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课件(共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课件(共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
第一课时: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1.如何认识民主?(来源、价值要求、实现方式)
2.我国追求民主的历史进程?
3.为什么需要法治体现、保障民主?
4.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追求是什么?
5.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为什么称为“新型的民主”?“新”在哪里?
(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及目的是什么?
(2)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是什么?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是什么?
(4)人民民主的真谛?
(5)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是什么?
(6)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什么?
(7)人民当家作主有哪些制度保障?
自主阅读教材P30—P37,思考下列问题
导入活动:阅读课本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小调查:你心目中的“民主”是什么样的?
*民主就是自由发表意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民主就是投票选举。
*民主就是少数服从多数。
······
讨论并交流:大家心目中的“民主”有什么异同?
异:实现民主的途径与方式不同;
同:都体现了绝大多数人的意愿和利益。
第一板块 民主的足音
生活中
学校里
社会生活
5 个人去玩, 4 个人想游泳, 1 个人想打球,应该怎么决策呢?
班上50个同学,有一个同学调皮捣蛋,其他同学一致表决要求他转班。
广州一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市民发现桥的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凹陷处,一栋旧房子直插路中央。
1.如何认识民主?
④选择民主道路的决定因素:具体国情。
民主与专制相对立
注意:不是全部人当家作主!
①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②民主价值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③民主价值的实现: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2.我国追求民主的历程
1842年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人民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
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追求民主价值
太平天国运动
戊 戌 变 法
(资产阶级
改良派)
辛 亥 革 命
(资产阶级
革命派)
新 文 化 运 动
(资产阶级
激进派)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最后都遭到失败。
中华民族的民主意识初步觉醒,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外加反动势力的强大导致失败。
为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积极奋斗。同样因为自身的妥协性和软弱性,外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而失败
前期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后期十月革命带来希望,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论?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没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P31
俄国十月革命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了新的希望。P31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建党初期
(1921—1927)
土地革命时期
(1927—1937)
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
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
②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P32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的民主形式。
(3)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
③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
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P32
2.我国追求民主的历程
中国近现代史
近代史
现代史
国情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
改革开放以来
没有实现“还权于民“
中国革命胜利人民民主胜利
真正确立社会主义民主
继续探索社会主义民主
结论: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国情
3、为什么需要法治体现、保障民主?
4、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追求是什么?
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法治体现、保障民主
从这幅漫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已往的民主都是对少数人实行民主、对大多数人实行专政。
社会主义民主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绝大多数人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符合国情)
(符合实际)
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生命力。
第二板块 新型的民主
5、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为什么称为新型的民主?
“新”在哪儿?
(1)从本质特征上看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就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第一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从民主特点上看
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特 点 表 现
最广泛 主体广泛:绝大多数人真正享有的民主
内容广泛:人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享有广泛的权利。
最真实 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
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
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人民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最管用 作用: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社会)②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国家)
(3)从民主的真谛和形式上看
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人民民主的真谛
探究分享
网络问政成为新的民主协商形式
①利用留言板,通过网络进行“一问一答或一问多答”;
②通过“网上投诉”“市长信箱”等网络平台对某一问题发表看法;
③通过论坛、博客、微博等平台参与问题的讨论。
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从来就不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而是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的。
社会主义民主如何落到实处?
(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真正成为现实实?)
依靠制度体系
(4)从制度保障上看
民主制度 内 涵
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 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 制度 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
发展基层民主
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
发展协商民主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根本
基本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6.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有哪些制度保障?
课堂小结
民主的
足音
新型的
民主
生活在民主国家
民主的内涵
中国追求民主的历程
法治体现、保障民主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
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
人民当家作主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社会、人民
选举民主、协商民主
根本、基本
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根基
新型的
民主
6、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7、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8、社会主义民主的真谛是什么?
9、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有哪些?
人民当家作主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选举民主、协商民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10、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有哪些?
2、民主价值要求什么?
3、民主价值的实现靠什么?
1、中国民主价值的来源?
4、选择民主道路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
具体国情
5、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是什么?
建设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1. 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的历史事件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文化大革命 D.1982年宪法修改
2.下列对民主价值认识和理解正确的是( )
A. 民主价值只靠民主制度建设就能实现
B. 我国民主就是自由发表意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C.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D.实践证明,中国新型民主不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
C
A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 )
A.推进广泛而真实的民主
B.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C.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D.探索民主道路
C
4.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是( )
①平等性 ②自主性 ③广泛性 ④真实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是( )
①选举民主 ②协商民主
③民主决议 ④民主监督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D
A
7.下列属于我国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实现制度的(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A
D
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对民主的探索进程:【P31-32】
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1921年)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
②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③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
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