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实验探究精选(二)本练习训练范围:浙教版七上科学2章2.2~2.5部分参考答案1.【答案】(1)孢子;(2)CBAD。2.【答案】(1)叶绿体(2)离污染源的距离;污染的时间(天数)3.【答案】(1)被子植物(2)不能,数量太少具有偶然性(3)抑制4.【答案】(1)第一组,因为变量唯一(2)b组(3)平均值(4)进行重复实验5.【答案】(1)蕨类。(2)苔藓植物(葫芦藓)。(3)评价等级为合格;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金毛狗蕨属于蕨类植物;红叶石楠和桂树都具有果实,属于被子植物,一共包含3类植物。6.【答案】(1)D;(2)在安静的环境中,拍蜗牛爬行的桌子,观察的不是对声音的反应,而是对震动的反应,要探究“蜗牛是否有听觉”,首先要在安静的环境中,要针对蜗牛对声波的反应,要距离蜗牛50厘米处击掌,观察蜗牛的反应;(3)B。7.【答案】(1)湿润的体表有利于蚯蚓呼吸;(2)放大镜;(3)A。8.【答案】(1)错误(2)减小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3)可以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更有利于控制单一变量9.【答案】(1)蚯蚓总是爬向黑纸遮盖的部分。(2)用1只蚯蚓做实验。(3)B。10.【答案】(1)避免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2)湿润(3)光能影响蚯蚓的分布吗;故答案为:(1)蚯蚓在黑暗环境和光照环境的数量11.【答案】放大镜;刚毛;蚯蚓适合生活在黑暗环境中;避免实验的偶然性;黑暗12.【答案】“大头鱼”是鱼类还是哺乳类 ;它身体呈鱼形,在水中生活其体内有一脊柱,有肺、心脏、胃、肝、肠等器官;与人相似,还怀有已死亡的幼体;村民乙13.【答案】(1)选择大小相近、虫龄相同的健康蚱蜢(2)排除水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杏仁遇水产生有毒气体,对蚱蜢产生毒害作用14.【答案】(1)无脊椎(2)无脏物;苍蝇搓“脚”次数(3)A瓶中苍蝇搓“脚”次数明显少于B瓶中苍蝇搓“脚”次数(4)A、B 瓶中应分别放入相同数量、多只品种大小相同且脚上无赃物的活苍蝇15.【答案】(1)光照可能会影响蚕结出茧的均匀程度(2)外骨骼(3)温度和湿度(合理即可)(4)光线暗而均匀1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7.【答案】(1)D;(2)蜉蝣;D(3)不能;该检索表只是该同学根据6只昆虫的外形制订的,并不能将所有昆虫包括进去18.【答案】(1)多于(2)R19.【答案】(1)种(2)乙(3)A,B,C20.【答案】(1)扁形;身体扁平,消化道有口无肛门等(2)光照;B(3)黑暗21.【答案】(1)葫芦藓(2)桂树(3)它包含根茎叶,孢子繁殖,生活于温暖(湿润/南方)地区。22.【答案】(1)乌贼(2)A;B;C(3)等量;小黄鱼的生长变化情况23.【答案】(1)无脊椎(2)容器颜色(3)20℃、25℃、30℃、35℃的恒温环境;青蟹的存活数量24.【答案】(1)变差(2)建立自然保护区25.【答案】(1)物种(2)种(3)两栖类(4)建立自然保护区26.【答案】(1)栖息地被破坏(2)物种(3)自然保护区27.【答案】(1)物种多样性(2)栖息地丧失;设立自然保护区(3)大力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植树造林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实验探究精选(二)本练习训练范围:浙教版七上科学2章2.2~2.5部分一 形形色色的植物1.(2023秋 慈溪市校级期中)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统计,世界上共有1300万~1400 万个物种,下列是四类植物的特征资料以及部分动物的图片展示,表中“+”表示有,“﹣”表示没有。植物 根、茎、叶 花 果实 种子A + ﹣ ﹣ +B + ﹣ ﹣ ﹣C ﹣ ﹣ ﹣ ﹣D + + + +(1)B类植物用 繁殖。(2)根据四类植物的特征,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 。(填字母)2.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超过一定值,葫芦藓就不能生存。某化工厂的烟囱中有二氧化硫排放,某研究小组在离烟囱每隔一定距离的地方栽种250株葫芦藓,由近至远分别编号为1组、2组、3组、4组、5组。葫芦藓植株死亡数统计如表(单位:株)组别 6天 12天 18天 24天 30天1组 72 145 208 2502组 57 128 187 193 2503组 49 113 164 172 2504组 41 93 149 196 2245组 34 79 107 154 182(1)二氧化硫使葫芦藓的绿叶迅速枯黄,你认为是叶片细胞中的 (填细胞结构)遭到了破坏,因此葫芦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2)表中数据说明苔藓植物的受害程度与 和 有关。3.为了探究酸雨(pH≤5.6的降水)对农作物幼苗生长的影响,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挑选了籽粒饱满、大小一致的1000粒绿豆种子,随机均分10组,置于10种不同的pH环境中,在25℃恒温箱中培养。1周后测定绿豆幼苗的株高,结果如表所示。