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知识点精析精练知识点一 凸透镜和凹透镜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透镜利用光的折射工作。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f)。【例题1】(2021年湖南湘西州中考题)下列透镜中凹透镜是【 】A B C D【解析】图A、C、D所示的透镜都是中央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只有图B所示的透镜中央薄、边缘厚,是凹透镜。【答案】B【拓展训练题1】1.(2022年广西桂林中考题)在如图所示的光学元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A B C D2.(2022年广西桂林中考题)某汽车司机下车时,随手将一瓶矿泉水放在仪表台上,如图所示。不料因阳光照射、水瓶聚光,车内物品被点燃引发火灾。太阳光经过矿泉水瓶发生了 (选填“反射”或“折射”),矿泉水瓶相当于 。因此,提醒大家在车内不要放置有聚光效果的物品。3.(2019年湖北宜昌中考题)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台湾省台中市一辆小客车,因车主将矿泉水随手放在仪表盘上的防滑垫上,导致防滑垫起火(如图所示)。这瓶矿泉水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A.平面镜 B.三棱镜C.凸透镜 D.凹透镜【拓展训练题1答案】1. C 2. 折射 凸透镜 3. C【例题2】(2022年湖南长沙中考题)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关于“水晶饼”利用太阳光生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这是光的色散现象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 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解析】“水晶饼”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发生折射,出射光会聚在一起将艾点燃。“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选项C正确。【答案】C【拓展训练题2】1.(2023年浙江嘉兴中考题)将平行光射向某一个光学元件,光路如图所示.该元件是【 】A. 平面镜 B. 凸透镜C. 凹透镜 D. 反光镜2.(2022年甘肃武威市中考题)烈日下,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应尽快擦干,这是由于小水珠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对太阳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可能使车内某处温度升高而导致火灾。3.(2017年江苏常州市中考题)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 】4.(2015年广西南宁市中考题)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5.(2018年湖南株洲市中考题)(多选题)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图所示。则这个玻璃体【 】A.可以看做两块凹透镜 B.可以看做一块凸透镜C.对图示光束具有发散作用 D.对图示光束具有汇聚作用【拓展训练题2答案】1. B 2. 凸透镜 会聚 3. B 4. A 5. A C【例题3】(2019年湖南湘西州中考题)某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适当调整位置后,在白纸上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经过测量得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2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解析】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太阳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呈现在白纸上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这个光斑太阳光通过凸透镜会聚形成的,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中心)的距离等于凸透镜的焦距。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2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答案】20【拓展训练题3】1.(2022年山西中考题)如图所示,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请你用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 镜,若要“火生”应把“艾”放在镜的 位置。2.(2019年江苏盐城中考题)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A B C D3.(2017年山东济宁中考题)在今年的实验操作考试中,小可利用平行光源照射凸透镜后交于 A 点(如图所示),说明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小可认为 A 点就是该凸透镜的焦点,请对他的观点作出评判: 。4.(2021年广西柳州中考题)用手电筒的光水平照射凸透镜,通过确定光的会聚点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小丁和小刚测量相同透镜的焦距,小刚的测量结果总比小丁的测量结果小,经对比发现两人使用的手电筒略有不同(如图乙),则使用手电筒 的测量结果准确度较高,小刚使用的应该是手电筒 。5.(2024年安徽中考题)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这种利用冰透镜向日取火的方法,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如图所示,若把冰块制成的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将太阳光看成平行光,冰透镜的焦点为F,请在图中完成光路。【拓展训练题3答案】1. 凸透 焦点 2. C 3. 会聚 只有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才会聚到焦点 4. A A 5.【例题4】(2023年山东烟台中考题)光通过透镜会发生折射,请将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补画完整。【解析】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其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②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出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③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出射光线过凸透镜的焦点。【答案】【拓展训练题4】1.(2021年云南昆明中考题)如图1所示,从P点发出的三条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P′点。现有一条光线也从P点发出,经过凸透镜后的传播路径,在如图2的四种表示中,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2024年山东滨州中考题)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第2题图 第3题图3.(2024年四川宜宾中考题)如图所示,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将图中三条光线补充完整。4.(2023年重庆中考题)根据画出的光线,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一个适当的透镜。第4题图 第5题图5.(2023年湖南长沙中考题)在课后实践活动中,小明自制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手电筒,他将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请在图乙中画出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拓展训练题4答案】1. A2.如图1。 3.如图2。 4.如图3。 5.如图4.图1 图2 图3 图4知识点二 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像。