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十堰市六校教学合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十月月考政治试卷考试时长:75分钟考试要求:紧扣题意冷静分析逻辑清晰书写规范。考试范围: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祝各位考生考出实力、考出精彩!第一部分:客观题(48分)1. 在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长期存在。以下反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①“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与“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③“存在就是被感知”与“物是感觉的集合”④“水是万物的始基”与“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2.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显著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来源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各国革命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钥匙③与旧哲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强调认识世界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是为世界无产阶级服务的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3. 《吕氏春秋·察今》记载: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楚人可笑的言行违背了( )A.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B. 运动未必是物质的运动C. 物质是相对静止的D. 不能离开物质谈运动4. 经过十几年的不懈探索研究,临安高山珍稀药材培植研究所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成功嫁接三叶青、毛花猕猴桃、黄精、食凉茶等名贵珍稀药材,年繁育种苗200万株,为肿瘤病人带来了福音。这说明了( )①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驾驭客观规律②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办事成功的前提③发挥正确意识作用,才能成功改造自然界④人们可以根据自己主观愿望建立新联系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5. 漫画《停止,就是谷底;继续,就是上坡》(改编自吕志华作品,《时事报告》2024年第2期)蕴含的哲理是()①实现价值目标需要不断砥砺前行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成功取决于意识能动作用发挥④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是事物发展的状态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6. 元宇宙是人类用数字技术创造的新世界。对于元宇宙,有人认为元宇宙将带来一场产业革命甚至会推动人类文明重塑,有人认为部分元宇宙项目更像是用“新瓶”装网络游戏、虚拟现实的“旧酒”。由元宇宙引发的不同观点表明()①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②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④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7. 朱耷,明末清初画坛的“四僧”之一,擅长画花鸟、山水,其画作的特点是采用象征寓意的手法,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甚至将鸟、鱼的眼睛画成黑眼珠小白眼珠大,并且永远是白眼向人,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这表明()①文化内涵的表达,离不开文化载体②每个人都是文化创造的主体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④文化包括意识形态的部分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8. 袁隆平常说,“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中国多一点粮食不怕,若少一点粮食,你试试看……”这种情怀是激励他孜孜不倦、忘我探索的不竭动力。这说明()①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③爱国主义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物质力量④爱国主义是鼓舞人民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9. 下边漫画《不能让中国的新生代都姓“西”!》,从文化角度看,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反对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②我们首先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③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④应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0. 山西省之所以统筹利用各级各类面向基层的文化惠民资金,推动经常性送演出、送培训、送图书、送电影、送辅导下乡和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进厂矿、进军营以及戏曲进校园、进农村活动,是因为()①文化是民族生存的物质基础②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等功能③文化是国家发展的物质力量④文化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1.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国际上称宇航员为“astronaut”,“taikonaut”是中国航天员专属英语单词,词根“taiko”出自“太空”的拼音,意思为“Chinese astronaut”(中国航天员)。早在1998年,“taikonaut”一词已被牛津词典正式收录。这体现了()①中华文化已被其他民族认同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发展④文化融合过程中要坚持以我主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2. 汉语老师仇海平与他来自五大洲的留学生,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传唱中西合璧、古今相融的最古老情歌《关雎》,为经典插上音乐的翅膀,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东西方文化的深情对话()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反映出东西文化趋向同一②彰显出鲜明的地域文化,要消除文化间的差异③是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有利于推动文化创新④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3. 近年来,国产纪录片国际传播持续向好,为更多国家观众了解中国提供独特窗口。纪录片《中国》第三季带领观众重回中华文明的“童年时代”,追溯上古三代,探寻中华文明的源流,不但受到国内观众的称赞,而且得到海外媒体的关注。中国纪录片成功出海()①有利于迎合市场需求,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壮大②为更多国家认同了解中华文化提供了独特的窗口③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④采用贴近受众的传播方式,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4. 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系统梳理阐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是基于革命文化( )①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②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③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④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5. 中国科学技术馆开展科学家精神公益电影展映活动,展映影片包括《农民院士》《永怀初心》《月是故乡明》《科学之光》等,观众可在参观科技馆的过程中参与该活动。该系列影片讲述了科学家服务国家迫切需求,不计功利、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感人故事。如果以此撰写一篇新闻稿件,最恰当的标题是()A. 追忆红色故事,引领社会风尚 B. 围绕经济效益,助力文化强国C. 延续传统文化,弘扬科学精神 D. 宣传科学精神,弘扬爱国精神16. 近年来,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发展飞速,呈现出很强的创新性、互动性。