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1.分析鸦片战争的背景,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梳理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分析理解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归纳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学习重点】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内容
【学习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的理解
【基础知识梳理】
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中国 英国
经济
政治
军事
对外
综合
二、两次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1840--1842)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完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要把中国变成它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②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的___________。
(2)经过: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开进___________,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虽然组织了抵抗,但仍以失败告终。
(3)结果:①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割让___________、赔款_________、接受___________以及开放___________等。
②1843年,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虎门条约》;1844年,美国、法国先后迫使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通过这些条约,英、美、法三国从中国获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等。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英国等侵略者为了进一步打开___________。
②直接原因:英国要求___________,遭到清政府拒绝。
(2)战争进程
①1856年,___________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___________两国以调停人面目出现。
②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___________。
③1859年,英、法进攻___________炮台,遭到清军反击,英法兵舰损失很大。
④1860年,8月英法联军占领___________。10月,英法联抢劫、焚毁___________后,进入___________。
(3)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4)影响
①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
②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___________社会。
三、开眼看世界
1.背景:(1)《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统治阶级高层仍然封闭、愚昧与腐朽。
(2)受鸦片战争的冲击,一部分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觉醒。
2.代表人物及活动
(1)林则徐:在广州开办 ,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汇译成___________等书稿,供对外交涉时参考。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编成了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___________的书籍之一,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___________,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
(3)徐继畬:撰成___________一书,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是中国近代第一部___________著作。
3.影响:这些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初步提出了___________以求自强的主张。
【概念阐释】
领事裁判权: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主要内容是:该侨民在居留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只由其本国在居留国的领事或法庭依其本国法律审理。
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的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实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此称“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
问题与探究:
问题1:根据材料,两军对垒时,与英军相比,清朝火枪存在哪些不足?
材料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中英火枪比较——据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中国——火绳枪:
英国——燧发枪:
问题2:火药生产存在什么差异,它所折射出鸦片战争前中英社会发展水平的哪些差异呢?
材料二 鸦片战争时期,中英火药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然而,同样是因为质量问题,使中、英在火药上的差距大于前面所提的火炮。这里面的关键,乃是科学与工业。
1825年歇夫列里在经过多次实验后,提出了黑色火药的最佳化学反应方程式:2KNO3+3C+S=K2S↓+N2↑+3CO2↑……除了科学带来理论上的进步外,工业革命又带来了机械化的生产。英国此时的火药已在近代工厂中生产,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火药的发展,主要凭借经验的层积,鲜有理论上的层层揭示。至鸦片战争时,清军制造的火药,仍是按照明末的配方,以手工业作坊或工场生产。战前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所采用的火药配方是硝80%、硫10%、炭10%。这是这一时期内我们能看到的唯一配方。而这一配方中的含硝量过高,容易吸潮,不便久贮,爆炸效力低。
——据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问题3:如果不禁烟,这场中英之间的战争能避免吗?为什么?
材料五 那次的战争我们称为鸦片战争,英国人则称为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由。关于鸦片问题,我方力图禁绝,英方则希望维持原状:我攻彼守。关于通商问题,英方力图获得更大的机会和自由,我方则硬要维持原状:彼攻我守。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合作探究】
第一组: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来看,你认为《南京条约》哪一条款对中国伤害最小?请谈谈你的理由
第二组:假设你是一名英国商人或者下议院成员,《南京条约》哪一条款是最能满足英国利益诉求?请谈谈你的理由
问题4:为什么称英法发动的这场战争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从侵略目的、侵略国、侵略范围、侵略结果分析)
材料七 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第 1 页 ,共 5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