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综合试题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九年级上册一、单选题1.“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长安三万里》点燃了一股“唐诗热”。国产优秀动画电影不断推陈出新,国产动画电影的出圈( )①显示了中华文化独步天下、领先世界的独特优越性②充分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③表明大众热爱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文化自信的体现④说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原汁原味、坚守传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7月25日至28日,2024中国陶艺夏季进修学院暨“一带一路”国际陶瓷教育联盟陶艺创作营宜兴站活动举行,吸引了来自美国、法国、韩国等国家的近20名陶艺爱好者齐聚宜兴。通过与世界各地的人们,特别是喜爱陶瓷的人们进行交流,向他们宜兴的风土人情和紫砂的文化,很好地向世界各国的人们展示了宜兴文化名片。材料启示我们要( )A.坚定理论自信 B.坚定道路自信C.坚定文化自信 D.坚定制度自信3.2013年,青岛港决定筹建全自动化码头,处在肺癌术后康复期的张连钢毅然挑起重担。张连钢带领团队迅速展开科研攻关,仅用3年半,完成了国外需8年到10年的建设周期。为此,他荣获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材料体现了他( )①埋头苦干、刻苦钻研的奋进品格②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③团队合作、顾全大局的高尚情操④爱岗敬业、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4.2024年4月2日,中央政法委发布第一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55位勇士光荣上榜。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②保障每个人的绝对平等③营造良好社会风尚④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23年5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中强调:“你们在信中说……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这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①信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享乐主义 ②磨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强意志③养成“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专注态度 ④秉承“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顽强作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4年2月17日,受大风降雪天气影响,超过2.5万人滞留我省酒泉市瓜州县城,当地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力以赴为滞留人员提供生活保障,瓜州群众积极提供免费住宿和帮助,为滞留人员带来温暖。瓜州县政府和人民的行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 )A.爱国 B.民主 C.诚信 D.友善7.“礼遇人,德待人”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以下行为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①现场观看比赛时为失误的运动员送上鼓励的掌声②观看海上日出时不顾他人感受跨上围栏拍照③过斑马线时向停车让行的司机致意④跳广场舞时把音乐控制在合理音量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目前,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近3亿,在2035年前后将突破4亿。为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这表明我国( )A.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形势B.为解决大量的人口流动采取积极措施C.将解决老龄化问题作为国家发展的中心工作D.把发展银发经济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9.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制定人口优化生育政策,全面放开一对夫妻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这些措施的制定( )A.能缓解人口与资源的紧张关系 B.是依据人口基数大这一国情制定的C.旨在使经济发展适应人口增长 D.有助于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10.2024年3月,国务院公布《节约用水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是我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为保障国家水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我国制定并出台该条例是因为( )①我国水资源形势严峻 ②浪费水资源的行为是犯罪③我国水资源非常充足 ④是维护国家水安全的需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3年8月15日,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仍然不容乐观。下列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认识正确的是( )①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 ②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开放难度大③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④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12.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以下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③个人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④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切实承担环境保护责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3.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3.2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约占我国总装机的48.8%。这说明我国( )A.应先保护自然环境,然后大力发展经济B.要走绿色发展道路,禁止开发自然资源C.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绿色低碳的理念D.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彻底解决能源危机14.下图漫画“金山是怎样炼成的”要求国家( )A.促进发展,要把提升环境质量放在首位B.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积极参与植树造林C.转变发展方式,淘汰传统产业D.