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素养测评卷(四)(教科版)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得分 等级得分一、填空题(26分)1.凿壁偷光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2.通常我们把那些_____________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光源是_____________。3.当白光进入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的_____________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4.地球内部的_____________在巨大的压力下会沿着裂缝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有的会冷却下来形成岩石,有的会冲出地面形成_____________喷发。5.黄河第一湾——乾坤湾的两岸,一岸为凹岸,有悬崖,地势险峻。凸岸比较平坦,这是由于河流的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6.人体的肌肉附着在_____________上,肌肉收缩,带动_____________运动。7.同一个水钟,保证初始水位高度和孔径不变,流出相同水量所需的时间_____________。8.科科在影片中看到人们用机械摆钟来计时。机械摆钟是根据摆的_____________原理制作的。9.太阳钟是根据_____________来计量时间的。10.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大脑经过思考和决策,会支配着我们克服困难,坚持行动,去实现预定的目标,这种心理过程就是_____________的体现。二、选择题(28分)11.在排一列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这是因为( )。A.光速极快 B.光的反射 C.光沿直线传播12.下列物品也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的是( )。A.汽车后视镜 B.三棱镜 C.广角镜13.潜望镜是利用内部的两面平面镜互相反射的原理制成的。下面三幅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14.我们之所以可以灵活地转动手腕,主要是( )在发挥作用。A.骨骼 B.关节 C.肌肉15. 小科在操场上看同学踢足球,突然足球快速朝小科飞来,他快速伸出手接住足球。这是由人体的( )来指挥他做出反应。A. B. C.16.如图,甲、乙两位同学在记录本上绘制了地球内部结构模型,合理的是( )。甲同学: 乙同学:A.甲同学 B.乙同学 C.甲乙同学都合理17.关于长白山天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是一个火山口湖B.周围的山峰是由于火山喷发的熔岩堆积而成的C.天池周围的岩石主要是沉积岩18.当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宽广平缓的平原时,携带泥沙的能力会( )。A.保持不变 B.逐渐变弱 C.逐渐变强19.下列是生活中的常见物体,其中适合用来制作水钟的是( )。A. B. C.20.沙漏是古人的一种计时工具。沙漏能用来计时,是因为( )。A.沙漏每一次漏完所有沙子的时间是相同的B.沙漏每一次漏完所有沙子的时间是不同的C.沙子和水一样能流动,是液体21.如右图所示,甲、乙两摆的摆锤质量和摆绳长度都不相同,同样测量摆动 10次所需要的时间,则甲、乙两摆所需要的时间关系正确的是( )。A.甲用的时间比乙用的时间长B.甲用的时间比乙用的时间短C.甲和乙用的时间相等22.下列计时工具中,计时最精确的是( )。A.日晷 B.水钟 C.机械摆钟23.对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态度的人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比如下雨有人喜、有人忧,这说明( )。① 情绪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② 积极乐观的态度会产生健康的情绪。③ 情绪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④ 每个人所产生出来的情绪是相同的。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24.雨后的晚上,我们看到月光下的水洼处很明亮,是因为( )。A.水洼是光源B.水洼反射月光到我们的眼睛C.月光照射到水洼后发生了散射三、判断题(12分)25.人们常说“三餐两顿七分饱,健健康康活到老”,一个人生理上没有疾病就说明这个人是健康的。( )26.“床前明月光”中描述的月亮是光源。( )27.岩浆在高温高压下 ,会在地壳薄弱地带喷涌而出 ,形成火山喷发 。( )28.骨骼不能独立运动,必须有肌肉和关节的参与,才能使我们进行各种运动。( )29.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地球上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30.因为滴水具有等时性,所以在滴漏实验中,前5毫升水的滴落速度与最后5毫升水的滴落速度相同。( )31.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无法继续传播,在物体的后面形成影子。( )32.鱼缸里只有一条鱼,调整不同角度,可以看到两条鱼甚至更多条鱼。( )33.摆锤的形状可能会导致重心改变,影响实际摆长,摆的速度会改变。( )34.同一个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基本不变。( )35.人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等部分,是人体的“总指挥”。