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参与民主生活》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参与民主生活》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中国的历史周期律问题,是1945年黄炎培先生在延安向毛泽东提出的问题。黄炎培先生问毛主席,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跳出历史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毛泽东同志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
你知道“历史周期律”吗?
“历史周期律”是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都会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极端的不公导致社会的崩溃,从而达到新的相对公平,周而复始。
一个国家(或朝代)兴盛的时候很迅速,但衰亡也很快。
你知道这条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新路”是什么吗?
授课人
一起课件
参与民主生活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原因和要求?P38
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P38-40
公民怎样参与民主生活?P41
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P41-42
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P42
行使民主权利
PART ONE
知识回顾
公民享有的权利有哪些?
1
经济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
2
政治权利(政治自由、监督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
文化和教育权利(如:受教育权等)
4
人身自由、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
依法行使权利
情景再现
九年级学生小泽发现学校附近有一家非法经营的网吧,一些学生课余时间经常跑在那里,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于是,小泽拨打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这一情况。不久,这家网吧被依法取缔了。
你怎样看待小泽拨打政府服务便民热线的行为?
小泽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反映问题?
Q1
Q2
依法行使权利
1.小泽的行为是正确的,他依法行使了自己的权利,是公民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表现。
2.通过新闻媒体发表意见、向人大代表反映意见和要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给国家机关写信,向有关部门反映和投诉。
依法行使权利
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P38
行为点评
依法行使权利
公民参与
含义
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P38
要求
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P39
名词点击
依法行使权利
公民参与
结合视频及教材P38-40,思考:
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有哪些?
2.怎样理解公民参与的五种形式?
自主探究
依法行使权利
公民参与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民主协商
民主管理
依法行使权利
民主选举
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P38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地位
形式
依法行使权利
选举形式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适用范围
①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
代表
选民
指选民本人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
选民
选民代表
代表
指选民不直接选出被选举人,而是先选出自己的代表,然后由后者代表选民选出被选举人
适用范围
①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
②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
依法行使权利
选举形式
等额选举
差额选举
优点
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合理性
候选人数与应选人数相等的选举
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选举
优点
提供了选择的余地,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竞争
候选名额
应选名额
=
候选名额
应选名额

牛刀小试
“班长怎么选?”
1
如果由班主任和全体同学先确定两位候选人,然后由全体同学投票决定一位学习班长、一位纪律班长,这是什么选举方式?
2
如果各小组先推选代表,由代表投票产生班长,这是什么选举方式?
3
如果让班级全部同学直接投票产生班长,这是什么选举方式?
4
如果由班主任和全体同学先确定若干名候选人,然后由全体同学投票,票数最多者为班长,这是什么选举方式?
等额选举
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
差额选举
依法行使权利
牛刀小试
XX是我的好兄弟,大家和我一起选他
谁当选都和我没有关系,谁爱当谁当
谁当上班长给我好处,我就选谁
Q
你同意上述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原则
民主选举都要遵循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原则。P38
要求
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P38
依法行使权利
“班长怎么选?”
依法行使权利
笔记整理·民主选举
1.地位
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地一种重要形式 P38
3.原则
民主选举都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P38
2.形式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P38
4.要求
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P38
依法行使权利
民主协商
方式
提案、座谈、论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 P39
地位
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P39
民主决策
依法行使权利
地位
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P39
方式/制度保障: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P39
依法行使权利
民主决策
01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民情信箱、民情热线、民情接待室、民情恳谈会等,向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
02
专家咨询制度
某些具有专业性的重大决策,要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
03
重大事项
社会公示制度
在新闻媒体、相关会议、文件通报、政务公开栏和有关行政村、基层站所公告栏上进行,保障公民知情权
04
社会听证制度
听证会举办方要邀请各方代表参加,听取各方代表的意见
公民→政府
政府→公民
牛刀小试
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一决策方式?
