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萧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生物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2分)
1.下列动物与它们的主要运动形式相符合的是( )
A.鲤鱼-爬行 B.袋鼠-行走
C.青蛙-跳跃 D.蜥蜴-飞行
2.下面关于动物运动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使动物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 B.使动物能主动、快速地获取食物
C.有利于动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D.使动物能主动地逃避敌害
3.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4.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疾病,患者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其病变部位应在关节的哪个结构上?( )
A.关节面 B.关节软骨 C.关节囊 D.关节腔
5.人体完成一个动作不只是依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列一个动作完成的正确生理活动顺序是( )
①骨骼肌收缩 ②产生运动 ③骨绕关节活动 ④神经刺激
A. ②③①④ B. ③②④① C. ④①③② D. ④③①②
6.少先队员行队礼时,上臂肌肉的状态是(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7.下列选项不属于动物行为的一项是( )
A.家兔心脏不停地跳动 B.蜘蛛织网
C.猫静伏在老鼠出没的洞口 D.蝙蝠白天栖息于岩壁上
8.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是学习行为。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蜜蜂采蜜 B.公鸡报晓 C.母鸡孵卵D.小狗“算数”
9.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会给水池中的金鱼喂食,就像喂养自己的雏鸟一样,对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A.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B.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
C.环境因素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D.环境因素决定的学习行为
10.在紧急情况下,蜥蜴的尾巴能自动断落以逃避敌害。蜥蜴的这种行为属于( )第1页,共4页
A.防御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取食行为
11.动物学习行为有利于( )
A.寻找食物 B.找到配偶 C.逃避敌害 D.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12.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农民 B.玉米 C.土壤 D.耕牛
13.下列哪项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
A.青蛙捕食蝗虫 B.兔子啃吃松蘑 C.山羊吃树叶 D.人类吃黑木耳
14.我国特有的淡水哺乳动物白鳍豚已濒临灭绝,主要原因是( )
A.白鳍豚栖息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B.白鳍豚味美而遭到人类的捕杀
C.白鳍豚适应环境能力大大下降 D.白鳍豚营养级别高,食物不足
15.“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是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的宣传口号,“三”指三星堆,“九”指九寨沟,“大”指大熊猫。保护大熊猫及其生存环境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宣传教育 B.法制管理 C.就地保护 D.易地保护
16.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例子,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蜜蜂采蜜,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C.青蛙捕捉害虫,可以维持稻田的生态平衡
D.大量增加羊的数量,可以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7.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的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肉食动物
18.日常生活中,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醋酸菌能使牛奶变成酸奶 B乳酸菌能使馒头变得膨大松软
C.甲烷菌能使秸秆产生沼气 D黄色短杆菌能使糯米变成米酒
19.下列关于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 B.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C.都能进行孢子生殖 D.细胞内都有叶绿体
20.“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在落花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
A.分解者细菌、真菌 B.生产者植物 C.消费者动物 D.非生物因素
21.每年6、7月份南方进入“回南天”,细雨绵绵,衣物上都会滋生较多的霉菌,这说明霉菌适宜的生活环境是( )
A.温暖、干燥 B.温暖、潮湿 C.寒冷、干燥 D.寒冷、潮湿第2页,共4页
22.分析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图中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
B.图中的生物构成了食物网
C.此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
D.图中的鸟和虫所需能量最终都来自于植物体内的有机物
23.安徽萧县盛产葡萄,每年盛夏家家户户会酿制葡萄酒,酿酒时需要加入( )
A.酵母菌 B.醋酸菌 C.乳酸菌 D.曲霉
24.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这说明( )
A.生态系统无调节能力
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C.只有绝对禁捕野生动物,生态系统才有调节能力
D.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5.夏天,我们常会把没有吃完的菜肴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中冷藏。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水分蒸发 B.抑制细菌真菌生长繁殖
C.避免营养流失 D.保持菜肴的形状和颜色
二、综合题(共50分,每空2分)
26.(每空2分,12分)如图是骨和关节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答问题:
(1)骨科医生在给骨伤病人做手术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好甲图中的D,原因是D内的 ,白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
(2)儿童和少年的骨中 多于1/3,这样的骨所具有的特性是 ,所以青少年要注意坐、立、所的姿势。
(3)乙图中d结构名称是 ,关节使人体既能曲又能伸展,这与关节的灵活性和牢固性有关,乙图的b和e中的 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
(4)进入青春期后,人的身高突增,这主要是长骨骺端的 能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长长,身体长高。
27.(每空2分,12分)为探究蚂蚁的取食行为,小王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蚂蚁一星期后,设计并开展探究活动,活动步骤如下:
①取一个玻璃槽,放入干湿适当的土壤;
②捕捉10只蚂蚁放入槽内,静置处理24小时:
③取分别用蜂蜜、醋、苦味药水、盐水泡过的馒头依次放入槽内四个角落;
④每隔30min 观察并记录停留在每种食物附近的蚂蚁数目,连续10次。
处理馒头的材料 蜂蜜 醋 苦味药水 盐水
停留的蚂蚁平均数量 7 1 1 1
所得数据的平均值如下表。请分析。第3页,共4π
(1)进行探究活动前,小王提出的问题是蚂蚁 。
(2)上述步骤②的目的是使蚂蚁在实验开始前处于 状态。
(3)步骤③中,分别取用蜂蜜、醋、苦味药水、盐水泡过的馒头的量要相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遵循 原则。步骤④连续记录10次数据再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
(4)蚂蚁群中有工蚁、兵蚁、雄蚁、蚁后等,分工明确,这种各司其职的行为从功能和获得方式上看分别属于 行为和 。
28.(每空2分,12分)科学家们对一个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在调查报告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森林里生活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和大量的草本植物。有许多鸟类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是杂食性的(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昆虫主要吃植物的茎和叶。有些鼠类以植物的果实为食,然而鼠又是鹰的食物,鹰也捕食鸟。
(1)上图为某同学根据以上材料画出的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但还有一条食物链没有画出,请你根据资料在图中将它画出来。补画完整后,图中应该有 条食物链。
(2)通过食物链的绘制,我们可以发现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通过生物之间的 关系建立起来的。
(3)科学家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些昆虫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体色会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基本与环境的颜色一致,这说明生物能够 环境。
(4)有人认为该生态系统中鼠类对绿色植物有害,应该予以消灭,你的态度是 ,理由是 。
29.(每空2分,14分)下面是四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大肠杆菌,通过 进行繁殖。
(2)近来,甲流来势汹汹,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流感,结构如 图,结构简单,由 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
(3)丙图表示正在进行 生殖的酵母菌。
(4)生物丁是 菌,能通过营养菌丝从营养物质内吸收水和有机物,靠 进行繁殖。第4页,共4页
答案
1.C
2.A
3.B
4.C
5.C
6.C
7.A
8.D
9.A
10.A
11.D
12.B
13.C
14.A
15.C
16.D
17.A
18.A
19.D
20.A
21.B
22.D
23.A
24.D
25.B
26.(1)成骨细胞
(2)弹性大,硬度小
(3)关节囊;滑液
(4)软骨层
27.(1)喜欢吃什么食物。
(2)饥饿。
(3)单一变量;减小实验误差。
(4)社群;先天性。
28.(1)4
(2)捕食
(3)适应
(4)应该维持现状;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消失,都会影响其它生物的生活,并破坏生物之间的协调发展与平衡。
29.(1)分裂
(2)乙;蛋白质:遗传物质
(3)出芽
(4)青霉;孢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