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作文模拟导写及范文:脚踏实地为干,方法技巧为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考作文模拟导写及范文:脚踏实地为干,方法技巧为枝

资源简介

高考作文模拟导写及范文:脚踏实地为干,方法技巧为枝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荀子在《劝学》中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其中蕴含了一个普遍的道理:做事需要讲究方法、讲究技巧。
而杨振宁先生曾对弟子翟荟说,做科研要“宁拙勿巧”。翟荟教授也说“宁拙勿巧”是一种科研态度,一方面是说做科研不要投机取巧,必须诚实;另一方面是说做学问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一步一个脚印。
年级要就此内容进行一次年级的演讲比赛,你作为本班级的发言代表,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思考,给全年级同学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
综合分析情境材料的内容,它由两个语段组成:第一段引用荀子《劝学》篇中的名言,强调做事情不应该死板,要学会变通,只有讲究方法和技巧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第二段分别列举了杨振宁和翟荟师徒二人的话——宁拙勿巧,两人的话意在强调做科学研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一个强调讲究技巧和方法,一个强调诚实、踏实,不应该投机取巧,看似矛盾,其实他们所强调关注问题的点不同,一个更多指向的是宏观性的做事,一个具体指向的是进行科学研究。不过,从成功高效地做成事情的角度看,它们内在的指向性是一致的。基于此,由材料引发思考的角度有:做事情如何处理踏实与技巧的关系;脚踏实地做事需要不需要讲究技巧和方法;做学问有没有高效的方法可用。
材料话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由此提出的写作任务也很清楚:给全年级同学写一篇发言稿,明确了写作的对象和文体,写作时要按照发言稿的结构体例行文;结合自己的思考和体验,指出构思表达的内容是自己从材料中获得的体验、引发的思考。只有把这些落到实处,文章才符合要求。
这样,本文写作时首先根据材料提炼文章的主题——脚踏实地做事情的同时也要适当地运用一些技巧与方法;继之,关联材料从理论的层面分析脚踏实地与方法技巧和谐共振的意义;然后,对接现实,摆事实,讲道理,选择典型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二者相配合的重要性;最后,联系现实,审视当下,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适当地使用方法和技巧,才能更快速地做好事情。
【立意】
1.投机取巧是做成事情的大敌。
2.脚踏实地做事才能行稳致远。
3.脚踏实地为干,方法技巧为枝才能硕果累累。
范文展示
巧拙并施,铸就人生辉煌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杨振宁先生与翟荟教授认为做事不能投机取巧,凡事没有捷径可走;俄罗斯谚语有着“巧干胜于蛮干”的道理。我认为巧拙并施,会使我们离成功更进一步。
学会用“拙“,扎扎实实取得成功。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只有扎扎实实地走完该走的路,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袁隆平躬耕田间四秩春秋,像普通农民一样早晚穿梭于田间,从不投机取巧、代人检查水稻,最终实现了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这个梦想。钱伟长在自己物理五分的情况下从零攻克物理,扎实掌握每个知识点,从不因为自己是高材生就忽视基础知识,最终成为一代力学大师。正是他们踏踏实实地走了完成自己梦想必须走的路,每天用“笨拙”的方法细心掌握每一点内容,从不因自己的身份地位就忽视细小的事情,不投机取巧、走捷径,以坚持不懈的毅力坚持,才使自己几乎难以实现的梦想得以实现。
学会用“巧”,运用智慧取得成功。
巧用智慧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智巧者总会更快地取得成功,而愚笨的人总是难以达到成功。曹操在兵粮缺失的情况下面临文丑大军的进攻,巧用卑而骄之的方法诱使敌人麻木轻敌,自乱其兵,最后一举成功。曹操知道自己若是蛮干,必会落得被打的落花流水的惨重下场。所以他靠自己的智慧,巧用卑而骄之的计谋来应对文丑,让自己在劣势的情况下大胜;而文丑却因自己强大的兵力轻敌,以为靠蛮干就可以取得成功,不讲究一点策略,结果打败。可见,巧用智慧,做事学会用技巧,对于取得成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单靠蛮干,做事不动脑子,必然走向失败。
走捷径、胡乱运用小聪明的人永远不会实现人生辉煌。
反观当下,在这个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不少人想通过当网红来一夜成名;也有不少人沉溺网络游戏,以为靠游戏就能赚大钱;还有的人买彩票乐此不疲,妄想哪天中大奖……这些都是想走捷径,把小聪明用在不该用的地方,最终他们碌碌无为,一无所成,还抱怨是命运对自己不公,梦想最终也没得到实现,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所谓的顺其自然是竭尽全力后的无所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我们青年学生应当踏踏实实走好该走的路,不误入歧途,不自暴自弃,运用智慧和汗水来取得成功。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自当壮志凌云,负青天而适南冥,挂云帆而济沧海,“笨拙”地好好走成功之路,,辅之以智慧的技巧,而不是走捷径,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重任在肩。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实干加巧干无坚不摧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和同学们分享我关于怎样快速高效做事情的思考。不论做什么样的事情,要高效快速地推进,并取得成功,我们既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也要探寻高效有用的方法技巧。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无坚不摧。
“宁拙勿巧”,简单四个字揭示了不论是从事科学研究,还是做学问,都应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切不可怀有投机取巧的想法。回望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涌现出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取得卓越成就的人,他们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青灯为伴。正是有了“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埋头苦干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忍辱负重完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完成鸿篇巨著《红楼梦》的曹雪芹,隐姓埋名以黄沙戈壁为伴的黄旭华……如果没有焚膏继晷,兀兀穷年的脚踏实地的付出,他们所种植的职业之树不可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只有把双脚植入到大地之中,才能感受大地的厚重。每一个职业者,要让自己所操之业不暗淡无光、黯然失色,就应该学习前人“何妨一下楼”的精神。每一个科技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与实验,秉持一丝不肯放松的谨严精耕每一个研究细节,反复验证每一个数据,最终才有一个个科研成果问世并很好地为生产生活服务;每一个运动健儿,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每一个动作反反复复地训练,来不得半点马虎。正是这种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才有了在运动赛场上的争金夺银。如果怀着侥幸心理,他们很难站在最高领奖台上,享受鲜花与掌声的礼赞。
不过,同学们,强调脚踏实地做事情,并不是说一味地蛮干。“条条大路通罗马”,固然不错,但是其中只有一条是最近的。做任何事情,要想有效、高效地进行,适当地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也是必要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至理名言其实都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做事情在守住根本的前提下,适当地借助外力、寻求一些有效而实用的方法和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这里使用方法与技巧不是偷工减料、投机取巧。
同学们,方法与技巧只是做成事情的辅助条件,脚踏实地的实干才是关键。如果能够找准实干与巧干的对接点,实现二者和谐共振,就能无往而不胜。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