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时,物体离镜头比较远,像是缩小、倒立的。投影仪也是利用凸透镜成像。投影仪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物体)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形成物体的像。物体离镜头比较近,像是放大、倒立的。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把放大镜放在物体和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离,通过放大镜可看到物体放大、正立的像。【例题5】(2024年广东中考题)广东生产的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首飞成功,彰显了我国科技在城市空中交通领域的领先地位。航空器可用于高空摄影、旅游观光等,航空器的摄像头相当于______透镜,远处的物体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在摄像头远离物体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变_______。【解析】航空器的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其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物体离摄像头镜头比较远,来自物体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在感光元件上会聚形成物体缩小、倒立的实像。在摄像头远离物体的过程中,被拍摄的景物范围增大,在感光元件上所成的景物的像变小。【答案】 凸 实 小【拓展训练题5】1.(2023年吉林中考题)手机的镜头相当于 ,增大手机与景物的距离,景物所成的像将 。2.(2022年山西中考题)如图所示,是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照相机。在较暗的教室内,让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室外实验楼清晰的像,若想在半透明膜上成实验楼更大清晰的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相机向前移,纸筒向前伸 B.相机向后移,纸筒向后缩C.相机不移动,纸筒向后缩 D.相机和纸筒的位置均不变3.(2019年河南中考题)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4.(2017年四川乐山中考题)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A.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B.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C.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D.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拓展训练题5答案】1.凸透镜 变小 2. A 3. C 4. A【例题6】(2024年江苏苏州中考题)如图甲所示是公共场所的宣传投影灯,装在高处的投影灯照在地面上出现图案,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图案是光在地面发生了漫反射B.该投影灯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C.调小镜头与图片的距离图案变小D.地面上看到的是放大的虚像【解析】投影灯实际是一个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像。投影灯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在地面上会聚形成图案的像。投影片离镜头比较近,在地面上所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调小镜头与图片的距离,在地面上所成的图案的像变大。通过凸透镜的光射到粗糙不平的地面上发射漫反射,反射光向各个方向,因此可在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图案的放大、倒立的实像。【答案】A【拓展训练题6】1.(2024年四川广元中考题)“问天”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研究投影仪的成像特点。(1)他们将投影片放在载物台上,调节镜头的位置,屏幕上出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是因为投影片放在了距离镜头 的位置;(只填序号)A.二倍焦距以外B.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C.一倍焦距以内(2)他们将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调大,同时将镜头到屏幕的距离调小,当屏幕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时,与(1)中的像相比,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2019年浙江温州中考题)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A.缩小的虚像B.放大的虚像C.缩小的实像D.放大的实像3.(2017年湖北黄冈中考题)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明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C.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镜镜片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拓展训练题6答案】1.(1)B (2)变小 2. D 3. C【例题7】(2024年江苏连云港中考题)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10cm的白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如图是他用该凸透镜观看书本上“中国梦”三个字时的情况,如果他想看到更大的正立的“国”字,小明需要将凸透镜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书本,凸透镜和书本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解析】太阳光是平行光。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太阳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由题目所给条件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由题图可知,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是“中国梦”三个字的放大、正立虚像,凸透镜当作了放大镜使用。被观察的“中国梦”三个字到凸透镜的距离需要小于凸透镜的焦距,即小于10cm.如果想看到更大的正立的“国”字,在书本到凸透镜距离小于10cm的前提条件下,小明需要将凸透镜远离书本。【答案】 10 远离 小于10cm【拓展训练题7】1.(2024年内蒙古包头中考题)工匠师维护精密仪表时,在眼睛前戴一个凸透镜,便于观察仪表的细微之处,如图所示。(1)凸透镜起到 的作用;(2)凸透镜与仪表的距离应在凸透镜的 焦距范围之内;(3)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是仪表 (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像的位置与仪表的位置在凸透镜的 侧。2.(2023年湖南株洲中考题)如图,放大镜能使我们看清邮票的细微之处。下列能用来说明其成像原理的图是【 】 A B C D 3. (2016年江西南昌中考题)如图所示,是王爷爷小孙女的照片,王爷爷用放大镜贴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 】4.(2022年湖南郴州中考题)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发射,我国空间站建设又跨出了关键一步。王大爷从报纸上看到这一消息时,感到无比自豪。他用放大镜读报时透过镜片看到的文字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5.(2021年湖南益阳中考题)如图,把一支铅笔紧靠装满水的玻璃瓶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铅笔的像是 (选填“放大的”、“等大的”或“缩小的”),列举一个生活中与它成像性质相同的透镜: 。【拓展训练题7答案】 1.(1)放大镜 (2)一倍(3)正立 同 2. C 3. B 4. B 5.