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二中、第八中学等校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九年级科学试卷(含答案 1.1-3.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温州市第十二中、第八中学等校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九年级科学试卷(含答案 1.1-3.2)

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九年级科学试卷
满分:16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温馨提醒: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a-40,Fe-56,Cl-35.5,Na-23,Cu-64,Sn-119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成都出土的文物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东汉说唱俑 B.龙纹铅饼币 C.“郫”字青铜戈 D.黄金面具
2.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酸碱性,酸性越强的水果对牙齿的损伤最大,下表是四种水果汁液的pH,其中对牙齿损伤最强的是( )
水果名称 杨梅 蜜桔 文旦 西瓜
汁液的pH 2.5~3.5 4.0~5.0 4.5~5.5 5.5~6.5
A.杨梅 B.蜜桔 C.文旦 D.西瓜
3.如图是中国人民银行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在选择铸造纪念币的材料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金属的硬度 B.金属的耐腐蚀性 C.金属的导电性 D.金属的延展性
4.如图所示是一种利用健身球设计的充电器,在转动球的时候就可以给电池充电,这时健身球里面的装置相当于一个微型发电机,转动球的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能量形式是( )
A.电能 B.光能 C.化学能 D.机械能
5.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选项( )
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
A 稀盐酸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除去金属表面的锈
B 熟石灰 碱性 降低土壤酸性
C 氢氧化钠固体 易潮解 干燥二氧化硫气体
D 甲烷 可燃性 作燃料
A.A B.B C.C D.D
6.通过实验可以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装置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项目化学习:暖贴中的科学】
冬天,轻便的暖贴是常用的取暖产品.能否通过对暖贴的研究完成暖贴的设计与制作?在老师带领下,小科开展了项目研究,项目历程如下:
猜测暖贴的发热成分 → 探究暖贴的发热原理 → 确定暖贴的主要成分配比 → 暖贴的设计、制作与展示
小科拆开一包暖贴,发现是黑色固体颗粒,又观察到如右图的说明,并通过实验和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了暖贴的发热原理,他发现暖贴中的吸水树脂和蛭石粉不溶解于水、也不与常见的酸碱盐反应.由此作出了发热成分是铁粉的猜测.
袋内物质:铁粉、碳粉、氯化钠、蛭石粉、吸水树脂(主要成分化学式:).
7.下列暖贴中各成分所属的物质类别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吸水树脂 碳粉 氯化钠 袋内物质
类别 氧化物 有机物 盐 化合物
A.A B.B C.C D.D
8.铁粉接触氧气会发生反应,该反应属于(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9.小科使用以下物质检验袋内物质是否有铁粉.下列无法检验铁粉存在的物质是( )
A.稀硫酸 B.硫酸铜 C.硝酸银J.氯化镁
10.下列从原料到制取的最终产物的实验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的是(
A.
B.溶液溶液NaOH
C.Fe溶液
D.溶液
11.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我国古人,发现往铜中加入锡,在加热熔融后制成青铜合金,可适当增强防锈能力,其原理是( )
A.隔绝水 B.隔绝空气 C.改变金属内部结构 D.改变铜原子的结构
12.有些化学反应无明显现象,往往需借助指示剂来判断化学变化,下列化学反应需要指示剂来判断的是( )
A. B. C. D.
13.某同学通过斜面实验认识能量、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A、B两点等高).忽略摩擦及空气阻力,小滑块由静止滑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滑块下滑过程中机械能总量减小
B.小滑块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小滑块从A点静止滑下,能上升到高于B点的高度
D.小滑块起始位置越高,到达斜面底端速度越大
14.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氯化铜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B. C. D.
15.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伤图乙的是( )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 烧碱溶液
B 稀硫酸和稀盐 酸氯化钡溶液
C 镁铝合 金稀盐酸
D 氯化钠和碳酸钠溶液 稀盐酸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2分)
16.(6分)如图是一种简易的自动化彩色喷泉实验.注射器中是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小药瓶中充满氯化氢一体(极易溶于水).实验开始时推动注射器使少量溶液进入小药瓶,然后松开手,可以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小药瓶中出现了美丽的彩色喷泉.已知紫包菜汁的变色范围如表所示.
pH 7.0—7.1 7.5—8.5 8.5—12.0
颜色 粉红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1)紫包菜汁是否可以用做酸碱指示剂并说明原因______.
