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卷(扫描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洛阳强基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卷(扫描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洛阳强基联盟高一10月联考
九师联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
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
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
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统编版必修1第一课到第二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2023年11月29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会上发布了湖北沙祥
城河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城河遗址反映了屈家岭文化人群通过建造一系列水利设施,调控古城用
水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展现出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先民对自然的认知和改造。由此推断该遗址所
处的时代
①磨制的石器得到广泛使用
②人们主要靠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③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已经出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在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祭祀台的后园内,有两座极具象征意义的大型雕塑,分别是一堆被斩断了
的粗壮绳索、一副被打开了的金属锁链和镣铐,表现的是彝族人民摆脱野蛮的奴隶社会制度,获得了翻
身和解放。尽管奴隶社会出现人剥削人的现象,但不能说这是历史倒退,因为奴隶社会
①促进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②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③使人类迈人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④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个阶级社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唐代王维在诗中歌颂了唐都长安繁华,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
心,是唐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浓缩,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下列描述属于当时生产关系状况
的是
①农民拥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
②农民开始采用休耕、轮作和选种农业技术
③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④浓民可以拥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高一10月联考·政治第1页(共6页)】
4,马克思说:“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不过是“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
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由此可见
①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建立起资本主义国家
②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③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用血和火的文字载人人类编年史”
④资本家只有通过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才能克服经济危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空想社会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莫尔、康帕内拉、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他
们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
想,是因为它
①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②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③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④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会被资
本家无偿占有,这体现了资本家同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这说明剩余价值学说
①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②阐述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挥的巨大作用
③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④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李大钊备受鼓舞,他指出,十月革命的时代精神和革命性质完全不同于
18世纪的法国革命,它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十月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①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苏共垮台、东欧刷变,不仅导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东欧
社会主义国家不复存在,而且对向往社会主义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严重冲击,很多发展中国家被迫
走上了照搬西方制度模式的道路。这说明
①科学社会主义已经过时,不符合世界发展潮流
②社会主义国家很难战胜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③历史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波折和艰辛的
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陷人低潮,出现严重曲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高一10月联考·政治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