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细胞呼吸 专项练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备考一、单选题1.酵母菌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①一③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释放的能量大多储存在ATP中 B.③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发生①③时,CO2释放量大于O2吸收量 D.低氧发酵液中的酵母菌能进行①②和①③2.线粒体中的[H]与氧气结合的过程需要细胞色素c的参与。细胞接受凋亡信号后,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可转移到细胞质基质中,并与Apaf-1蛋白结合引起细胞凋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细胞中Apaf-1蛋白功能丧失,细胞色素c将不会引起该细胞凋亡B.细胞色素c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C.细胞色素c功能丧失的细胞也能合成ATPD.葡萄糖可以进入线粒体被氧化分解3.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D.d条件下,产物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4.研究发现,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葡萄糖在癌细胞中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进细胞的过程①需要癌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参与B.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③不能生成ATPC.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有少量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利用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5.生长在低寒地带的沼泽植物臭菘,其花序在成熟时温度可达30℃。臭菘花序细胞耗氧速率是其它细胞的100倍以上,但单位质量葡萄糖生成ATP的量却只有其它细胞的40%。下列相关推断错误的是( )A.花序细胞主要通过有氧呼吸生成ATPB.氧气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被消耗C.花序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远少于其它细胞D.花序细胞的这种呼吸特点有利于花序的发育6.某植物种子在密闭容器萌发过程中O2和CO2的变化如下图(底物为葡萄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时刻之前,曲线①高于曲线②的原因是同时进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B.a、b、c三个时刻种子产生CO2的场所都只有线粒体C.c点以后呼吸速率恒定,曲线保持稳定D.在a点后若将底物葡萄糖换成脂肪,则曲线①和②不重合7.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b c dCO2释放量 10 8 6 7O2吸收量 0 3 4 7A.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B.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C.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D.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8.过氧化物酶体(peroxisome)是一种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细胞器,在肝细胞和肾细胞中数量特别多。过氧化物酶体含有丰富的酶类,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可发生RH2+O2→R+H2O2反应,对细胞内的氧水平有很大的影响。在低浓度氧的条件下,线粒体利用氢的能力比过氧化物酶体强,但在高浓度氧的情况下,过氧化物酶体的氧化反应占主导地位。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过氧化物酶体中的酶只能在过氧化物酶体中发挥作用B.催化RH2+O2→R+H2O2反应的酶是过氧化氢酶C.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消耗O2的酶均分布在相应的细胞器基质中D.过氧化物酶体可保护细胞免受高浓度氧的毒害9.如图为寒冷的深海里,某种海鱼部分细胞在缺氧条件下的无氧呼吸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②过程产生丙酮酸的同时也产生了少量[H],这些[H]会积累起来B.图中通过②③过程,葡萄糖中的化学能大部分转化为了热能C.在低氧条件下,该海鱼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可能多于消耗的O2D.在寒冷的深海里,影响该海鱼细胞呼吸强度的外界因素只有温度10.芒果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细胞呼吸突然增强至原来的35倍左右,而后又突然减弱,随后果实进入衰老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呼吸时,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B.细胞呼吸增强时,果实内乳酸含量上升C.细胞呼吸减弱时,第一阶段产生的CO2减少D.低O2或高CO2处理,有利于芒果的储藏11.“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的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图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和c运动强度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存在B.运动强度≥b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的消耗量C.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D.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会因乳酸增加而使肌肉酸胀乏力12.《齐民要术》记载了“热进仓”贮麦法:将经暴晒的小麦种子,趁热进仓贮存,温度控制在46℃左右,贮藏7一10天后通风降温,该贮藏方法具有防霉防虫的作用,且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暴晒后自由水减少有利于储存B.