放大的 凸透镜(或放大镜)知识点三 实像和虚像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像。实像即可用眼睛观察到,也可呈现在光屏上。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倒立实像,照相机成的是物体缩小、倒立的实像,投影仪成的是物体放大、倒立的实像。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像。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到,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平面镜成的是物体等大的虚像,放大镜成的是物体放大、正立的虚像。【例题8】(2022年广西玉林中考题)如图所示,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水球”做成像实验,“水球”成像的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或“照相机”)的相同,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解析】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水球弯曲程度大,折光本领强,焦距比较小。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较大,所成的是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利用此原理成像。【答案】照相机 实【拓展训练题8】1.(2022年湖南衡阳中考题)凸透镜是照相机、放大镜等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近视眼矫正的镜片是凸透镜C.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2.(2017年辽宁沈阳中考题)下列关于生活中光学元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照相机拍摄时,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B.用凸透镜作放大镜时,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投影仪是利用凹透镜来成像的 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3.(2020年湖南郴州中考题)物体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果把屏拿开,则【 】A.像还存在,但眼睛看不到 B.像还存在,眼睛从各个方向看得到C.像还存在,但眼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看到 D.像不存在4.(2017年山东菏泽中考题)关于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面镜成的都是虚像 B.凸透镜成的都是实像C.凸透镜可以成缩小的像,也可以成放大的像 D.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的像,也可以成正立的像【拓展训练题8答案】1. C 2. D 3. C 4. B知识点四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物体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利用了这条规律。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物体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物体放大、倒立的实像。投影仪利用了这条规律。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物体放大、正立的虚像。放大镜利用了这条规律。【例题9】(2024年四川广安中考题)爱动手爱思考的小军,在做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后,又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进行拓展探究。(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为光源,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凸透镜焦距为 cm;(要求估读)(2)在实验过程中,当物距为5cm时所成像与生活中的 所成像的规律相同;(写出一种即可)(3)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小军发现光屏上所成的像向上移动,从而影响了实验的进行,如图乙所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你认为他最合理的调整方法是 ;A.只需将光屏适当上移 B.只需将凸透镜适当下移C.将光屏和凸透镜都适当下移 D.以上操作均可行(4)小军认为在实验过程中用蜡烛作为发光体除容易变短外,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 。(写出合理的一条即可)【解析】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即为凸透镜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则焦距为f=40.0cm-30.0cm=10.0cm.实验过程中,当物距为5cm时,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成物体放大、正立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该规律制成和成像的。当物距大于凸透镜焦距时,成物体倒立的实像。随着蜡烛燃烧蜡烛不断缩短,烛焰向下移动,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中央,可向上移动光屏,也可向上移动蜡烛,还可向下移动凸透镜。实验中烛焰会随空气的流动飘忽不定,影响成像的稳定,不方便测量。【答案】(1)10.0 (2)放大镜 (3)AB (4)实验中烛焰会随空气的流动飘忽不定,影响成像的稳定,不方便测量【拓展训练题9】1.(2024年泸州中考题)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1)实验前应在光具座上将蜡烛焰心、透镜光心、光屏中心调到 ;(2)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保持透镜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位置时,要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移动;(3)将蜡烛从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位置远离透镜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若将蜡烛从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位置靠近透镜移动,则像的大小将 。2.(2024年陕西中考题)如图—1是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________;(2)固定凸透镜的位置,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较远处,此时应移动________直至出现最清晰的像,记录物距、像距、像的性质;(3)改变物距,重复上述操作,多次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凸透镜的焦距:f=5.0cm实验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像的性质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 虚像或实像1 18.0 6.9 倒立 缩小 实像2 10.0 10.0 倒立 等大 实像3 7.0 17.7 倒立 放大 实像4 4.0 / 正立 放大 虚像分析数据可知:当物距大于凸透镜焦距时,物距减小,像距________;(4)当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小明不小心用手指尖遮挡住了凸透镜的一部分,这时光屏上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成烛焰完整的像;(5)实验中,小明将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后,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由此可判断小明佩戴的是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6)如图—2,当无人机在高空拍摄地面场景时,所成的像最靠近图—3中凸透镜主光轴上的________(选填“a”、“b”、“c”或“d”)点;(7)生活中常用的放大镜应用了表中第________次实验的成像规律。