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2课《元宵节里挂彩灯》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2课《元宵节里挂彩灯》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
《元宵节里挂彩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元宵节里挂彩灯》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元宵节的文化内涵,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通过制作彩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材以元宵节挂彩灯的习俗为切入点,展示了各种精美的彩灯图片,包括传统的宫灯、走马灯、莲花灯等,以及现代创意彩灯。这些图片不仅让学生欣赏到彩灯的造型之美、色彩之美,还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教材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感受节日的氛围;二是欣赏不同类型的彩灯,分析其造型、色彩、装饰等特点;三是学习制作彩灯的方法和步骤,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制作出独特的彩灯作品。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提高美术表现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元宵节的由来、习俗和文化内涵。
2.欣赏不同类型的彩灯,掌握彩灯的造型、色彩、装饰等特点。
3.学会运用绘画、剪纸、粘贴等方法制作彩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制作彩灯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元宵节的欢乐氛围,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
1.了解元宵节的文化内涵,欣赏彩灯的艺术特点。
2.掌握制作彩灯的方法和步骤。
四、教学难点
1.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彩灯造型。
2.运用多种材料和技法进行装饰。
五、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收集元宵节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准备各种类型的彩灯实物或图片,供学生欣赏。
3.准备制作彩灯的材料和工具,如卡纸、剪刀、胶水、彩笔、丝带、灯泡等。
(二)学生准备
1.收集元宵节的资料,了解元宵节的习俗。
2.准备制作彩灯的材料和工具,如卡纸、剪刀、胶水、彩笔等。
六、教学策略
(一)情境导入法
通过播放元宵节的视频、图片等资料,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欣赏分析法
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彩灯作品,分析其造型、色彩、装饰等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示范演示法
教师示范制作彩灯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制作技巧。
(四)实践操作法
组织学生进行制作彩灯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制作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五)小组合作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制作彩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元宵节的视频,展示热闹的元宵节场景,如舞龙舞狮、赏花灯、猜灯谜等。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元宵节的欢乐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你们在元宵节都做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元宵节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新课的导入做好铺垫。
3.教师总结: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人们都会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等,庆祝这个团圆的节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元宵节里挂彩灯》,制作属于自己的彩灯。
(二)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
1.教师讲解元宵节的由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元宵节的历史渊源,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据传说,汉文帝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庆祝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成为了一个充满欢乐和团圆的节日。
2.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元宵节习俗资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元宵节的习俗。
学生可能会分享以下习俗:
(1)赏花灯:元宵节赏花灯的习俗始于汉朝,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花灯种类繁多,造型各异,有宫灯、走马灯、莲花灯等。人们在元宵节夜晚赏花灯,寓意着祈求平安、幸福和团圆。
(2)猜灯谜: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传统活动之一。灯谜通常写在纸条上,挂在花灯下面,供人们猜测。猜灯谜不仅能增加节日的趣味性,还能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吃元宵:元宵是元宵节的传统食品,由糯米粉制成,有各种口味,如芝麻、豆沙、花生等。吃元宵象征着家庭团圆、幸福美满。
(4)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元宵节的重要表演活动。龙和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权威和力量,舞龙舞狮寓意着驱邪避灾、祈求平安。
3.教师总结:元宵节的习俗丰富多彩,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三)欣赏彩灯,分析特点
1.教师展示各种类型的彩灯实物或图片,如传统宫灯、走马灯、莲花灯、现代创意彩灯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彩灯,感受彩灯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引导学生观察彩灯的造型、色彩、装饰等特点,并进行讨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美术作品。
(1)造型特点:彩灯的造型多种多样,有圆形、方形、多边形等,还有动物、植物、人物等造型。彩灯的造型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是不对称的,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2)色彩特点:彩灯的色彩鲜艳、明亮,通常采用红、黄、绿、蓝等鲜艳的颜色。色彩的搭配可以是对比强烈的,也可以是和谐统一的,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3)装饰特点:彩灯的装饰非常丰富,有剪纸、绘画、贴纸、刺绣等。装饰的内容可以是花鸟鱼虫、人物故事、吉祥图案等,寓意着美好和幸福。
3.教师总结:彩灯的造型、色彩、装饰等特点都非常独特,我们在制作彩灯时,可以借鉴这些特点,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彩灯作品。
(四)学习制作彩灯的方法和步骤
1.教师示范制作彩灯的方法和步骤。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制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1)准备材料和工具:卡纸、剪刀、胶水、彩笔、丝带、灯泡等。
(2)设计彩灯造型:根据自己的创意,在卡纸上画出彩灯的造型,可以是圆形、方形、多边形等,也可以是动物、植物、人物等造型。
(3)裁剪彩灯:用剪刀将画好的彩灯造型裁剪下来。
(4)装饰彩灯:用彩笔、剪纸、贴纸等材料对彩灯进行装饰,可以在彩灯上画出图案、贴上剪纸、贴上贴纸等。
(5)安装灯泡:在彩灯的内部安装灯泡,可以使用电池盒和小灯泡,也可以使用蜡烛。
(6)制作灯穗:用丝带制作灯穗,挂在彩灯的底部。
2.学生观看教师示范后,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对学生的想法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学生实践,制作彩灯
1.学生分组进行制作彩灯的实践活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制作水平。
3.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制作出独特的彩灯作品。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六)展示评价,分享成果
1.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彩灯作品展示在教室中。
设计意图: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习和进步。
(1)自评:学生介绍自己的彩灯作品,包括设计思路、制作方法、创意点等。
(2)互评:学生互相欣赏作品,评价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指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向。
3.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元宵节里挂彩灯》,制作了属于自己的彩灯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不仅了解了元宵节的文化内涵,欣赏了彩灯的艺术魅力,还学会了制作彩灯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发扬创新精神,创作出更多优秀的美术作品。
(七)拓展延伸,传承文化
1.教师介绍元宵节在其他国家的庆祝方式。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增强学生的文化交流意识。
元宵节不仅在中国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其他一些国家也有庆祝活动。例如,在韩国,元宵节也被称为“上元节”,人们会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在日本,元宵节被称为“小正月”,人们会举行祭祀活动、赏花灯等。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让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八、板书设计
元宵节里挂彩灯
(一)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
(二)彩灯的特点
(三)制作彩灯的方法和步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