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1期中考试卷·高一政治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C材料表明是奴隶社会,其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奴隶在奴隶主强制下劳动毫无人身自由,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②③符合题意。金属工具开始广泛的使用和推广指的是生产力而不是生产关系,①不符合题意。在奴隶社会脑力劳动开始与体力劳动分工而不是分离出来,④错误。2.C封建社会农民生存现状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所有制,正是由于生产资料归地主所有,农民遣受地主剥削,导致生活困苦,C正确。封建社会农民生存现状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不是封建官僚等级制度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BD错误;封建迷信思想的散布是影响因素之一,但并不是根源,封建社会农民生存现状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所有制,A错误。3.D毛泽东之所以重视《共产党宣言》,这是基于《共产党宣言》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必然趋势,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③④入选;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①不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一定时期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②不选4.D通过材料可知,科学社会主义一经产生就和实践结合起来,就结束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这说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将二十世纪的社会革命推向新的历史阶段,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改变了社会方向,②④符合题意。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起来,①错误。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使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③不符合题意。5.B根据教材知识可知,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②③符合题意。6.B这一过渡期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时期,我国的“一五”计划完成,说明过渡时期的生产关系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③入选;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排除①:1957年底,“一五”计划绝大部分指标超额完成,排除①。7.C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明确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C入选;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AD不选;这次大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B不选。8.A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1945年中共七大会议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①③人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②不选: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④不选。9.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①②符合题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③中“正式确立”表述错误,不选: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④不选。10.C关于改革开放的历程表述正确的是1978年我国农村率先改革推动了乡镇企业发展,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转向城市,②④符合题意。加入世贸组织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①③不符合题意11.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伟大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发挥党总揽全局的作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①③符合题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高一期中考试卷·政治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25-T-267A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一2025一1期中考试卷高一政治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亳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统编版必修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古籍记载,禹的儿子启在讨伐有扈氏时,强迫被俘虏的有扈氏成员做“牧竖”。这个时代生产关系的特点是①金属工具开始广泛的使用和推广②奴隶在奴隶主强制下劳动毫无人身自由③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④脑力劳动开始从体力劳动中分离出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此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诗中反映的农民生存现状的根源是A.封建迷信思想的散布B.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C.封建土地所有制D.封建官僚等级制度的确立3.毛泽东曾对党内同志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共产党宣言》就翻阅过多次。”这是基于《共产党宣言》①科学阐述了共产党的特殊利益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间的辩证统一关系②具体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确立是对生产力发展的重大阻碍③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必然趋势④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科学社会主义一经产生就和实践结合起来。1917年,随着“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的隆隆炮声,结束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这说明科学社会主义【高一期中考试卷·政治第1页(共6页)】25-T-267A①决定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建立起来②将二十世纪的社会革命推向新的历史阶段③将社会主义推向新纪元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④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改变了社会方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①民族复兴、人民独立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③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④国家独立、人民健康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6.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对这一过渡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在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全面展开②在过渡时期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③过渡时期的生产关系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④“一五”计划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7.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026人,代表全国1073万党员。这是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A.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B.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C.明确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D.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8.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②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③在中共七大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④创立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9.下列对历史图片的解读,正确的是①实现了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穗裂护莞的十一届②我国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会的胜利B开科:③正式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④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向城市企业改革转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高一期中考试卷·政治第2页(共6页)】25-T-267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5-T-267A-政治答案.pdf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