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9.2 提高防护能力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初中道德与法治 / 部编版 /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七年级上册新教材【2024秋新版本】共四个单元,13课, 每课2框。先从谈梦想,谈自己,谈亲情,谈师生,谈友情,扩展到集体、珍爱生命,规划人生。即以学生成长为核心,以追求美好人生为目标,以道德教育和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为主题,围绕如何开启初中生活、如何在初中阶段健康成长等问题。教材从少年有梦、认识自我开始,讲述了如何徜徉在成长的空间,如何守护生命安全、保持身心健康,最后落脚于如何追求和塑造美好人生。教材梳理认真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答案,圈注关键词,并在疑难问题上做标记。自主学习1、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2、如何提高防护能力?3、提高危险预判能力的原因和要求?4、如何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5、掌握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的必要性?思考:(1)你还知道哪些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知识和做法?(2)结合实例,说说在生活中如何提高我们的防护能力。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知识和做法分餐制用公筷勤开窗通风垃圾分类免疫接种注意手卫生注意食品卫生生活观察提示:(1)遵守公共场所卫生规则,不随地吐痰或乱扔垃圾,保持环境整洁。(2)锻炼身体、保持身心愉悦,增强抵抗力1.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①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我们要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②拥有科学自救和救他的能力,就能保护自己的生命,也能救助他人的生命。整体感知2.如何提高防护能力?①提高危险预判能力。②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③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思考:这个事例给你哪些启示?某地突降特大暴雨,一条隧道出口堵了一百多百辆车。车主们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当雨水开始灌进隧道时,堵在尾部的侯先生最早意识到了危险。他知道当水位上涨到一定程度,人会被困在车里,有生命危险。时间紧迫,看着如瀑布般灌进隧道的雨水,他挨个拍打车门劝人们弃车逃生。许多人因为小侯的及时提醒而避免了一场灾难。探究与分享2.如何提高防护能力?①提高危险预判能力。要求:危险预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3.提高危险预判能力的原因和要求?原因: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险大多可以预判;一些人为事故,经过得当考虑,本来可以避免。整体感知思考:你还知道哪些避险方法?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提示:(1)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逃生等。某地发生5.9级地震,当室内天花板将要掉落时,小洋迅速跑到墙角,堵在冰箱和斗柜之间的安全区域,等到安全后才逃出房间。小洋的学习每年都会进行应急演练,他知道当地震来临时,如果不能立刻撤离到安全空旷区域,可就近寻找牢固的掩体,如桌子、床、柜子等,躲在掩体与地面之间形成的三角区域内,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被楼板墙体砸伤,在这次地震中,小洋就根据演练中学到的方法来避险的。(2)平时,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在危险来临时,保持头脑清醒,就近、快速逃离安全地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②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探究与分享4.如何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①平时,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②在危险来临时,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逃离到安全地带;③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整体感知(1)发生火灾要镇定,拨打119,按疏散标志有序逃生,切忌乘坐电梯。大部分在火灾中丧生的人都不是烧死的,而是被烟熏死的。穿过浓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弯腰或匍匐前进。逃生时随手关闭身后房门,防止浓烟尾随进入。无法逃离时,退至阳台或屋顶,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课外拓展车辆意外失火,破窗脱身打滚灭火车辆落水,先深呼吸再打开车门遇到翻车或坠车时,迅速蹲下身体,紧紧抓住前排座位的底部。事故车辆行驶中,乘客不要盲目跳车,应待车辆停下后再陆续撤离。(2)发生交通事故课外拓展(3)发生地震就近躲避,震动停止后再撤到安全地方。躲在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方或旁边。如果来得及,先打开门以保证通道畅通;关闭煤气、电源。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不盲目呼救,节省力气用敲击的方法求救。课外拓展将救生圈或者其他任何可以漂浮的东西扔给他,让他抱住并坚持住,然后,跑去叫人帮助。也可以找一根树枝或者一根竹竿,抓住一头,人趴在岸边地上,让你的朋友抓住树枝或竹竿的另一端将他拉向岸边。(4)溺水课外拓展1.沉着冷静勿慌乱,迅速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或滑坡方向的两侧逃离,并尽快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躲避。2.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或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者地沟、地坎里。3.