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15.小秦在议题式学习活动中搜集了以下两则事例:事例一:老人腿疾复发后摔倒在路旁,五名中学生发现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守护在老人身旁,等到老人被送往医院后才悄然离去。事例二:七旬夫妇以售卖冰棍为生,生活并不富裕,却在听闻某地遭遇泥石流后向当地居民捐助现金和衣物。最适合该学习活动的议题是( )A.遵守法律规定,履行自身义务 B.致敬身边榜样,传递道德力量C.放弃个人利益,承担集体责任 D.倡导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二、简答题16.【拒绝浪费珍惜现在】9月1日,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开学第一课》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节目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邀请“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称号获得者以及科技工作者、奥运健儿、志愿者等登上讲台。他五十年来培育优质稻种,让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看到八旬院士五十年来扎根土地,让全国中小学生深感,每粒粮食来之不易。【现象调查】(1)首先请调查食堂中有哪些具体的餐饮浪费行为。(2)这些浪费行为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 【积极宣传】(3)解决问题之前需要学校加强宣传,提高学生的节约意识。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张贴在食堂中。(4)学校要围绕“节约粮食从我做起”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请你提供两个宣传教育的办法。【践行节约】(5)节约粮食,请你给学校和学生提出合理建议。三、分析说明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作为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不仅仅意味着丰收的喜悦、团聚的温馨,也承载着朴素的心愿、美好的希冀。材料一 赏传统年俗 品时光味道年俗是时光的味道 春节是传承的纽带贴春联、贴窗花、包饺子……最重要的是除夕夜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后,全家围坐在一起通宵“守岁”,等待新年的到来。舞龙舞狮、说唱、歌会……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营造了喜庆的氛围,展现出中华文化的深厚与多样。 时代发展,年俗不断变迁。体育健身迎新春、文博场馆过大年……春节文化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让新春佳节有滋有味,让年味一年更胜一年。(1)结合材料,探究“中国年”年俗薪火相传的文化价值。材料二 “中国年”走向世界 世界共享“中国年”第78届联合国大会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充分展现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有力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赋予传统佳节更深意蕴、更多意义。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发展,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2)结合材料,运用坚定文化自信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推动“中国年”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3)“中国年”走向世界,青少年使命在肩。请你向国际友人推介一项“中国年”年俗活动,并说明推介理由。年俗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介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C②③:国产动画电影的出圈充分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表明人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故②③说法正确;①:“中华文化领先世界”说法过于绝对,中华文化对世界影响越来越大,故①说法错误;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故④说法错误;2.CC:“一带一路”国际陶瓷教育活动的举办很好地向世界各国的人们展示了宜兴文化名片,启示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故C符合题意;ABD:题干没有体现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内容,故ABD不符合题意;3.B①③④:依据题文描述,处在肺癌术后康复期的张连钢毅然挑起筹建全自动化码头的重担,张连钢带领团队迅速展开科研攻关,用3年半,完成了国外需8年到10年的建设周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他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发扬了实干精神、创新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有团队合作、顾全大局的高尚情操,做到了爱岗敬业,①③④说法正确;②:题文中旨在强调张连刚的爱岗敬业、责任意识,自尊互敬、助人为乐在题文中没有体现,②说法错误;4.C①③④:分析可知,见义勇为勇士榜的发布是对正义行为的一种肯定和宣扬,向社会传递了一种正确的价值导向,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社会形成公平正义的环境,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秩序有积极意义;当这些见义勇为的勇士事迹被广泛宣传和上榜表彰,会在社会上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激励人们效仿,从而营造互助友爱、见义勇为、敢于担当等良好的社会风尚;见义勇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通过对这些勇士的认可和宣扬,就是对传统美德的一种弘扬和传承,让大家铭记和践行这些美德;故①③④符合题意;②:保障每个人的绝对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社会中只能追求相对平等,故②错误;5.C①:“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享乐主义是“躺平”的心态,缺乏进取精神,①说法错误;②④:磨砺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品质都是青少年拒绝“躺平”的表现,有利于培养民族精神,②④说法正确;③:我们不仅要好好学习,还要有社会责任感,③说法错误;6.DA:此情境中主要体现的是对滞留人员的关怀与帮助,并非直接指向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爱国的体现不出来;故A不符合题意;B:这个事例侧重于政府和群众对滞留人员的救助行动,未涉及民主方面的内容;故B不符合题意;C:整个事件中没有与诚信相关的典型表现和要素;故C不符合题意;D:当地政府迅速采取行动为滞留人员提供保障,瓜州群众积极提供免费住宿和帮助,这种关心他人、向他人伸出援手的行为充满了善意和友好,充分体现了友善的价值观;故D符合题意;7.C①:“现场观看比赛时为失误的运动员送上鼓励的掌声”体现了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是礼遇人、德待人的表现。