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敬畏生命 课件(共23张PPT)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敬畏生命 课件(共23张PPT)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统编版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八课 生命可贵
8.2 敬畏生命
新课导入
情况紧急!G2492次列车临停5分钟
提示:临时停车是为了救人,因此很有必要。生命至上,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我们对生命要有敬畏的情怀。本节课一起学习8.2《敬畏生命》
9月11日,在G2492次列车上,一名旅客突发疾病,浑身发抖、呼吸急促。人命关天,列车长当即决定启动紧急预案,在张家口站临时停车。
思考:你认为该列车临时停车的行为有必要吗?为什么?
5分钟后,G2492次列车驶离张家口站。与此同时,120急救人员从快速通道来到站台,10时27分,患病旅客被送往医院救治。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患病旅客终于转危为安。
重点问题
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2、如何敬畏生命?
学习目标
道德修养:通过解读面对灾难人们的不同选择,理解生命的脆弱与坚强,体会对生命的尊重,感悟生命的宝贵。
健全人格:通过“敬畏生命”的主题讨论,懂得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自觉敬畏生命。
探究一 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世界热点聚焦:俄乌冲突
2024 年 2 月,乌克兰统计说俄方损失了超过 40 万名士兵,同一时候俄罗斯统计的乌军武装力量损失超过 44.4 万人。另外,两边在这场战争里装备的损失、资金的消耗也特别大。
探究一 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视线转向国内:
截至9月7日15时,台风“摩羯”共造成全省19个市县52.61万人受灾,紧急避险转移31.26万人,累计安置14.07万人,因灾死亡4人,受伤95人。这次台风破坏之强、影响之大,超乎想象,给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思考:结合以上信息,你感受到了生命的哪些特点?
提示: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于艰难。
探究一 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截至9月13日,累计出动官兵2.4万人次,组织民兵2.54万人次,动用车辆和工程机械装备2100余台次,协助地方开展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清淤清障、道路抢通等工作。
思考:结合材料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什么特点?
提示: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 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在共青团海南省委的统一调配指导下,1万多名青年志愿者投身灾后重建。
笔记 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1)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意外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2)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会体悟到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探究二 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提示:对人类而言,新陈代谢、生老病死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的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
材料:那天,小明偶然听到医生告诉爸爸,奶奶的病情严重,没法再治疗了。小明听后心里很难受。不久奶奶去世了,小明更加悲伤了。
思考:从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天地之大德曰生”意思是天地的最大恩德,是为宇宙和人类提供了生生不息的环境,让各类生命各得其所,安身立命。
探究二 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探究与分享:
“让座”体现了对他人的关爱,给我们带来的是感动;
“我是你的拐杖”体现的是同学之间的互相关爱,给我们带来的是和谐与互助;
“陪伴和分享”体现的是对长辈的孝敬,给我们带来的是亲情和温暖。
共同点:都体现了对他人生命的关切。
思考:你从上述情境中发现了哪些共同点?
探究二 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提示:②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仁者爱人”“推己及人”,要求我们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仁者爱人”的意思是,那些具有仁德之心的人会去关爱和尊重他人。
“推己及人”是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思考:从敬畏生命的角度,谈谈带给你的启示。
探究二 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思考:为什么在危险来临时,有人会奋不顾身地选择“逆行”?
2023年8月,吉林省舒兰市突降暴雨,引发特大山洪。百余名群众被转移后,通信中断,情况不明。危机形势下,防汛工作小组带领水利部门专家,通信保障人员、地质专家、志愿者等奔赴抗洪现场,经过近36个小时的努力,与失联群众取得联系,并通过卫星电话报告平安。
2022年8月,重庆市持续高温,缙云山发生火灾。蔓延的山火不断向山下拥有80万常住人口的居民区逼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受到威胁。无数救援人员迎着烈火“逆行”而上,仅用不到10天的时间,各处山火就被全部扑灭。
探究二 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提示:③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生命重于泰山,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身外之物更为重要。当人民的生命遭遇天灾人祸的威胁时,竭尽全力挽救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的生命,这是我们对“生命最宝贵”的生动诠释和切实践行。
探究二 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思考:当人民的生命遇到威胁时,党和国家竭尽全力挽救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的生命。从生命的角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阅读感悟: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党中央第一时间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争分夺秒抢救人民的生命安全。
提示: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笔记 如何做到敬畏生命
①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要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②要关爱他人的生命。要求我们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③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启思导行:
谈谈你对下列关于生命的观点的看法。
提示:(1)观点一“因为敬畏,所以无畏”的意思是,对生命心存敬畏,我们才能更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观点二“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的意思是,只有对生命心存敬畏,我们对待生命才会有更谨慎的态度有所为,有所不为。
因为敬畏,所以无畏。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本课小结
8.2 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
如何敬畏生命
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①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②生命的坚强、崇高和神圣。
①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②要关爱他人的生命。
③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本课小测
1.虬枝盘旋破石出的劲松,傲霜斗雪凌风立的寒梅,破地穿石吐新绿的韧草.…我们感叹大自然中生命的奇迹。然而,席卷一切的台风、几十米高的海、来势汹汹的洪水、突如其来的泥石流.…这些自然灾害又使许多人丧失了宝贵的生命。由此可见( )
A.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独特性
B.生命是坚强的,也是脆弱的
C.生命的精彩在于物种的丰富
D.植物的生命可以由自己把握
B
2. “天地之大德曰生”告诉我们( )
①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遵循自然界的规律
②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让生命死亡
③我们要敬畏生命
④生命最宝贵,生命至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D
本课小测
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是敬爱自己家的老人,也敬爱别的老人;呵护自己的孩子也呵护别人的孩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
A.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B.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
C.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D.敬畏生命,只需要敬爱老人,呵护孩子
B
本课小测
4.礼让斑马线反映了城市的文明程度。郑州市积极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让行人在斑马线上走得更加从容。这一活动体现了(  )
①生命是宝贵的,值得珍爱 ②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③生命是脆弱的,需要呵护 ④生命是坚韧和顽强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本课小测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感悟生命--努力做守护生命使者】
2023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截至20日16时,地震已造成甘肃省113人遇难,782人受伤:青海省海东市21人遇难、198人受伤。灾情动了安徽人民的心。安徽省总工会,奇瑞控股集团,志愿者协会,各地蓝天救援队等纷纷捐款捐物或奔赴一线抗震救灾,用一场“爱心接力跑"的实际行动来诠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
(1)请你从这次“爱心接力跑"的行动中,写出你感悟到的生命力量,
本课小测
(2)阅读完材料,说说我们应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敬畏生命。
(2)①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我们的生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效法天地自然,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是对我们的生命最好的珍视和善待。②要关爱他人的生命。要求我们从珍惜自己的生命走向关爱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③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当人民的生命遭遇天灾人祸的威胁时,竭尽全力挽救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的生命,这是我们对”生命最宝贵”的生动诠释和切实践行。
本课小测
(1)生命至上,意味着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同样重要;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是坚强的、崇高的、神圣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重于泰山,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身外之物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