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2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科学精准教学阶段性综合分析材料(二)(期中)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2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科学精准教学阶段性综合分析材料(二)(期中)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2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科学精准教学阶段性综合分析材料(二)(期中)试卷
1.(2022七上·长兴期中)实验室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
A. B.
C. D.
2.(2022七上·长兴期中)下图所示的四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2022七上·长兴期中)北京冬奥会期间用机器人送餐。小敏同学提出了以下四条理由来说明机器人不是生物,你认为其中哪条理由不成立?(  )
A.机器人不能生殖 B.机器人没有心脏、脑等器官
C.机器人没有细胞结构 D.机器人不存在遗传、变异现象
4.(2022七上·长兴期中)如图示细胞结构模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B.④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C.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特有的结构是①③⑤
D.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5.(2022七上·长兴期中)一次国王故意为难阿凡提,他在众臣面前一定要让阿凡提说出眼前池塘里的水有多少桶,阿凡提略加思索后回答:若桶像池塘一样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只有一桶;若桶像池塘的十分之一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有十桶;若……这则故事说明了(  )
A.测量总是有误差的
B.测量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一样
C.测量工具的大小决定了物体的大小
D.测量前应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6.(2022七上·长兴期中)下列有关单位的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
B.22分米分米厘米
C.3.8米毫米
D.0.656升毫升毫升
7.(2022七上·长兴期中)秋冬季节,天气多变易感冒,如图是小科发烧后医生配的退烧药水,每次服用10毫升,在量取10毫升退烧药水时,小科俯视读数,那么他实际所量取药水可能是(  )
A.9毫升 B.11毫升 C.15毫升 D.18毫升
8.(2022七上·长兴期中)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再轻轻地盖上,其主要目的是(  )
A.避免生物材料移动
B.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C.防止水溢出影响观察并损坏显微镜
D.增强透明度
9.(2022七上·长兴期中)目前,防治松材线虫主要措施是给松树"注射"一种有效成分是苦参碱的免疫激活剂,注药方法如图。要使药剂能输送至松树全身,则应注射到(  )
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 C.机械组织 D.输导组织
10.(2022七上·长兴期中)在豆目植物中,合欢与菜豆同目不同科,紫檀与菜豆同科不同属,绿豆与菜豆同属不同种,不正确的是(  )
A.菜豆与绿豆的亲缘关系比菜豆与合欢更近
B.绿豆和菜豆这两种植物都属于被子植物
C.合欢与菜豆的共同点比紫檀和菜豆的共同点多
D.种是分类最基本单位
11.(2022七上·长兴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外到内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B.植物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
C.植物体一定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
D.草履虫利用纤毛游动,所以纤毛是其运动器官
12.(2022七上·长兴期中)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观察工具。下列分别关于目镜(A)、物镜(B)、反光镜(C)、粗准焦螺旋(D)的自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13.(2022七上·长兴期中)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形象来源于熊猫。下列生物与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黄鲻鱼 B.家兔
C.海龟 D.青蛙
14.(2022七上·长兴期中)秋天柿子成熟了,刚采摘的柿子有涩味,有人说将柿子放在清水中易脱涩,也有人说放在盐水中更易涩,现在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B.
C. D.
15.(2022七上·长兴期中)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将它放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为,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读数为。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房间里的墙上,观察它在一天内读数的变化,最高读数为,最低读数为,则该房间一天内的温差为(  )
A. B. C. D.
16.(2022七上·长兴期中)秋季运动会目前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中,请按要求回答:
(1)小科在男子5千克铅球比赛中以12.1   (填单位)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
(2)小科运动后,喝了250   (填单位)的矿泉水来补充水分。
17.(2022七上·长兴期中)十一国庆期间,小科在动物园观察到下列动物(如图),请回答:
(1)娃娃鱼属于   (填"鱼类"或"两栖类")动物。
(2)鲤鱼用   呼吸、用鳍运动,身体呈流线型,适应水生生活。
(3)按照体温是否恒定,可以将大象和鸽子分在一组,称为   动物。
18.(2022七上·长兴期中)科学研究必须要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并能正确读数。
(1)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用正确的方法读数,结果应为   cm。
(2)图乙中小石块的体积为   。
(3)根据疫情防控最新规定,一般用体温计测腋下温度超过可认为发热,图丙是某位同学测量的体温,请判断是否发热   (填"是"或"否")。
19.(2022七上·长兴期中)长兴夹浦、水口等地的杨梅非常有名,它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1)杨梅的果实属于   器官(填"生殖"或"营养")。
(2)成熟的杨梅受伤会流出红色的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来自于细胞中的   (填结构名称)。
(3)在篮筐底部垫上松软的植物是减少杨梅受伤的常用方法。常用的植物其形态结构如图所示,该植物有明显的根、茎、叶分化,叶呈星羽状,有些叶片背面长有许多黄褐色小囊。据此判断该植物属于   植物。
20.(2022七上·长兴期中)"海水稻"是一种在海边滩涂等地生长的、耐盐碱强的特殊水稻。如图为"海水稻"的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A表示细胞,经过过程a形成几种不同形态的细胞群,则过程a为   。
(2)若C表示水稻谷粒,则C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
(3)"海水稻"能阻止多余盐分进入细胞,这是   (填细胞结构)的功能。
21.(2022七上·长兴期中)科学的学习离不开测量工具的使用和实验的操作,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气象人员按气象要求测得某地一天四个不同时刻的气温数值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是   ,当日的最大温差(最高与最低温度之间的差距)为   。
(2)为了解决普通刻度尺无法直接测量金属丝直径的问题,运用了如图2所示的累积法进行测量,此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减小误差,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将金属丝   (填"紧密"或"间距均匀")地缠绕在铅笔上。
22.(2022七上·长兴期中)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支架等制作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图甲)。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
(1)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   镜。
(2)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    (填结构编号)。
(3)写出一种能改变水滴显微镜放大倍数的方法:   。
23.(2022七上·长兴期中)《湖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本市生活垃圾以厔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为基本分类标准。研究表明,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从电池中溢出来,进入土壤和水源,会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对人的神经、消化、泌尿、运动等多个系统也会造成严重损害。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废旧电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大蒜、废旧电池等
【实验步骤】①取一节废旧电池,将外壳锯开露出内容物;
②在两个培养皿中放入等量大蒜,加入等量清水没过大蒜底部;
③在A培养皿中放入锯开的废旧电池,B培养皿不放电池;
④将培养皿放置在光照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地方培养一周,观察蒜苗的生长情况。
【实验现象】
培养皿 有无电池 生长情况
A 有废旧电池 根部生长受到抑制,大蒜及蒜根腐烂、长势差
B 无废旧电池 生长正常
【交流讨论】
(1)两个实验中需要控制相同的量是   (填"大蒜"或"电池")。
(2)比较A、B两组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3)根据该实验结果,你认为废旧电池应该投放到如图所示四个垃圾箱中的   。
24.(2022七上·长兴期中)小亮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为此小亮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小亮注意到妈妈是把饭菜放在空气中冷却的,而厨房中适合用来冷却的另一种物质就是水。水和空气哪个的冷却效果好呢?为此小亮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所示。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甲的示数 70 60 53 47 42 39 37 35 34 33
乙的示数 70 66 61 58 55 52 50 48 46 44
(1)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亮要控制它们哪些量相同?   ;(填出一个即可)
(2)小亮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   ;
(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亮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   的。
