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一、判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选择1. C2. A3. C4. B5. A6. B7. A8. A9. A10. B11. C12. B13. B14. A三、探究实践1. 托勒密——(2)发表“地心说”;傅科——(1)利用摆证明地球在自转;伽利略——(4)发明望远镜证实“日心说”;哥白尼——(3)发表“日心说”理论。2. 探究方法:用滴管吸取草履虫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注意事项:草履虫培养液要适量,避免草履虫运动过快影响观察;观察时要使用低倍镜,找到草履虫后再换高倍镜观察;观察过程中要保持载玻片的清洁。(草履虫的画图略,其形态大致为长椭圆形,前端钝圆,后端稍尖,全身布满大致同长同细的纤毛)。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素养测评卷六年级综合一、判断(每小题1分,共15分)科学部分1.凸透镜的厚度不同,放大倍数也是不同的。2.手上的细菌用一般放大镜是可以观察到的。3.病毒性感冒、急性肠炎、新型冠状肺炎等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4.用放大镜可以观察昆虫的触角形状,并能看清楚它们的不同。5.我们要尽量减少食物中的微生物数量,因为微生物对人体的健康都是有害的。6.用放大镜观察植物墙壁上的小虫时,可以移动放大镜,也可以移动墙壁。7.所有微生物都非常微小,只有通过显微镜等工具的帮助才能看到。8.在地球结构中,最厚的是地壳,其次是地幔。9.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10.白昼与黑夜对生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温度。11.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发现:地球不动,太阳围绕着地球转时地球上不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12.春分秋分昼夜等长,某些动物的昼伏夜出都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13.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手牵手围成一个圈的同学们模拟地球,举着红纸片的同学模拟太阳。 )14.我们感觉不到地球在自转的原因是地球自转得太快。15.在探究“昼夜交替现象”中,手电筒代表的是太阳。二、选择(每小题2分,共28分)我们可以用( )来观察新冠病毒。放大镜 B.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觉得报纸上的文字太小。为了能看更清楚一点,正确的方法是( ).眼睛和报纸不动,让放大镜离报纸稍近些眼睛和报纸不动,让放大镜离眼睛稍近些C.放大镜和报纸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下列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四个基本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① ② ③ ④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面包发霉的条件是( ).温暖、干燥 B.温暖、潮湿 C.寒冷、潮湿5.( )能使牛奶发酵成酸奶。A.乳酸菌 B. 病菌 C.大肠杆菌六年级综合试题 第1页6.妈妈买来的鲜牛奶到家都会先保存在冷藏柜中,这是因为( )。A.低温可以减少营养流失B.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 C.低温冷藏后口感更好7.小明将报纸紧靠在下面3个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观察杯后的报纸文字,文字会被放大的是( )。(水) (空杯) (空杯)A. B. C.地球仪上,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我们称为( )。赤道 B.回归线 C.经线一年四季,从夏季到冬季,同一地点同一物体的正午影子长短变化规律( ).A. B.在我们的家乡,一年中白天最长的是( )。立夏 B.夏至 C.冬至11.地球上不同的地方迎来黎明的时间是有差异的,图中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是( ) A.昆明B.北京C.哈尔滨夏天,我们常常感觉到很热,是因为此时太阳的直射点在( )。A.赤道 B.北半球 C.南半球白天,牵牛花瓣随着太阳开放,晚上则收拢,这主要是( )对植物影响。昼夜时间变化 B.昼夜光照程度变化 C.四季温差变化下列天体中没有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月球 B.地球 C.太阳三、探究实践(共27分)1.学习了《地球的运动》这个单元,请你将下列科学事件与对应的人连起来。(4分)①利用摆证明地球在自转 托勒密②发表“地心说” 傅科③发表“日心说”理论 伽利略④发明望远镜证实“日心说” 哥白尼2.晓林同学想对草履虫进行观察研究,请你帮助他写出探究方法以及所注意事项,并画出所观察到的草履虫。(4分)六年级综合试题 第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参考答案.docx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