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奏响中学序曲》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奏响中学序曲》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游戏
逛校园
每个人轮流在3秒内说出与我们校园相关的事物,答错、卡顿或重复则为失败,需要接受惩罚,惩罚由老师决定。
游戏起点:第一排左方 游戏时间:3分钟
第一课 开启初中生活
授课老师:一起课件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学习目标
01.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新的机会?
……
02.初中阶段对我们人生的独特价值是什么?
03.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04.面对初中生活中的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做?
新身份
新开始
请用不同的词语,和同学分享你对中学生活的初步感受,并说明原因。
小学 内容 中学
? 科目 ?
? 作业 ?
? 班主任 ?
? 课程内容 ?
? 校园生活 ?
? 学生学习特点 ?
? 老师讲课特点 ?
1.课程任务,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带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1.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新的机会?
2.多彩社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培养兴趣的平台;
3.社会实践,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
4.集体成长,在新的集体生活中,我们涵养品格,发展个性,提升自我。
猜猜他是谁?
人物故事1:曾被美国软禁5年之久,当时的美国海军部副部长甚至威胁说:“一个他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国去。”
人物故事2:1985年初,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基沃思访华,并向他转达:美国政府准备授予他美国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最高荣誉—美国国家科学奖。如果他去美国接受这项荣誉,他保证副总统会出席并亲自为他颁奖。如果他不愿意去美国领奖,美国可以派美国科学院院长来中国颁奖。
钱学森
人物档案—钱学森
世界著名科学家
空气动力学家
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
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中国航天之父”
“中国导弹之父”
“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
“火箭之王”
思考:中学生活对钱学森的人生产生了哪些影响?
钱学森曾经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书。他说:“6年的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归国回到北京的第二天,就赶往母校探望。每次路过母校的老校址,他都会说:“这是我最熟悉的地方。
从化学、几何学、矿物学、生物学到国文、哲学概论、伦理学、音乐、美术,从基础科学知识体系到做人的伦理道德,中学教育为钱学森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钱学森在晚年曾写下一段话,称有17个人对自己的一生影响深远,其中12个人是求学期间的老师,而中学老师就占了7个。这足见中学教育在他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阶段的价值取向好比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其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位置;如果青少年时期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未来的人生难免走弯路甚至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习近平
2.初中阶段对我们人生的独特价值是什么?
独特价值
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这是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
新挑战
新机遇
开学大酬宾!礼物大派送!
活动规则
随机选择右侧礼物盒,礼物有限,先到先得,选过的不可再选。
选好礼物,告诉主办方你们希望礼物里装的是什么,你将怎样对待这份礼物。
所有奖品永不退换,必须收下。
保持抽奖礼仪,安静、有序,举手示意参与抽奖。
本次抽奖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1
2
4
3
5
6
1号:恭喜你!你抽中了——
“努力学习一件家务,并做到擅长”
2号:恭喜你!你抽中了——
“初中读完至少12本课外书”
3号:恭喜你!你抽中了——
“每节课主动维持课堂纪律!”
4号:恭喜你!你抽中了——
“努力在社团中get一项新技能”
5号:恭喜你!你抽中了——
“争取在为班集体做一件甚至更多好事”
6号:恭喜你!你抽中了——
“力争改进自己一个甚至几个缺点”
3.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新的要求
家庭、学校、社会寄予我们更高的期望,期待我们越来越上进,志存高远,追梦远航;越来越踏实,努力学习,勤于思考;越来越包容,尊重他人,学会合作;越来越坚强,能坚持,有韧劲,取得更大进步。
规划中学目标
请你分享:进入中学后,你有什么目标?为了实现目标,你将有什么样的行动?
4.面对初中生活中的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做?