25.(2022七上·长兴期中)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
②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
③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④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⑤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
(1)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以上步骤中,有一个步骤是多余的,还有一个步骤是错误的,请写出分别是哪两步   。(填序号)
(2)错误的步骤改正后,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
(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____。
A.每次绕线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26.(2022七上·长兴期中)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大。
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某县的一所中学的同学在利时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别 PM2.5
清晨 上班时段 中午 下午时段
(车流量最少) (车流量大) (车流量小) 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1)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
(2)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该县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27.(2022七上·长兴期中)大熊猫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主要以竹子为食,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
(1)大熊猫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大熊猫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因此在动物学的分类上属于   动物。
(3)与大熊猫相比,竹子在生物体结构层次上没有   。
28.(2022七上·长兴期中)规范使用仪器是实验成功的保障,结合如图所示玻璃仪器,回答问题。
(1)可用作热源的是   ,A和D能直接加热的是   (以上两空均填序号)
(2)若往仪器D中加入块状固体,则应先将该仪器   (填"平""立"或"斜")放。若用仪器A和C溶解蔗糖,则C的作用是   。
(3)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下图所示放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任选一个错误说出原因   。
29.(2022七上·长兴期中)有关拓展性课程《校园植物观察》活动过程中,某同学制作了植物分类检索表如下,请你与该同学一起分析下列问题:
1a植物无花,无种子,以孢子繁殖…………………………………………………………2
1b植物有花,以种子繁殖……………………………………………………………………3
2a小型绿色植物,结构简单,仅有茎、叶之分……………………………………………A
2b通常为中型或大型草本,很少为木本植物,分化为根、茎、叶…………………………B
3a肧珠裸露,不包于子房内…………………………………………………………………C
3b肧珠包于子房内……………………………………………………………………………D
(1)某同学观察到花架上缠绕着一种植物,干皮深灰色,不裂,羽状复叶、上面悬挂着许多荚果,果皮上密布线毛,内有种子颗;请判断该植物属于上述检索表中的   (选填"A""B""C"或"D")。
(2)秋天高高挂在枝头的红豆杉果子和银杏果都属于裸子植物的种子,原因是   。
(3)在校园观察植物中还发现下列植物,其中属于无根、茎、叶分化的有   。
A.青菜
B.水绵
C.马尾松
D.胎生狗脊
E.葫芦藓
30.(2022七上·长兴期中)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常用工具是显微镜,因此我们要学会使用显微镜。小培借助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来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回答问题:
(1)小培想要在视野中观察到最少的细胞,应该选用正确的组合为____(填序号)。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①③⑥
(2)小培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要注视   。
(3)在镜下已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那么应该调节显微镜的   。
(4)如图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A为主要观察对象,如要由视野甲变为视野乙,小培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
a.转动粗准焦螺旋 b.转动细准焦螺旋 c.调节光圈
d.转动转换器 e.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f.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常用仪器的名称
【解析】【分析】用量筒或量杯可以直接测量液体体积,间接测量固体体积(排水法)。
【解答】A、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故A不合题意;
B、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故B符合题意;
C、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工具,故C不合题意;
D、秒表是用来测时间的,故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D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量筒、温度计、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刻度尺要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
【解答】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故A错误;
B、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容器底和容器壁,故B错误;
C、铅笔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故C错误;
D、因为是测量圆的直径,需要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圆柱体夹在中间,放到刻度尺上测出它的直径,用末端三角板直角边所对的刻度值减去起始端三角板直角边所对的刻度值,即可得出圆的直径,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答案】B
【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判断机器人是不是生物可根据生物的特征来判断,如果不具备以上特征,则机器人就不是生物。
【解答】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 3、生物体能生长。 4、生物体具有应激性。 5、生物体能生殖和发育。 6、生物体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生物体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如果不具备以上特征,则机器人就不是生物。根据以上生物的共同特征可判断,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机器人不是生物。因为机器人需要电能为它的运动提供能量,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生长等生物特征。
故答案为:B。
4.【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观图可知: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⑦是线粒体,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A、①是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A正确。
B、④是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B正确。
C、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植物的绿色部分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此与动物细胞相比,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⑤液泡,没有③叶绿体,C错误。
D、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D正确。
故答案为:C。
5.【答案】B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物理量的单位
【解析】【分析】测量物理量时,必须有一个共同的比较标准,标准不同测量结果不同。
【解答】阿凡提回答国王的提问时,选择不同的桶,得出的答案不同,但都是合理的,由此小故事我们可知:测量标准不同,测量结果也不同,为了科学地测量物理量需要确定大家公认的比较标准,大家公认的比较标准就是单位。
故答案为:B。
6.【答案】D
【知识点】单位换算;物理量的单位
【解析】【分析】物理量不同单位的换算正确与否包括两方面:进率和过程。据此作出判断。
【解答】A、“2.5cm×10mm”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故A不正确;
B、“22分米3×1000”=22000分米3≠22000厘米3,故B不正确;
C、换算过程缺少单位,故C不正确;
D、进率及过程正确,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7.【答案】A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在量取10毫升退烧药水时,小滨俯视读数,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可知,此时读出的示数偏大,而实际得到药水的体积偏小,即小于10毫升。
故答案为:A。
8.【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使用显微镜时盖玻片步骤时应当注意的事项知识点。
【解答】 A、由于载玻片上有液体,因此若随着盖玻片的放下会导致液体流动,那么放在液体中的生物材料也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有稍微的移动,但即使是这样也不影响实验的进行,A不符合题意。
B、在盖盖玻片时应当注意的是要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之后再才轻轻地盖上,这样盖玻片下面的液体就会慢慢的把空气赶走,就这样可以避免气泡的产生,B符合题意。
C、可以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时,量只要合适,这样的情况一般不会溢出,如果滴的很多,就算你轻轻放下,水也会溢出而污染显微镜,C不符合题意。
D、对好光、生物材料不重叠、用大光圈凹面镜等这些措施才可以提高透明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答案】D
【知识点】组织
【解析】【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解答即可。
【解答】A、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A不符合题意;
B、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如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属于分生组织,B不符合题意;
