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统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训练专题:标点符号(含答案)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B.演讲时观点要鲜明,可以引用生动的故事,还可以引用名言警句,让演讲更有感染力。C.“欧阳修”“李白”的名字用汉语拼音表示,正确拼法是“Ou Yang Xiu”“Li Bai”。D.平时人们说“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唱白脸”的意思是充当反面角色。2.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B.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C.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D.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3.“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一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语意未尽 B.引文的省略 C.列举的省略 D.说话断断续续4.下列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组是( )①为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某校举行了“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②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③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要骑一骑蒙古马。④我实在不明白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下面是学习资料中的一些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翻大山、跨大河,最终成功抵达陕北革命根据地。B.广场上镌刻了经典诗词“沁园春·雪”,恢宏大气的词句是中华文化最深厚的底色。C.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仍要记得弘扬不畏艰难的精神,铸造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意志。D.我爱我的祖国,她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她有壮丽的山河、勤劳的人民;她有不屈的精神、伟大的梦想。6.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B.“海盗号”探测器在火星的探测得到两个重要结果:一是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在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C.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D.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B.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C.时间如同清风,能吹散我们心中的愁云;时间如同细雨,能洗去我们心质;时间如同暖阳,能融化我们心中的冰块。D.他在春天中回荡;在冬雪中徘徊;在欢乐时嘶吼;在忧伤时泣诉。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穷人》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B.从高楼往下看,街道、行人、车辆、树木……等等尽收眼底。C.“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D.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9.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B.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C.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人们一直向往着“天上的世界”。D.“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10.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别人想不到的,大家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大家做到了。B.学校图书馆购进了一批新书《青春之歌》、《红岩》、《铁道游击队》……。C.“准备好了吗?我们能出发了没?”妈妈一个劲地催我“不走,就来不及啦!”D.一位外地游客正在向一个司机打听去贵安的路怎么走?11.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语言,人们用来表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B.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巍峨雄峻。C.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D.南广河没有金沙江那样磅礴的气势;但是金沙江也难得有南广河如此安逸的情怀。12.下列句子中,分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天,细雨绵绵;夏天,炎热似火;秋天,秋高气爽;冬天,寒风刺骨。这是四季的魅力。B.雨下得真大啊,“啪啪”地打着玻璃窗;雨下得真密啊,在空中形成了一道道雨帘。C.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D.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13.下面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B.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C.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D.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14.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B.打猎的讲究不少:雉鸡、野兔要白天打,叫打坡;野猪、獾要夜里打,叫打猎。C.温暖一生的故事;寄托一生的梦想;感动一生的情怀。D.词大致可分三类:①小令;②中调;③长调。15.下列语段中有八处画横线的地方,有的适合用逗号,有的适合用分号。其中,适合用分号的两处是( ) 福田区15个村大多以农业生产为主①只有下沙、石厦、沙嘴、沙尾、渔农村和下梅林村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②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生产商贸习俗③分别是④下沙、石厦两村的养蚝生产习俗⑤沙嘴、沙尾的渔业生产习俗⑥渔农村基围养鱼的生产习俗和下梅林村荔枝种植生产习俗。不过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⑧这些生产商贸习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都逐渐终止了。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⑦⑧1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你从哪儿过来啊? ”我问她。B.我也凑过去,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C.