(2)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呈______色.
(3)小药瓶中液体颜色变化依次为: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液体颜色为粉红色时小药瓶中所含的溶质是______.(请写出化学式)
17.(6分)实验室中常需要使用硫酸.
(1)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儿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用温度计的玻璃泡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在空气中一会儿,可观察到温度计显示温度升高,其原因是______.
(3)浓硫酸稀释过程如图所示,b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
18.(6分)某化学活动小组用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
(1)为了验证甲图反应③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_____;
A. B.HCl C. D.
(2)依据甲图反应②,NaOH溶液可以中和石油中过量的酸,请写出NaOH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小科往溶液中加入NaOH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离子种类如图乙所示,若甲图①是紫色石蕊试液,乙图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的离子是______(选填“a”“b”或“c”).
19.(4分)2023年10月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跳水女子10米台决赛,中国选手全红婵夺得金牌。在第二跳中,现场7名裁判都打出了10分,全红婵拿到满分.全红婵在跳水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跳水运动员起跳前助跑(即走板,跑台)是为了增大起跳时的______能.
(2)全红婵从A点起跳经过最高点B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可多选)
A.运动员在A点离开跳台后机械能保持不变
B.运动员在最高点B点时,动能达到最大
C.运动员在跳水过程A-C中,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20.(6分)纳米铁粉是指颗粒小到纳米级的铁粉,可用于处理废水中的许多重金属离子。例如:利用纳米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除去重金属铜离子.
(1)写出纳米铁粉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纳米铁粉比普通铁粉去除重金属离子速率快得多,其原因是______.
(3)制备纳米铁粉的原理:,下图为某次制备纳米铁粉过程中的部分物质质量情况,则______(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21.(6分)夏天气温高·在车里开着空调休息导致人员中毒的报道常有,小科对此开展了探究.
查阅资料发现:汽车停止行驶后,发动机进入怠速空转状态,尾气通过空调系统进入车内,二三十分钟就会引起人员头晕,甚至昏迷。
【提出问题】发动机进入怠速时排出的尾气主要成分有哪些?
【查阅资料】汽油是从石油中提炼的可燃性液体有机物,不溶于水和碱溶液,具有挥发性,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发动机进入怠速时汽油燃烧不充分.
【建立猜想】汽油燃烧的产物除了有水外,还可能含有:①只有二氧化碳;②只有一氧化碳;③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实验探究】小科组装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检验其气密性并开展实验:
(1)B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2)将怠速时的汽车尾气通入装置一段时间后若出现______现象,则说明猜想③成立.
(3)小云认为,该实验装置有不合理之处,请你加以改进______.
22.(8分)“乌铜走银”是一种独特的铜质工艺品技艺,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乌铜表面的黑色物质主要是氧化铜。利用稀盐酸和铁为原料,从氧化铜中得到铜单质,达到回收金属铜的目的,小科设想了以下两种方案实现:
方案一:
方案二:
(1)方案二中,向氧化铜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方案二中,为验证稀盐酸是否加过量小科想要对溶液的pH值进行检测,其操作是______.
(3)上述两种方案中,较优的是哪个方案并说明原因______.
(4)实验中,小科向氧化铜中加入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的微粒总数不变,小科结合建立模型的方法对反应前后的溶液成分进行分析.图甲为所加 盐酸溶液中各微粒数量,图乙是小科建立的关于反应后溶液中各微粒数量的模型,其中离子数量分析正确的是______.(请填写序号,可多选)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6分)
23.(9分)在入役10年后“辽宁”舰正式返回大连造船厂进行维护,进入船坞的“辽宁”舰可是“饱经风霜”,舰身上挂满了诱迹。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探究“辽宁舰”锈蚀的主要原因.研究小组,实验一周后,发现试管冲铁钉几乎沿有牛锈试管B中铁钉稍有牛锈,试管C中铁钉明显锈蚀.