C、机械组织是植物体内起支持和巩固等作用的组织。细胞壁局部或全部加厚,常木质化。因细胞形状和细胞加厚情况不同,可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如叶脉中的木纤维和韧皮纤维,C不符合题意;
D、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所以防治松材线虫主要措施是给松树“注射”,则应注射到输导组织中的导管,D正确。
故答案为:D。
10.【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生物分类为七个等级,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越低生物之间的共同点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分类等级越高生物之间的共同点越少,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远。
【解答】A: 菜豆与绿豆的亲缘关系比菜豆与合欢更近。菜豆与绿豆在分类等级中同属,菜豆与合欢同目,菜豆与绿豆分类等级低,亲缘关系更近,说法正确,A错误;
B:绿豆和菜豆这两种植物都属于被子植物,两者都能开花结果,属于被子植物,说法正确,B错误;
C:合欢与菜豆的共同点比紫檀和菜豆的共同点多。合欢与菜豆是同目,紫檀与菜豆是同科,合欢与菜豆分类等级高,共同点比较少,说法错误,C正确;
D:种是分类最基本单位,说法正确,D错误。
故选C
11.【答案】A
【知识点】组织;器官和系统
【解析】【分析】皮肤的结构可分为:表皮和真皮,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植物有五大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植物可以分为五大类,只有高等的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六大器官,其他类型的植物都只有一部分结构。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表面的纤毛能使草履虫在水中游动,是运动结构。
【解答】A、皮肤由外到内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是人体最大的器官,A正确。
B、植物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组织,B错误。
C、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低等的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C错误。
D、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不具有器官这一层次结构,D错误。
故答案为:A。
12.【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观图可知:A是目镜、B是物镜、C是反光镜、D是粗准焦螺旋,解答即可。
【解答】A、观察时,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便于画图,A错误。
B、物镜越长,放大的倍数越大,B错误。
C、反光镜上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其作用是反射光线,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C错误。
D、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视野变暗,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观察的物像清晰,不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D正确。
故答案为:D。
13.【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形象来源于熊猫,熊猫属于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A、黄鲻鱼属于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B、家兔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与熊猫属于同种动物,亲缘关系最近。
C、海龟属于爬行动物,卵生,用肺呼吸。
D、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故答案为:B。
14.【答案】C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AB、由于对照实验需要对照组和实验组,故AB错误;
C、既有对照组又有实验组,符合对照实验的要求,C正确;
D、由于D选项选择的材料太少,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5.【答案】D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应知道在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的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从题干可知此温度计的刻度偏大,应算出此温度计1℃等于标准温度计的多少摄氏度,然后计算一天内的温度差。
【解答】在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的温度是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标准温度计读数差值为100,而这支温度计读数差值是96-6=90
那么这支温度计的1相当于标准温度计的=
那么这一天内房间里的最高温度比最低温度高出(33-15)×=20
故答案为:D。
16.【答案】(1)米
(2)毫升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铅球项目上,同学投掷出的距离应该按米计算;一瓶矿泉水的体积按毫升计算。
【解答】(1)铅球项目上,女生的铅球质量是3kg,小溪同学投掷出12.6m的好成绩而夺冠;
(2)一瓶矿泉水的体积500mL,小灵同学运动后,喝了250mL的矿泉水来补充水分。
17.【答案】(1)两栖类
(2)鳃
(3)恒温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鲤鱼属于鱼类,大象属于哺乳动物,鸽子属于鸟类,眼镜蛇属于爬行动物,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
【解答】(1)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既能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一类动物,以青蛙、蟾蜍,蝾螈及大鲵(又称娃娃鱼)为代表。
(2)鲤鱼用鳃呼吸、用鳍运动,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游泳的阻力,适应水生生活。
(3)大象属于哺乳动物,鸽子属于鸟类,二者的动脉血和静脉血分开,产生的热量多,体表有保温结构,属于恒温动物。
18.【答案】(1)5.30
(2)20
(3)否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刻度尺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温度计在读数时,需要注意量程、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解答】(1)铅笔的起始端在0刻度,末端在5.30cm处,铅笔的长度为L=5.30cm;
(2)量筒使用前首先要认清量程和分度值,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时,小石块体积是:固体和液体的总体积与液体体积的差,故图乙中小石块的体积为20cm3;
(3)图丙中,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体温计的示数是37.0℃,没有发热。
19.【答案】(1)生殖
(2)液泡
(3)蕨类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器官和系统;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在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类为恒温动物,体温恒定减少了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比变温动物更适应环境的变化,解答即可。
【解答】(1)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茎、叶,称作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称作生殖器官。所以杨梅的果实属于生殖器官。
(2)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色素及营养物质。成熟的杨梅受伤会流出红色的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中的液泡。
(3)图中垫在杨梅下的植物,有明显的根、茎、叶分化,叶呈羽状,叶片背面长有许多小囊,不开花,没有果实与种子,属于蕨类植物。蕨类植物依靠孢子进行繁殖。
20.【答案】(1)细胞分化
(2)器官
(3)细胞膜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器官和系统
【解析】【分析】细胞通过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细胞通过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细胞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植物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其中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成的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
【解答】(1)图中的A细胞经过细胞的不断分化形成B1-B5几种不同的组织,a则表示由细胞形成组织的分化过程。
(2)动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因此与动物体相比,“海水稻”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海水谷粒C从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3)水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能阻止多余盐份进入细胞。
21.【答案】(1)1;16℃
(2)紧密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特殊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运用“特殊”的测量方法——累积法进行测量,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解答】(1)由图1可知,温度计上一大格为5℃,一个大格分为5小格,一个小格1℃,即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第一幅图温度为10℃,第二幅画温度为6℃;第三幅图温度为-4℃,第四幅图温度为-6℃,因此最大误差是16℃;
(2)运用“特殊”的测量方法——累积法进行测量,此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将金属丝紧密地缠绕在铅笔上,如果缠绕不紧密,测得的结果偏大,不准确。
22.【答案】(1)物
(2)②
(3)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或“更换水滴”、“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等)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1)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镜头,包括目镜和物镜,起放大作用,目镜安插在镜筒里,物镜通过螺丝拧紧在转换器上。
(2)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大幅度位移,而细准焦螺旋使镜筒小幅度位移;图中①目镜、②粗细准焦螺旋、③反光镜。
(3)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解答】(1)物镜安装在镜筒的下端,观察时靠近玻片标本,根据图示比较可知,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物镜。
