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课件(共3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课件(共34张PPT)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章末复习
PART 01
知识清单
牛顿第一定律
运动和力的关系
性:a的方向与F的方向一致
性:a随F的变化而变化
性:每个力都能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
理解
理解
力是改变物体 的原因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
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运动状态
质量
牛顿第二定律
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 ,跟它的质量成
    ,加速度的方向跟 相同
表达式:F=____
正比
反比
作用力的方向
ma
矢量
瞬时
独立
一、知识清单
知识清单
超重和失重
两类基本问题
力学单位制:基本量与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单位制的应用
向上
应用
向下
受力情况
运动情况
运动和力的关系
知识清单
重点突破
PART 02
3. 矢量性:F=ma是一个矢量式,a与F 的方向总是相同;
4. 瞬时性: a与F是瞬时对应关系(含大小和方向),即a与F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加速度与力一样可以突变,而速度是无法突变的;
5. 独立性:每个力各自独立地能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与物体是否受其他力无关。
2. 同体性: a 、F、m对应于同一物体;
1.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合外力不为零时一定有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的性质
1.轻绳:绳子的弹力可以发生突变——瞬时产生、瞬时改变、瞬时消失。
轻绳、轻杆、轻弹簧模型
2.轻杆:杆的弹力可以发生突变。
3.轻弹簧: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在极短时间内可认为弹力不变。
F
A
B
A
B
θ
a
常见的连接方式
1.绳子或弹簧连接
2.依靠相互的挤压(压力)相联系
m
1
m
2
m
1
m
2
m
1
m
2
F
F
3.依靠摩擦相联系(叠加体)
m
1
m
2
F
常见的连接方式
该类问题的一般处理方法是什么呢?
A
B
v0
A
B
F
A
B
常见的情形有:不受力、受外力、平面和斜面及有无摩擦等。
板块模型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两者之间或有相对运动、或相对静止。问题涉及时间、速度、加速度、位移及后面要学到的能量和动量等。
“等时圆”模型
“传送带”模型
“传送带”模型
1.将“多过程”分解为许多“子过程”,各“子过程”间由“衔接点”连接.
2.对各“衔接点”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必要时画出受力图和过程示意图.
3.根据“子过程”“衔接点”的模型特点选择合理的物理规律列方程.
4.分析“衔接点”速度、加速度等的关联,确定各段间的时间关联,并列出相关的辅助方程.
5.联立方程组,分析求解,对结果进行必要的验证或讨论.
“多过程”问题
基本思路:
1.认真审题,详尽分析问题中变化的过程(包括整体过程中有几个阶段);
2.寻找过程中变化的物理量;
3.探索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4.确定临界状态,分析临界条件,找出临界关系.
“临界极值”问题
思想方法
PART 03
1.伽利略理想实验:抽象思维、理想化实验、极限思想;
2.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猜想与假设、控制变量法、图像法、转化法;
3.牛顿第二定律:归纳法、抽象概括 ;
4.超重与失重:演绎法、分析与综合。
各节对应方法
1.整体法:把整个连接体系统看做一个研究对象,分析整体所受的外力,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其优点在于它不涉及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整体法和隔离法
2.隔离法:把系统中某一物体(或一部分)隔离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列方程求解.其优点在于将系统内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转化为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容易看清单个物体(或一部分)的受力情况或单个过程的运动情形。
A
B
巩固提升
PART 04
【练习1】在下面的物理量和单位中,叙述正确的是(  )
①力 ②牛 ③米每秒 ④速度 ⑤长度 ⑥质量 ⑦千克 ⑧时间 ⑨克
A.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①⑤⑥⑧
B.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导出单位的是②③⑦
C.属于基本量的是⑤⑥⑧
D.属于国际单位的是④⑤⑥
【参考答案】C
课堂练习
【练习2】如图所示,对下列图片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右上方的路牌所标的“50”为车辆通行的瞬时速度
B.由图乙可推出,所有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均在其几何中心处
C.图丙中电梯向上制动时体重计的读数变小,说明人所受重力减小
D.图丁是伽利略直接证明出牛顿第一定律的理想实验图
【参考答案】A
课堂练习
【练习3】(2024·天津河西·高一期末)图甲为某次探究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合力F和质量m的关系实验装置图。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进行多次测量。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拉力F的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图中直线没有通过原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需采用的思想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B.要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需采用的思想方法是等效替换法
C.物体的质量为0.7千克
D.直线没有通过原点,
说明实验前未平衡摩擦力
【参考答案】B
课堂练习
【练习4】(2024·陕西·长安一中高一期末)如图所示,有一半圆,其直径水平且与另一圆的底部相切于O点,O点恰好是下半圆的圆心,现在有三条光滑轨道AB、CD、EF,它们的上下端分别位于上下两圆的圆周上,三轨道都经过切点O,轨道与竖直线的夹角关系为α β θ。现在让一物块先后从三轨道顶端由静止下滑至底端,则物块在每一条倾斜轨道上
滑动时所经历的时间关系为(  )
A.tAB>tCD>tEF B.tAB=tCD=tEF
C.tAB【参考答案】A
课堂练习
【练习5】(多选)如图所示,倾角为300的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根轻绳的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a相连,另一端绕过光滑的定滑轮系在竖直杆上的P点,用光滑轻质挂钩把物块b挂在O点,此时竖直杆与绳OP间的夹角为600,a与斜面之间恰好没有摩擦力且保持静止.已知物块a的质量为M,物块b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M=2m
B.剪断定滑轮与a之间轻绳的瞬间,a的加速度大小为0.5g
C.将P端缓慢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a将受到沿着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D.将竖直杆缓慢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a将受到沿着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参考答案】AD
课堂练习
【练习6】(2024·甘肃·高台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多选)如图甲所示,质量分别为m、M的物体A、B静止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上,A与B不粘连。以两物体静止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现对物体A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A、B一起竖直向上运动,两物体的加速度随位移变化的a-x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图乙PQ段中,拉力F逐渐增大
B.在图乙QS段中,B减速上升
C.位移大小为x1时,A、B之间弹力大小为
D.位移大小为x1时,A、B的速度大小均为
【参考答案】AC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练习7】(2024·河南·信阳高中高一期末)如图所示,长L=1m,质量M=2kg的木板B静止放在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1kg的物体A(可视为质点),以初速v0=3m/s,滑上B的上表面,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5,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g取10m/s2。
(1)求滑块A在B上滑动的时间
(2)若A滑上B的同时,给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A不能从B上滑下,求力F的取值范围。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练习8】(2024·湖北咸宁·高一期末)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ab长度L1=10m,倾斜部分bc长度L2=18.4m,b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传送带沿图示顺时针方向匀速率运动,速率v=4m/s,,现将质量m=1kg的小煤块(视为质点)由静止轻放到a处,之后它将被传送到c点,已知小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且此过程中小煤块不会脱离传送带,g取10m/s2,求:
(1)煤块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vb;
(2)煤块从b运动到c的时间t;
(3)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黑色痕迹的长度ΔL。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牛顿是世界上从未有过的最伟大的科学家。
——阿西莫夫
小结
运动

加速度
匀变速:
匀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