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六年级生物学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3页)为选择题,15分;第Ⅱ卷(4—6页)为非选择题,35分;共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1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等内容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涂)正确。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案答在试题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经过长期的生物进化,地球上形成了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的生物。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①生石花 ②竹节虫 ③海星 ④藤壶 ⑤电脑病毒 ⑥机器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闭合。这一现象体现出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能进行呼吸 B.能生长和繁殖 C.生活需要营养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下列生物特征中,与“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片会合拢”相同的是( )
A.小猫由小长大 B.羚羊遇到猎豹迅速逃跑
C.秋季落叶满地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4.谚语“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大雁北飞天将暖,燕子南飞气转寒”,主要运用了哪种研究方法( )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分类法
5.《昆虫记》中记录了大量昆虫的生活习性及特征,该书作者——法布尔在著书过程中使用了观察法。下列不符合观察法要求的是( )
A.实事求是 B.全面细致 C.科学测量 D.不用思考
6.古道尔(J.Goodall)在《和黑猩猩在一起》一书中回忆道:“我五岁时很想知道母鸡身上哪里有一个可以让鸡蛋钻出来的洞。有一天我藏在鸡窝里等着母鸡下蛋。忽然,她慢慢从草窝上站起来,背朝向我,身子向前弯曲,一个又白又圆的东西从她两腿间的羽毛里慢慢地露出来,越来越大,噗!一个鸡蛋落到了草窝上。”在以上描述中,没有体现出来的观察要点是( )
A.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B.观察要客观真实地记录
C.观察要有耐心 D.观察要与他人交流讨论
7.科学探究通常要经过6个基本步骤:①实施计划;②提出问题;③制订计划;④作出假设;⑤表达交流;⑥得出结论。下列比较科学的排列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③①⑥⑤ C.②③④①⑥⑤ D.③①②④⑤⑥
8.小明在森林公园中发现一只小松鼠。他猜想松鼠是不是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他买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上述画线部分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步骤(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实施计划 D.得出结论
9.小丽同学探究“磷肥对植物开花”的影响时,选取两盆生长状况相同、喜欢光照的三角梅,设计了如右表所示实验。该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下列修改建议正确的是( )
组别 水分 环境温度 肥料 光照
甲 适量浇放置一段时间的自来水 26℃ 施磷肥 光照充足
乙 适量浇放置一段时间的自来水 26℃ 不施磷肥 部分遮阴
A.甲组应浇蒸馏水 B.乙组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0℃
C.乙组也应施磷肥 D.将甲、乙组都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
10.结合右图,要将被观察的标本放大到最大,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 )
A.①和③ B.①和⑥ C.②和③ D.②和④
11.下列关于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能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B.光线过暗时,可换成凹面镜并使用大光圈
C.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内的细胞数目减少
D.实验结束后,若发现物镜或目镜不干净,要用餐巾纸擦干净
12.显微镜视野中有一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污点都还在。由此可以判断污点位于( )
A.反光镜 B.目镜 C.物镜 D.装片
13.在显微镜下观察某植物细胞的细胞质时,观察到视野中一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上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顺时针(如图所示)。实际上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是( )
A.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上方,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B.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上方,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C.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下方,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D.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下方,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14.很多时候,学会区分事实与观点,是非常有利于学习生物学的。结合所学,观察植物叶片(右图),思考判断下列叙述,属于事实的是( )
①叶子上的洞是虫子咬的;②这片叶子上有许多洞;③叶子上的洞大小不等;④该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⑤叶子上大的洞是大虫子咬的,小的洞是小虫子咬的;⑥这片叶子会因为这些洞而枯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5.画思维导图是进行对比学习的有效方法。观察如图,其中阴影部分是两种生物的共同特征,下列特征不能写在阴影区的是( )
A.具有细胞结构 B.要进行呼吸作用 C.能够繁殖后代 D.能够自己制造有机物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5分)
注意事项:1.第Ⅱ卷要求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答题纸中。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35分。)
16.(9分)根据所学,完成以下填空: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________和生命________的科学,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