(2)使用显微镜时,准焦螺旋可以使镜筒上升或下降,调节焦距,所以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②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3)改变水滴显微镜放大倍数的方法: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或“更换水滴”、“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等)。
23.【答案】(1)大蒜
(2)废旧电池浸出液会影响大蒜的生长
(3)丙
【知识点】实验步骤的探究;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的变量。
【解答】(1)两个实验中需要控制相同的量是大蒜, 有无废旧电池属于变量,要不同。
(2)比较A、B两组实验结果,有废旧电池组的大蒜根部生长受到抑制,大蒜及蒜根腐烂、长势差;无废旧电池组的大蒜生长正常,说明废旧电池浸出液会影响大蒜的生长。
(3)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从电池中溢出来,进入土壤和水源,会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对人的神经、消化、泌尿、运动等 多个系统也会造成严重损害。所以废旧电池应该投放到有害垃圾箱中,故答案为:丙。
24.【答案】(1)牛奶的质量或初温
(2)水的冷却效果比空气好
(3)慢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实验步骤的探究;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分析】在研究空气和水的导热性时需要控制瓶子中水的质量和初温相同,然后可以通过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温度下降的快慢或下降相同的温度比较所需要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它们的导热性能。
【解答】(1)在研究空气和水的导热性时,应该保证其它条件相同,即牛奶的质量和牛奶的初温;
(2)由表格可知,通过实验数据发现,相同时间内,水中浸泡的牛奶温度较低,说明放在水中冷却比在空气中冷却效果要好;
(3)当实验时间较长时,相同时间内牛奶降温的速度越来越慢,就是指冷却速率变慢,冷却速度是指变化的温差与变化温差所用的时间的比。
25.【答案】(1)①③
(2)④②⑤③或者④⑤②③
(3)A;B;C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特殊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在测量中,遇到比较小的物理量无法直接测量的话,就要积少成多法。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测量的人或工具的原因,导致测量值与物体的真实值之间存在差异,叫误差。
【解答】(1)正确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拉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紧密绕适当的圈数n,由以上可知,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① ,错误的步骤是 ③ ,应改为:用细铜丝线圈的长度L1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直径d。
(2)故合理的顺序为:④②⑤③或者④⑤②③;
(3)A、人在绕线的时候,可能用力的大小不同,造成松紧程度不同,会产生误差,故A符合题意;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在测量中会产生误差,故B符合题意;
C、铜丝自身可能粗细不够均匀,会导致误差的产生,故C符合题意
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属于测量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C。
26.【答案】(1)求平均值
(2)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越大
(3)少开私家车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实验步骤的探究;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设计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本实验中,研究的是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的关系.在探究过程中,还需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解答】(1)取数据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另外,减少实验误差的办法还可以设置重复组等.
(2)清晨时段,车流量最少,PM2.5的平均值为20.33微克/立方米;上班时段,车流量最大,PM2.5的平均值为86微克/立方米;中午时段,车流量少,PM2.5的平均值为40.67微克/立方米;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大,PM2.5的平均值为98微克/立方米;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越大.
(3)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少开私家车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27.【答案】(1)细胞
(2)哺乳
(3)系统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常见的脊椎动物;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解析】【分析】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既是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上的基本单位,又是功能上的基本单位。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多了一个系统。
【解答】(1)细胞既是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上的基本单位,又是功能上的基本单位,因此大熊猫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因此大熊猫在动物学的分类上属于哺乳动物。
(3)竹子属于植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大熊猫属于动物,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因此与大熊猫相比,竹子在生物体结构层次上没有系统。
28.【答案】(1)B;D
(2)平;搅拌,加速溶解
(3)C;A中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置,防止溶液倒流而腐蚀橡胶头/B中实验结束后应塞紧瓶塞/D中实验结束后应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根据酒精灯作为热源和块状固体取用方法进行分析;根据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根据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的要求进行分析。
【解答】(1)可用作热源的是B酒精灯;能直接在热源上加热的是D试管;
(2)若往仪器D中加入块状固体,则应先将该仪器平放;若用仪器A和C溶解蔗糖,则C的作用是加速溶解;
(3)A、胶头滴管不能平放在桌面上,防止溶液倒流而腐蚀橡胶头,故A错误;
B、用过的集气瓶应该及时盖上瓶盖,故B错误;
C、洗干净的试管应该倒放试管架上晾干,故C正确;
D、酒精灯使用结束,及时用灯帽盖灭,故D错误。
综上分析,其中正确的一项是C,A中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置,防止溶液倒流而腐蚀橡胶头/B中实验结束后应塞紧瓶塞/D中实验结束后应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29.【答案】(1)D
(2)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
(3)B
【知识点】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将特征不同的一群植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进行分类,称为二歧分类法,原则:把原来的一群植物选用明显而相关的形态特征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再把每个分支中的分类群再用相对的性状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依次下去,直到将所有分类群分开为止.为了便于使用,各分支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前边加上一定的顺序数字.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前的数字及位置(距左边的距离)应是相同的,而且相对应的两个分支,较上一级分支均应向右退一字格,这样继续下去,直到要编制的终点为止。
【解答】(1)某同学观察到花架上缠绕着一种植物,干皮深灰色,不裂,羽状复叶、上面悬挂着许多荚果,果皮上密布绒毛,内有种子1-3颗;说明该植物有果实和种子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胚珠包于子房内,故判断该植物属于上述检索表中的D。
(2)秋天高高挂在枝头的红豆杉果子和银杏果都属于裸子植物的种子,原因是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都属于裸子植物。
(3)B水绵结构简单,无根、茎、叶分化,属于藻类植物;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如A青菜等。而C马尾松是裸子植物,D胎生狗脊是蕨类,E葫芦藓是苔藓植物。
故答案为:B。
30.【答案】(1)B
(2)物镜
(3)细准焦螺旋
(4)edc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题图中:①是低倍目镜、②是高倍目镜,③是低倍物镜、④是高倍物镜,⑤是低倍物镜与玻片的距离,⑥是高倍物镜与玻片的距离。甲是低倍视野,乙是高倍视野。
【解答】(1)目镜没有螺纹,它直接插在镜筒的顶端,放大倍数低的长,放大倍数高的短。物镜上有螺纹,安装在转换器上,放大倍数低的短,放大倍数高的长。因此,题图中①是低倍目镜、②是高倍目镜,③是低倍物镜、④是高倍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观察同一玻片的同一部位:低倍镜下物镜距离玻片标本的距离远,看到的视野范围大、视野亮,细胞小、细胞数量多;高倍镜下物镜距离玻片标本的距离近,看到的视野范围小、视野暗,细胞大、细胞数量少。所以,小培想要在视野中观察到最少的细胞,应该选用正确的组合为②④⑥;
故答案为:B。
(2)小培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物镜,以免压坏玻片标本或损坏物镜镜头。
(3)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应该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
(4)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的步骤:移动玻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视野亮度)→调节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题图中细胞A的物像在视野偏左下方,向左下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右上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所以,如要由视野甲(低倍视野)变为视野乙(高倍视野),小培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e.向左下方移动玻片→d.转动转换器→c.调节光圈→b.转动细准焦螺旋。