依法行使权利
社会听证制度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民主管理
依法行使权利
含义
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 P40
意义
有利于广大人民积极行使民主权利,实现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办 P40
民主监督
依法行使权利
地位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P40
方式(补充)
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
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
③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进行曝光
小组讨论
依法行使权利
内容:结合漫画《“好”与“坏”》讨论民主监督的意义。
要求:从公民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两个角度思考。
1
2
公民
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P40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有利于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P40
公民参与
依法行使权利
民主选举: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民主决策: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民主监督: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决策前
决策实施后
民主协商:保证人民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
民主管理: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办。
公民参与的形式
增强民主意识
PART TWO
民主意识
什么是民主意识?
增强民主意识
民主意识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意识,就是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自觉愿望和要求
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毛泽东
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毛泽东
为什么公民要增强民主意识?
窑 洞 对
全球民主日倡议
2.一个国家拥有什么素养的公民,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P41
1.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P41
为什么公民要增强民主意识?
Q
模拟社团管理
增强民主意识
社团管理和活动表决一般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如果你是少数派,你会——
当社团内部发生利益冲突时,如果你是冲突的一方,你会——
面对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如果你是社团负责人,你会——
Q
从“模拟社团管理”探究:
公民应怎样参与民主生活?
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P41
社会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谣言
左眼跳财
右眼跳灾
真相:眼皮跳在医学上被称作痉挛或眼睑震颤。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只是一种心理暗示,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吃核桃补脑
真相:核桃中的w-3不饱和脂肪酸确实对大脑有一定益处,不过这种脂肪酸并非核桃的专利,很多坚果及其他事物都有。比如常见的三文鱼、猕猴桃和花生等,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
手机辐射能致癌
真相:辐射分为两种—电辐射和非电辐射。电辐射包括核辐射、X射线、医院CT等。过强的电辐射可能致畸、致癌、致突变,对人体危害很大,非电辐射就包括日常的微波炉、WIFI、手机等,不致癌,也谈不上对人体有害。
有些谣言没有什么大的危害,可以包容
谣言是没有事实依据、捏造的话,不能传播
谣言终究会不攻自破,最好不干涉,让谣言自生自灭
Q
判断上述观念正误,据此思考公民应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对此,同学们有不同的态度和观点
×
×

公民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1
首先,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P42 (守法)
2
其次,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P42 (知法)
3
最后,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P42 (践行)
课堂小结
参与
民主生活
行使民主权利
增强民主意识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 P38
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P38-40
公民怎样参与民主生活 P41
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 P41-42
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P42
随堂练习
1.【2024·四川广安】人民网连续多年推出“我给两会捎句话”活动,2024年度这一活动共征集网友留言32万件。这表明( )
①我国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②网络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唯一渠道
③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政治素养不断提高
④网络问政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渠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错误,我国公民间接参与国家事务管理;②错误,“唯一”的说法太绝对。
随堂练习
2. 【2024·湖南】2024年2月,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民生实事码上通”系统上线,相应的二维码被投放到全省重点民生项目实施现场。群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对项目实施的情况进行评价。这表明( )
①网络拓宽了民主渠道
②网络扩大了民主权利
③政府优化了工作方式
④政府创新了执政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网络只是为民主权利的行使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并没有扩大民主权利,故②错误;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政府是行政机关,应该是政府创新了行政方式,故④错误。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二框《参与民主生活》