珍惜当下
把握机遇,把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
鲜衣怒马少年时,
不负韶华行且知。
教师寄语
课堂小结
奏响
中学序曲
新的机会
新的要求
知识领域、兴趣平台
社会实践、集体生活
活力、合作、包容
上进、表达、超越
坚强、坚持、韧劲
珍视当下,把握机遇
独特价值
拔节孕穗期
随堂小练
钱学森说:“6年的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学阶段对我们意味着( )
人生的美好年华
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
知识水平达到了顶峰
是最辛苦的人生阶段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A
中学时代是一个人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支点。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一时代( )
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
能在集体中涵养品格,发展个性,提升自我
可以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发展我们的智慧
让我们依赖他人的帮助走向成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某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深受同学们喜爱。在话剧课中,他们编写剧本、上台演出;在陶艺课上,他们制作自己喜欢的各种小动物;在绘画课里,他们在井盖上、墙角处绘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参加艺术活动课有助于青少年( )
体验美好生活,感悟生命真谛
丰富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培养积极情感,杜绝消极情绪
提升审美品味,陶治高尚情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进入中学阶段,意味着我们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为迎接新生活的挑战,我们要( )
激发潜能,实现自我超越
走自己的路,开心就好
确立新目标,使自己有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积极进取,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A【注意】字体安装之后
必须要重启PPT,字体
(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少的情况) 才能显示出来。
找到压缩包中 鼠标左键双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的字体文件夹 字体文件
【注意】字体安装之后
也必须重启PPT。
(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多的情况)
找到压缩包中 打开后有较多字体安装包,Ctrl+A全选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
的字体文件夹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
(Mac系统的安装与windows系统类似,仅提供路径)
找到压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应用窗口中打开“字体册”
鼠标左键双击字体文件 界面左上方点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选中要安装的字体,点击“打开”
【注意】Mac系统与Windows系统一样,都需要重启PPT,字体才能显示出来。
“明明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播放也正常的,但拿去教室
电脑上播放,字体又变得乱七八糟!”
老师们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代表安装在自己电脑上的C盘
(一般情况下),但如果教室电脑上没有安装过PPT内所用的
特殊字体,在打开PPT时,会出现字体不一或缺失的情况。
把字体文件复制粘贴到教室电脑上的 C盘> windows > fonts文件夹里即可。
在教室电脑上找到压 打开后框选中字体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
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包,Ctrl+C复制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
【注意】转图片后,图
片会自动对齐页面正中
在自己的电脑上将有特殊字体的可编辑文字转化成图片即可。 心,需自己移动到原位
选中含有特殊字体的可编 Ctrl+V粘贴,点击右下角 点击“粘贴选项” 下右边
辑文字框,Ctrl+X剪切 图标 的图标,选择粘贴为图片
“下载了字体,安装也成功了,电脑也重启了,但PPT内却
找不到这款字体了?!”
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在有多种字重的情况(例:阿里巴巴普惠
体),部分字体隐藏了。字重:可以理解为改款字体的不同粗细呈现
最直接的方法是 完毕后,
打开PPT,直接搜索字体+字重。
前提是确保完成一下操作:①字体安装后重启PPT; ②把这款字体整个系列(全部字重)都已下载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框《奏响中学序曲》
一、教材解析 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少年有梦》的第一框,主要是引领学生踏上成长的节拍,体会角色变化的意味,了解中学时代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为未来的生活确立崭新的目标,并建立努力就有改变的生活信念。
二、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阶段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此时的他们,具有既幼稚又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内心活动是极其丰富的,也是复杂多变的。一方面,从主观愿望来看,他们对新生活充满新奇和期待,希望自己能尽快融入新生活中,使自己的中学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另一方面,从客观现实来看,学生需要面对初中生活范围逐渐扩展带来的变化,需要处理新生活中日益增多的各种关系。面对成长中的问题,有的学生能够积极应对,有的会产生担忧害怕、不安其至紧张等复杂情绪。