( )36.泥石流一般发生在陡坡处,可见土地坡度大小也会影响土地被侵蚀的程度。( )四、连线题(4分)37.请将下列物体与相应的光学原理用线连接起来。潜望镜镜片 发散光线扩大视野医用的额镜 放大物体放大镜镜片 反射成像公路弯道镜 反射并聚焦光线五、简答题(8分)38.你知道的计时工具有哪些? (至少写五种)39.简要作答。大脑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非常重要。请说说,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保护大脑?六、实验探究题(10分)40.同学们为了研究植被覆盖的疏密程度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准备了以下两个土地模型,用喷壶将水喷在土地模型上,观察实验现象。(1)实验中,用喷壶喷水模拟的是_____________。(2)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不改变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喷水量的大小 ②喷水的高度 ③喷水的时长④土地的地形 ⑤土地的土质 ⑥土地植被的疏密程度(3)对于这个实验,你的预测是植被覆盖的疏密程度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_____________影响(填“有”或“没有”),实验中出现什么现象能支持你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综合题(12分)41.1656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摆钟,后经不断改进,沿用至今。小文也想自制一个一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钟摆。(1)要完成这个实验,小文准备的材料除了如图所示的铁架台、横杆、细绳外,还缺少( )。A.螺母、秒表 B.回形针、大头针 C.螺母、矿泉水瓶(2)小文记录钟摆摆动一次的正确路线图是( )。A.①-②-③ B.①-②-③-②-① C.①-②-③-②(3)小文改变了钟摆的其中一个条件,测量了这些钟摆15秒摆动的次数,记录如下:细线长度(厘米) 摆动次数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30 12 11 1127 13 18 1322 16 16 1615 25 25 25①从上表中可知,小文改变的条件是( )。A.细线长度 B.摆动次数 C.螺母轻重②上表中,其中一组的一个数据有误,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最有可能是( )。A.12 B.13 C.18③根据上表推测,当细线长度为( )时,摆每分钟摆动最接近60次。A.15~22厘米 B.22~27厘米 C.27~30厘米④根据上表数据,你认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摆动快慢和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快B.摆动快慢和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短,摆动越快C.摆动的快慢和摆绳长度无关参考答案1.光沿直线传播【解析】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当光线遇到物体时,会被阻挡,形成影子。凿壁偷光通过在墙上凿开一个小孔,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让光线照射到室内,从而实现阅读和学习 。2.自身 太阳【解析】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光源是太阳。3.折射【解析】 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发生色散现象,将光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4.岩浆 火山【解析】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地壳是不断运动的,地壳深处的岩浆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会沿着岩石缝隙向上运动,岩浆上升过程中,有的冷却后变成了岩石;有的遇到薄弱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5.沉积【解析】黄河第一湾乾坤湾的两岸,一岸为凹岸,有悬崖,地势险峻。凸岸比较平坦,这是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形成的。6.骨骼 骨骼【解析】人体共有600多块肌肉。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7.相同【解析】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1.盛水容器的形状;2.滴水的快慢;3.水位的高低;4.刻度要匀称等。同一个水钟,保证初始水位高度和孔径不变,流出相同水量所需时间相同。8.等时性【解析】 摆是由摆长和摆锤组成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首先发现了摆的秘密,在生活中,机械摆钟是应用摆在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相等的原理来计时的。9.日影长度【解析】根据对太阳钟的认识,太阳钟是根据日影长度来计量时间的。10.意志【解析】 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大脑经过思考和决策,会支配着我们克服困难,坚持行动,去实现预定的目标,这种心理过程就是意志的体现。11.C【解析】因为光线总是沿直线传播,只要看到前方的后脑勺,就表示队伍排直了。