种子贮藏时有一定强度的呼吸作用C.46℃高温持续时间越长越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D.降低含水量有利于抑制霉菌等有害生物的增殖13.下表是某植物X在适宜条件下,从开始播种到长出两片真叶期间CO2释放速率和O2吸收速率相对值的变化。其中胚根长出的时间是在30h,两片真叶在50h开始长出。时间(h) 0 2 6 10 14 18 24 30 36 40 46 52CO2释放相对值 2 4 21 28 42 56 56 56 56 56 59 62O2吸收相对值 0 0 12 16 17 17 18 21 42 56 60 70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植物种子含水量的快速增加发生6~18hB.18~24h呼吸作用的产物有CO2、H2O和乳酸C.40h时,形成ATP的能量全部来自有氧呼吸D.46~52h,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不全是糖类14.过氧化物酶体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对细胞内的氧水平有很大的影响。下图为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中相关生化反应速率在不同O2浓度下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消耗O2的酶均分布在相应的细胞器基质中B.低O2条件下,线粒体中的酶比过氧化物酶体中的酶催化效率高C.过氧化物酶体利用O2的能力随O2浓度增加而增强D.过氧化物酶体可保护细胞免受高浓度氧的毒害15.某植物种子在密闭容器内发过程中O2和CO2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氧化分解的底物为葡萄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子萌发初期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增大,细胞代谢也随之增强B.A点时种子开始进行有氧呼吸,且B点时有氧呼吸最强C.A、B、C三个时刻种子产生CO2的场所都只有线粒体基质D.在A点后若将底物葡萄糖换成脂肪,则曲线①和②不重合二、非选择题16.草莓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维生素 C 及膳食纤维等,深受人们喜爱。图甲表示 在草莓干种子萌发过程中,CO2 释放量(QCO2)和 O2吸收量(QO2)的变化趋势(假设呼吸底物 都是葡萄糖),图乙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草莓植株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丙表 示草莓的细胞代谢状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干种子吸水后,自由水比例大幅增加,会导致细胞中新陈代谢速率明显加快,原因是 (答出两点即可)。据图甲可知,种子萌发过程中的 12~30h 之间,细胞呼吸的产物 是 和CO2。与种子萌发时相比,胚芽出土后幼苗的正常生长还需要的环境条件包 括 。(2)图乙中 a 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 ATP 的场所有 。若全天的呼吸强度不变,当维 持光照强度为 6klx 时,该植物一天中至少需要 小时以上的光照,才能正常生长。(3)图丙所示的细胞代谢情况,可用图乙中 a~d 四点中的 表示,其含义是 。17.种子生活力是种子的发芽潜在能力和胚所具有的生命力,是检测种子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以下是检测小麦种子生活力的两种方法和有关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1)BTB (溴麝香草酚蓝)法:活种子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CO2能够使BTB (溴麝香草酚蓝) (颜色变化)。(2)TTC法:已知染料TTC在氧化态时为无色,还原态时为红色。将煮熟的小麦种子(甲组)和未煮小麦种子(乙组)纵切后分别放入TTC溶液,适宜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取出后置于滤纸上观察胚的颜色。预期乙组的胚为红色,原因是 .(3)若将n粒小麦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 。(4)科学家常用呼吸熵(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体积/O2的消耗体积)表示生物有氧呼吸能源物质的不同或者呼吸方式的不同。测定呼吸熵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材料及装置均已消毒。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若以小麦种子为生物材料,萌发时只以糖类为能量来源,测得装置甲中液滴左移200个单位,装置乙中液滴右移30个单位,其呼吸熵为 ,则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呼吸方式为 。②准备A、B两组装置甲,A组生物材料是萌发的油菜种子,B组生物材料是等量萌发的小麦种子,实验过程中A、B两组实验现象不同的是:单位时间内A组比B组 。③装置丙作为对照组,其中放入的生物材料为相应等量煮熟的种子,则设置装置丙的目的是 。参考答案:1.DA、①代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释放的少量能量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有少部分合成ATP,A错误;B、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B错误;C、①③是需氧呼吸,该过程中CO2释放量等于O2吸收量,C错误;D、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既能进行需氧呼吸也能进行厌氧呼吸,所以发酵液中的酵母菌在低氧环境下能进行①②和①③,D正确。2.D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若Apaf-1蛋白功能丧失,细胞色素c将不会引起该细胞凋亡,A正确;B、线粒体中的[H]与氧气结合属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该过程需要细胞色素c的参与,B正确;C、细胞色素c功能丧失影响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但有氧呼吸前两阶段也产生ATP,C正确;D、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葡萄糖只有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D错误。