“你知道吗? ”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D.我仰望蓝天,对光明爱不释手;我俯瞰原野,对草地心驰神往。17.下面是同学们参与“红色阅读”活动时的摘抄,分号使用不正确的是( )A.国旗升起来了,升起的是华夏儿女的自豪;国旗升起来了,升起的是中华民族的梦想。B.有一种感动,叫“中国红”;有一种骄傲,叫“五星红旗”;有一种表白,叫“我爱你中国”。C.回首昨天,我们的祖国在曲折中走过了几十年的光辉历程;展望未来,我们的祖国以让世人瞩目的姿态敲响了新时代的钟声。D.革命先烈们为了新中国的缔造;为了全国人民的解放;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用浩然正气和崇高理想,谱写了激动人心的不朽篇章。1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B.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C.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D.《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19.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B.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C.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D.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20.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我们深深陶醉了。B.对这样的同学,我们是该支持他?还是指责他呢?C.老师说了一声:“下课”就走了。D.“不,我不反悔!”他坚定地说,“我认为胜利是可以得到的,我要勇敢地为它奋斗。”21.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我是大地的女儿,冬天把我孕育;春天把我降生;夏天把我抚养;秋天催我入睡。B.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C.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D.微笑,是一缕温暖的阳光:微笑,是寒冬中的炉火;微笑,是艳阳下的清风。22.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B.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C.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D.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年;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称忙月。23.下面的省略号与其他三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B.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C.“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D.“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2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A.暑假里,我参加了《筑梦海丝》的主题研学活动。B.“哦!”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是大气压力在作怪呀!”C.我很喜欢《三国演义》、《西游记》、《童年》等经典名著。D.白天里的山村,鸟语花香,喧闹忙碌;夜晚的山村,群星闪耀,宁静祥和。2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B.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C.噼里啪啦的爆竹、五彩缤纷的烟花,给人们带来浓浓的年味和喜庆气氛;但也在环保、安全等方面带来很多问题。D.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2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B.“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C.清晨,朝阳升起;万物勃发生机。傍晚,夕阳西下;大地处处染上金黄。D.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2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B.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C.“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D.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28.下列哪一个句子中的分号使用不恰当?( )A.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B.进了太和门,就来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C.最下层的拱门简单疏阔,是载重的样子;上一层便繁密得多,为装饰之用;最上层却更简单,一根柱子都没有。D.我们要注意以下两点: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29.下列句子中分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你时而歌唱,欢笑;时而又悲叹,哭嚎。B.温暖一生的故事;寄托一生的梦想;感动一生的情怀。C.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他送行。D.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30.下列句子中分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声里,山里的每块岩石;每片树叶;每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的琴键。B.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C.清晨,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他送行。D.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B.演讲时观点要鲜明,可以引用生动的故事,还可以引用名言警句,让演讲更有感染力。C.“欧阳修”“李白”的名字用汉语拼音表示,正确拼法是“Ou Yang Xiu”“LiBAi”。D.平时人们说“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唱白脸”的意思是充当反面角色。32.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松树,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高大的槐树,使人想起将军;而修竹,则使人想起隐者。B.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C.昨天早上,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又下起鹅毛般的大雪来。D.它在春天中回荡;在冬雪中徘徊;它在欢乐时嘶吼;在忧伤时泣诉。33.下面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B.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C.