3)作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8.什么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八下:P74~P76)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9.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及其性质、地位。★★(八下:P79~P80)
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性质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地位 在整个国家机关体 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10.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及其行使:★★(八下:P80~P82)
职权 实施主体 具体职权
立法权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行使国家立法权
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地方立法权
决定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 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任免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 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决定、罢免的权力
监督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有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 有权监督本级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工作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职权及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八下:P83~P84)
职权 具体表现
(1)公布法 律、发布命令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2)任免权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3)外事权 ①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 ②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续表
职权 具体表现
(4)授予荣 誉权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授予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奖章
12.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八下:P86)
(1)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
(2)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3)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13.行政机关如何依法行政 ★★(八下:P88~P89)
自身: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行政机关享有哪些职权,具体如何行使职权,都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
14.监察委员会的性质、组成和监察对象分别是什么 ★(八下:P90~P91)
项目 具体内容
性质 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组成 我国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 ①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领导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②上级监察委员会领导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③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
监察 对象 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
15.监察机关的职责有哪些 ★(八下:P92~P93)
(1)首要职责:监督职责。确保权力不被滥用、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2)经常性工作:调查职责。能有效地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减少和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保持公权力行使的廉洁性。
(3)处置职责。
16.人民法院的性质、分类、基本职权分别是什么 ★★(八下:P94)
(1)性质:国家的审判机关。
(2)分类: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等。
(3)基本职权: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17.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分类和基本职权分别是什么 ★★(八下:P95~P96)
项目 具体内容
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分类 (1)最高人民检察院 (2)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3)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
基本 职权 (1)基本职权: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追诉犯罪 (2)作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