1 / 1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2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科学精准教学阶段性综合分析材料(二)(期中)试卷
1.(2022七上·长兴期中)实验室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常用仪器的名称
【解析】【分析】用量筒或量杯可以直接测量液体体积,间接测量固体体积(排水法)。
【解答】A、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故A不合题意;
B、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故B符合题意;
C、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工具,故C不合题意;
D、秒表是用来测时间的,故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022七上·长兴期中)下图所示的四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量筒、温度计、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刻度尺要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
【解答】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故A错误;
B、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容器底和容器壁,故B错误;
C、铅笔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故C错误;
D、因为是测量圆的直径,需要用两块直角三角板把圆柱体夹在中间,放到刻度尺上测出它的直径,用末端三角板直角边所对的刻度值减去起始端三角板直角边所对的刻度值,即可得出圆的直径,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2022七上·长兴期中)北京冬奥会期间用机器人送餐。小敏同学提出了以下四条理由来说明机器人不是生物,你认为其中哪条理由不成立?(  )
A.机器人不能生殖 B.机器人没有心脏、脑等器官
C.机器人没有细胞结构 D.机器人不存在遗传、变异现象
【答案】B
【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判断机器人是不是生物可根据生物的特征来判断,如果不具备以上特征,则机器人就不是生物。
【解答】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 3、生物体能生长。 4、生物体具有应激性。 5、生物体能生殖和发育。 6、生物体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生物体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如果不具备以上特征,则机器人就不是生物。根据以上生物的共同特征可判断,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机器人不是生物。因为机器人需要电能为它的运动提供能量,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生长等生物特征。
故答案为:B。
4.(2022七上·长兴期中)如图示细胞结构模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B.④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C.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特有的结构是①③⑤
D.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观图可知: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⑦是线粒体,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A、①是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A正确。
B、④是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B正确。
C、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植物的绿色部分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此与动物细胞相比,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⑤液泡,没有③叶绿体,C错误。
D、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D正确。
故答案为:C。
5.(2022七上·长兴期中)一次国王故意为难阿凡提,他在众臣面前一定要让阿凡提说出眼前池塘里的水有多少桶,阿凡提略加思索后回答:若桶像池塘一样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只有一桶;若桶像池塘的十分之一大的话,池塘里的水就有十桶;若……这则故事说明了(  )
A.测量总是有误差的
B.测量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一样
C.测量工具的大小决定了物体的大小
D.测量前应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答案】B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物理量的单位
【解析】【分析】测量物理量时,必须有一个共同的比较标准,标准不同测量结果不同。
【解答】阿凡提回答国王的提问时,选择不同的桶,得出的答案不同,但都是合理的,由此小故事我们可知:测量标准不同,测量结果也不同,为了科学地测量物理量需要确定大家公认的比较标准,大家公认的比较标准就是单位。
故答案为:B。
6.(2022七上·长兴期中)下列有关单位的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
B.22分米分米厘米
C.3.8米毫米
D.0.656升毫升毫升
【答案】D
【知识点】单位换算;物理量的单位
【解析】【分析】物理量不同单位的换算正确与否包括两方面:进率和过程。据此作出判断。
【解答】A、“2.5cm×10mm”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故A不正确;
B、“22分米3×1000”=22000分米3≠22000厘米3,故B不正确;
C、换算过程缺少单位,故C不正确;
D、进率及过程正确,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7.(2022七上·长兴期中)秋冬季节,天气多变易感冒,如图是小科发烧后医生配的退烧药水,每次服用10毫升,在量取10毫升退烧药水时,小科俯视读数,那么他实际所量取药水可能是(  )
A.9毫升 B.11毫升 C.15毫升 D.18毫升
【答案】A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在量取10毫升退烧药水时,小滨俯视读数,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可知,此时读出的示数偏大,而实际得到药水的体积偏小,即小于10毫升。
故答案为:A。
8.(2022七上·长兴期中)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再轻轻地盖上,其主要目的是(  )
A.避免生物材料移动
B.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C.防止水溢出影响观察并损坏显微镜
D.增强透明度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使用显微镜时盖玻片步骤时应当注意的事项知识点。
【解答】 A、由于载玻片上有液体,因此若随着盖玻片的放下会导致液体流动,那么放在液体中的生物材料也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有稍微的移动,但即使是这样也不影响实验的进行,A不符合题意。
B、在盖盖玻片时应当注意的是要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之后再才轻轻地盖上,这样盖玻片下面的液体就会慢慢的把空气赶走,就这样可以避免气泡的产生,B符合题意。
C、可以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时,量只要合适,这样的情况一般不会溢出,如果滴的很多,就算你轻轻放下,水也会溢出而污染显微镜,C不符合题意。
D、对好光、生物材料不重叠、用大光圈凹面镜等这些措施才可以提高透明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2022七上·长兴期中)目前,防治松材线虫主要措施是给松树"注射"一种有效成分是苦参碱的免疫激活剂,注药方法如图。要使药剂能输送至松树全身,则应注射到(  )
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 C.机械组织 D.输导组织
【答案】D
【知识点】组织
【解析】【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解答即可。
【解答】A、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A不符合题意;
B、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如根尖的分生区、茎的形成层等属于分生组织,B不符合题意;
C、机械组织是植物体内起支持和巩固等作用的组织。细胞壁局部或全部加厚,常木质化。因细胞形状和细胞加厚情况不同,可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如叶脉中的木纤维和韧皮纤维,C不符合题意;
D、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所以防治松材线虫主要措施是给松树“注射”,则应注射到输导组织中的导管,D正确。
故答案为:D。
10.(2022七上·长兴期中)在豆目植物中,合欢与菜豆同目不同科,紫檀与菜豆同科不同属,绿豆与菜豆同属不同种,不正确的是(  )
A.菜豆与绿豆的亲缘关系比菜豆与合欢更近
B.绿豆和菜豆这两种植物都属于被子植物
C.合欢与菜豆的共同点比紫檀和菜豆的共同点多
D.种是分类最基本单位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生物分类为七个等级,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越低生物之间的共同点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分类等级越高生物之间的共同点越少,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远。
【解答】A: 菜豆与绿豆的亲缘关系比菜豆与合欢更近。菜豆与绿豆在分类等级中同属,菜豆与合欢同目,菜豆与绿豆分类等级低,亲缘关系更近,说法正确,A错误;
B:绿豆和菜豆这两种植物都属于被子植物,两者都能开花结果,属于被子植物,说法正确,B错误;
C:合欢与菜豆的共同点比紫檀和菜豆的共同点多。合欢与菜豆是同目,紫檀与菜豆是同科,合欢与菜豆分类等级高,共同点比较少,说法错误,C正确;
D:种是分类最基本单位,说法正确,D错误。
故选C
11.(2022七上·长兴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外到内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B.植物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
C.植物体一定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
D.草履虫利用纤毛游动,所以纤毛是其运动器官
【答案】A
【知识点】组织;器官和系统
【解析】【分析】皮肤的结构可分为:表皮和真皮,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植物有五大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植物可以分为五大类,只有高等的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六大器官,其他类型的植物都只有一部分结构。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表面的纤毛能使草履虫在水中游动,是运动结构。
【解答】A、皮肤由外到内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是人体最大的器官,A正确。
B、植物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组织,B错误。