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于是,就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嫦娥奔月,仙女下凡,蟠桃盛会……D.清晨,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34.给下面的句子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清晨□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A., , , 。 B.; ; ; 。 C., ; , 。 D., , ; 。35.下面四句话中省略号的作用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A.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表示意犹未尽)B.古老的钟声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表示次数的递增)C.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表示话题的转换)D.我嘛……缝缝补补….(表示说话的断续)36.下列句中的分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B.美: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C.这一次,你可以忘了带手帕;但是,下一次你就不能忘记了。D.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37.下列句中的分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语言,人们用来表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B.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C.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规巍雄峻。D.南广河没有金沙江那样磅礴的气势;但是金沙江也难得有南广河如此安逸的情怀。38.小明制作的“传承悠久文化”手抄报,分号使用有误的是( )A.经典文化是明灯,指引儿童成长的道路;经典文化是甘泉,滋润儿童稚嫩的心灵。B.“四书”为《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C.书法这门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D.色彩在中国戏曲脸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红色”象征忠诚、勇敢、奉献;“黑色”代表智慧、正直、坚定;“白色”表示邪恶、狡猾和背叛。39.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你参加《翰墨飘香》主题书法大赛了吗?获得了第几名?B.“今天好热啊!——你书读得怎样了?”妈妈担心地问。C.“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先把手枪夺过来。”D.这个青年二,三十岁。4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同学们,你们见过“十四冬”的火炬吗?B.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C.“冰墩墩”龙年新春特别版——“龙墩墩”系列新品于2023年11月29日正式发布。D.音乐剧《三星堆》让古蜀文明与现代考古相逢,让音乐剧与传统文化相逢。41.下列句子中的分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B.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C.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D.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42.“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此处省略号的作用是( )A.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 B.表示列举的省略C.表示说话的中断 D.表示余意未尽,用以引发思考43.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启明星把黑暗送走;却从不与朝霞争辉。红梅把寒冬送去;却从不与百花争春。B.春之百花;夏之鸣蝉;秋之凉风;冬之暖阳;都是大自然的馈赠。C.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D.他时而欢笑、歌唱;时而悲伤、哭号。44.与“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中省略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B.我试探地问:“爸爸,这计划中是不是还加一条游泳啊什么的……”C.弟弟指着池塘中的小鸭子数着:“一只,两只……”D.竹匾下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45.下列句中分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有的会烤烟,自己做挺讲究的雪茄;有的会蔬菜加工,做的番茄酱能吃到冬天;有的会蔬菜腌渍、窖藏,使秋菜接上春菜。B.别看它个儿不大,本领可不小;它装有4台摄像机,能够搜索上下、左右、前后的情况。C.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不绝如缕。D.“迁”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曲折,绕远;②言行、见解陈旧,不合时宜。46.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B.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C.这是一个铁路线上的小站;只有慢车才停靠两三分钟。D.清晨,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4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B.今年暑假,爸爸打算带我到曹文轩的小说“草房子”中去探索其中的奥秘!C.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D.不管他讲的是什么?邻居们总是听得津津有味。48.下面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B.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C.进了太和门,就来到紫禁城的中心一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D.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49.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B.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C.棵棵古槐被大雨拂去了灰尘;露出了青翠的叶片:白杨树在雨中更加挺拔。D.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50.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故宫博物院》表现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艺术风格。B.“水村山郭酒旗风”与“青山郭外斜”中两个“郭”字的意思不同。C.“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中的两个“为”字读音和意思是相同的。D.“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中的省略号表示语意的跳跃。