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案教学内容:2024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目标:1.认识 “的、家、鸡、竹、牙”等生字;会写“竹、马”等生字;认识“ 、 、 ”等笔画。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了解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他们画了什么?青蛙为什么没参加?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的、家”等生字;会写“竹、马”等生字;认识“ 、 等笔画;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难点:了解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他们画了什么?“青蛙为什么没参加”?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情境导入:1.今天这节课咱们的课堂上来了一群特殊的小画家,你们知道它们是在哪里画画的吗?把你的小手拿出来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2.齐读课题。3.请大家轻轻打开书本,小耳朵听仔细:自由朗读这篇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通顺就坐正。活动一:创设情景,自读课文1.小眼睛来帮忙:请你仔细数一数,这篇课文一共有几句话?(教师适时点拨,注意感叹号,问号也是一句话)2.老师想邀请咱们班的一组小火车来读一读这篇课文,每个孩子读一句。3.这组的孩子们读得真好。看,老师把拼音宝宝藏起来了,你们还会读吗?咱们班级的小小朗读家在哪里?(特别强调:读好感叹句 “着”这个多音字的读音)4.这几位同学读得怎么样?读书就应该像这样,声音洪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让我们学学他们的样子,一齐读读这篇课文吧!(提示:读书姿势很重要,手拿书本,身子坐正,读书开始)【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朗读课文,读通句子,不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并能够了解感叹号、问号也是一句话。利用开火车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活动二:仔细观察,学习生字1.这下子你们知道雪地里都来了哪些小画家吗?今天老师也把它们请到了咱们班的课堂上来。随文识字:小鸡还给大家带来了礼物哟。(竹)仔细观察“竹”这个生字像什么?观察的真仔细,看,小鸡的礼物来啦。记住了吗?那我们看一看它在田字格的位置吧。教师范写,规范双姿。学生练写,点评,再练写。(拿出练习本,争做小小书法家)2.还来了哪些小画家呢?小马看见小鸡给你们带了礼物,它着急了,特别想让大家记住它。拿出小手跟老师书空。马(马头小小,马背宽宽,马腿往回放,横画要写平。)3.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个新的笔画,它叫做“竖折折钩”,小手拿出来,和老师一起书空,比一比,它和其它的笔画有什么不同?4.本课的生字宝宝里面,就有一个字带有“横折弯钩”。对,“几”这个字的第二笔就是竖折折钩。5.这个字(几),请一位小老师,来教教大家。6.强调“横折弯钩”和“竖折折钩”的写法。教师示范,学生书空。【设计意图】以小鸡带礼物这个情境,调动低年级孩子的识字兴趣,通过口诀记住“马”的书写要领,对于新的笔画,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在书写时候,强调学生的正确坐姿,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活动三:走进课文,整体感知1.老师带来了这些小画家的作品呢,谁来帮我?其余的同学拿出学习单、铅笔和直尺,通过自己的观察,找一找,连一连。2.了不起!你们知道小画家们是用什么来画画的吗?对,小动物的脚掌各不相同,所以画得也不一样,小动物们不用颜料,不用笔,走上几步就成了一幅画,这画面多美呀,让我们连起来读读三、四两句。3.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仿佛来到了雪地里,跟着小画家们一起作画呢。【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教学课文的第二句和第三句。以小游戏导入,激发趣味性,使得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边想象画面边读,增加了童真童趣。也让学生初步感知,小动物的脚掌各不相同,好玩的同时进行学习。课堂小结: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如何让简单的课文变得生动有趣,这是教学的重点,通过激趣导入,小游戏,情境设置等环节,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学情和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习变成一种乐趣。通过朗读想象画面,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板书设计:3.雪地里的小画家小鸡 小狗 小鸭 小马竹叶 梅花 枫叶 月牙作业布置: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说一说,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他们画了什么?