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生物试题
题号 一 二 总分
26 27 28 29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2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字母代号填入下面答题表的相应位置。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1.若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
A.甲和丁 B.乙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丙
2.2023年我国宣传“世界蜜蜂日”的主题是“和谐共生,甜蜜共富”下列关于蜜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环节动物 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C.能为多种植物传播花粉 D.能为人类提供蜂蜜、蜂胶等产品
3.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中的②对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
B.切西瓜流出来的西瓜汁是⑥
C.细胞⑤内的物质是细胞液
D.结构⑥内都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4.植物拓染是一种非遗文化,通过敲击使植物的汁液渗入织物中留下植物自然色彩香味、形状和脉络纹理。拓染过程主要破坏了植物细胞的(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5.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池塘水,视野中看到以下生物,其中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水绵 B.衣藻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眼虫
6.新学期开始了,今年的你长高了,体重也增加了;校园里的小树也变得高大粗壮了。这些和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是分不开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能促使生物体快速衰老
B.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先复制使数量倍增,再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C.动植物细胞分裂时,都是细胞质先分裂,细胞核再分裂
D.动植物细胞分裂时,变化最显著的结构是细胞质
7.人的造血干细胞能产生不同类型的血细胞,这一过程称为( )
A.细胞分化 B.细胞分裂 C.细胞生长 D.细胞癌变
8.芹菜是常用的食材,我们主要食用的是芹菜的叶柄部分。老芹菜的叶柄比嫩芹菜的“筋”多且硬,我们择菜时往往会将这些硬“筋”给抽掉。这些“筋”属于( )
A.输导组织 B.营养组织 C.机械组织 D.保护组织
9.伴随《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热进行,某中学举办了“生物诗词大会”。在擂主争霸赛环节,要求选手用诗词描述“能够开花结果的植物”。请你判断:说出下列哪句诗词的选手将会得分( )
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B.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C.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D.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10.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蕨类有根、茎、叶的分化
B.煤炭主要是由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经漫长变化逐渐形成的
C.槐叶萍是一种生活在水田、池塘中的淡水藻类
D.蕨类靠孢子繁殖后代
11.科研人员在峨眉山科考时,在森林的阴湿处发现了一种叶呈羽状、背面长了许多褐色的孢子囊群,根和茎都生长在地下的植物。该植物与下列哪种植物属于同一类群( )
A.海带 B.葫芦藓 C.肾蕨 D.马尾松
12.取甲、乙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把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
B.含草履虫(好氧)较多的液滴应从培养液的下层吸取
C.甲载玻片草履虫“向左”运动,乙载玻片草履虫“向右”运动
D.草履虫是一个生物体,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13.河南郑州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时,山东9万斤“爱心菜”驰援河南,下列“爱心菜”中属于生殖器官的是的是( )
A.大白菜 B.卷心菜 C.土豆 D.黄豆
14.为治理春季杨絮飞絮造成的空气污染,园艺师像给病人打针一样,给杨树和柳树注射一种抑制剂,通过抑制花芽分化来减少飞絮的形成,抑制剂应注入树干的( )
A.输导组织 B.营养组织 C.保护组织 D.分生组织
15.“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戴盔披甲舞长须,刀剑随身一勇夫”,这两句诗分别描述的是蝉和小龙虾。蝉和小龙虾都属于节肢动物的理由是( )
A.都有三对足,两对翅 B.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C.都用气门进行呼吸 D.有相同的生活环境
16.蝗虫分布广、活动范围大,食性很杂,取食植物叶片、花蕾等,危害严重时可导致作物绝收,下列结构与此相适应的有( )
①善于跳跃的足 ②善于飞行的翅 ③咀嚼能力强的口器 ④外骨骼
⑤一对复眼 ⑥三只单眼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7.人们常吃的“土豆”长在土壤里,是马铃薯植株的地下茎。制造“土豆”中的有机物的器官是( )
A.果实 B.根 C.叶 D.花
18.如图中吸管的圈内部分可以表示某类动物身体的结构特点。下列动物不具有此特点的是( )
A.蝗虫 B.蚯蚓 C.水蛭 D.沙蚕
19.将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它不会窒息而死,原因是( )
A.可以通过胸腹部的气门,使空气中的氧气进入体内
B.可以通过表皮进行呼吸
C.蝗虫可以长时间不呼吸
D.可经口吸收水中的氧气
20.星期天,柯柯的妈妈买了一盆波士顿蕨回家,可她不知道应该把这个盆栽植物放在什么地方养。请你给出建议( )
A.摆放在背阴处,保持干燥 B.摆放在背阴处,经常浇水
C.摆放在阳光下,保持干燥 D.摆放在阳光下,经常浇水
21.藻类的细胞里都含有的色素是( )
A.叶绿素 B.藻黄素 C.藻红素 D.藻蓝素
22.下列关于蚯蚓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 B.身体呈圆筒形
C.靠刚毛辅助运动 D.体表有角质层
23.植物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叶绿体 D.线粒体
