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乐山五中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B B D D B C D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C B A C C A C
二综合题(共46分,每空2分)
19 (共14分)
A,内蒙古高原
浙江
俄罗斯,韩国,渤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共16分)
A,壮族
C,二
季风区
高温多雨或雨热同期,旱涝
甲
21(共16分)
南,经线,东北,北,小于0℃
东西,800
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温度适当;多湖泊和湿地,有充足的食物来源;冬季枯水期湖泊水位下降,浅滩面积大。(只写一点,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乐山五中2024-2025学年度(上)期中学情检测
——八年级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54分)
我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完成下面1-3小题。
1、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下列有关我国疆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B.领土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
C.陆地领土小部分位于北温带,大部分位于热带
D.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西游记》中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和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分别是( )
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②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③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④曾母暗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①
3、下图经纬网所示的地点中,位于中国境内的是 ( )
4、贴春联是我国的传统民俗。春联“苗寨黔山黄果树,酒乡赤水”和“沃野龙江稻谷香,林海雪原”反映的省区分别是(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5、读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从图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
地形以丘陵为主 B.地形以平原为主
C.山地面积约占1/2 D.地形类型多样
6、下图的省区中,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右图甲乙丙丁四条路线能明显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
A.甲路线 B.乙路线 C.丙路线 D.丁路线
8、与我国年降水量分布趋势变化基本一致的是 ( )
A.甲路线 B.乙路线 C.丙路线 D.丁路线
9、下面的地形剖面图,能正确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是( )
A B. C. D.
10、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受地势影响,我国多数大河自东向西流
B. 东高西低的地势,便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形成降水
C.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
D 河流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小,水能丰富
按照人口学研究的划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或60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则视为该国家或地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下图示意中国人口总量变迁及预测,读图完成下面11-13小题。
11、2000~2050年间,我国持续增长的是( )
A. 0~14岁人口 B. 15~24岁人口
C. 25~64岁人口 D. 65岁及以上人口
12.、从今年起,未来的二十年间,15~64岁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可能会直接导致( )
A. 产业转型困难 B. 养老负担减轻
C. 用工成本变化 D. 教育负担加重
13、 应对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变化的措施,合理的是( )
①废除计划生育政策 ②出台延迟退休政策
③扶持养老服务事业 ④提升全民教育水平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西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高寒是主要的自然特征,其西北部荒漠广布。西藏人口密度仅2.2人/平方千米,分布分散。青稞是西藏重要的粮食作物,但亩产量不及水稻的一半。西藏人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创造了独特的雪域文明,现正和全国人民一起加快建设步伐,共创美好未来。结合“西藏相关地理事物分布图”,完成下题。
14、根据图中信息,对西藏人口分布的推断,正确的是 ( )
A.西北部少,东部、东南部多 B.西北部多,南部少
C.东北部多,西南部少 D.中部多,四周少
读下图,完成下面15-17小题。
15、三城市中,年降水总量最多的是( )
A.哈尔滨 B.石家庄 C.上海 D.无法确定
16、关于我国降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降水的时间、空间分布都不均匀
②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③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
④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的多少受来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小明发现哈尔滨的冬季气温明显低于其他两城市,他总结的原因中,正确的是( )
①位置靠北,是三城市中纬度最高的 ②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其影响相对较大
③邻近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等山脉,海拔较高 ④深居内陆,海洋暖湿气流难以到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8、由下表可知,形成那曲与南京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地名 纬度 海拔(米) 1月均温 7月均温
那曲(西藏) 31°29′N 4 507 -14.4 ℃ 8.8 ℃
南京(江苏) 32°00′N 10 2.3 ℃ 28.8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势 D.人类活动
二、综合题(每空2分,共46分)
19、以“贯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点燃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请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南北朝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苏轼(宋)
(1)《敕勒歌》所描述的景观位于左图中的 (填字母)地,属于 (地形区):
(2)《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描述的是杭州西湖的景观,该城市位于 省
(3)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其中②是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其中⑦是 ,我国内海是 和琼州海峡, (全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
20、读“中国行政区划图”和“中国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1中A、B、C、D四个省级行政区,人口最稀疏的是 (填字母),D省级行政区域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
(2)成语“秦晋之好”中“秦”所指的省级行政区是 (填字母),“秦晋”两省共同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
(3)图3中的甲、乙两地都位于 (填“季风”或“非季风”)区内。
(4)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有利的是夏季都具有 特征,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不利是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 灾害。
(5)图3甲乙两图能表示北京气候的是 。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充足的食物和适当的温度是鸟类繁衍生息的最基本条件,也正因为如此,鸟类便有了迁徙现象,其往返线路基本一致。当繁殖地冬季的自然条件过于恶劣时,候鸟会迁徙至冬季较为舒适的地方过冬,该现象称为越冬,过冬的地方称为越冬地。
材料二:长江中下游一带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平坦,多湖泊和湿地。冬季枯水期湖泊水位下降,成为小天鹅越冬的乐园。
材料三:图示意小天鹅迁徙线路图。
(1)据材料分析,需要越冬时,小天鹅会向____(南/北)迁徙,其飞行线路大致与____(经线/纬线)平行。线路②飞越了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和____平原的上空,小天鹅的迁徙停歇地大部分位于秦岭以____(南/北)地区,这里的、冬季气温____(大于0℃/小于0℃),所以仍然不适宜越冬。
(2)据图可知,秦岭呈____走向,它是我国____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
(3)根据材料分析小天鹅选择在长江中下游的湖泊湿地越冬的原因 。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