3.(2024年湖北武汉中考题)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图甲中,点燃蜡烛后,光屏上恰能成清晰的像,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该成像特点制成的。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同学们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方案一:仅将光屏向______移动一段距离;方案二:仅换用焦距较______的凸透镜。(2)某同学利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观察指纹,保持指纹到眼睛的距离为40cm不变,将凸透镜调整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看到了指纹正立放大的像,此时该同学的眼睛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能成______(填“倒立缩小”、“倒立放大”或“正立放大”)的像。4.(2024年黑龙江龙东中考题)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首先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___;(2)如图甲,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_cm;(3)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利用此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若实验过程中挡住凸透镜的一半,像的完整程度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受影响;(4)将蜡烛移到35cm处,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拓展训练题9答案】1.(1)同一高度上 (2)右 (3)变小 2. (1)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光屏 (3)增大 (4)仍能 (5)远视 (6)b (7)4 3.(1)照相机 (2)方案一:左 方案二:大 (2)倒立放大 4.(1)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10.0 (3)照相机 不会 (4)右 变大【例题10】(2024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题)(多选题)物理科技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中,某次实验操作时,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B. 将蜡烛放置在光具座的25cm刻度线处,调整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该像的性质与照相机成像的性质相同C. 将蜡烛放置在光具座的35cm刻度线处,调整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该像的性质与投影仪成像的性质相同D. 将蜡烛放置在光具座的45cm刻度线处,调整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烛焰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解析】光屏上成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物距等于二倍的凸透镜焦距,即v=u=2f ,凸透镜的焦距.将蜡烛放置在光具座的25.0cm刻度线处时,物距u=50.0cm 25.0cm=25cm>2f=20.0cm,成烛焰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和工作的。将蜡烛放置在光具座的35.0cm刻度线处,物距u=50.0cm 35.0cm=15cm,大于凸透镜的焦距,小于二倍的凸透镜焦距,即f将蜡烛放置在光具座的45.0cm刻度线处,物距u=50.0cm 45.0cm= 5.0cm【答案】A B C【拓展训练题10】1.(2024年江苏无锡中考题)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的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向左移动光屏至适当位置,光屏上能呈现烛焰缩小的像B. 只向右移动光屏至适当位置,光屏上能呈现烛焰放大的像C. 只向右移动蜡烛至适当位置,光屏上能呈现烛焰放大的像D. 只移动凸透镜至适当位置,光屏上能呈现烛焰等大的像2.(2024年上海中考题)光具座上有凸透镜、光屏及发光源各一个。当光屏和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时,此时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物理王把光屏沿着光具座移动5cm后,再次移动光源的位置使成清晰的像。对于该像的情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一定成放大的像 B.可能成缩小的像C.成像可能比原来小 D.成像一定比原来小3.(2024年山东临沂中考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则【 】A.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0.0cmB.光屏上承接到的像是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C.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仍能承接到像D.将蜡烛移至45.0cm刻度线上,光屏上仍能承接到像4.(2024年天津中考题)(多选题)在用一凸透镜研究其成像的规律时,某同学得到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次序 物距/cm 像的性质 像距/cm1 20 倒立、等大、实像2 30 153 15 倒立、放大、实像 30第1次实验的像距为20cmB. 第2次实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第3次实验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D. 若物距是12cm,物体通过透镜所成的像是虚像5.(2024年新疆中考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 (填“5.0”或“15.0”)cm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 (填“缩小”或“放大”)的像。若使光屏上能呈现清晰的等大的像,选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最大为 cm.【拓展训练题10答案】1. D 2. B 3. C 4. A B 5. 15.0 放大 25知识点五 眼睛和眼镜眼睛是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通过视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眼睛可以调节晶状体的焦距,从而看清楚远近不同的物体,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大约是25cm.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折光本领太强,来自远处的平行光会聚在视网膜前。佩戴用凹透镜制作的眼镜,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可以在视网膜上得到物体清晰的像,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远视眼的晶状体太薄,折光本领太弱,来自近处的光还没有会聚在一起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佩戴用凸透镜制作的眼镜,利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可以在视网膜上得到物体清晰的像,从而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例题11】(2024年山西中考题)如图为青少年眼病患者眼球与正常眼球对比图。关于该患者的晶状体及视力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需佩戴近视眼镜B.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强,需佩戴远视眼镜C.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需佩戴近视眼镜D.