(1)试管C中铁钉明显锈蚀而试管A中铁钉几乎没有生锈,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辽宁舰”在海上更容易生锈的原因是海水中含有盐分(主要是氯化钠),需增加一组实验(D组实验)进一步验证盐分是否能加快铁的锈蚀,试管D中需要补充添加______.
(3)对于试管B中铁钉稍有牛锈,同学们深入研究,将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倒入烧杯中,迅速倒入植物油铺满水面.然后将溶解氧传感器插入水中,通风环境中持续三天采集得到数据图像如图2所示(室温下.自然状况的水中溶解氧约为)据此可知B试管中铁钉也稍有生锈的原因是______.
24.(9分)小科在课外资料中获悉:在锌和稀硫酸的反应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可能会影响反应的快慢.为此,他进行了探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实验步骤】
①在规格相同的A、B试管中分别放入大小相近、数量相同的锌粒,胶头滴管吸入等量的溶液,如图甲所示.
塞紧橡胶塞.
②将两个胶头滴管中的溶液同时挤入试管后,立即开启数据采集器.
③约100s后,停止采集数据.电脑显示气压p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
【实验分析】
(1)图甲中“★”处应填______;
(2)实验中,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快慢通过采集到的试管内______值的变化快慢来反映.
【实验结论】
(3)在锌和稀硫酸的反应中,______.
25.(9分)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时,小明猜想“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并改进实验装置如图,同时塑料筒的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任意伸长。实验时小明固定塑料筒长度不变,让质量不同的铁球从塑料筒上边缘处静止下落(铁球直径比可伸缩塑料筒内径小).
(1)实验中采用了转换法,用______来表示将小球的重力势能大小.
(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各组间图钉下陷的深度差距非常相近,导致无法得出实验结论,应如何改进______。
(3)改进后,小明又利用该装置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高度的关系”,得到了如表数据,请分析表中数据,推测x的大小为______..
1 2 3 4 5 6
铁球质量/克 5 10 10 10 15 20
下落高度/厘米 50 40 50 60 50 20
图钉下陷深度/厘米 2 3.2 4 4.8 6 2
26.(9分)探究氢氧化钠变质.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对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放置一周后探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是什么进行了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猜想Ⅲ:NaOH和的混合物
(1)请推测: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的原因是______.
如何验证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已经变质?科学兴趣小组4位同学分别选择不同类别的试剂,进行实验操作,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其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方案 试剂实验 现象 实验结论
同学甲 稀盐酸 ? 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
同学乙 氢氧化钙溶 ? 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
同学丙 氯化钙溶液 ? 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
同学丁 酚酞试液 溶液出现红色 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
(2)经科学兴趣小组讨论分析同学丁实验方案不可行,其理由是______.
(3)科学兴趣小组讨论后完善了甲乙丙丁四位丙同学的实验方案并验证了猜想Ⅲ是正确的,请写出能证明样品中同时存在NaOH和的实验方案及对应的实验现象:______.
四、综合题(本题共5大题,第27题7分,28题6分,29题10分,30题7分,31题7分,共37分)
27.(7分)如图甲所示,小球从某高度处静止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并压缩弹簧.忽略和空气之间的摩擦。铁球从A位置开始接触到弹簧并继续向下运动,到达B位置速度达到最太,到达C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
(1)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为:______.
(2)小球从B点运动到C点,小球和弹簧之间的能量转化情况为:______.
(3)从小球开始下落到将弹簧压缩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在变化,试画出小球的动能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象.(提示:表示小球刚接触弹簧的时刻,表示小球压缩弹簧至最低点)______
28.(6分)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市举行.作为G20峰会后杭州又一盛会,杭州亚运力争交出一份完美的“零碳”答卷。
【零碳行动一】杭州亚运会场馆在建设过程中,尤其注重使用安全环保的绿色电力.这些绿电来自西部地区的光电和风电.
【零碳行动二】杭州亚运会中采用了许多新材料.
①棒(垒)球场馆的膜顶采用了“聚四氟乙烯”材料,化学式为,俗称“塑料王”,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柔韧性好等特点,相比传统建筑结构,更加轻盈、透光.
②亚运会火炬用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化学式为)做燃料.实现循环内的零排放,这也是首次在大型体育赛事上使用这种绿色燃料.