pH 3.0 4.5 5.6 6.0 7.0 7.5 8.0 9.0 10.0 11.0株高(cm) 5.0 6.5 8.1 12.0 12.8 8.7 7.5 5.5 5.2 5.1(1)绿豆在植物分类上属于 (填“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2)小明同学认为实验中观察1000颗种子的萌发与生长太麻烦了。能否将1000颗种子改为1颗种子进行实验?判断并说明理由 。(3)据表中数据可知,酸雨对绿豆幼苗的生长具有 作用(填“抑制”或“促进”)。4.一种菊科植物从海拔500米的平原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都有分布,但其植株的高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现设计实验探究“海拔高度是否是影响该菊科植物株高的因素”,实验分组及处理如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组别 原产地 栽培地第一组 海拔500米 a组海拔500米海拔500米 b组海拔3000米第二组 海拔500米 c组海拔3000米海拔3000米 d组海拔500米(1)你认为“第一组”与“第二组”哪个实验方案更合理?理由是什么? 。(2)a组和b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 。(3)实验最后测量每组各植株的高度,以 (选填“最大值”或“最小值”或“平均值”)为该组植株的株高。(4)若仅采用题中一组合理方案进行单次实验获取实验结论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你对本实验设计思路还有什么补充? 。5.(2024秋 钱塘区校级月考)为了向七年级新生介绍校园的植物,学校开展了“制作校园植物手册”的项目化学习,要求选定藻类、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等五类植物中的4类编制手册。如表是某同学制作的植物手册:植物 葫芦藓 金毛狗蕨 红叶石楠 桂树图谱特征 植株矮小,有茎、叶的分化 根和茎卧生,顶端生有叶、叶下有孢子囊 叶缘带锯齿,花多,果实呈黄红色 叶对生,花丝极短,果实呈紫黑色植物种类 苔藓植物 ?植物(1)依据植物的特征可知,金毛狗蕨属于五类植物中的 植物。(2)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是 。(3)植物手册的一项评价指标如下,请根据该指标对手册进行等级评定,并简述理由。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优秀 合格 待改进植物种类数量 包含4类植物 包含3类植物 包含2类植物二 多姿多彩的动物6.(2023秋 西湖区校级期中)某班在实验室做“观察蜗牛”的实验,第四小组有以下研究过程:①小王说:蜗牛有听觉吗?②旁边的小明说:它应该有听觉。③小王说:我们可以试一下,拍一拍蜗牛爬行的桌子,制造响声。如果蜗牛有听觉,它的行为应该会发生明显变化。④他们观察到多只原本爬行的蜗牛,在响声后都停止了爬行。⑤小明笑着说:看来蜗牛是有听觉的。(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①是提出问题,②是得出结论 B. ②是建立假设,③是收集事实与证据C. ③是设计方案,④是得出结论 D. ③是设计实验方案,⑤是得出结论(2)请指出实验方案中的一处错误,并说明原因 。(3)若方案完善后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仍与猜想不符。对此,同学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A. 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 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C. 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 D. 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假设一致7.(2022秋 玉环市校级期中)某校学生在了解学校的生态系统构建时,对以下几种小动物进行了观察(实验后将放回适合它生存的自然环境)。A蚯蚓 B蝗虫 C青蛙 D兔子(1)在实验过程中,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么做的目的是 。(2)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部,会有凹凸不平的感觉。为更仔细地观察它,可以使用的工具有 。(3)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采取的措施是 (填字母)。A. 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 B. 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C. 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 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8.(2023秋 义乌市期末)为了深入了解蚯蚓的生活方式,同学们对蚯蚓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以下为探究“蚯蚓在怎样的物体表面爬行更快”所做的实验:【建立猜想】相同条件下,蚯蚓可能在光滑物体表面爬行更快。