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需佩戴远视眼镜【解析】由图可知,患者眼球中的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形成的物体的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因此应佩戴用凹透镜制作的近视眼镜,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以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答案】A【拓展训练题11】1.(2024年山东烟台中考题)学习小组对于眼睛视物原理进行了探究实践。请你观察图甲中照相机和眼睛的构造,把照相机与眼睛功能类似的部分填入表中。照相机 ①_______ 胶卷 光圈眼睛 晶状体和角膜 ②__ ③__2.(2024年黑龙江龙东中考题)正常人眼通过调节晶状体薄厚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可能使晶状体薄厚的调节能力减弱,导致晶状体变厚,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_____眼,应用________透镜矫正。3.(2024年四川宜宾中考题)据专家介绍,12~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爱眼护眼势在必行。如图所示, (选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成像原理,应佩戴 (选填“丙”或“丁”)图的眼镜进行矫正。4.(2024年河南中考题)在“爱眼日”宣传活动中,小明用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眼睛的成像,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用此模拟正常眼睛的成像。接下来下列操作可模拟近视眼的是【 】A.向水透镜注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右侧B.向水透镜注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左侧C.从水透镜抽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右侧D.从水透镜抽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左侧5.(2024年山东潍坊中考题)如图甲所示,镜片a可通过抽出或注入液体来改变其厚度,抽出稍许液体后得到镜片b,注入稍许液体后得到镜片c.(1)镜片b可用于矫正 (填“近视眼”或“远视眼”)。(2)某同学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镜片c的成像情况。①将蜡烛、镜片c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②蜡烛、镜片c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实像,此时的像距v =_____cm;③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把镜片c移动到光具座上25cm刻度处,此时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 、 的实像。【拓展训练题11答案】 1. ①镜头 ②视网膜 ③瞳孔 2. 近视 凹 3. 乙 丁 4. B 5.(1)近视眼 (2)15.0 (3)倒立 放大【例题12】(2024年甘肃兰州中考题)小彤的爷爷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他视网膜的 (选填“前”或“后”)方,小彤推断爷爷可能患上了 (选填“近”或“远”)视眼,需要配戴 (选填“凸”或“凹”)透镜进行矫正。【解析】小彤爷爷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来自近处某点的光会聚在他的视网膜后方,小彤爷爷患的是远视眼,这是因为小彤爷爷眼球中的晶状体太薄,折光本领减弱,应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利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使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以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答案】 后 远 凸【拓展训练题12】1.(2024年山东烟台中考题)在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与矫正的主题实践中,该小组利用橡皮膜和注射器制作了水透镜来模拟眼睛的晶状体,打开夹子,通过注射器向橡皮膜中注水或抽水,来改变橡皮膜凸起的程度,如图甲所示。具体操作如下:①将蜡烛、水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在水平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②将蜡烛放在离水透镜较远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记下此时光屏所在的位置;③用注射器向水透镜里加适量的水,水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 ,此时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这是模拟近视眼看远处物体的情况。将光屏慢慢靠近水透镜,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 ;④将光屏移回原来标记的位置,选择不同的眼镜在烛焰和水透镜之间前后移动,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这说明矫正近视眼应配戴 透镜;⑤从水透镜里向外抽取适量的水,再次实验,探究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要增强保护视力的意识,做到科学用眼,积极防控近视。请写出一条预防近视的措施。2.(2024年甘肃临夏中考题)眼睛是人类心灵的窗户,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是科技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注射器和水膜模拟眼睛看物体的情境。光屏相当于视网膜,这时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为了模拟正常人眼看近处物体,注射器应________(选填“推入”或“抽出”)水。3.(2024年山东菏泽中考题)小明透过爷爷的老花镜看远处的楼房,发现楼房成倒立缩小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老花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电影放映机的成像原理与该成像原理相同C.老花镜不能当放大镜使用 D.爷爷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变厚了【拓展训练题12答案】 1.①同一高度 ③强 前方 ④凹 ⑥预防近视的措施有:读书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cm左右;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一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2. 实像 推入 3. A知识点 望远镜和显微镜开普勒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物体的焦距较长的凸透镜叫做物镜,靠近眼睛的焦距较短的凸透镜叫做目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物体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正立虚像。显微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物体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正立虚像。通过望远镜、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的虚像对眼睛所张的视角大于被观察物体对眼睛所张的视角。望远镜、显微镜的共同作用就是放大视角。【例题13】(2015年湖南长沙中考题)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 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 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 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 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解析】图示的天文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时物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是目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被观测物体缩小、倒立的实像,成在目镜的焦点以内;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物体实像的放大、正立虚像。