3.DA、a条件下,不吸收O2,但释放CO2,说明此过程只进行无氧呼吸,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A错误;B、b条件下,O2吸收量为3,CO2释放量为8,8中有氧呼吸释放3,则无氧呼吸释放5,有氧呼吸过程中:分解葡萄糖:产生的二氧化碳=1:6;无氧呼吸过程:分解葡萄糖:产生的二氧化碳:酒精=1:2:2;则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1/2,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5/2,因此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少,B错误;C 、c条件下,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而d条件下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d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C错误;D、d条件下O2吸收量为和CO2释放量相等,此时只进行有氧呼吸,有氧呼吸产生CO2是在第二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基质,D正确。4.CA、葡萄糖进入癌细胞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所以过程①需要癌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参与,A正确;B、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即过程③,该阶段不会生成ATP,B正确;C、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C错误;D、正常细胞主要进行有氧呼吸,癌细胞主要进行的是无氧呼吸,而无氧呼吸产生的NADH比有氧呼吸少得多,因此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D正确。5.CA、据题干信息“臭菘花序细胞耗氧速率是其它细胞的100倍以上”,其细胞呼吸方式主要为有氧呼吸,A正确;B、氧气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被消耗,产生水和释放大量的能量,B正确;C、据题干信息“但单位质量葡萄糖生成ATP的量却只有其它细胞的40%”,说明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更多,花序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远多于其它细胞,C错误;D、花序细胞呼吸释放的热能多,有利于适应寒冷的环境,利于花序的发育,D正确。6.CA、根据分析,a时刻之前,曲线①高于曲线②的原因是同时进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A正确;B、a、b、c三个时刻种子都只进行有氧呼吸,故产生CO2的场所都只有线粒体,B正确;C、密闭容器中,氧气浓度越来越低,不利于种子需氧呼吸,所以c点之后曲线不一定会保持稳定,C错误;D、糖类和脂肪虽然含C、H、O,但是脂肪的碳、氢比例较高,以脂肪为呼吸底物,会出现CO2释放量与O2吸收量的比值小于1的现象,则曲线①和②不重合,D正确;7.Bd条件下,只有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强度为0,故此时无氧呼吸最弱,A错误;d条件下,只有有氧呼吸,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二氧化碳,故此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来自于线粒体,B正确;a条件下,只有无氧呼吸,且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故该种子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C错误;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3,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3/6=0.5,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为:8-3=5,则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为:5/2=2.5,故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更多,D错误。8.DA、过氧化物酶体中的酶可过氧化物酶体中发挥作用,但只要条件适宜,在细胞外也能发挥作用,A错误;B、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和氧气,故催化RH2+O2→R+H2O2反应的酶不是过氧化氢酶,B错误;C、线粒体消耗O2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C错误;D、题中显示,过氧化物酶体在高浓度氧的情况下,利用氧的能力增强,故过氧化物酶体可保护细胞免受高浓度氧的毒害,D正确。9.CA、图中②过程产生丙酮酸的同时也产生了少量[H],这些[H]会参与形成酒精,不会积累起来,A错误;B、图中通过②③过程是无氧呼吸过程,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存留在酒精中,B错误;C、在低氧条件下,该海鱼某些细胞有氧呼吸产生CO2和水,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所以该海鱼细胞呼吸产生CO2的量可能多于消耗O2的量,C正确;D、在寒冷的深海里,影响该海鱼细胞呼吸强度的外界因素有温度、O2浓度等,D错误。10.DA、细胞呼吸时,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产生丙酮酸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A错误;B、芒果果实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不是乳酸,B错误;C、细胞呼吸第一阶段不产生CO2,第二阶段才产生CO2,C错误;D、低O2或高CO2处理,能降低细胞呼吸速率,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芒果的储藏,D正确。11.BA、分析图可知,a、b、c三种运动强度下,都有乳酸的生成和氧气的消耗,因此三种运动强度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存在,A正确;B、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CO2,有氧呼吸CO2的产生量将等于O2的消耗量,运动强度≥b后也一样,B错误;C、无氧呼吸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乳酸中,少部分释放,释放的部分中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C正确;D、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出现酸胀乏力的现象,D正确。