【设计实验】①选择1个洁净烧杯,剪取适当大小的擦镜纸后喷上适量的水,使擦镜纸能贴壁放入烧杯中,并距离烧杯底部一定距离,然后用吸水纸吸去烧杯底部多余的水分。②将烧杯稍稍倾斜一定的角度,选择一条蚯蚓,放置在没有擦镜纸的一侧的底部(如图)。当蚯蚓沿烧杯壁开始向上爬行时开始计时,观察、测量并记录30s蚯蚓向上爬行的距离。③转动烧杯,让有擦镜纸的一侧位于下方,重复以上的实验。④取其它蚯蚓多次进行上述实验,得到多组数据。【实验结果】30s内蚯蚓在擦镜纸上爬行的距离远大于直接在烧杯壁上爬行的距离。【交流评价】(1)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和结果,可以判断同学们建立的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2)设计步骤④的目的是 。(3)本实验选择了烧杯而不是玻璃板探究蚯蚓的爬行速度,优势体现在 。9.(2020秋 台州期末)为了研究光照对蚯蚓活动的影响,同学们给出了不同的猜想:猜想一:光照对蚯蚓的活动没有影响。猜想二:光照对蚯蚓的活动有影响,而且蚯蚓不喜欢强光照射。小柯组:取一纸盒并在其底部均匀地铺上湿土,将纸盒的一半用黑纸盖住以遮光。在遮光和不遮光的交界处放一条蚯蚓,并将装置放在阳光下。(1)如果猜想二成立,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2)本实验存在明显不足,请写出一点: 。(3)完善方案后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与猜想不符。对此,该小组应采取的措施是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C.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D.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10.(2021秋 拱墅区期末)小乐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适宜蚯蚓生存的环境。回答问题:实验1:如图甲所示,小乐将20条蚯蚓放在干纸巾与湿纸巾之间,每隔2分钟记录干纸巾与湿纸巾上蚯蚓数目。实验2:如图乙所示,小乐将20条蚯蚓放入鞋盒中,20分钟后观察蚯蚓的分布情况。(1)实验中选择20条蚯蚓而不是1条的原因是 。(2)若实验1的统计结果如下表:统计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湿纸巾上蚯蚓数目(条)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20 20干纸巾上蚯蚓数目(条) 4 4 3 3 2 2 1 1 0 0根据统计结果,可得出的结论:蚯蚓适宜生活在 (填“干燥”或“湿润”)的环境中。(3)实验2要探究的问题是: 。(4)在实验2中,20分钟后观察蚯蚓的分布情况,需要统计的结果是 。11.(2024七上·镇海区期末)小科在土壤中挖到一条蚯蚓,他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部,感觉粗糙。为更仔细地观察它,应借助的观察工具是 ,发现蚯蚓的腹部有 。小科还发现蚯蚓一般生活在土壤中,而且在白天看不到蚯蚓,对此进行探究:(1)提出问题:蚯蚓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2)作出假设: 。(3)实验计划: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润的纸,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条蚯蚓,10分钟后观察蚯蚓的行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目的是 。(4)结果如下表: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光明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黑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5)实验结论:蚯蚓喜欢生活在 环境中。12.一位渔民在长江口捕鱼时捞到一条“大头鱼”。它身体呈鱼形,体长2.5米,背呈浅蓝色,上下颌有牙齿30颗,眼不发达,头顶有一呼吸孔。解剖发现,其体内有一脊柱,有肺、心脏、胃、肝、肠等器官,与人相似,还怀有已死亡的幼体。围观村民们议论纷纷,对这种动物的类别进行了探究。①提出问题: 。②建立假设:a村民甲认为此动物是鱼类;b村民乙认为此动物是哺乳类。③获取证据:村民甲的证据: 。村民乙的证据: 。④结论:根据上述动物的特征和你学过的知识,你认为 (选填“村民甲"或“村民乙")的假设是合理的。13.某科学兴趣小组为研究杏仁对昆虫的毒害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标为A、B、C,在A中加入少量的水和一定量的碎杏仁;在B中加入与A等量的碎杏仁;在C中加入与A等量的水。塞好瓶塞静置2h。然后打开瓶塞,在各容器铁丝网上分别放10只蚱蜢,再塞好瓶塞(如图),观察并记录蚱蜢的状态如下表所示。蚱蜢状态 时间 1min 2min 3min 4min组别 A 活跃 活跃 不活跃 大部分死亡B 活跃 活跃 活跃 活跃C 活跃 活跃 活跃 活跃(1)本实验对蚱蜢的选择有什么要求? 。(2)设置C组的目的是 。(3)根据实验结果,试推测A组蚱蜢死亡的原因: 。14.