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理解关怀、引导和支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与他们一起获得新的成长经验,共同体会成长的美好,共同应对成长中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人物事迹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 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积极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环境。 健全人格:通过了解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懂得中学生活对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性;感受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体味角色变化的意味。 责任意识:分享成长的礼物过程中让学生树立对自己负责、集体负责、国家负责的生活态度,能够珍惜新生活,发展新自我,确立新目标,开始新行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中学时代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会积极的规划新生活,为未来的生活确立崭新的目标。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多个图文视频资源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介绍游戏:逛校园。每个人轮流在3秒内说出与我们校园相关的事物,答错、卡顿或重复则为失败,需要接受惩罚,惩罚由老师决定。 组织学生参与游戏,多元化点评学生回答。 展示学习主题,介绍学习目标。 聆听老师介绍,做好游戏准备。 积极参与游戏,分享个人见闻。 了解学习目标,进入学习状态。
环节一:新身份 新开始
教学内容:初中阶段新的发展机会;
预设过程(1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中学初体验:请用不同的词语,和同学分享你对中学生活的初步感受,并说明原因。
2.小学中学说不同:引导学生从科目、课程内容、老师讲课特点、学生学习特点等不同角度对比小学与中学的不同。 3.展示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的画面。 4.教师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新的机会。 5.呈现钱学森的人物故事: (1)教师提问:你们认识这个人吗? (2)呈现钱学森的成就及人生故事视频; (3)引导学生阅读钱学森的中学生活回忆,并设问:中学生活对钱学森的人生产生了哪些影响? 6.教师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并呈现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讲话。 7.总结基础知识点——初中阶段对我们人生的独特价值是什么。 积极思考,调动中学生活初步印象,举手回答问题。 根据教师引导,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小学的不同,并能列举具体表现和更多角度。 观看教师提供的中学生活素材。 猜测人物身份,了解人物成就,探究人物成功经历,认真观看,独立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跟随教师引导,结合自身理解,明确中学时代的重要性。
环节二:新挑战 新机遇
教学内容:中学生活带来的变化;如何对待中学生活。
预设过程(1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设置活动:开学大酬宾,礼物大派送。 (1)活动规则:①随机选择右侧礼物盒,礼物有限,先到先得,选过的不可再选。②选好礼物,告诉主办方你们希望礼物里装的是什么,你将怎样对待这份礼物。③所有奖品永不退换,必须收下。④保持抽奖礼仪,安静、有序,举手示意参与抽奖。⑤本次抽奖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2)教师组织学生依次进行抽奖,预设6份礼物。 2.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言语过渡,总结基础知识点——中学生活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 3.设置活动:规划中学目标——请你分享:进入中学后,你有什么目标?为了实现目标,你将有什么样的行动? (1)播放3分钟音乐,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写好; (2)邀请学生上台分享; (3)教师多元化点评,引导学生珍惜当下,把握机遇。 1.学生根据教师的组织与提示,积极参与抽奖活动,根据礼物内容的不同,明确中学生活的变化。 2.在活动参与和教师引导点拨下,理解中学生活带来的礼物。 3.认真书写个人中学目标,并宏观简要书写行动,举手分享,根据教师引导,明确个人行动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课堂小结)
八、作业设计 1.钱学森说:“6年的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学阶段对我们意味着( A ) ①人生的美好年华 ②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 ③知识水平达到了顶峰 ④是最辛苦的人生阶段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中学时代是一个人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支点。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一时代( B )。 ①初步确立了我们对生活的信念和追求 ②能塑造我们的性格,培养我们的意志力和勇气 ③可以提升我们的智慧,支撑我们的未来 ④让我们依赖他人的帮助走向成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某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深受同学们喜爱。在话剧课中,他,们编写剧本、上台演出;在陶艺课上,他们制作自己喜欢的各种小动物;在绘画课里,他们在并盖上、墙角处绘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参加艺术活动课有助于青少年( A ) ①体验美好生活,感悟生命真谛 ②丰富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③培养积极情感,杜绝消极情绪 ④提升审美品味,陶治高尚情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进入中学阶段,意味着我们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为迎接新生活的挑战,我们要( A ) ①激发潜能,实现自我超越 ②走自己的路,开心就好 ③确立新目标,使自己有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④积极进取,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