(2)鲸需要时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该过程是从外界吸入氧气,通过________作用分解有机物,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过程。
(3)科学思维的主要特点:__________、注重逻辑、勇于质疑等。
(4)逻辑关系的推理有多种方法:
案例一:沃伦和马歇尔经过长时间研究,得出“幽门螺杆菌能导致胃病”的结论,该过程利用的是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该方法属于逻辑关系中的哪一种?________。
案例二:哺乳动物都用肺呼吸,鲸属于哺乳动物,所以鲸也用肺呼吸,这里运用的逻辑推理方法是______。
(5)有些植物的果实能够帮助传播种子,果实的形状可以影响植物种子的分布。图1为某植物果实图示,图2为植物的幼苗在母株周围的分布情况(大点表示母株,小点表示幼苗)。
图1 图2
您认为图2中A、B、C能体现图1所示植物的幼苗在母株周围的分布情况的是__________,并简要阐明理由_______________(2分)。
17.(7分)小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北方被广泛种植,也是人们生活主要食品来源。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与病毒结构不同,小麦的植物体结构是由________构成的。
(2)在生长过程中,小麦需要接受阳光照射,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无机盐等,这反映了生物具有哪一特征?生物的生活________。
(3)小麦能开花和结果,果实落入土壤后会长成一棵新的小麦,这反映了生物具有哪一特征?生物能____。
(4)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利用新的育种技术,对小麦的基因进行修改,培育出来既抗病又高产的小麦新品种。这一现象说明了(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生物能排出体内代谢废物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若将显微镜视野下小麦叶表皮细胞的标本从A转为B(右图),正确的步骤是( )
①移动载玻片 ②调节光圈和反光镜 ③转动转换器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①② D.③②①④
(6)右图为韭菜和小麦的幼苗图示。请结合常识,观察判断:代表韭菜的图示是:______。简要说明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
18.(6分)王青同学发现:当人们移开花盆时,鼠妇(又称潮虫)会很快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为一探究竟,他开展了如下实验:
步骤1:在实验装置(图1)的中央放入10只大小和生理状态基本相同的鼠妇,在温度适宜且明亮的环境中静置5分钟,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并记录。
步骤2:再按步骤1的方法重复操作4次。
步骤3:求5次实验的平均值,绘制曲线图(图2)。
图1 图2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2)设置两组实验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该实验除变量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体现________原则。
(4)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作为实验对象,而不是1只?_______________。
(5)依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
(6)在该探究实验中,如果实验数据和结果不支持假设,则不应该有的后续做法是( )
A.认真分析原因 B.继续查找资料 C.修改实验数据 D.重新进行实验
19.(7分)单目显微镜是中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常用的实验用具。结合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对光过程中,要先转到[②],使________对准通光孔,然后再转动[③]________,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应使用[③]的________镜。(注,[ ]中填图中序号或代码,其后填名称,以下同。)
(2)在观察过程中,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⑤]________。
(3)若某同学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物像位于视野左上方,要将物像移至中央,则应将标本向________方移动。
(4)该显微镜的物镜有两种,分别标有“10X”和“40X”,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物镜是标有“________”的,要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的物镜是标有“________”的。
20.(6分)有人说:“1元硬币上的细菌比马桶座上的还要多”。真是这样吗?张生同学从银行、商店、农贸市场及医院收费处随机采集6种面值的纸币样品各30张,分别用无菌生理盐水漂洗各种纸币,对洗出液进行细菌培养,测得数据如下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面值 5角 1元 5元 10元 50元 100元
细菌总数(个/30张) 147400 363150 98800 145500 25700 12250
每张的细菌数(个/张) 4913 12105 3293 4850 857 408
每平方厘米的细菌数(个/cm2) 34 68 16 27 4 2
(1)张生同学根据已有经验,认为“1元硬币上的细菌不可能比马桶座上的还要多”。从科学探究角度看,张生同学的看法相当于(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制定计划 D.实验结论
(2)结合所学,张生同学应该选择哪种观察工具观察细菌的存在?________。
(3)分析数据,哪种面值纸币使用频率较高?_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2分)。
(4)根据上述实验,为了健康起见,你在使用现金时应该如何做?________。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答案
1. A
2. D
3. B
4. C
5. D
6. D
7. B
8. C
9. D
10. A
11. D
12. C
13. D
14. B
15. D
二. 非选择题答案
16.
(1)现象;活动规律(2分)
(2)呼吸(1分)
(3)尊重事实(1分)
(4)归纳推理;演绎推理(2分)
(5)C(1分);该植物果实表面有钩刺,可附着在动物皮毛上,会随着动物的活动而被带到较远的地方,所以幼苗会在离母株较远的地方分布(2分)
17.
(1)细胞(1分)
(2)需要营养(1分)
(3)生长和繁殖(1分)
(4)B(1分)
(5)A(1分)
(6)A(1分);韭菜是单子叶植物,叶脉一般为平行脉,而小麦是单子叶植物,图A中叶片的叶脉为平行脉,所以代表韭菜(2分)
18.
(2)形成对照(1分)
(3)光;单一变量(2分)
(4)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1分)
(5)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1分)
(6)C(1分)
19.
(1)低倍物镜;反光镜;凹面(3分)
(2)细准焦螺旋(1分)
(3)左上(1分)
(4)10X;40X(2分)
20.
(1)B(1分)
(2)显微镜(1分)
(3)1元(1分);1元纸币每张的细菌数和每平方厘米的细菌数都较多,说明其使用频率较高(2分)
(4)尽量减少现金的使用;接触现金后及时洗手等(1分,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