C、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低等的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C错误。
D、草履虫为单细胞生物,不具有器官这一层次结构,D错误。
故答案为:A。
12.(2022七上·长兴期中)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观察工具。下列分别关于目镜(A)、物镜(B)、反光镜(C)、粗准焦螺旋(D)的自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观图可知:A是目镜、B是物镜、C是反光镜、D是粗准焦螺旋,解答即可。
【解答】A、观察时,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便于画图,A错误。
B、物镜越长,放大的倍数越大,B错误。
C、反光镜上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其作用是反射光线,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C错误。
D、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视野变暗,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观察的物像清晰,不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D正确。
故答案为:D。
13.(2022七上·长兴期中)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形象来源于熊猫。下列生物与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黄鲻鱼 B.家兔
C.海龟 D.青蛙
【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形象来源于熊猫,熊猫属于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A、黄鲻鱼属于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B、家兔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与熊猫属于同种动物,亲缘关系最近。
C、海龟属于爬行动物,卵生,用肺呼吸。
D、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
故答案为:B。
14.(2022七上·长兴期中)秋天柿子成熟了,刚采摘的柿子有涩味,有人说将柿子放在清水中易脱涩,也有人说放在盐水中更易涩,现在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AB、由于对照实验需要对照组和实验组,故AB错误;
C、既有对照组又有实验组,符合对照实验的要求,C正确;
D、由于D选项选择的材料太少,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5.(2022七上·长兴期中)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将它放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为,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读数为。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房间里的墙上,观察它在一天内读数的变化,最高读数为,最低读数为,则该房间一天内的温差为(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应知道在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的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从题干可知此温度计的刻度偏大,应算出此温度计1℃等于标准温度计的多少摄氏度,然后计算一天内的温度差。
【解答】在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中的温度是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标准温度计读数差值为100,而这支温度计读数差值是96-6=90
那么这支温度计的1相当于标准温度计的=
那么这一天内房间里的最高温度比最低温度高出(33-15)×=20
故答案为:D。
16.(2022七上·长兴期中)秋季运动会目前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中,请按要求回答:
(1)小科在男子5千克铅球比赛中以12.1   (填单位)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
(2)小科运动后,喝了250   (填单位)的矿泉水来补充水分。
【答案】(1)米
(2)毫升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铅球项目上,同学投掷出的距离应该按米计算;一瓶矿泉水的体积按毫升计算。
【解答】(1)铅球项目上,女生的铅球质量是3kg,小溪同学投掷出12.6m的好成绩而夺冠;
(2)一瓶矿泉水的体积500mL,小灵同学运动后,喝了250mL的矿泉水来补充水分。
17.(2022七上·长兴期中)十一国庆期间,小科在动物园观察到下列动物(如图),请回答:
(1)娃娃鱼属于   (填"鱼类"或"两栖类")动物。
(2)鲤鱼用   呼吸、用鳍运动,身体呈流线型,适应水生生活。
(3)按照体温是否恒定,可以将大象和鸽子分在一组,称为   动物。
【答案】(1)两栖类
(2)鳃
(3)恒温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鲤鱼属于鱼类,大象属于哺乳动物,鸽子属于鸟类,眼镜蛇属于爬行动物,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
【解答】(1)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既能在水中生活,又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一类动物,以青蛙、蟾蜍,蝾螈及大鲵(又称娃娃鱼)为代表。
(2)鲤鱼用鳃呼吸、用鳍运动,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游泳的阻力,适应水生生活。
(3)大象属于哺乳动物,鸽子属于鸟类,二者的动脉血和静脉血分开,产生的热量多,体表有保温结构,属于恒温动物。
18.(2022七上·长兴期中)科学研究必须要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并能正确读数。
(1)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用正确的方法读数,结果应为   cm。
(2)图乙中小石块的体积为   。
(3)根据疫情防控最新规定,一般用体温计测腋下温度超过可认为发热,图丙是某位同学测量的体温,请判断是否发热   (填"是"或"否")。
【答案】(1)5.30
(2)20
(3)否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刻度尺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垂直,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温度计在读数时,需要注意量程、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解答】(1)铅笔的起始端在0刻度,末端在5.30cm处,铅笔的长度为L=5.30cm;
(2)量筒使用前首先要认清量程和分度值,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时,小石块体积是:固体和液体的总体积与液体体积的差,故图乙中小石块的体积为20cm3;
(3)图丙中,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体温计的示数是37.0℃,没有发热。
19.(2022七上·长兴期中)长兴夹浦、水口等地的杨梅非常有名,它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1)杨梅的果实属于   器官(填"生殖"或"营养")。
(2)成熟的杨梅受伤会流出红色的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来自于细胞中的   (填结构名称)。
(3)在篮筐底部垫上松软的植物是减少杨梅受伤的常用方法。常用的植物其形态结构如图所示,该植物有明显的根、茎、叶分化,叶呈星羽状,有些叶片背面长有许多黄褐色小囊。据此判断该植物属于   植物。
【答案】(1)生殖
(2)液泡
(3)蕨类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器官和系统;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在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类为恒温动物,体温恒定减少了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比变温动物更适应环境的变化,解答即可。
【解答】(1)植物的六大器官中,根、茎、叶,称作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称作生殖器官。所以杨梅的果实属于生殖器官。
(2)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色素及营养物质。成熟的杨梅受伤会流出红色的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中的液泡。
(3)图中垫在杨梅下的植物,有明显的根、茎、叶分化,叶呈羽状,叶片背面长有许多小囊,不开花,没有果实与种子,属于蕨类植物。蕨类植物依靠孢子进行繁殖。
20.(2022七上·长兴期中)"海水稻"是一种在海边滩涂等地生长的、耐盐碱强的特殊水稻。如图为"海水稻"的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A表示细胞,经过过程a形成几种不同形态的细胞群,则过程a为   。
(2)若C表示水稻谷粒,则C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
(3)"海水稻"能阻止多余盐分进入细胞,这是   (填细胞结构)的功能。
【答案】(1)细胞分化
(2)器官
(3)细胞膜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器官和系统
【解析】【分析】细胞通过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细胞通过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细胞通过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植物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其中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成的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
【解答】(1)图中的A细胞经过细胞的不断分化形成B1-B5几种不同的组织,a则表示由细胞形成组织的分化过程。
(2)动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因此与动物体相比,“海水稻”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海水谷粒C从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3)水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能阻止多余盐份进入细胞。
21.(2022七上·长兴期中)科学的学习离不开测量工具的使用和实验的操作,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气象人员按气象要求测得某地一天四个不同时刻的气温数值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是   ,当日的最大温差(最高与最低温度之间的差距)为   。
(2)为了解决普通刻度尺无法直接测量金属丝直径的问题,运用了如图2所示的累积法进行测量,此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减小误差,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将金属丝   (填"紧密"或"间距均匀")地缠绕在铅笔上。
【答案】(1)1;16℃
