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第一学期学习评价生物 (2)满分:100分题号 一 二 成绩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下列动物中,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的是( )A.水母 B.乌贼 C.珊瑚虫 D.猪肉绦虫2.小明在课堂上观察了水螅的体形和生活状态后,对水螅进行了如下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螅的身体不分背面和腹面 B.水螅有多条细长的触手C.水螅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经肛门排出 D.水螅依靠触手捕食放入水中的水蚤3.人类研究遗传、发育、衰老等过程常用的重要线虫动物是( )A.钩虫 B.秀丽隐杆线虫 C.蛲虫 D.蛔虫4.蛔虫和蚯蚓长得很像,但它们却属于两类不同的动物。下列关于蛔虫和蚯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蛔虫体表有角质层 B.它们分别属于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C.蚯蚓身体分节,蛔虫身体不分节 D.蚯蚓的运动仅靠刚毛即可完成5.下列诗句中的动物,不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均分节”特征的是( )A.清风半夜鸣蝉 B.早有蜻蜓立上头 C.春江水暖鸭先知D.春蚕到死丝方尽6.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软体动物有外套膜,而且都有贝壳B.钉螺属于软体动物,它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C.缢蛏可以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D.软体动物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7.如图是鱼在水中呼吸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鱼口与鳃盖不断地交替开闭,这是鱼在呼吸B.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C.与①处相比,图中②处的水中氧气增多D.鱼的呼吸频率会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8.小东随妈妈去市场买鱼,他告诉妈妈辨别鱼新鲜与否可以观察( )A.鳃丝是否鲜红 B.鱼鳍是否完整 C.体表是否湿润 D.鳞片是否完整9.下列哪项不是青蛙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 )A.有鼓膜感知声波 B.后肢发达,适于跳跃C.皮肤裸露,辅助呼吸 D.用肺呼吸,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10.如图是蜥蜴、鲫鱼、青蛙的共同特征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可以代表体内有脊柱B.乙可以代表用肺呼吸C.丙可以代表生殖发育离不开水D.丁可以代表卵外有坚韧的卵壳11.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首航成功,这是我国迈向科技自立自强的又一重要里程碑。飞机是对鸟类的仿生,下列关于鸟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骨骼轻便,利于飞翔 B.飞行所需能量由细胞核提供C.身体一般呈流线型 D.前肢特化成翼12.哺乳动物比鸟类更适应环境,主要原因是( )A.心脏四腔,输送氧气的能力强 B.产大型卵,能供给胚胎充足的养料C.体表被毛,保温性好 D.胎生和哺乳,胚胎和幼体发育条件优越13.哺乳动物的牙齿出现分化的意义不包括( )A.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B.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C.提高了摄取食物的能力 D.使动物摄取的食物种类减少14.下表列举了部分动物的相关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动物 主要运动结构 主要运动形式A 蚯蚓 足 爬行B 家燕 翼 飞行C 鳄鱼 鳍 游泳D 蛇 足 蠕动15.当你用手将食物放入嘴里时,上臂肌肉所处的状态是(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C.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D.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16.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习俗活动丰富多彩,如赛龙舟、吃粽子等。赛龙舟,运动员奋力划桨时,骨骼肌起的作用是( )A.保护 B.动力 C.支点 D.杠杆17.家蚕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蚕丝产量上,其吐丝的行为属于(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取食行为 D.育雏行为18.下列描述的动物行为,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A.孔雀开屏 B.鹦鹉学舌 C.螳螂捕蝉 D.飞蛾扑火19.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的是( )A.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B.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C.成员之间没有合作 D.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20.长尾黑颚猴发现蛇时,会发出警戒声,以提醒同伴躲避。这种信息交流的方式是( )A.动作 B.声音 C.气味 D.身体接触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12分)窗花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它具有鲜明的中国民俗情趣和艺术特色。下图为几种常见动物的窗花图案,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蝴蝶属于 动物,其主要特征是身体分节,体表有坚韧的 和分节的附肢。(2)马的胚胎发育是在母体的 内进行。与其食性相适应,其牙齿分化为 。它与上述图中的 都属于恒温动物。(3)上述动物中有一种动物明显与其它三种动物有区别,依据是其体内没有 。22.(12分)青少年通过做眼保健操可以缓解眼睛疲劳,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如图为做眼保健操时相关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1)听到“揉天应穴”口令,做出图1相应动作的过程如图所示:对照图2结构可知①是 ,B是 (填序号)。(2)做眼保健操时各种动作的完成要受 系统的协调和控制。(3)做眼保健操需多个关节灵活配合。观察图3,[⑥] 内的 和关节面上的[④]关节软骨可以减少运动时的摩擦,这些结构使关节具有灵活性。[ ]关节囊及关节外的韧带等,使关节具有牢固性。23.(14分)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观察下图中几种动物的行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上述动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填序号)。这种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 决定的。(2)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因此属于 行为。(3)有人统计蚯蚓成功走出迷宫大约需要经过200多次尝试,而黑猩猩通过观察就可以学会利用树枝钓取白蚁,这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学习行为越 (填“简单”或“复杂”),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越 。24.(12分)请分析以下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渤海以其博大辽阔孕育了丰富的资源,动物资源多种多样,其中代表种类有水母、黄海葵、三疣梭子蟹、泥螺、毛蚶、沙蚕、文蛤、褶牡蛎、中华对虾、脊尾白虾、黄鲫鱼、鲈鱼、海豚等,它们以其自己的特征适应生活在这片辽阔的海域上,海鸥盘旋在海面上,偶尔享受着大海赋予它的美味。(1)以上生物中与水母是同一类的有 。(2)文蛤身体柔软,以水中的微小生物为食,运动器官为 。(3)中华对虾与蝗虫同属于 动物。(4)鲈鱼为温水性近海中下层鱼类,用 呼吸,在水中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5)海鸥身体呈 ,可以减少空中飞行的阻力;胸骨上有高耸的 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25.(10分)八年级一班的同学们为了探究蚂蚁的取食行为是否与食物的气味有关,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准备一个较大的长方形玻璃容器、多只同一蚁穴中形态和生理状况相近的蚂蚁、浓度相同的白糖水和食盐水、两支滴管。②用两支滴管在玻璃容器的两端分别滴上白糖水和食盐水。③然后将10只蚂蚁放在两种液体之间的中间位置A(如右图所示),静置片刻,观察蚂蚁的取食行为。④清洗、擦干玻璃容器,换用其他的蚂蚁,重复步骤②、③多次。请分析以上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蚂蚁的取食行为是否与 有关。(2)实验中的蚂蚁来自同一蚁穴、形态和生理状况相近,而且最初要将蚂蚁放在两种液体之间的中间位置,这些做法的目的都是 。(3)选用多只蚂蚁来做实验的目的是 。(4)细心的你一定发现了实验步骤 (填写实验步骤的序号)中有一处不足,需要修改。(5)对实验步骤中的不足做了修改之后,如果能观察到蚂蚁最终爬向白糖水一端并取食,则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参考答案[第5单元1-2章]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B D C A C A C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D D B A B A A C B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12分)(1)节肢 外骨骼 (2)子宫 门齿和臼齿 喜鹊(3)脊柱22.(12分)(1)肱二头肌 ② (2)神经(3)关节腔 滑液 ⑤23.(14分)(1)② 遗传物质 (2)遗传因素 学习(3)强 复杂 强24.(12分)(1)黄海葵 (2)足 (3)节肢 (4)鳃(5)流线型 龙骨突25.(10分)(1)食物的气味 (2)控制单一变量(3)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4)②(5)蚂蚁的取食行为与食物的气味有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