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情境引入这些宣传画的目的是什么?提高防护能力。9.2 提高防护能力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以及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面前的互助精神,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健全人格:了解安全防护知识,提高防护能力,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危险发生时能够保护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责任意识:提高防护能力,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树立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教学重难点:如何提高防护能力。核心素养目标0201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如何提高防护能力?自主学习要求:阅读教材,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1)你还知道哪些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知识和做法?爱护公共卫生设施;维护公共场所干净、整洁;保持公厕卫生,文明如厕;在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患有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时佩戴口罩;等等。使用小区健身器材、座椅等公共设施时需要注意,在接触长椅、健身器材、扶手等物品表面后,回家后应及时做好手部卫生。不确定双手是否干净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2)结合实例,说说在生活中如何提高我们的防护能力。思考:为什么各地开展活动,强化学生安全教育 自然灾害洪涝海啸泥石流房屋坍塌 化工事故 交通事故事故灾难1.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 群体性食物中毒1.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思考:面对上述突发事件,如果我们拥有防护能力,结果会怎样?1.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我们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的自救和救他的能力,保护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要提高危险预判能力。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2.如何提高防护能力?原因: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险大多可以预判;一些人为事故,经过得当考虑,本来可以避免。要求:危险预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1)提高危险预判能力。某地突降特大暴雨,一条隧道的出口堵了上百辆车。车主们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当雨水开始灌进隧道时,堵在尾部的小侯最早意识到了危险。他知道当水位上涨到一定程度,人会被困在车里,有生命危险。雨水如瀑布般灌进隧道,时间紧迫,他不停拍打车门劝人们弃车逃生。许多人因为小侯的及时提醒而避免了一场灾难。这个事例给你哪些启示 探究与分享答:(1)发生火灾时:①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②要冷静观察着火地点,周围环境和火情。③不要盲目跟随人流和相互拥挤,应沿看走道上的疏散指示标志和安全出口标志进入疏散楼梯,并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④逃离火场时,决不能乘坐普通电梯。⑤逃离火场时,为防止烟雾中毒和窒息,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发生交通事故时:①车祸发生时,驾乘者应沉看冷静,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要惊慌失措。②万一人被抛出骂驶室或车厢,应迅速抱住头部,并缩成球状就势翻滚,其目的是减少落地时的反作用力,减轻头部,胸部损伤,同时尽量远离危险区域。发生地震时:①如果在室外遇到地震,决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更不能在高楼下、桥下、狭窄的胡同里等危险的地方停留;②应远离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等容易坍塌和坠落的物体,选择在开阔地带避险。(2)平时,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安全演练活动。在危险来临时,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逃离到安全地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1)你还知道哪些避险方法?(让学生读一读)(2)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某地发生5.9级地震,小洋迅速跑到墙角,等到安全后才逃出房间。小洋的学校每年都会进行应急演练,他知道当地震来临时,如果不能立刻撤离到安全空旷区域,可就近寻找牢固的掩体,如承重墙的墙根、墙角,并蹲下保护好头部,防止被楼板、墙体砸伤。在这次地震中,小洋就是根据演练中学到的方法来避险的。2.如何提高防护能力?(2)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我们应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在危险来临时,我们要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逃离到安全地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2.如何提高防护能力?方法与技能地震避险方法首先,要第一时间关闭明火、电源。地震时会发生剧烈摇晃,如果家里有明火存在,或有开着的电源,很容易发生火灾。关闭火源和电源是把地震损失降低的重要因素。其次,要寻找合适的躲避位置。比较安全的空间有承重墙的墙根、墙角,卫生间等小房间。再次,要保护好头部。人蹲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这样的姿势可以在地震时保护好头部,当然,如果有条件,还应该拿软靠垫护住头部,尽可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灰土和毒气。方法与技能避险方法分享雷雨天气时1.避开一切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炭、潮湿的动物和植物等。2.不要在树下避雨,不要在高大建筑物旁边避雨;也不要在倒塌的阴湿的老建筑物(如古庙等)旁避雨。3.手中如果有金属物品(如金属杆的雨伞、铁锹等),要迅速放到较远的地方。4.在室内,不要靠近暖气管片和自来水管;不要收看、收听电视机或收音机。5.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待在户外,尤其不要到河流湖泊边钓鱼、游泳、划船,要尽可能撤离到安全地带。大风天气时1.横向逃离。在野外遭遇大风时,应以最快速度朝与大风前进路线垂直的方向逃离。2.防砸防压。室外遭遇大风时,应远离大树、电线杆、简易房等,以免被砸、被压或触电。