(2)紧密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特殊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运用“特殊”的测量方法——累积法进行测量,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解答】(1)由图1可知,温度计上一大格为5℃,一个大格分为5小格,一个小格1℃,即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第一幅图温度为10℃,第二幅画温度为6℃;第三幅图温度为-4℃,第四幅图温度为-6℃,因此最大误差是16℃;
(2)运用“特殊”的测量方法——累积法进行测量,此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将金属丝紧密地缠绕在铅笔上,如果缠绕不紧密,测得的结果偏大,不准确。
22.(2022七上·长兴期中)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支架等制作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图甲)。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
(1)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   镜。
(2)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    (填结构编号)。
(3)写出一种能改变水滴显微镜放大倍数的方法:   。
【答案】(1)物
(2)②
(3)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或“更换水滴”、“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等)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1)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镜头,包括目镜和物镜,起放大作用,目镜安插在镜筒里,物镜通过螺丝拧紧在转换器上。
(2)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大幅度位移,而细准焦螺旋使镜筒小幅度位移;图中①目镜、②粗细准焦螺旋、③反光镜。
(3)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解答】(1)物镜安装在镜筒的下端,观察时靠近玻片标本,根据图示比较可知,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物镜。
(2)使用显微镜时,准焦螺旋可以使镜筒上升或下降,调节焦距,所以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②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3)改变水滴显微镜放大倍数的方法: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或“更换水滴”、“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等)。
23.(2022七上·长兴期中)《湖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本市生活垃圾以厔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为基本分类标准。研究表明,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从电池中溢出来,进入土壤和水源,会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对人的神经、消化、泌尿、运动等多个系统也会造成严重损害。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废旧电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大蒜、废旧电池等
【实验步骤】①取一节废旧电池,将外壳锯开露出内容物;
②在两个培养皿中放入等量大蒜,加入等量清水没过大蒜底部;
③在A培养皿中放入锯开的废旧电池,B培养皿不放电池;
④将培养皿放置在光照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地方培养一周,观察蒜苗的生长情况。
【实验现象】
培养皿 有无电池 生长情况
A 有废旧电池 根部生长受到抑制,大蒜及蒜根腐烂、长势差
B 无废旧电池 生长正常
【交流讨论】
(1)两个实验中需要控制相同的量是   (填"大蒜"或"电池")。
(2)比较A、B两组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3)根据该实验结果,你认为废旧电池应该投放到如图所示四个垃圾箱中的   。
【答案】(1)大蒜
(2)废旧电池浸出液会影响大蒜的生长
(3)丙
【知识点】实验步骤的探究;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的变量。
【解答】(1)两个实验中需要控制相同的量是大蒜, 有无废旧电池属于变量,要不同。
(2)比较A、B两组实验结果,有废旧电池组的大蒜根部生长受到抑制,大蒜及蒜根腐烂、长势差;无废旧电池组的大蒜生长正常,说明废旧电池浸出液会影响大蒜的生长。
(3)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从电池中溢出来,进入土壤和水源,会影响植物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对人的神经、消化、泌尿、运动等 多个系统也会造成严重损害。所以废旧电池应该投放到有害垃圾箱中,故答案为:丙。
24.(2022七上·长兴期中)小亮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为此小亮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小亮注意到妈妈是把饭菜放在空气中冷却的,而厨房中适合用来冷却的另一种物质就是水。水和空气哪个的冷却效果好呢?为此小亮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所示。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甲的示数 70 60 53 47 42 39 37 35 34 33
乙的示数 70 66 61 58 55 52 50 48 46 44
(1)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亮要控制它们哪些量相同?   ;(填出一个即可)
(2)小亮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   ;
(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亮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   的。
【答案】(1)牛奶的质量或初温
(2)水的冷却效果比空气好
(3)慢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实验步骤的探究;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分析】在研究空气和水的导热性时需要控制瓶子中水的质量和初温相同,然后可以通过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温度下降的快慢或下降相同的温度比较所需要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它们的导热性能。
【解答】(1)在研究空气和水的导热性时,应该保证其它条件相同,即牛奶的质量和牛奶的初温;
(2)由表格可知,通过实验数据发现,相同时间内,水中浸泡的牛奶温度较低,说明放在水中冷却比在空气中冷却效果要好;
(3)当实验时间较长时,相同时间内牛奶降温的速度越来越慢,就是指冷却速率变慢,冷却速度是指变化的温差与变化温差所用的时间的比。
25.(2022七上·长兴期中)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
②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
③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排绕在笔杆上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④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⑤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
(1)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以上步骤中,有一个步骤是多余的,还有一个步骤是错误的,请写出分别是哪两步   。(填序号)
(2)错误的步骤改正后,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
(3)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____。
A.每次绕线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答案】(1)①③
(2)④②⑤③或者④⑤②③
(3)A;B;C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特殊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在测量中,遇到比较小的物理量无法直接测量的话,就要积少成多法。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测量的人或工具的原因,导致测量值与物体的真实值之间存在差异,叫误差。
【解答】(1)正确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拉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紧密绕适当的圈数n,由以上可知,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① ,错误的步骤是 ③ ,应改为:用细铜丝线圈的长度L1除以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直径d。
(2)故合理的顺序为:④②⑤③或者④⑤②③;
(3)A、人在绕线的时候,可能用力的大小不同,造成松紧程度不同,会产生误差,故A符合题意;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在测量中会产生误差,故B符合题意;
C、铜丝自身可能粗细不够均匀,会导致误差的产生,故C符合题意
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属于测量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C。
26.(2022七上·长兴期中)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大。
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某县的一所中学的同学在利时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别 PM2.5
清晨 上班时段 中午 下午时段
(车流量最少) (车流量大) (车流量小) 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1)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
(2)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该县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答案】(1)求平均值
(2)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越大
(3)少开私家车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实验步骤的探究;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设计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本实验中,研究的是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的关系.在探究过程中,还需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解答】(1)取数据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另外,减少实验误差的办法还可以设置重复组等.