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A B B D D A A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C C C C C D D C D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A A C D C C B B B A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C D B C A D D C B B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答案 D B C C B C C B C A1.C【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C.在汉语拼音中,复姓的拼写形式应该是姓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并在中间不加空格,“欧阳修”应拼写为“Ouyang Xiu”,而不是“Ou Yang Xiu”。故选C。2.D【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A.句中“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和“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之间是因果关系,不是并列关系,因此不适合用分号。B.句中“孩子们没有鞋穿”和“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是一个完整的意思,应该用逗号连接,而不是分号。C.句中“一面……一面……”是属于并列关联词,表示前后两者之类的关系是并列且有联系的。因句子的主语是“五位壮士”,所以单句间一般停顿用逗号。故选D。3.A【详解】本题考查省略号的作用。省略号的作用有:①表示说话时断断续续;②表示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③表示对话中的沉默不语;④表示语意未尽;⑤表示引文的省略。根据题干“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可知,这句话是“我”对老班长说的话,但是话没有说完,且省略号后面没有后续的内容,所以省略号在这里的作用是语意未尽。故选A。4.B【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①不正确。句中的“演讲比赛”四个字不属于比赛的主题,所以不应该在双引号内,正确的格式是:为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某校举行了“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故选B。5.B【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B.“沁园春·雪”为诗词标题,需用书名号。故原句应改为“广场上镌刻了经典诗词《沁园春·雪》,恢宏大气的词句是中华文化最深厚的底色。”故选B。6.D【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分号用于复句中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D.有误。“我们别无去处”是一句话结束,后面用句号。故选D。7.D【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D.本句中,“它在春天中回荡”“在冬雪中徘徊”“在欢乐时嘶吼”“在忧伤时泣诉”并非并列分句,而是一句话中的一般停顿,中间都应为逗号。故选D。8.A【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的正确运用。B.省略号和 “等等” 表意重复。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已经有“等等”一词,应该删去省略号;C.提示语在中间时,“桑娜说” 后面的标点应该是逗号,而不是句号;D.“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一个问句,句末应该用问号。故选A。9.A【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A.“结,是解不完的”与“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是并列关系,“结,是解不完的”后面应为分号。改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故选A。10.A【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B.本句中书名号使用有误,当列举多个书名时,书名号之间不需要加顿号,应改为:学校图书馆购进了一批新书《青春之歌》《红岩》《铁道游击队》……C.这句话中,当提示语在中间,“说”后面不用冒号,而用逗号隔开,应改为:“准备好了吗?我们能出发了没?”妈妈一个劲地催我,“不走,就来不及啦!”D.这句话是陈述句,句末应该用句号,而不是问号,应改为:一位外地游客正在向一个司机打听去贵安的路怎么走。故选A。11.D【详解】本题考查分号的使用。D.“南广河没有金沙江那样磅礴的气势”与“但是金沙江也难得有南广河如此安逸的情怀”是两个分句,但它们之间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转折关系。因此,这里的分号使用是错误的,应该改为逗号。故选D。12.C【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用法。C.“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中,“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并不是独立完整的句子,因此句子前的分号使用不正确,应该用逗号。改为: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故选C。13.C【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合的运用。A.“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中,顿号使用不当,用顿号会使句子节奏显得过于急促,应改为逗号,更能体现出草原热闹起来的各种声音依次展现,即“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B.“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分号使用错误,这里是四个结构相似的句子,从描述“我”在不同季节的状态,属于并列关系的短语成分,用逗号连接更为恰当;D.“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中“鸣啭”和“唱歌”是并列关系,应用顿号连接两个并列词语;故选C。14.C【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C.分号通常用于分隔具有独立意义的句子成分,尤其是在列举时,用来分隔列举的项目,每个项目都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或者至少是一个完整的分句。“温暖一生的故事”、“寄托一生的梦想”和“感动一生的情怀”是并列的短语,但它们并不是完整的句子,也没有使用完整的句子结构。因此,这里使用分号是不恰当的,应该使用逗号将它们分隔开来。故选C。15.C【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在该段文字中,分号一般用于分隔并列的复杂分句,以增强语句的层次感。结合句意逐一分析画横线的地方:①处:前面描述了福田区15个村的主要生产方式,后面则指出只有部分村庄有特殊情况,因此用逗号分隔。②处:这里是对下沙、石厦等村庄的进一步描述,说明它们有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因此用逗号分隔。③处:前面是对特殊村庄的描述,后面是这些村庄形成的独特生产商贸习俗,因此用逗号分隔。④处:这里是对独特生产商贸习俗的列举,因此用冒号引出列举内容。⑤、⑥处:“下沙、石厦两村的养蚝生产习俗⑤沙嘴、沙尾的渔业生产习俗⑥渔农村基围养鱼的生产习俗和下梅林村荔枝种植生产习俗。”