12.B【解析】三棱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使光发生色散作用,因此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中,汽车后视镜和广角镜主要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因此不正确 。13.A【解析】潜望镜是利用了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制成的,外面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两块相对的45°角放置的平面镜的反射,射入到人的眼睛中,从而看到物体。正确的是A选项示意图。故选A。14.B【解析】人体运动系统的构成包括骨骼、关节和肌肉。其中,关节是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我们之所以可以灵活地转动手腕,主要是关节在发挥作用。15.A【解析】 小科在操场上看同学踢足球时,突然足球快速朝他飞来,他快速伸出手接住足球,这是由大脑来指挥他做出反应 。大脑是神经系统的中枢,负责控制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包括运动、感知觉等。当小科的眼睛接收到足球飞来的信号时,视神经将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判断出需要接住足球的指令,并通过神经将指令传递给肌肉,从而使小科能够迅速伸手接住足球。16.B【解析】地球的内部结构主要由三个圈层组成, 从外到内依次是地壳、 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壳, 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 其厚度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 平均厚度大约为17千米。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 地核之上, 是岩浆的发源地, 其厚度约2900千米, 温度达到1500℃。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 分为外核和内核, 其厚度约3486千米, 温度在2000℃到3000℃之间, 地心处的温度高达6000℃。 根据这些信息, 乙同学的模型正确地表示了地球的这三个主要圈层, 而甲同的模型则没有正确反映地球内部结构的这些。17.C【解析】A:它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是一个火山口湖,正确;B:周围的山峰是由于火山喷发的熔岩堆积而成的,正确;C:天池周围的岩石主要是沉积岩,错误;天池是火喷发形成的,所以周围的岩石主要是岩浆岩。18.B【解析】如果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过,坡度大流速快,对土地的侵蚀严重,水中携带的泥沙较多;流到宽广平缓的平原时,河床变宽,流速变慢,对土地的侵蚀减小,发生沉积现象,河水携带的泥沙减少。19.A【解析】滴漏装置能保持滴漏流出的水滴的快慢一致,根据对滴漏装置的认识,医用的输液装置能够制滴液的快慢,可以用作滴漏装置,故选A。20.A【解析】人们用不同材料或物体来计算时间,这些物体之间的共性运动有规律的物体都可以用来制作计时工具。沙漏能用来计时,是为沙漏每一次漏完所有沙子的时间是相同的。21.B【解析】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甲摆的摆长比乙摆的摆长短,甲摆的摆速比乙的摆速快,因此甲用的时间比乙用的时间短。22.C【解析】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所以随着计时工具越越先进,时间计量单位也变得更小更细了。分析选项可知,机械摆钟计时最精确。23.C【解析】对待同一件事情,不同态度的人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表现,说明情绪和态度是紧密相连的,积极的态度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消极的态度会产生消的情绪。改变情绪可以通过改变态度来实现。24.B【解析】水洼并不是光源,因为光源是指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而水洼自身不能发光。当我们看到水洼处很明亮时,实际上是月光照射到水洼表面,发生了光的反射现象,使得反射的线进入我们的眼睛,从而看到水洼处很明亮 。25.×【解析】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题目说法错误。26.×【解析】自己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床前明月光”中描述的月亮自身不能发光,月光射的太阳的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题干错误。27.√【解析】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28.√【解析】 骨骼不能独立运动,必须有肌肉和关节的参与,才能使我们进行各种运动 。骨骼的运动需要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来实现。肌肉附着在骨骼上,当肌肉收缩时,会对骨骼产生拉力或推力,从而使骨骼产生运动。没有肌肉的收缩作用,骨骼是无法主动移动的 。29.√【解析】 在河流的中上游流水作用以侵蚀为主,将高山切割成峡谷。在下游以沉积为主在大江、大 河的下游和入海口的地形往往是平原 。30.×【解析】在滴漏实验时,如果水是以水流的状态往下流时,水的流速是不固定的,随着水量的减少速度变慢。容器中水越少,则水下流的速度就越慢,所以在滴漏实验中,我们发现前5毫升水和最后5毫升水滴的速度不一样快,前5毫升水速度快。31.