3.速趴洼地。来不及逃离时,迅速找低洼地趴下,脸朝下,闭上嘴巴和眼睛,用双手、双臂抱住头部。4.“地下”安全。躲避大风最安全的地方是混凝土建筑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简易住房内和楼顶上都很危险。5.躲进小房。大风来时,应躲到小房间内抱头蹲下。6.远离外墙。如果在室内,要避开门、窗和房子的外墙。火灾避险的主要方法1.快速判断火势方向,朝相反方向逃生,尽量利用身边的环境和物品帮助逃生。2.逃生过程中尽可能关闭经过的所有门,以减慢火焰和烟雾蔓延速度,避免进入阁楼、厨房和卫生间,不要乘坐电梯。3.遇到浓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压低身子贴近地面逃生,沿着墙壁边缘逃生。4.经过火焰区时,先弄湿衣服或用湿棉被包裹身体,迅速通过,若身上着火,不要奔跑,就地打滚扑压火苗。5.楼梯被烟火封堵时,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绳索、被单、衣物等从窗户滑下,或寻找其他安全出口。6.若被困室内,关闭门窗,用湿毛巾塞紧门缝,用水浇湿地面等待救援,发出求救信号。方法与技能 七(1)班李丽和同学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急救知识培训活动。通过模拟演练学习了心肺复苏和止血包扎的正确方法和技能,提升了自我防护和急救能力。(3)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如果我们能在平时多掌握一些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在需要紧急救护时,就不会束手无策,并可以争分夺秒地施救,为挽救生命蠃得宝贵的时间。2.如何提高防护能力?①提高危险预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②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我们应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在危险来临时,我们要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逃离到安全地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③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在需要紧急救护时,不会束手无策,并可以争分夺秒地施救,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2.如何提高防护能力?提高防护能力提高危险预判能力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原因做法面对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掌握有效方法,就能保护和救助生命板书设计达标检测1.2024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印发专门通知,决定从3月25日起组织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主题活动。响应本次活动号召,我们中学生可以( )A.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和防欺凌专题教育活动B.高温时一直待在有空调的教室,防止中暑C.参与学校的安全演练活动,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D.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做到知行合一C2.公共卫生安全与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下列措施中不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做法的是( )A.随意丢弃生活垃圾,不进行分类处理B.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染病的传播C.加强传染病检测和报告体系,有效控制疫情扩散D.政府加大卫生宣传力度,提升公民卫生素养A3.在高温环境下,人的体温容易出现调节障碍。遇到高温天气,我们应该( )①不要在烈日下暴晒,尽量减少户外活动②要定时饮水,及时补充水分③在浑身大汗时,立即用冷水洗澡降温④一直待在空调房内,防止中暑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A4.我们要掌握避险和逃生知识。发生火灾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①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②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③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④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⑤火灾中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A5.“我怕他们有危险,你快来救救他们吧!”一名男孩的3个朋友组团下水库游泳,男孩苦劝无果后直接报警向消防员求助。消防员及时赶赴现场,在男孩的指引下,找到他的朋友们并带回岸边。下列对该男孩的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A. 没有经过朋友的同意而选择报警是不对的B. 不应该管朋友的事情,要给对方留空间C. 没必要报警,朋友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D. 能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D6.七(1)班开展了消防安全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有些同学认为“又没发生火灾,没有必要让同学们感到紧张”。下列说法你造成的是 A.各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B.通过消防应急疏散演练实现生命价值C.通过演练,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防患于未然D.预判能力都是天生就有的,没必要C7.事例一 小华为提高自己的危险预判能力,他学习各种骑行安全知识。放学路上,他仔细观察信号灯变化及周围车辆、行人动态,及时发现一辆即将转弯轿车,他提前减速,成功避免碰撞。事例二 某中学组织全体师生进行紧急避险疏散演练,警铃拉响后,学生都有序地沿疏散通道快跑,不挤、不推、不抢,所有学生均在三分钟内撤离,到达指定区域。事例三 上周三,初中生小明和同学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急救知识培训活动。通过模拟演练学习了心肺复苏和止血包扎的正确方法和技能,提升了自我防护和急救能力。提高危险预判能力,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提高学生的避险和逃生能力。通过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急救的方法。(1)事例一、事例二和事例三分别说明了什么?(2)你从以上三个事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以上三个事例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通过主动学习、参加演练活动等来提高防护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