(2023七上·拱墅月考)小明发现:苍蝇停下来就匆忙搓脚(如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是它的脚很脏吗?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苍蝇搓“脚”是不是为了清除“脚”上的“脏物”。(1)观察发现:苍蝇与其它昆虫一样,它属于 动物(选填“脊椎”或“无脊椎”)。(2)设计实验:①在A(瓶内 )、B(瓶内有脏物)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一只品种、大小相同且脚上无脏物的活苍蝇(如图);②在相同时间内观察并记录 A、B两个玻璃瓶中 。(3)可能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①若A瓶中苍蝇搓脚次数接近或多于B瓶中苍蝇搓脚次数,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污物”无关。②若 ,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污物”有关。(4)实验评价与交流:小红认为小明设计的实验中存在明显缺陷,你觉得该如何改进? 。15.(2021七上·绍兴期末)蚕在结茧时,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头茧”,影响蚕丝的出丝率。某同学为了寻找“薄头茧”的成因,5 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 月 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两次实验均选择相同数量的五龄期老熟蚕,将它们均匀放入 6 片 方格簇中, 7 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实验结果见表。分组处理 实验记录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光线明亮而不均匀 光线明亮而均匀 光线暗而均匀实验 1 (5 月份) 15.48% 7.50% 4.92%实验 2 (9 月份) 17. 17% 8.85% 4.50%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 18% 4.71%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1)该同学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时, 提出的假设是: 。(2)蚕蛾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 ,身体和附肢都有分节。(3)在这一实验中, 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和大小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请你写出其中两个: 。(4)通过实验结果可得出,要使蚕少结“薄头茧”,最好的光照条件是 。三 生物的分类16.(2023秋 鹿城区期中)向阳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部分生物图片(如图),请你按下列分类方法将这些生物分类,然后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A~F中C、F所代表的生物名称。 C ; F 。(2)在这些生物中,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 ;无根,具有茎和叶的植物是 。(填字母代号)(3)在生物分类学上,水稻与水杉同门不同纲,水稻与葫芦藓同界不同门。请说出这两组生物之间,谁的共同特征多? 。17.(2020秋 义乌市期中)某同学找到6只昆虫,他根据昆虫的外形特征做了如图甲所示的检索表。(1)下列有关图甲中所示昆虫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蜉蝣具有尾分两叉、翅不明显的特征B. 长蚤具有尾分两叉、翅很明显、脚细的特征C. 衣鱼具有尾分三叉、翅不明显、脚宽扁的特征D. 蚊子具有尾不分叉、一对翅的特征(2)图乙中的B虫是图甲中的昆虫之一,则B虫为 ;在图乙的四只昆虫中,肯定不是该同学找到的是 。(3)该同学的检索表能否查出所有昆虫的名字? ,请说明理由: 。18.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天宫二号开展植物“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观察和研究拟南芥(如图所示)和水稻种子在太空中的萌发、生长、开花和结籽全过程。阅读拟南芥、水稻和银杏分类表和二歧式检索表,回答问题:表1 拟南芥、水稻和银杏分类表拟南芥 水稻 银杏界 植物界 植物界 植物界门 被子植物门 被子植物门 裸子植物门纲 双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银杏门目 十字花目 禾本木 银杏目科 十字花科 禾本科 银杏科属 鼠耳芥属 稻亚科 银杏属种 拟南芥种 稻属 银杏种(1)拟南芥与水稻的共同特征 (选填“多于”或“少于”)它与银杏的共同特征。(2)在上述二歧式检索表中包含了拟南芥和水稻等植物,则其中表示拟南芥的是 (选填“P”、“Q”、“R”或“S”)。19.罂粟能提炼出毒品,我国法律规定严禁随意种植。2019年4月,宁波警方查处了多起农户非法种植罂粟的案件。经调查,部分农户因罂粟与常见花卉虞美人的外形相似而误种。