(2)清晨时段,车流量最少,PM2.5的平均值为20.33微克/立方米;上班时段,车流量最大,PM2.5的平均值为86微克/立方米;中午时段,车流量少,PM2.5的平均值为40.67微克/立方米;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大,PM2.5的平均值为98微克/立方米;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越大.
(3)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少开私家车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27.(2022七上·长兴期中)大熊猫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主要以竹子为食,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
(1)大熊猫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大熊猫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因此在动物学的分类上属于   动物。
(3)与大熊猫相比,竹子在生物体结构层次上没有   。
【答案】(1)细胞
(2)哺乳
(3)系统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常见的脊椎动物;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解析】【分析】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既是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上的基本单位,又是功能上的基本单位。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多了一个系统。
【解答】(1)细胞既是生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上的基本单位,又是功能上的基本单位,因此大熊猫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因此大熊猫在动物学的分类上属于哺乳动物。
(3)竹子属于植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大熊猫属于动物,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因此与大熊猫相比,竹子在生物体结构层次上没有系统。
28.(2022七上·长兴期中)规范使用仪器是实验成功的保障,结合如图所示玻璃仪器,回答问题。
(1)可用作热源的是   ,A和D能直接加热的是   (以上两空均填序号)
(2)若往仪器D中加入块状固体,则应先将该仪器   (填"平""立"或"斜")放。若用仪器A和C溶解蔗糖,则C的作用是   。
(3)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下图所示放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任选一个错误说出原因   。
【答案】(1)B;D
(2)平;搅拌,加速溶解
(3)C;A中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置,防止溶液倒流而腐蚀橡胶头/B中实验结束后应塞紧瓶塞/D中实验结束后应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知识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根据酒精灯作为热源和块状固体取用方法进行分析;根据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根据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的要求进行分析。
【解答】(1)可用作热源的是B酒精灯;能直接在热源上加热的是D试管;
(2)若往仪器D中加入块状固体,则应先将该仪器平放;若用仪器A和C溶解蔗糖,则C的作用是加速溶解;
(3)A、胶头滴管不能平放在桌面上,防止溶液倒流而腐蚀橡胶头,故A错误;
B、用过的集气瓶应该及时盖上瓶盖,故B错误;
C、洗干净的试管应该倒放试管架上晾干,故C正确;
D、酒精灯使用结束,及时用灯帽盖灭,故D错误。
综上分析,其中正确的一项是C,A中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置,防止溶液倒流而腐蚀橡胶头/B中实验结束后应塞紧瓶塞/D中实验结束后应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29.(2022七上·长兴期中)有关拓展性课程《校园植物观察》活动过程中,某同学制作了植物分类检索表如下,请你与该同学一起分析下列问题:
1a植物无花,无种子,以孢子繁殖…………………………………………………………2
1b植物有花,以种子繁殖……………………………………………………………………3
2a小型绿色植物,结构简单,仅有茎、叶之分……………………………………………A
2b通常为中型或大型草本,很少为木本植物,分化为根、茎、叶…………………………B
3a肧珠裸露,不包于子房内…………………………………………………………………C
3b肧珠包于子房内……………………………………………………………………………D
(1)某同学观察到花架上缠绕着一种植物,干皮深灰色,不裂,羽状复叶、上面悬挂着许多荚果,果皮上密布线毛,内有种子颗;请判断该植物属于上述检索表中的   (选填"A""B""C"或"D")。
(2)秋天高高挂在枝头的红豆杉果子和银杏果都属于裸子植物的种子,原因是   。
(3)在校园观察植物中还发现下列植物,其中属于无根、茎、叶分化的有   。
A.青菜
B.水绵
C.马尾松
D.胎生狗脊
E.葫芦藓
【答案】(1)D
(2)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
(3)B
【知识点】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将特征不同的一群植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进行分类,称为二歧分类法,原则:把原来的一群植物选用明显而相关的形态特征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再把每个分支中的分类群再用相对的性状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依次下去,直到将所有分类群分开为止.为了便于使用,各分支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前边加上一定的顺序数字.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前的数字及位置(距左边的距离)应是相同的,而且相对应的两个分支,较上一级分支均应向右退一字格,这样继续下去,直到要编制的终点为止。
【解答】(1)某同学观察到花架上缠绕着一种植物,干皮深灰色,不裂,羽状复叶、上面悬挂着许多荚果,果皮上密布绒毛,内有种子1-3颗;说明该植物有果实和种子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胚珠包于子房内,故判断该植物属于上述检索表中的D。
(2)秋天高高挂在枝头的红豆杉果子和银杏果都属于裸子植物的种子,原因是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都属于裸子植物。
(3)B水绵结构简单,无根、茎、叶分化,属于藻类植物;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如A青菜等。而C马尾松是裸子植物,D胎生狗脊是蕨类,E葫芦藓是苔藓植物。
故答案为:B。
30.(2022七上·长兴期中)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常用工具是显微镜,因此我们要学会使用显微镜。小培借助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来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回答问题:
(1)小培想要在视野中观察到最少的细胞,应该选用正确的组合为____(填序号)。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①③⑥
(2)小培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要注视   。
(3)在镜下已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那么应该调节显微镜的   。
(4)如图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A为主要观察对象,如要由视野甲变为视野乙,小培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
a.转动粗准焦螺旋 b.转动细准焦螺旋 c.调节光圈
d.转动转换器 e.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f.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答案】(1)B
(2)物镜
(3)细准焦螺旋
(4)edc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题图中:①是低倍目镜、②是高倍目镜,③是低倍物镜、④是高倍物镜,⑤是低倍物镜与玻片的距离,⑥是高倍物镜与玻片的距离。甲是低倍视野,乙是高倍视野。
【解答】(1)目镜没有螺纹,它直接插在镜筒的顶端,放大倍数低的长,放大倍数高的短。物镜上有螺纹,安装在转换器上,放大倍数低的短,放大倍数高的长。因此,题图中①是低倍目镜、②是高倍目镜,③是低倍物镜、④是高倍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观察同一玻片的同一部位:低倍镜下物镜距离玻片标本的距离远,看到的视野范围大、视野亮,细胞小、细胞数量多;高倍镜下物镜距离玻片标本的距离近,看到的视野范围小、视野暗,细胞大、细胞数量少。所以,小培想要在视野中观察到最少的细胞,应该选用正确的组合为②④⑥;
故答案为:B。
(2)小培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物镜,以免压坏玻片标本或损坏物镜镜头。
(3)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应该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
(4)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的步骤:移动玻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视野亮度)→调节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题图中细胞A的物像在视野偏左下方,向左下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右上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所以,如要由视野甲(低倍视野)变为视野乙(高倍视野),小培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e.向左下方移动玻片→d.转动转换器→c.调节光圈→b.转动细准焦螺旋。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