列举各项生产商贸习俗时,各项之间是并列关系,因此⑤和⑥用分号分隔。⑦处:表示转折关系,用“不过”引出后文,因此用逗号分隔。⑧处:描述这些生产商贸习俗的终结,与前面的内容构成完整的句子,因此用逗号分隔。因此适合用分号的两处是⑤和⑥处。故选C。16.C【详解】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的掌握。C.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后面应用逗号,应改为:“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故选C。17.D【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D.句子间的一般停顿用逗号。结合句子可知,这是一句话,在句子中间的停顿,应用逗号,故把“新中国的缔造”“全国人民的解放”的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故选D。18.D【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D.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本句中,“《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是并列成分,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正确的句子为:《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故选D。19.C【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C.使用不恰当。阅读句子可知,“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和“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是并列关系的短句,中间应该用分号隔开,而不是用句号。正确的句子为: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故选C。20.D【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A.“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是并列成分,中间应该使用逗号,表示短语间的短暂停顿,不应该使用冒号,冒号通常用于提示下文,或总结前面的内容,用在这里的插入语中是不对的。应改为: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我们深深陶醉了。B.“我们是该支持他”“还是指责他呢”是并列的问句,并列的问句应该在最后一个问句后面加问号,所以第一个问号应该改为逗号。应改为:对这样的同学,我们是该支持他,还是指责他呢?C.“下课”是老师说的话,表示一句话结束,所以引号中应该加句号。应改为:老师说了一声:“下课。”就走了。故选D。21.A【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A.分号应用在有并列关系的句子之间,本句是“总——分”的构成,不应该使用分号,应把逗号改为冒号,三个分号改为逗号。故选A。22.A【详解】本题考查分号的运用。分号的用法:用于多重复句、并列关系列举分项中。主要是用来分开并列分句的。分号也可以用于表示递进的分句前,还可以用于表示转折与承接的分句前。A.“一面………一面”是属于并列关联词,表示前后两者之类的关系是并列且有联系的。因句子的主语是“五位壮士”,所以单句间一般停顿用逗号,应把“分号”改为“逗号”。故选A。23.C【详解】本题考查省略号的作用。A.省略号在这里是重复动作的省略;B.省略号在这里是事物列举的省略;C.省略号在这里表示说话者在犹疑、思考、斟酌时的停顿,并带有停顿不知如何回答的意思,这是为了表现角色内心的犹豫和不安;D.省略号在这里表示数数动作的延续,是数字的省略。故选C。24.D【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A.“《筑梦海丝》” 的书名号使用不当,“筑梦海丝” 并非书籍、报刊、篇章等的名称,而是活动主题,应改为引号,即 “暑假里,我参加了‘筑梦海丝’的主题研学活动”。B.“同学们恍然大悟” 后面的冒号使用错误,应改为逗号。因为 “哦!同学们恍然大悟” 是陈述的语气,后面 “原来是大气压力在作怪呀!” 是同学们恍然大悟的内容,所以用逗号隔开。正确的句子应为 “‘哦!’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是大气压力在作怪呀!’”。C.“《三国演义》、《西游记》、《童年》” 之间的顿号使用错误,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应改为 “我很喜欢《三国演义》《西游记》《童年》等经典名著”。D.“白天里的山村……;夜晚的山村……” 分别描述白天和夜晚的山村情况,中间用分号隔开,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故选D。 25.C【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C.句中“给人们带来浓浓的年味和喜庆气氛”与“但也在环保、安全等方面带来很多问题。”不是并列关系,因此“气氛”后不需要使用分号。分号用于并列分句之间,前后是对等关系,而这里前后不是对等关系,而是转折关系,应用将分号改为逗号。故选C。26.C【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辨析与运用。C.句子写了清晨和傍晚两种不同时间段的景象,因此在第一层意思“万物勃发生机”结束后应使用分号,“朝阳升起”“夕阳西下”的后面使用逗号。正确的标点符号应该是:清晨,朝阳升起,万物勃发生机;傍晚,夕阳西下,大地处处染上金黄。故选C。27.B【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A.“牛”是一幅画的名称,应该使用书名号:《牛》。C.“桑娜说”是在句子中间位置,后面应该是逗号“桑娜说,”。D.“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表达了盲姑娘的激动心情,后面加感叹号。“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故选B。28.B【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B.“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是并列关系停顿,使用顿号。故选B。29.B【详解】本题考查分号的用法。分号: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以分隔并列的分句,这些分句在结构上相对独立,且各自表达较为完整的意思。B.不正确。阅读句子可知,本句中“温暖一生的故事”、“寄托一生的梦想”与“感动一生的情怀”三者虽并列,但更偏向于构成一种排比或并列的短语结构,用于共同描述或强调某种情感或价值的深远影响,它们之间并未形成完整的分句,因此使用逗号更为恰当。故选B。30.A【详解】本题考查分号的用法。分号: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和因果等,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分号所表示的停顿,一般比逗号大,比句号小。因此分号常用于表示复句的分句之间一个较大的停顿。A.不正确。阅读句子可知,本句中“每块岩石”“每片树叶”“每丛绿草”是三个并列短语,共同作为“都变成了奇妙的琴键”这一主句的主语部分。在中文中,当多个并列的短语作为同一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时,应使用逗号来分隔,而非分号。故选A。31.C【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口语交际、音节拼写规则和词语的理解。C.说法不正确。人名的拼写,将姓和名分写,并且姓在前名在后,中间空一格;姓和名中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其余的字母一律小写、连写;复姓或双字名,字间既不用空格也不用半字连接线;一般情况下姓和名均不加调号。所以,“欧阳修”“李白”名字的正确拼法是“Ouyang Xiu”“Li Bai”。故选C。