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将避灾场地选择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4.滑坡停止后,家住滑坡点附近的,不要立刻回家检查情况。滑坡会连续发生,贸然回家,可能会遭到二次滑坡的侵害。5.立即将灾害发生的情况报告相关政府部门或单位(5)山体滑坡课外拓展上海外滩踩踏事件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正值跨年夜活动,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江观景平台的人行通道阶梯处底部有人失衡跌倒,继而引发多人摔倒、叠压,致使拥挤踩踏事件发生,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思考 怎样才能避免踩踏事故的发生或减小踩踏造成的伤害?为什么?提示 如果我们能在平时多掌握一些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在需要紧急救护时,就不会束手无策,并可以争分夺秒地施救,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③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探究与分享拥挤踩踏事件的预防与自护方法(P72)①上下楼梯、台阶时抓牢扶手;不凑热闹,不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停留;不随意喊叫,不搞恶作剧,不制造恐慌气氖。②发现人群蜂拥而来时,应马上避让到一旁,靠墙或抓住牢固的物体等待人群过去。③若已经被人流裹挟无法自主控制前进方向,要展开自我救助;先稳住双脚,保持平衡,用一只手紧握另一只手的手腕,手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空间,以保持呼吸通畅。④一旦摔倒无法站起,应尽量使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护颈,手臂护头,双膝蜷缩至胸前,护往胸腔和腹腔。方法与技能5.掌握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的必要性?如果我们能在平时多掌握一些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在需要紧急救护时, 就不会束手无策,并可以争分夺秒地施救,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整体感知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数有50多万,其中大部分发生在医院外。心 肺复苏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取的重要抢救措施。在最佳抢救时间的4分 钟内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有很大的概率能够挽救生命。启思导行海姆立克急救法(用于呼吸道异物堵塞的患者或溺水患者)以应用于成人患者为例救护者站在患者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患者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为止。(2)你还知道哪些急救常识?查阅相关资料并与同学分享启思导行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危险发生前中后,要提高自己的危险预判能力、避险和逃生能力、要学习和掌握安全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这样才能够在事故发生时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同学们,生命只有一次,平安、健康、快乐成长需要我们珍爱生命,时刻保持高度的安全警觉,提高防护能力。提高防护能力①提高危险预判能力(危险发生前)②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危险发生中)③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危险发生后)原因能保护自己的生命,能救助他人的生命要求板书设计1.(2024·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在炎热的夏天,为防溺水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①可以私自下河(水)游泳②可以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③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④不到无安全设施的游泳馆游泳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B巩固提升2.(2024·山东泰安·三模)中国卫生部发布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57000人溺水,死亡人数多达5000人,其死亡人数中有2828人是儿童,相当于每天有150多人溺水,溺水死亡率为8.77%,其中0岁至14岁的占56.58%,而且这个数字正在逐年攀升。出现这样的惊人数字,缺乏防溺水安全知识是第一原因。珍爱生命,远离溺水,我们需要做到( )①增强防范意识,远离河、湖等危险区域②如果溺水,我们要大声呼救,手脚奋力挣扎,不要让自己沉入水底③如果遇到别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可以大声呼救寻求成人的帮助④在做好必要的防护和成人的陪护下,我们可以到池塘游泳,但时间不宜过长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B3.(2024·山西朔州·模拟预测)生命是宝贵的,中学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面对下列情境,处理方法最恰当的是( )①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 ②化学实验时,液体洒漏,用手擦拭③生病后,自行在网上买药并擅自服用 ④地震发生时,躲到室内三角区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4.(2024·山东德州·二模)2024年月23日2时9分,在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22千米,如果我们在室内遇到地震,房屋剧烈摇晃,为了避免地震造成的伤亡,以下做法正确的( )①尽量用湿毛巾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②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③躲到厕所、厨房等小房间,或坚固的家具旁④躲到窗边或阳台上去,或从楼上跳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