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各类失范行为:高额打赏、诱导未成年人打赏;劣迹艺人违规复出、被封账号违规转世;偷拍跟拍、搭讪骚扰、虚构自杀等各类无底线蹭流量;炮制低俗情感剧情,收割老年人的流量,实施营销诈骗等乱象,损害群众合法权益,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根治这些乱象,需要()①弘扬主旋律,改造和剔除落后腐朽文化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高品质文化产品③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保障经济效益首位④国家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激浊扬清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2分)17.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2023年7月5日到7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江苏苏州、南京等地考察调研。在古城苏州,习近平指出,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这里不仅有历史文化的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其中苏绣充分体现出中国人的韧性、耐心和定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要保护好、传承好,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知识,分析加强古城苏州保护利用的意义?18.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把人民利益摆在最高位置,这是一以贯之的重要要求。我党做任何事情,始终突出强调了一个重要原则——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一项项重要部署,无不彰显了党中央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材料二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日益深化,西方各种社会文化思潮大量涌入,在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大势下,我们一方面应当以平等开放的姿态对待其他文化,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取人之长为己所用;另一方面应当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文化中的中西差异,积极吸取有利于中国发展的一切文化思想,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材料,请说明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19.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2023年“五一”期间,“打卡博物馆”成为很多人休闲度假的首选。因为,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一改过去的“高冷”形象,以脑洞大开的创意、前所未有的生机实现了和大众生活的双向奔赴。进入直播间,就能和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一同见证百年前的古董如何重焕生机;扫描二维码,就能亲临三星堆考古发掘现场,探秘古蜀奇幻之旅;戴上VR眼镜,尽可欣赏五彩鱼藻纹盖罐的鱼儿在莲间跃动戏耍的身影;打开小程序,便能与神秘的敦煌藏经洞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些原本珍藏在橱窗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的遗迹、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正借助数字化手段的深度应用,各显神通,不断“出圈”,在满足公众多元个性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为星光璀璨的文化遗产注入新生命。数字技术不仅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更让文化遗产“火”起来。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一代技术的成熟,文化遗产在数字空间拥有了孪生身份,并化身为多种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不断拉近与公众的距离。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知识,分析数字文化建设对文化发展的意义。20.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我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守井人’,我郑重宣誓:勇担政治使命,扛牢政治责任,忠诚守水事业,当好护水卫士,为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而努力奋斗。”多年来,丹江口库区持续深化水质保护,包括志愿者在内的库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守水治水护水工作,多名志愿者成为民间河湖长、库岸长,热心市民成为守水护水社会监督员。开展环保科普宣传、清理垃圾杂物、推广节水用水措施……广大志愿者以实际行动为国家、为受水区人民守护着一库碧水。在丹江口市龙山镇土台村,100个陆基圆池中,鲈鱼、胖头鱼等鱼类在里面游动,溅起水花阵阵。在一轻食品(丹江口)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每秒钟有10瓶“北冰洋”饮料下线。华润怡宝、燕京啤酒等企业纷纷落户丹江口市,看中的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于南水北调中,感受大国优势。水资源的格局影响着发展格局,每一个古代文明都发源于大江大河便是明证。南水北调,不仅为沿线各地输送生命之源,也为国家发展奠定了生态基础。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的知识,谈谈丹江口市如何宣传“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文化内容 十堰市六校教学合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十月月考1.【答案】B2.【答案】C3.【答案】A4.【答案】B5.【答案】A6.【答案】A7.【答案】A8【答案】D9.【答案】A10.【答案】D11.【答案】C12.【答案】D13.【答案】D14.【答案】C15.【答案】D16.【答案】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2分)17.【答案】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加强古城苏州保护利用有利于推进经济、政治的发展。②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加强古城苏州保护,有利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展现城市的文化魅力,推进中华现代文明的发展。③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强古城苏州保护利用,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18.【答案】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汲取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立足国情、交流互鉴。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③反对“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的错误倾向。19.【答案】①立足时代之基,顺应数字文化的发展趋势,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吸引力。②通过科技创新,融通各种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促进文化发展。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20.【答案】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积极宣传守井人勇担政治使命、扛牢政治责任、忠诚守水事业、当好护水卫士的精神,建设好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守井人精神。②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用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企业落户,形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生产体制机制。③坚定文化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感受南水北调中的大国优势,从中发现古代文明。(原卷无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北省十堰市六校教学合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卷 Word版无答案.docx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