32.D【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分号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或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D.“春天中回荡”与“冬雪中徘徊”是句子的并列谓语,“欢乐时嘶吼”与“忧伤中泣诉”也是句子的并列谓语,中间都应该使用逗号,而非分号。故选D。 33.B【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B.本句中“义勇军进行曲”是歌曲所以应该加书名号,而“五星红旗”加书名号多余。本选项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故选B。34.C【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本题中,“清晨□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是并列关系,因此第二个标点应该用分号;“清晨”“傍晚”后面紧跟着要做的事情,表示一句话还没说完,所以第一个、第三个标点符号用逗号;最后一个标点符号,表示一句话结束,故应该用句号。故选C。35.A【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A.“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中的省略号表示说话者因为内心的矛盾和焦虑,导致说话断断续续,无法连贯表达。“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中的省略号则表示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还没有说完。并不是意犹未尽的作用。故选A。36.D【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D.使用不当。阅读句子可知,“我饮着……歌唱”和“我婆娑起舞……鼓掌”并列,中间用分号,因此“琼浆”和“起舞”后的停顿应用逗号,而非分号。故选D。37.D【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D.句子是转折复句,前后两个句子不具有并列关系,所以中间的分号使用错误,应把分号为逗号。故选D。38.C【详解】本题考查分号的使用。C.“从甲骨文、石鼓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与“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之间并非并列关系,而是顺承关系,不应该用分号,应改为逗号。故选C。39.B【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的掌握。A.有误,“翰墨飘香”是一种活动,加引号。C.有误,“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引语在中间,后面加逗号。D.有误,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改为:这个青年二三十岁。故选B。40.B【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B.“知过非难,改过为难”和“言善非难,行善为难”分别表达了两组相对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观点,即认识到错误并不困难,但改正错误却很难;说出善良的话并不难,但真正付诸行动却很难。这两个分句在意义上紧密相关,且都是围绕同一主题或思想展开时,使用分号隔开。如: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故选B。41.D【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D.句中“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与“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可知,后一句话的意思更递进一层,不存在并列关系,故在“中学生”的后面用逗号,不能用分号。故分号使用有误。故选D。42.B【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辨析。句子中“也都浮动着”表示除了“茅屋,狗,塔,村女,云,”还有别的事物没有意义列举出来,因此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故选B。43.C【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A.有误,分句间的停顿用分号;句子间的停顿用逗号。故“启明星把黑暗送走”后用逗号。“却从不与朝霞争辉”后用分号。B.有误,句子间的停顿用逗号。故“冬之暖阳”后用逗号。D.有误,句子间的停顿用逗号。故“时而欢笑、歌唱”后用逗号。故选C。44.C【详解】本题考查省略号的作用。例句“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这句话中省略号表示数字延续。A.该句中省略号表示语言中断。B.该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含糊其辞。C.该句中的省略号表示数字延续。D.该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省略。故选C。45.B【详解】本题考查对分号用法的掌握。B.分号后面的部分是对前面的补充说明,用冒号或破折号更合适。故选B。46.C【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C.结合句子“这是一个铁路线上的小站”“只有慢车才停靠两三分钟”可知,这是一般句子间的停顿,应用逗号。故选C。47.C【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A.“套马”和“摔跤”是句中并列关系的词语,中间应该使用顿号。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B.“草房子”是小说的名称,应该使用书名号。D.“不管他讲的是什么”是句子的状语,句子中间的停顿应该使用逗号。故选C。48.B【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B.有误。并列关系间的短句用分号。即: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故选B。49.C【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分号是一种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因果等,通常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C.分析可知,“棵棵古槐被大雨拂去了灰尘”只是陈述事实间的语气停顿,使用逗号,“露出了青翠的叶片”“白杨树在雨中更加挺拔”为并列关系,使用分号。故选C。50.A【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字词解释与标点符号的运用。B.“水村山郭酒旗风”意思是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青山郭外斜”意思是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郭:都指外城。C.“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意思是(伯牙)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自己为他弹琴的人了。第一个“为”读“wéi”,认为的意思;第二个“为”读“wèi”,“为了、给”的意思;两个“为”字读音和意思都不同。D.“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是桑娜说的话,桑娜想把将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来的事告诉丈夫,但不知道如何开口,很矛盾。所以句中的省略号表示人物说话断断续续, 欲言又止。故选A。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