一、教材解析 本课时按照“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有哪些怎样才能更好地参与民主生活”的逻辑展开。第一目是“行使民主权利”,理解行使民主权利体现在参与民主生活,知道其主要形式有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第二目是“增强民主意识”,知道作为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培养必要的民主素养,增强民主意识,这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 初三时期的学生,已经接受过相关法治知识、民主知识的学习,在上一堂课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主、全过程民主也有了明确的认知,但受年龄、阅历、认知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对增强民主意识的认知度不够,对如何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也缺乏深入的了解。 民主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一个社会是否健康文明的重要标志。青少年时期是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他们已经逐步意识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要关心集体、社会和国家,依法依规有序参与公共事务。通过本堂课,帮助学生明确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增强民主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民主生活,落实政治认同和责任意识的核心素养。
三、教学目标 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对自己负责,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担当精神: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热爱自然,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有序参与:具有民主与法治意识,守规矩,重程序,能够依规依法参与公共事务,根据规则参与校园生活的民主实践。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增强民主意识、如何参与民主生活 教学难点: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网络素材资源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设置活动:知识回顾 公民享有的权利有哪些?(结合八下) 结合八下教材内容,回顾相关知识点并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第一目: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内容: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原因和要求;公民行使权利的形式。
预设过程(1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教师呈现材料:情景再现 (1)你怎样看待小泽拨打政府服务便民热线的行为? (2)小泽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反映问题? 2.播放视频:《人民的江山:民主的光芒》 3.教师组织自学活动:根据视频及阅读教材P38-40,回答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有哪些? 4.教师呈现材料:选举形式对比(牛刀小试) 5.教师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知识点——民主选举。 6.教师根据视频内容讲解民主协商有关知识。 7.教师呈现知识点讲解材料: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8.图片匹配: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一决策方式? 9.教师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知识点——民主决策。 10.教师根据视频内容讲解民主协商有关知识。 11.教师呈现材料:漫画《“好”与“坏”》 (1)内容:结合漫画讨论民主监督的意义。 (2)要求:从公民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两个角度思考。 认真观看材料,积极思考,举手回答问题。 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作出判断,思考理由,主动举手进行问题。 根据教师相关提示,调动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跟随教师引导,结合自身理解,明确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原因和要求,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5.认真阅读材料,仔细聆听老师讲解关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相关知识点。 6.在老师的点拨与自身思考中,理解民主监督的意义,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第二目:增强民主意识
教学内容: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公民增强民主意识的原因和要求。
预设过程(1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教师展示毛泽东主席的谈话内容:“ 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设问:为什么公民要增强民主意识? 2.教师组织活动:模拟社团管理 (1)社团管理和活动表决一般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如果你是少数派,你会?(2)当社团内部发生利益冲突时,如果你是冲突的一方,你会?(3)面对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如果你是社团负责人,你会?设问:公民应怎样参与民主生活? 3.教师言语过渡,总结知识点——认识民主。 4.呈现材料:社会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谣言 设问:判断上述观念正误,据此思考公民应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5.教师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知识点——公民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6.梳理本课逻辑,总结知识提纲。 1.学生认真参与阅读材料,结合知识积累和教师点拨积极思考,并踊跃举手和班级同学分享探究成果。 2.仔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及生活经历,多角度分析公民增强民主意识的原因。 3.在老师的点拨与自身思考中,理解识记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4.在活动参与与教师引导点拨下,理解并识记公民增强民主意识的要求,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笔记勾画。 5.跟随教师引导,梳理本课逻辑,做好知识提纲总结。
板书设计
八、作业设计 1.某市为规范共享单车的经营行为和停放秩序,组织召开立法听证会。参加听证会的有市民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享单车经营者代表。这表明,参加立法听证会( A ) ①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有效途径 ②有利于促进科学立法、民主决策 ③利于集中民智,扩大公民权利 ④完善了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从人民大会堂内人大代表的认真审议,到在家门口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再到网上公开征集法律草案意见建议……我国的每一部法律都满载民意。这说明我国( D ) ①公民的立法权得到切实保障 ②公民履行义务,参与民主决策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④发扬人民民主,推进科学立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以下言行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A ) ①班级选举班干部时,谁与我关系好我就选谁 ②面对老师和同学的批评,我从来都不会在乎 ③凡是要求涨价的听证会,一定不能让它通过 ④谣言是没有事实依据的,我们不能信谣传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