(1)虞美人和罂粟外形相似,因为它们都是罂粟属的植物。但它们属于不同的 (填“科”或“种”),所以还有许多不同。(2)为帮助大家分辨两种植物,小科整理归纳了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表所示:植物名称 虞美人 罂粟茎 细弱有绒毛 壮实光滑叶 叶边呈分裂状,叶较窄 叶边不分裂,呈锯齿状花 花瓣多为4片,边缘平滑不开裂 花瓣有重瓣,边缘会开裂果实 上有绒毛 外表较光滑如图为罂粟和虞美人的照片,据表信息可判断 (填“甲”或“乙”)植物是罂粟。(3)毒品会损害人的免疫、神经、内分泌等系统,而且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吸食很难戒除。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每个公民都必须做到的 。A.不吸食、不注射毒品 B.不走私、不贩卖毒品 C.不种植可提取毒品的植物20.涡虫是一种较为低等的动物,主要生活在溪流中的石块下,以小甲壳类及昆虫的幼虫等为食。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涡虫做如下图所示的实验:A. 在试管中注入晒过的自来水,放入一只涡虫,用塞子封闭管口;B. 将试管口标注为A端,试管末端标注为B端,用铝箔套遮住B端;C. 轻轻晃动试管,让涡虫运动到试管中央;D. 将试管水平放置在桌上,观察涡虫20分钟,记录涡虫在A端和B端分别停留的时间。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涡虫属于 动物,其主要特征是 (写出1条)。(2)这个实验中设计的变量是 。该对照实验的实验组为试管 端。(3)实验发现涡虫在试管B端停留了较长时间,说明涡虫喜欢的是 环境。21.为了向七年级新生介绍校园的植物,学校开展了"制作校园植物手册"的项目化学习,要求选定藻类、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等五类植物中的4类编制手册和检索表。下表是某同学制作的植物手册:(1)手册中有一种植物在阴暗潮湿的墙壁上容易找到,根据植物的习性推测,它是 。(2)如下图是小组对上述四种植物编制的检索表,请判断乙代表的植物是 。(3)编制植物手册后,同学们开展为校园植物书写铭牌的活动,查阅发现金毛狗蕨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南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请你为金毛狗蕨写一段铭牌资料,要求25字左右,包含植物具有的器官、繁殖方式和适宜生活的环境等信息。22.为保护海洋资源,2023年我省规定休渔时间为5月1日12时至8月16日12时。休渔期结束后,一大波温州人爱吃的海鲜在开禁后又可以爬上餐桌。(1)小联绘制了乌贼、梭子蟹、小黄鱼、鲳鱼四种动物的分类检索表,如表所示。你认为在甲乙丙丁中,丙代表哪种生物: 。(2)同学们就“设立休渔期的目的”进行了讨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____。A.有效恢复渔业资源 B.优化海洋生态环境C.促进渔民转行就业,增加鱼群数量 D.留出足够的时间,满足鱼类繁衍生息(3)即使在休渔期,人们的餐桌上也时常能看见海鲜,这得益于水产养殖技术的发展。但是近年来,养殖业遭受重大打击。铬为污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对水生动物的生存有较大影响。小联为探究铬污水对水生动物的影响,将表中两处“”实验操作补充完整。“探究不同浓度的铬污水对小黄鱼存活的影响”实验方案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设计要求步骤一 选择若干只大小相似、活力良好的同种小黄鱼随机平均分成四组。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步骤二 在容器A中加入适量无污染海水,在容器B、C、D中添加① 的铬污水。将四组小黄鱼分别放在标记为A、B、C、D的容器中。 设置改变的量步骤三 将容器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进行合理喂养。 排除影响实验结果的干扰因素步骤四 每天观察② ;并做好记录。 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步骤五 比较A、B、C、D四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获取事实和证据并得出结论23.青蟹、梭子蟹、招潮蟹是温州地区常见的三种蟹,外部特征如图甲。某校同学开展与蟹相关的系列实践活动,活动过程如下:(1)【分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三种蟹都属于 (填“脊椎”或“无脊椎”)动物。(2)【探究】青蟹生活在江河海交汇口的滩涂上,捕捞后可在家庭条件下能存活1-7天。三组同学开展“青蟹在现有家庭条件下怎样才能延长存活时间”的探究活动,图乙为探究结果。(提示:第三组35℃时存活率为0)。图乙某小组按下图方案将各塑料桶置于厨房地面进行探究。该探究是为了验证哪个因素对青蟹存活率的影响 。(3)下表是第三小组实验方案,根据图乙探究结果将表中“ ▲ ”处实验操作补充完整。第三组实验方案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设计要求步骤一 选择若干只活力良好的同种青蟹随机平均分成四组。