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金溪一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说明: 1.本卷共有两大题,22小题,全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2.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目前已知的动物种类繁多,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 ( )
A. 脊索 B. 脊柱 C. 脊椎骨 D. 脊髓
2.鸟类区别于其他各种动物的最显著特征是( )①体表有羽毛②前肢变成翼③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④体温恒定⑤卵生⑥体内受精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
3.能传播西尼罗热病毒的库蚊,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据此推测库蚊属于( )
A. 腔肠动物 B. 扁形动物 C. 软体动物 D. 节肢动物
4.如图表示“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每次实验前应使小鼠处于饥饿状态
B. 随着尝试次数增加,小鼠找到食物所需时间变短
C. 小鼠走迷宫行为与学习有关,与遗传物质无关
D. 如果用蚯蚓进行相同实验,找到食物的时间更长
5.珍妮 古道尔在观察黑猩猩时,发现名为“戈利亚”的黑猩猩地位最高,其它黑猩猩总是让戈利亚首先占有食物。这属于( )
A. 防御行为 B. 社会行为 C. 攻击行为 D. 繁殖行为
6.在生长着许多水生植物的池塘中养鱼,经常可以看到鱼在黎明时浮头,甚至跳起。下面几种猜测合理的是( )
A. 鱼喜欢阳光 B. 鱼要在水面觅食 C. 池水中含氧量较低 D. 池塘表面水温较高
7.观察蚯蚓时,要经常往其身体上滴水。原因是( )
A. 减少蚯蚓运动的阻力 B. 蚯蚓的生活需要水
C. 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D. 便于区分蚯蚓的环状体节
8.取两只活的蝗虫,甲的头部浸入水中,乙的胸、腹部全部浸没在水中,只露出头部。其结果是( )
A. 甲先死 B. 乙先死 C. 同时死 D. 都不会死
9.小明在学习过程中,记录了几种感兴趣的动物:鲸鱼、鳄鱼、章鱼、甲鱼,这几种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
A. 甲鱼 B. 鲸鱼 C. 鳄鱼 D. 章鱼
10.蛔虫和蚯蚓分属不同的动物类群,下述各项特征,哪项是蚯蚓具有而蛔虫不具有的(  )
A. 身体细长 B. 身体呈两侧对称 C. 身体分节 D. 有口有肛门
11.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高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
①爬行动物的生殖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②爬行动物能在陆地上爬行
③爬行动物完全用肺呼吸
④爬行动物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如图是寄生在螳螂体内的铁线虫,铁线虫的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由此判断铁线虫属于( )
A. 腔肠动物 B. 扁形动物 C. 线形动物 D. 环节动物
13.下列有关两栖动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两栖动物是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B. 两栖动物的成体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 青蛙是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D. 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一般营水陆两栖生活。
14.我国对水母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水母目虾,南人好食之”。下列关于水母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属于腔肠动物 B. 身体呈辐射对称 C. 食物残渣从肛门排出 D. 体表有刺细胞
15.下列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袋鼠恐龙蜥蜴大鲵对虾乌贼鲸鱼
A. B. C. D.
16.下列叙述中,与关节的牢固性相适应的特点是(  )
①关节囊的内外有韧带
②坚韧的关节囊包绕着整个关节
③关节腔内有少量的滑液
④关节面上有光滑的关节软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7.下列各组动物中,都用鳃呼吸的是( )
A. 河蚌、鲨鱼、海马 B. 鲸、蛇、乌鱼 C. 青蛙、青鱼、蝌蚪 D. 珍珠蚌、鲫鱼、鳖
18.能够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一项是(  )
①动物是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②动物和植物共同组成生物圈
③动物能促进植物的繁殖 ④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9.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B. 一个动作的完成是多块肌肉协调合作的结果
C. 骨骼肌一般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D. 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20.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 B. 黑猩猩钓取白蚁
C. 小鸡绕道取食 D. 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的植物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21.行为训练是北京动物园大熊猫们的“必修课”,有利于减少医学检查等对大熊猫造成的不适,提高其动物福利。
(1)大熊猫属于 动物,生殖方式为 (填“卵生”或“胎生”),自然条件下繁殖率低。
(2)大熊猫常患消化道疾病。线虫、蛔虫等是导致其患病的主要病原生物,因体表具有 ,可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肠液的侵蚀。
(3)定期进行腹部B超检查可有效预防消化道疾病。过去检查时,需对大熊猫进行麻醉处理。经过行为训练后,大熊猫能够在引导下保持站立姿势,既给予了饲养员充分的检查时间,又减少了自身的痛苦。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站立体检”属于 行为,是在 因素的基础上,经过训练而获得的。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22.“落叶归根”需依赖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有同学发现落叶在冬天的分解速度比夏天要慢,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呢?该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
Ⅰ实验准备:落叶、纱布、烧杯、潮湿的土壤、恒温箱等。
Ⅱ实验设计及结果:
实验组别 实验材料处理 45天后落叶的腐烂程度
甲组 将用纱布包裹好的落叶置于各组
烧杯内的土壤中 放置在0℃的恒温箱中 基本没有腐烂
乙组 放置在20℃的恒温箱中 少部分腐烂
丙组 放置在40℃的恒温箱中 大部分腐烂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各组烧杯内的落叶和土壤都应该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实验结果表明:这三组温度中,______℃条件下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最弱。
(3)进一步分析:除该实验探究因素外,影响微生物对落叶分解效果的非生物因素还可能有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落叶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彻底分解后产生了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其中能被根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和______,从而真正实现了落叶归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