第二课时情境导入: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2.齐读课题。3.跟词语宝宝打个招呼吧,谁来读?(小鸡 小狗 小鸭 小马 竹叶 梅花 枫叶 月牙)4.声音洪亮,字正腔圆,看得出来这几位同学很喜欢这些小画家的作品呢!读书就应该向他们这样,让我们一起读读吧!活动四: 仔细观察,随文识字1.上节课小鸡和小马给我们带来了礼物,小狗和小鸭子也坐不住啦!看,它们带来的生字宝宝,谁认识?(用、牙)请小老师来给我们讲一讲。2.教师补充:“竖折”这个笔画,竖写得短一些,折横写得长一些。“横折钩”横画略短,折画略长。3.孩子们的识字量真大,看得出来课前认真预习了!(强调这两个字的笔顺,并带领孩子书空笔画。)4.学生练写,注意书写的正确姿势。【设计意图】借助词语朗读,梳理上一节课学习的重点。通过指导朗读,读出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并且引出主要人物。通过设置情景,教学本课其余的两个生字,加深学习印象,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的笔顺,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姿势。活动五:关注朗读,探究课文1.请一位朗读高手给我们读一读课文。2.大家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掌声送给他!昨天的朗读作业,完成的质量特别高。3.请这位朗读高手教教大家,为什么能读得这么好。4.除了正确、流利以外,我们还要加入自己的情感和想象。说得真是太好了!5.这一句谁来读?(下雪啦,下雪啦!)6.说说,你关注到了什么?感叹号!要读出开心,兴奋的语气。谁再来试试?7.想象一下,下雪的时候,你会干些什么?(练习说话)预设:下雪啦,我学会堆雪人啦! 下雪啦,我完成作业啦!8.用兴奋开心的语气一起读读这句话。【设计意图】通过评选朗读高手,检查前一天的朗读作业,同时利用生生互评的方式,培养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初步了解除了读正确、流利,还可以加入感情去朗读。通过想象带入的方法,提升孩子的朗读水平。同时通过“说一说”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读出兴奋喜悦的语气。活动六:联系生活,拓展延伸1.下雪啦,雪地里来的小动物们多吗?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2.你可真会读书,“一群”这个词语能够看出数量很多。一群不仅能够形容小动物多,同时还能形容?出示图片,学生练习说话。(一群鸡、一群羊、一群人……)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画家们是用各自的脚掌走上几步,就成了一幅画,这画面多美呀,让我们连起来读读三、四两句。4.你读懂了什么?预设:其实这里的“画”不是真的画,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动物当作画家来写的。这里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5.同学们真会读书,齐读“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6.思考:为什么这些画,画得各不相同呢?7.因为小鸡的爪子形状像竹叶,小狗的爪子形状像梅花,小鸭的脚趾之间有蹼连着,脚印像枫叶,小马的蹄子呈U字形,蹄印像月牙。8.想一想:雪地里还会来哪些其他的“小画家”?它们会画出怎样的作品?预设:小猫、白鹅、驴子、老虎……9.仿照句子,说一说。预设:(小猫)画(梅花)。 (小羊)画(剪刀)。10.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11.拓展:冬眠,指的是在寒冷的冬季,因为食物和水分的缺乏,一些动物卧在洞里不吃不动,等到第二年春天再恢复正常的活动。在冬眠期间,它们的新陈代谢十分缓慢,即使不吃不喝也能够维持生命。12.小组交流讨论:结合你的课外知识想一想,还有哪些动物没参加?13.小组汇报交流。14.这节课我们跟随小动物们一起走进了茫茫雪地,看见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请同学们拿起课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并尝试背诵。【设计意图】这个教学环节,以拓展为主,为什么小动物的画各不相同?因为动物的脚掌形态各异。还会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会画些什么?激发学生想象力。青蛙为什么没参加?课外拓展“冬眠”的相关内容,再延伸出其他冬眠的小动物。以此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本课小结:通过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学情的情境,利用生生互评,小组交流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利用课外阅读拓展调动学生学语文的趣味性。给课堂增添了活力,增加了师生的互动性,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板书设计:3.雪地里的小画家小鸡 小狗 小鸭 小马 (小画家)竹叶 梅花 枫叶 月牙 (画)青蛙?冬眠作业布置: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背诵给你的同桌听一听。2.说一说,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