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教学设计(第2课时 地球的公转)一、课程标准1.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2.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教材分析地球的公转是地球运动的第二部分内容。地球的公转涉及到的知识有公转的方向、周期和地理现象。方向和周期是学生能基本理解的知识,可以结合自转去理解。但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对于学生来说会比较难理解,需要通过生活经验去给学生解释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学情分析地球的公转这一节课需要很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学生需要通过空间思维去想象地球公转时,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而七年级学生对这些知识可能会觉得比较抽象,需要在课堂中不断演示地球公转以此理解公转的季节变化,并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每个季节每天昼夜长短的不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公转的动画,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区域认知)2.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地理现象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2.难点: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六、教学方法读图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讲授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察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插画,说说:不同季节,人们做了哪些活动?为什么会产生季节的变化?学生:春季的时候,农民播种耕作;夏季的时候,人们穿上的凉爽的短袖吃西瓜;秋季的时候,农民收割稻谷;冬季的时候,人们穿上了棉袄。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么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季节的变化吗?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地球的公转,探索地球公转的奥秘。【讲授新课】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一)概念观察地球公转的动画并阅读课文第23页第一段文字,说说:什么是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绕转中心是?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绕转中心是太阳。(二)方向、周期观察地球公转的动画并阅读课文第23页第一段文字,说说:地球的公转的方向、周期?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二、地球公转的地理现象(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正午太阳高度(1)概念观察图,认识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正午时分的太阳高度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太阳高度与地面热量关系太阳光线直射,太阳高度角大,受热面积小,光热集中,获得太阳光热较多。太阳光线斜射,太阳高度角小,受热面积大,光热分散,获得太阳光热较少。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观察下图,说说:不同节气,正午太阳高度是如何变化的?不同节气,物体影子长短如何?夏至,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春分、秋分,正午太阳高度不大不小;冬至,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正午时,夏至的物体影子最短,春分、秋分的物体影子不长不短,冬至的物体影子最长。(二)季节变化1.阅读课本23页第二段文字,结合图1.21,说说:地球是如何产生季节变换的?地球总是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而且地轴的倾斜方向保持不变。随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位置的变化,同一纬度地带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在变化,便产生了季节变换。2.阅读课本24页第一段文字,结合图1.21,说说:地球运动到各个位置时所属的节气、时间、季节、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节气 时间 太阳直射点位置 季节春分 3月21日 赤道 春季(3、4、5月)夏至 6月21日 北回归线 夏季(6、7、8月)秋分 9月23日 赤道 秋季(9、10、11月)冬至 12月22日 南回归线 冬季(12、1、2月)活动:季节变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三)昼夜长短的变化1.读图1.21,描述:不同节气,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节气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昼夜长短情况春分 赤道 昼夜等长夏至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秋分 赤道 昼夜等长冬至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2.读图1.21,描述:夏至,北极圈以内会出现极昼还是极夜现象?冬至呢?夏至,北极圈及其以内会出现极昼现象;冬至,北极圈及其以内会出现极夜现象。思与学:地球仪上为什么有的纬线叫回归线,有的纬线叫极圈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四)五带的划分1.阅读课本25页第一段文字,说说:地球表面划分五个带,分别是哪几个温度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阅读课本25页图1.23,说说:热带和北温带、北温带和北寒带、热带和南温带、南温带和南寒带之间的分界线是?热带和北温带:北回归线;北温带和北寒带:北极圈;热带和南温带:南回归线;南温带和南寒带:南极圈。3.阅读课本25页图1.23图文材料,说说: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气候有什么特点?【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什么是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以及地球公转对人生生产生后的影响。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去理解地球的公转,热爱生活,感受地理之美。【课堂练习】【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