√【解析】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从光源传播出来,照射在不透明的物体上,它就会把光挡住,无法继续传播,在它的后面便有一个光不能到达的黑暗区域,就形成了影子。32.√【解析】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和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的折射角不同,鱼缸里只有一条鱼,当我们把观测角度调整到一定位置时,可以看到两条鱼。这是因为一条是光通过鱼缸的上水面折射形成的;另一条是光通过鱼缸的侧壁折射形成的。33.√【解析】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摆锤的形状可能会导致重心改变,影响实际摆长,摆的速度会改变。34.√【解析】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证明单摆具有等时性。摆的等时性规律是伽利略发现的。惠更斯在此基础上开始摆钟的研究与发明,最终发明了第一个机械摆钟。35.√【解析】考查脑的结构, 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的表层由大脑皮层构成,大脑皮层上有许多功能区,所以大脑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中有许多能够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等,若脑干受到损伤,将会危及生命。36.√【解析】坡度越大,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越严重,越容易发生泥石流。坡度越大,土壤就越容易受到水流的腐蚀。37.【解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公路弯道镜利用的是凸面镜,凸面镜可以发散光线扩大视野;医用的额镜是利用凹面镜,反射并聚集光线,帮助医生观察;放大镜镜片具有放大作用;潜望镜通过平面镜的反射,改变光的行进路线,并且成像。38.计时工具有,古代的沙漏、刻漏、日晷,后来的摆钟、石英钟、电子钟等。【解析】 中国古代计时器的创始时间不晚于战国时代(公元前476~前222)。应用机械原理设计的计时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利用流体力学计时,有刻漏和后来出现的沙漏;一类采用机械传动结构计时,有浑天仪、水运仪象台等。此外,还有应用天文原理(大都根据日影方向测定时间)计时的日晷,它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计时器之一。39.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不要让脑受到剧烈撞击【解析】人体的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在头部受颅骨的保护。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保护大脑的方法有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不要让脑受到剧烈撞击、改正不良嗜好,如吸烟、喝酒、熬夜玩手机等。40.(1)降雨 (2)⑥;①②③④⑤ (3)有;植被少的山坡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解析】(1)在土地上有无植物覆盖对侵蚀的模拟实验中,坡形土堆模拟土壤裸露的山坡;喷水器喷水模拟下雨;泥浆流淌模拟地面的径流;覆盖物模拟植被;土堆上凹凸不平代表模拟上的沟壑。(2)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植被覆盖的疏密程度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所以唯一的变量是土地植被的疏密程度,其他条件比如喷水量的大小、喷水的高度、喷水的时长、土地的地形、土地的土质都要保持不变。(3)植被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被侵蚀的情况与植被覆盖情况有关,植被覆盖情况好,侵蚀较少,植被覆盖情况差,侵蚀较多。实验中。在相同的坡度、土壤和相同雨量下,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壤最容易被侵蚀;这个现象能支持我的假设。41.(1)A (2)B (3)A;C;B;B(1)制作一个1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需要准备的材料有铁架台,横杆、细绳外,还需要螺母、秒表。螺母作为摆锤,秒表用来计时。故选A。(2)钟摆的摆由最左边或最右边的位置开始摆动,往返一次即为摆动一次,因此,小文记录钟摆摆动一次的正确路线图是①-②-③-②-①。故选B。(3)①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对比实验中控制的变量只有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从上表中记录的可知,小文改变的条件是细线长度。故选A。②因为摆摆动具有等时性特征,同一个摆摆动一次所用时间完全相同。从上表记录的数据可以判断,出现错误的数据最有可能是细绳长度27厘米,第二次摆动次数18,与第一次、第三次数据差距较大。故选C。③根据上表细绳长度与摆动次数的关系,细绳长度越长,摆动速度越慢。摆绳22厘米,钟摆15秒摆动的次数是16次,一分钟摆动64次;摆绳27厘米,钟摆15秒摆动的次数是13次,一分钟摆动52次。由此推测,当细线长度位于22~27厘米时,摆每分钟摆动最接近60次。故选B。④根据上表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摆动快慢和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故选B。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