【答案】D【拓展训练题13】1.(2019年广东广州中考题)如图为某望远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是凸透镜,O为光心,F为物镜焦点,焦距为500mm.(1)在图中画出光线a、b经物镜折射前的入射光线。(2)目镜是 (选填“凹”、“凸”)透镜。(3)用此望远镜观测月球时,月球经物镜成一个 (选填“倒立”、“正立”) (选填“放大”、“等大”“缩小”)的像。2.(2015年湖北宜昌中考题)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这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镜子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3.(2014年湖南株洲中考题)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____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_________(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拓展训练题13答案】1. (1) (2)凹 (3)倒立 缩小 2. 凸透 显微镜 3. 望远镜 放大镜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知识点精练评价试题 (满分7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2022年甘肃金昌中考题)烈日下,汽车玻璃窗上的小水珠应尽快擦干,这是由于小水珠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对太阳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可能使车内某处温度升高而导致火灾。2.(2022年山西中考题)如图所示,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请你用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 镜,若要“火生”应把“艾”放在镜的 位置。3.(2023年山东德州中考题)如图所示,小刚自制了一架模型照相机。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外壳的长度为20cm,若将凸透镜对准窗外景物,在外壳内前后移动内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以得到景物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若将凸透镜正对燃烧的蜡烛,当蜡烛距离凸透镜至少 cm时,可以在外壳内移动的半透明膜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4.(2021年北京中考题)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小航送给奶奶一个放大镜,奶奶借助这个放大镜能够细致欣赏邮票上的图案,如图所示。此时奶奶看到的是一个 、放大的虚像。为了模拟上述现象,小航利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蜡烛和光具座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先将蜡烛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如图所示,接下来他应将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的A、B、C三点中的 点处,然后再从透镜的 (选填“左”或“右”)侧用眼睛观察蜡烛烛焰的像。该像 (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到。5.(2023年黑龙江龙东中考题)某学习小组用图甲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实验,绘制了像距v随物距u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当蜡烛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此时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放一个近视眼镜,若想在光屏上还能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6.(2020年甘肃金昌中考题)新冠疫情期间,不少学生用手机上网课,长时间盯着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患上近视眼,图 (选填“甲”或“乙”)是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人眼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第7~16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7~20题,每小题有两个或三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7.(2020年湖南株洲中考题)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透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这是因为这瓶水【 】A.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会聚光线B.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发散光线C.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会聚光线D.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发散光线8.(2022年湖北十堰中考题)如图是某校园监控摄像头,从安保室电脑上可以看到此摄像头拍摄的学生出入校园的画面,摄像镜头所成的像与下列设备成像特点相同的是【 】A.汽车观后镜 B.照相机C.投影仪 D.放大镜9.(2022年湖北黄冈中考题)2022年5月10日,在蔚蓝地球的映衬下,我国发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如图所示是对接过程中核心舱上摄像机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心舱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B.光通过摄像机的镜头都是沿直线传播C.地球通过核心舱上摄像机的镜头成虚像D.天舟四号靠近核心舱时,它在核心舱摄像机上成的像逐渐变小10.(2024年雅安中考题)商场门口的广告投影灯可以将广告片投影到地面成放大的广告图标,它主要由光源、广告片和凸透镜组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广告投影灯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B. 地面上的广告图标是正立放大的虚像C. 广告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D. 为了使广告图标变大应增大广告片到镜头的距离11.(2023年内蒙古包头中考题)物理课上,同学们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物体,透过凸透镜不能看到的像是【 】A.正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C.倒立放大的像 D.倒立缩小的像12.(2024年黑龙江牡丹江中考题)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15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的【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13.(2023年江西中考题)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B.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C.投影仪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制成的D.撤去光屏,烛焰的像仍然在原处14.(2020年安徽中考题)图a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刻度尺的一部分,甲、乙、丙、丁是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刻度尺的像。