③亚运火炬“薪火”主体结构采用铝合金旋压成型工艺,表面先后经历激光精雕和阳极氧化两道工艺淬炼.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说,以上材料中“聚四氟乙烯”和绿色甲醇都属于______.
(2)火炬主体采用铝合金材料的优点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秉承“绿色亚运”的理念,此次杭州亚运会主火炬燃料就是利用焦炉气中的氢气,与从工业尾气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的绿色低碳甲醇,实现了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甲醇合成化学方程式:).若每年用捕捉的生产16万吨甲醇,直接减排二氧化碳______万吨.
29.(10分)钙是生物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鱼骨中含有碳酸钙、现设计图甲实验测定鱼骨中的碳酸钙含量,并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图乙.
①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HAc).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鱼骨中其它成分与食醋反应生成的气体可忽略不计
(1)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2)由图乙中的AB曲线可知锥形瓶中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______
(3)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4)生活中,用喝醋的方法除去卡在咽上的鱼刺,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请你结合实验结果加以说明.______
30.(7分)三星堆又出新了!最新出土的青铜器顶尊屈身倒立人像,竟然与1986年出土的鸟脚人像实现拼合.青铜(铜锡合金)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具有铸造性好,耐磨且化学性质稳定的特点.
(1)三星堆遗址发掘区文物保护人员及时对出土文物进行整理和保护.下列措施中不宜用于保存金属文物的是______.
A.定期用湿布擦拭文物 B.金属文物储存在干燥环境中
C.在金属文物表面涂抹保护物质 D.提醒观众不能用手触摸文物
(2)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粉末状青铜样品中锡的质量分数,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烧杯的质量为20.0g).注:
烧杯+稀盐酸 青铜样品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
甲 120.0g 80.0g 199.8g
乙 120.0g 100.0g 219.8g
丙 130.0g 80.0g 209.8g
①请判断盐酸和青铜中的锡恰好完全反应的组别______.
②请计算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1.(7分)制作简易制氧机装置
小科用一个大塑料瓶做为简易制氧机发生装置,并开展了如下实验来测定该制氧机的产氧速率:量取一次保健吸氧所需过碳酸钠因体置于塑料瓶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水配制成溶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催化剂.塑料瓶中放入温度传感器,按照图甲所示连接装置进行实验,所得结果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产氧速率也随之升高.
(1)第10-12分钟,温度升高但产氧速率却下降了,可能是因为______是致产氧速率下降.
以下是本次项目化活动老师和全班同学一起制定的评价量表.
简易制氧机评价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制氧机体稳定性 摆放平稳,不易倒伏 摆放较平稳,轻碰后易倒伏 摆放不稳定,不碰即倒。
产氧速率 产速率适中,适合人体呼吸 产氧速率略快或略慢 产氧过快或过慢,不适人体呼吸
氧气湿度 适宜呼吸,让人体感觉舒适 偏干燥或潮湿,呼吸道略有不适 过于干燥或潮湿,呼吸道极度不适
经过对项目化评价表自评后,小科为制氧机(2.0版)增加了加湿装置以保护呼吸道,并将两瓶相贴以摆放稳定,请结合评价量表回答以下问题:
(2)在对制氧机功能进行评价时,评价指标除了评价表中三项以外,请再举一例:______.