12.CA、暴晒后自由水减少,代谢减弱,有利于种子储存,A正确;B、种子贮藏时仍有活性,因此仍有一定强度的呼吸作用,B正确;C、若46℃高温持续时间过长,则种子会保持较高的呼吸速率,消耗较多的有机物,不利于种子萌发,C错误;D、水是生物代谢所必需的,降低含水量有利于抑制霉菌等有害生物的增殖,D正确。13.DA、0~2h细胞呼吸强度很弱,从6h开始细胞呼吸强度迅速增加,说明自6h开始含水量已经显著提高,含水量的快速增加应发生在6h之前,A错误;B、在没有O2消耗的0~2h仍有CO2释放,说明该种子细胞进行的是产物为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而18~24h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则细胞呼吸产物中没有乳酸,B错误;CD、从46~52h细胞呼吸的O2消耗大于CO2释放分析,该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中存在氧含量低于糖类的有机物,则不能确定40h时形成ATP的能量全部来自有氧呼吸,C错误、D正确。14.A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中氧气在第三阶段参与反应,故线粒体消耗O2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A错误;B、据曲线图可知,低O2条件下,线粒体的酶比过氧化物酶体中的酶催化效率高,B正确;CD、据曲线图可知,过氧化物酶体在高浓度氧的情况下,利用氧的能力增强,即过氧化物酶体利用O2的能力随O2浓度增加而增强,故过氧化物酶体可保护细胞免受高浓度氧的毒害,CD正确。15.BA、种子萌发初期代谢增强,自由水增多,结合水减少,A正确;B、容器内开始氧气充足,因此有氧呼吸开始就有,B错误;C、据图可知,虚线代表无氧呼吸,实线代表有氧呼吸,A、B、C三点,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A、B、C三个时刻种子产生CO2的场所都只有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C正确;D、同等质量的脂肪比葡萄糖消耗更多的氧,释放更多的能量,因此在A点后若将底物葡萄糖换成脂肪,则曲线①和②不重合,D正确。16. 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与,水参与物质运输 酒精、水 适宜的光照、CO2和无机盐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8 c 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1)由于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许多生化反应均需水参与,故干种子吸水后,自由水增多,代谢加快; 12~30h 同时存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故细胞呼吸的产物有酒精、水和二氧化碳;出土后的幼苗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提供适宜的光照、CO2和无机盐、(2)图乙的a点只有呼吸作用,故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要想植物正常生长,一天中有机物的积累量需要大于0,设光照时间为x,则12x-(24-x)×6>0,计算可知x>8,故一天中至少需要8小时以上的光照,才能正常生长。(3)图丙表示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对应图乙的c点。17.(1)由蓝变绿再变黄(2)胚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还原剂氢([H]或 NADH )能使 TTC 还原(3)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4) 1.15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有色液滴向左移动的距离更长 纠(校)正环境因素(或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1)二氧化碳可用BTB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进行检测,活种子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CO2能够使BTB (溴麝香草酚蓝)由蓝变绿再变黄。(2)已知染料TTC在氧化态时为无色,还原态时为红色。由于未煮小麦种子(乙组)的胚是活细胞,胚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还原剂氢([H]或 NADH )能使 TTC 还原,故预期乙组的胚为红色。(3)若将n粒小麦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故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会减少。干种子吸水后才能萌发,由于含水量的增加,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呼吸强度会增强。(4)①当呼吸底物只有糖类时,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的氧气量等于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若以小麦种子为生物材料,萌发时只以糖类为能量来源,测得装置甲中液滴左移200个单位,则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体积为200个单位;装置乙中液滴右移30个单位,则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体积比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多30个单位,故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体积=200+30=230个单位,其呼吸熵=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体积/O2的消耗体积=230/200=1.15。装置甲左移,说明消耗了氧气,装置乙右移,说明产生的二氧化碳比消耗的氧气多,故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②油菜种子脂肪含量高,小麦种子淀粉含量高,同等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含氢多,在氧化分解时,脂肪耗氧更多。准备A、B两组装置甲,A组生物材料是萌发的油菜种子,B组生物材料是等量萌发的小麦种子,故实验过程中A、B两组实验现象不同的是:单位时间内A组比B组有色液滴向左移动的距离更长(因为A组有脂肪的氧化分解,耗氧更多)。③装置丙作为对照,用等量煮熟的种子代替活种子,其目的是纠(校)正环境因素(如温度、气压的变化)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