若凸透镜先贴着刻度尺然后逐渐远离,则看到刻度尺的像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C.乙→丁→甲→丙 D.丙→甲→乙→丁15.(2021年浙江台州中考题)“方寸天地纳寰宇”描述了小小眼球可尽观广袤世界。下列能够解释眼球成像原理的是【 】A B C D16.(2023年山东烟台中考题)近视是影响青少年健康的重大问题,保护视力、科学用眼已成为社会共识。下列有关眼睛和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正常眼睛的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虚像B.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C.矫正近视眼的方法是配戴合适度数的凸透镜D.矫正近视眼前,像离视网膜越近配戴眼镜的度数越高17.(2024年云南中考题)(多选题)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若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照相机是利用该成像原理制成的D.投影仪是利用该成像原理制成的18.(2023年广西中考题)(多选题)小明用自制的“水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相同B.此时“水凸透镜”的焦距为15.0cmC.调节“水凸透镜”的厚度可改变其焦距D.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19.(2023年河北中考题)(多选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规律成像的 B.将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处,仅向右移动光屏,能得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C.若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遮住凸透镜的部分区域,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不再完整D.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动,用焦距8cm凸透镜替换该透镜,光屏上不再成清晰的像20.(2023年贵州中考题)(多选题)正常人眼通过调节晶状体厚薄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可能导致对晶状体厚薄的调节能力减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晶状体变薄时,对光有发散作用 B.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会聚能力增强C.若晶状体太薄,容易形成远视眼 D.若晶状体太厚,可用凹透镜矫正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12分。)21.(2024年四川内江中考题)如图,F是凸透镜的焦点,a、b、c是三条入射光线,请画出这三条光线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22.(2024年四川达州中考题)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完成光路图。23.(2023年四川南充中考题)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请画出该光经过凸透镜、凹透镜的折射光路。24.(2023年重庆中考题)根据画出的光线,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一个适当的透镜。四、探究实验题(25题6分,26题4分,27题5分,共15分。)25.(2023年湖南衡阳中考题)小明同学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2)实验时,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到 。(3)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20cm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4)接着,小明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如果仅将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发现光屏上仍能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这是因为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5)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此现象可以体现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26.(2024年四川南充中考题)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 cm;(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3)在(2)中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后的场景下,该同学取了一幅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丙所示,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当往水透镜中加入适量的水后,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眼镜是 (选填“近视”“远视”)眼镜。27.(2024年湖北中考题)同学们参观博物馆时发现一件秦代木牍前放置着凸透镜,通过凸透镜看到的情景如图甲。为了弄清其原理,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序号 物距/cm 像的性质 像距/cm正倒 大小1 24.0 倒立 缩小 17.22 22.0 倒立 缩小 18.83 20.0 倒立 等大 20.04 18.0 倒立 放大 22.45 16.0 倒立 放大 27.0……(1)如图乙,用太阳光照射凸透镜,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cm;(2)如图丙,将蜡烛放在较远处,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实像,观察像的性质,测出物距和像距;逐次改变物距,重复上述操作,实验记录如表;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物距_____(填“>”、“<”或“=”)像距;(3)小宇受第4、5组实验结果启发,推测文物与其前方凸透镜的距离u和凸透镜焦距f的关系为f<u<2f时,成放大的像。小丽对小宇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她继续减小物距,发现蜡烛在某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看不到像。小丽撤去光屏,从图丙中_________(填“A”或“B”)侧向透镜方向观察,看到了正立放大的像,测得物距为8.0cm,她推测u和f的关系应为u<f._________的推测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精练评价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凸透镜 会聚 2. 凸透 焦点 3. 倒立 缩小 20 4. 正立 C 左 不能 5. 5 远离 6. 乙 照相机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7.A 8.B 9.A 10.C 11.B 12.B 13.D 14.C 15.A 16.B 17.BC 18.CD 19.BD 20.BCD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12分。)21.22.23. 24.四、探究实验题(25题6分,26题4分,27题5分,共15分。)25.(1)10.0 (2)同一高度 (3)缩小 照相机 (4)可逆 (5)近视眼 26.(1)9.0 (2)缩小 能 (3)近视 27.(1)10.0 (2) > (3)B 小丽 根据实验现象知道,当继续减小物距时,也能成放大的像,但是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u<f,所以,小丽的推测合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精练评价试题).docx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精析精练.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