因为在运动员失误时送上鼓励,而不是指责和嘲笑,展现了友善和包容,故①符合题意;②:“观看海上日出时不顾他人感受跨上围栏拍照”是不文明且不顾及他人的,没有体现出礼遇人和德待人的思想,②错误;③:“过斑马线时向停车让行的司机致意”是对司机文明行为的回应和感谢,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礼貌,符合礼遇人、德待人的理念,故③符合题意;④:“跳广场舞时把音乐控制在合理音量内”考虑到了周围人的感受,避免对他人造成干扰,是一种有道德、尊重他人的表现,故④符合题意;8.AA:分析题文,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庞大且不断增加,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表明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形势。发展银发经济旨在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为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增长点;故A符合题意;B:题干与人口流动关系不大,发展银发经济主要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故B不符合题意;C:虽然老龄化问题是我国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但国家发展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故C错误;D:发展银发经济与提高国民素质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根本途径,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是教育;故D错误;9.DD:分析题文可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制定人口优化生育政策,全面放开一对夫妻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这些措施的制定是为了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有助于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D说法正确;A:题干未涉及资源问题,与题意不符,故A说法错误;B:不是依据基数大,是依据人口老龄化,故B说法错误;C: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故C说法错误;10.B①④: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文,国务院公布的《节约用水条例》是我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我国制定并出台该条例是因为我国水资源形势严峻,也是维护国家水安全的需要,故①④符合题意;②:浪费水资源的行为不一定是犯罪,故②说法错误;③:我国水资源形势严峻,并不是非常充足,故③说法错误;11.B①③:根据题文、结合所学可知,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由于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故①③符合题意;②:属于我国的资源现状,故②不符合题意;④:属于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不是原因,故④不符合题意;12.B②③④: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其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切实承担环境保护责任,个人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均是符合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做法,故②③④说法正确;①:坚持对外开放与建设生态文明无关,故①不符合题意;13.CC:题文内容说明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绿色、创新的新发展理念,践行绿色低碳的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故C说法正确;A:要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故A说法错误;B:要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故B说法错误;D:彻底解决,说法绝对化,有利于解决能源危机,故D说法错误;14.DD:依据教材知识可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金山是怎样炼成的”要求国家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故D说法正确;A:促进发展,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故A说法错误;B:是对公民的要求,故B不符合题意;C:有些传统产业不能淘汰,故C说法错误;15.BA:“积极救助摔倒的老人”、“捐现金和衣物”是道德义务,不是“法定义务”,A说法错误;B:“五名中学生积极救助摔倒的老人”、“七旬夫妇捐现金和衣物”都体现了凡人善举,他们传递了道德力量,是我们身边的榜样,值得学习,B符合题意;C: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在必要的时候要放弃个人利益,C说法错误;D:扶摔倒的老人和捐款捐物与“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无关,D不符合题意;16.(1)①盛的多,吃的少,剩饭现象严重;②挑食严重,不喜欢的菜扔掉,攀比现象严重,只挑贵的饭菜选择等。(2)①浪费了资源,阻碍经济发展;②违背了节约的美德,破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等。(3)示例:①珍惜粮食,远离浪费!②节约粮食,造福人类等!(4)①食堂外宣传栏张贴宣传画;②食堂内电子显示屏醒目地出现“不剩菜,不剩饭,拒绝舌尖上的浪费”的宣传标语,餐桌上贴有“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的小贴士等。(5)①学校成立整治浪费工作小组,进行宣传动员工作;②通过演讲活动,手抄报展示,对表现突出的优胜班级和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学生积极践行“光盘行动”,珍惜粮食等。17.(1)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营造了喜庆的氛围,展现出中华文化的深厚与多样,春节文化在继承传统的过程中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让新春佳节有滋有味,这充分说明了①中华优秀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②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④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或者①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②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③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④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2)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发展,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引用其中一句即可)因此,推动“中国年”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④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3)包饺子:象征阖家团圆,美满幸福。守岁:辞旧迎新,期待美好未来。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