(3)控制不用季节水位线,小科在(3.0版)发生装置中标注三条不同季节水位线,以控制产氧速率稳定性.在A、B、C三条水位线中哪条是冬季水位线并说明理由.______
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九年级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C B C D C B D B C B D B A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2分)
16.(6分)
(1)可以,在酸碱性不同的物质中能呈现不同的颜色(判断1分,理由1分)
(2)绿色
(3)NaCl和HCl(写对1个给1分,出现错误答案不给分)
17.(6分)
(1)小木棍蘸有浓硫酸的部位变黑(写碳化也给分)
(2)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1点1分)
(3)浓硫酸(硫酸或都给满分)
18.(6分)
(1)C;
(2);(没配平或配平错误得1分,化学式出现错误不得分)
(3)a(写氢离子或“O”给1分)
19.(4分)
(1)动能/机械能 (2)AC(写对1个给1分,出现错误答案不给分)
20.(6分)
(1)(没配平或配平错误得1分,化学式出现错误不得分)
(2)纳米铁粉颗粒更小,反应时的接触面更大,反应速度更快(写出“接触面积大”就得满分)
(3)或
21.(6分)
(1)吸收二氧化碳
(2)A处石灰水变浑浊(1分),C处黑色固体变红或D石灰水变浑浊(1分)
(3)点燃尾气或收集尾气(得满分);缺少尾气处理装置(给1分)
22.(8分)
(1)黑色粉末逐渐消失(减少)(1分),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1分)。
(2)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点滴在ph试纸上(1分),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比对(1分)(有“滴或取液体”的意思得1分;答出“标准比色卡”得1分)
(3)方案二(1分),操作简便/节省资源/不用加热/安全/原料利用率高等(答出任意一点都得1分)。(判断1分,理由1分)
(4)①③或③(出现错误答案不给分)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6分)
23.(9分)
(1)铁生锈需要水(满分,若多写了氧气扣1分;
(2)在D试管中加入与C试管等量的食盐水(答出“食盐”1分;“食盐溶液”得2分;答出“等量”得1分;都答到得满分)
(3)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中溶解的氧气增多。(有答出“氧气溶于水”就得满分)
24.(9分)
(1)硫酸铜;(2)气压(压强);
(3)加入硫酸铜会加快反应的进行。(写出“加快反应”得满分;只写“硫酸铜溶液对反应快慢有影响”得2分)
25.(9分)
(1)图钉下陷的深度;(“图钉下陷长度”或“图钉露出长度”都得满分)
(2)增大小球的质量差别/换更加细长的图钉(“换用更松的泡沫块”或“换用更尖的图钉”或“换用更长的图钉”或“换用更长得伸缩塑料管”都得满分)
(3)3.2
26.(9分)
(1)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写方程式也给满分)
(2)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只要写出“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溶液都呈碱性”就得满分)
(3)方法一:加入过量的稀盐酸(1分),过一段时间产生气泡(体现过段时间1分,产生气泡1分)。(三个采分点:①加盐酸1分;②过一段时间1分;③气泡1分)
方法二: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1分,只答出氯化钙不给分);产生白色沉淀(1分);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1分)
(三个采分点:①加过量的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1分(写加“过量氯化铜”或加“过量氯化铁”不给分);②白色沉淀1分;③酚酞变红1分)
四、综合题(本题共4大题,第27题7分,28题6分,29题10分,30题7分,31题7分,共37分)
27.(7分)
(1)(重力势能) 变小
(2)小球的机械能(小球的动能和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机械能(写成“动能和势能”)答对1分,写小球的动能或势能不给分,弹性势能答对1分)
(3)由此画出小球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最高点画在t1和t3之间(1分),起始点O点(1分),t3时刻动能为0(1分),一个点一分,3个点位置都画对得满分,变化趋势就不考虑了)
28.
(1)有机物或化合物(或纯净物)
(2)耐高温,硬度高,良好的延展性,易塑形,密度小,质量小,轻等(合理即可都给分,答“便宜”不给分)
(3)22
29.(10分)
(1)吸收被二氧化碳带出的水,防止影响实验(答出“吸收水分”就给满分)
(2)变小(答“先变小后不变”也给满分)
(3)二氧化碳的质量,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克
(比例式1分)
列比例式解得(1分).
(1分)
(1)因为鱼骨中碳酸钙的含量本身很少,大部分鱼刺没有被醋反应掉。(2分)(有答出“含碳酸钙量很少”这个意思就给满分)
30.(7分)
(1)A (2)①甲
②氢气的质量是
设恰好反应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
解得:
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1.(7分)
(1)反应物被消耗导致浓度变低(答出反应物浓度变低即可满分)
(2)制氧机气密性;产氧纯度,产氧量(围绕“跟氧气有关”的方面来评价都可以,合理即可)
(3)C,冬天温度低,反应速度减慢,需要提高浓度加快反应速度,所以加水量要减小。(水位线选择正确1分,答出冬天温度变化导致反应速度变慢1分,答出需要提高反应物浓度1分)(三个采分点:①答出“C”1分;②正确答出“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1分;③正确答出“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