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步骤二 将四组青蟹分别放在标记为A、B、C、D的黄色塑料容器中,将容器置于适宜的光照下。 排除影响实验结果的干扰因素步骤三 将实验装置分别放在①_______________。 设置改变的量步骤四 每天观察② ,并做好记录。 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步骤五 比较A、B、C、D四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获取事实和证据并得出结论四 生物多样性24.(2023七上·金东期中)《中国自然观察》评估了近15年间1085个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如图所示。大熊猫是状况好转的物种之一,生活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中的小熊猫、川金丝猴、羚牛等也同时得到了保护,这种现象称为“伞护效应”。(1)图中大多数濒危物种的保护状况是 ;(2)“伞护效应”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25.(2022七上·镇海期中)分析资料,回答问题:资料一:泰山地处暖温带气候区,雄踞于华北大平原,相对高差1500多米,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成为动植物资源的“安全岛”。现有野生种子植物约107科,蕨类植物约19属,苔鲜植物约242种;野生动物主要有哺乳类约25种、鸟类约154种、爬行类约12种、两栖类约6种、鱼类约22种,其他种类的动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资料二:泰山拥有种类众多的珍贵、稀有甚至濒危鸟类,已知并列入保护鸟类名录的共计7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7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37种。泰山赤鳞鱼是泰山的著名特产、鱼类中的稀世珍品,唯泰山独有,现已建立泰山赤鳞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资料一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 的多样性。(2)资料一中提到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是 。(3)分析如图“泰山部分生物的进化树”,①所代表的生物类群是 。(4)生物类群②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绝大多数动物的胚胎在母体内发育,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并由此排出废物,成熟后从母体产出。生物类群③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其体表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角质的鳞片或甲。分析资料二,要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泰山的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26.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对当地鸟类资源减少的原因进行调查的结果,从图中数据可看出:(1)鸟类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 。(2)偷猎造成当地鸟类的品种和数量大量减少,从而影响到了生物 的多样性。(3)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27.(2020七上·北仑期末)阅读下面的资料,然后回答问题。资料一:黄岩岛是我圈南海一座美丽的珊瑚岛礁。岛礁周围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最有名的是金枪鱼。它是游泳速度最快的海洋生物之一;它的种类包括蓝鳍金枪鱼、黄鳍金枪鱼、长鳍金枪鱼等。资料二:科学家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了某地区哺乳类和鸟类受到威胁或濒危的原因,有关数据见下表。原因 偷猎 栖息地丧失 外来物质的影响 其他原因鸟类 20% 60% 12% 8%哺乳类 21% 32% 17% 20%(1)根据资料一回答:黄岩岛海域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2)根据资料二回答:造成某地区哺乳类和鸟类受到威胁或濒危的首要原因是 ;保护哺乳类和鸟类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3)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保护濒危动物做些什么 (写一点措施即可)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上册 第2章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实验探究精选(二)(范围:2.2-2.5).docx 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