24.小秦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依次看到如下四个视野。对小秦操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由视野①→②时,小秦将临时玻片向右适当移动
B.由视野②→③时,小秦转动转换器换用低倍物镜
C.由视野③→④时,小秦细微地调节了细准焦螺旋
D.由视野③→④时,小秦选用了平面镜使视野更亮
25.下列有关蛔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消化管有口无肛门
B.体表有角质层,能抵抗消化液的侵蚀
C.消化管简单,适于消化和吸收半消化的食物
D.生殖器官发达
二、非选择题(35分)
26.图中,A、B、C、D、E所示为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A→B的过程是细胞______,(填“分裂”或“分化”),此过程中,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中遗传物质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B→C的过程称为______。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形成了不同的______。
(3)图中D在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它是由不同的______(填“组织”或“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
(4)手上的皮肤不小心被划伤,会感觉到疼是因为皮肤具有______组织。血液属于______组织。
(5)在图中所示的结构层次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E]______。
(6)人体的构成十分复杂,但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
27.“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一层的剥开我的心,你会鼻酸,你会流泪。”洋葱味道辛辣,叶分为管状叶和鳞片叶(如图乙)。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小雅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进行观察,请据图回答:(8分)
(1)图甲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2)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镜头下降时眼睛应该注视______(填名称),以免压破玻片。若视野中出现气泡,最可能是图甲中步骤[______](填序号)操作不规范造成的。
(3)图乙中,被“一层一层一层的剥开”的结构是鳞片叶,则它应属于植物的______(填“营养”或“生殖”)器官。与鳞片叶相比,绿色管状叶细胞中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
(4)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后,小雅可调节图丙中的[______](填序号)使物像更清晰。
(5)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相比,人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的细胞结构是______和液泡。
(6)小雅在操作显微镜对光时只能看到一个黑暗的视野,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多选)
A.放大倍数太低 B.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 C.反光镜没有对准光源
D.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 E.玻片标本没在通光孔上
28.如图所示是常见的几种植物,请据图回答问题。(10分)
(1)在以上植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 ),可以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是______,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______。(填字母)
(2)油松与向日葵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生______,但油松的种子是______的,没有______包被。
(3)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的植物是______(填字母);具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是______(填字母),茎中有输导组织且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是______(填字母)。
(4)“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春天湖水变绿是水中的______(填生物种类)大量繁殖的结果。
29.为探究土壤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纸盒将其底部均匀划分为两部分(如图),一侧铺一层湿土,另一侧铺一层干土,其他条件都相同。在两种土交界处放置6条大小相同的蚯蚓,静置一段时间后,每隔2分钟统计两侧蚯蚓数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7分)
(1)本实验的变量为土壤的______。设计湿土和干土两种环境是为了形成______实验;其他条件都相同,目的是______。
(2)实验材料选用6条蚯蚓,而不是1条,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_。
(3)本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蚯蚓趋向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蚯蚓需要依靠湿润的______进行气体交换。
(4)实验结束后,应如何处理蚯蚓?______。(2分)
七年级生物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5分)
1-10 AACBA BAABC 11-20 CBDAB DCAAB
21-25 ADDCA
二、非选择题(35分)
26.(10分)(1) 分裂 相同 (2)分化 组织
(3)器官 组织
(4)神经 结缔 (5) 系统 (6) 细胞
27.(8分) (1 ) ③④②①⑤ (2)③ ①
(3)营养 叶绿体 (4)⑦
(5)细胞壁 (6)BCD
28(10分).(1) BDE ACF C
(2)种子 裸露 果皮
(3)DE ABDE A (4) 藻类
29.(7分) (1)湿度 对照 控制单一变量
(2)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3)体壁(或体表)
(4)放回大自然(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