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城市环境问题》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城市病”的主要表现及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理解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通过城市交通拥堵和摩天大楼的出现对城市产生的不利影响,进一步了解城市生活的变化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3.了解我国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深刻认识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4.理解21世纪城市发展的主流模式——生态城市的基本特点和内涵。5.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提出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建议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中外城市环境问题的案例,并对其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归纳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背景及带来的影响。2.对学校所在城市或附近城市展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调查,收集相关资料,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等过程,使学生懂得,城市建设要汲取国内外城市环境问题的教训,走出城市建设“先污染后治理”的误区,并能够为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献计献策。3.根据自己所学所得,撰写有关城市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的小论文,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论证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鼓励学生发现身边城市的环境问题,积极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激发探究与解决城市问题的兴趣。2.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现代城市公民意识。3.及时了解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树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学生科学的城市发展观。4.增强学生的城市环境意识和法制意识,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培养未来城市合格的管理者和建设者。[教学重点]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表现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教学难点]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途径[教学媒体与教具]课本插图以及相关图片、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讲授过程]【导入新课】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的最主要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一,城市环境问题则是环境问题的重中之重,只有深刻认识城市环境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和途径,才能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板书】第三节 城市环境问题一、城市环境问题【材料】城市化在提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享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同时,也使人们饱受“城市病”的困扰,城市化的迅猛推进更加剧了城市环境问题。目前,尽管城市面积只占陆地总面积的2%,但城市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其总排放量的78%。城市人口木材消耗量占总消耗量的76%、生活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0%。现在,世界2/3以上的城市人口居住在发展中国家,其中贫困人口约l5亿,约6亿人没有足够的住房,ll亿人呼吸不到新鲜空气。非洲、南美洲和南亚的许多城市中,相当数量的人口居住在棚户区或贫民窟。城市供水不足且不清洁,仅饮水不清洁每年就造成数百万人死亡。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引起人口向环境比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日益恶化的基础设施及交通拥挤、污染严重和犯罪率上升等问题,不仅制约着城市的经济发展,而且威胁着社会安全和政治稳定。回顾西方主要发达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的城市化进程,可以看到,推进城市化带来了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自然资源过度利用、城市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毁损等问题。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城市环境的改善,采取了诸多得力措施,比如外迁工业企业、建立卫星城、建设城市立体交通、提高城市生态绿地面积等,使城市环境得到很大改善。【讨论】(1)如果城市人口和工厂过多,各种废弃物又得不到及时的自净和处理,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2)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有哪些,会造成哪些后果 (3)大城市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哪些 (4)环境问题治理的措施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具体表现及造成后果产生原因 具体体现 造成后果环境污染 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排放大量的废弃物和能量,城市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大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波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城市交通拥挤 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交通工具增长过快。 人均道路占有量少,交通阻塞,交通事故频繁。 给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带来不便。绿化面积小 人口激增,工厂、住房用地规模扩大,建筑物密度大,占用了原有的绿地或可以进行绿化的土地。 城市绿化覆盖率减少.居民人均绿地面积大大低于理想标准。 城市环境得不到改善,并日益恶化。社会问题突出 人口过分集中。 地价昂贵,就业困难,犯罪率高。 城市运转成本增高,居民生活水平降低,社会秩序不稳定。【阅读分析】阅读课本材料“比较典型的城市环境问题”,了解大城市的环境污染及污染源主要有哪些 带来了哪些危害 并完成下表。污染源 危害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波污染光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点拨】比较典型的城市环境问题的污染源及危害污染源 危害大气污染 工矿企业、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和汽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等 排放大量粉尘及硫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有害物质,使城市空气污浊,有时出现酸雨、光化学烟雾等,危害人们的健康水体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城市地面径流等 使地下水和江河湖海的水质变坏,尤其是饮用水水质下降,直接和间接危害人体健康噪声污染 主要来自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工具以及娱乐场所等 破坏了人们安静的生活环境,影响居民健康电磁波污染 使用的各种电器及高压电线 破坏人的正常生理活动,干扰电信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具有引爆引燃的作用光污染 玻璃幕墙、铝合金等建筑材料的反射,城市各种灯光等 干扰市民的休息,影响市民健康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矿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居民生活产生的固体垃圾 挤占了生存空间,恶化居住状况,影响人类健康【阅读】“北京市汽车突破200万辆”【投影】投影“北京市历年车辆增长情况图”和“2000年世界几大城市人均道路面积图”(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北京市历年车辆增长情况 2000年世界几大城市人均道路面积【阅读思考】(1)从北京市历年车辆增长情况看,北京的车辆增长很快,汽车急剧增加会给城市交通带来哪些问题?(2)你认为造成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北京等大城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4)作为一名普通城市居民,应如何从自身做起,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教师启发学生回答】(1)汽车的急剧增加,会带来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2)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产生的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原因有:①机动车发展速度过快,车路矛盾日益加剧;②部分道路设计不合理,交通安全设施不配套;③部分车辆存在安全隐患;④大量违章引发事故,加剧拥堵;⑤部分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交通公德意识差;⑥管理不到位,道路施工加剧拥堵。(3)以北京等大城市为代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从表面上看是车多路窄的问题,但与东京、纽约、香港等大城市车多路畅的事实相比,城市交通管理水平低和公民道德水平低是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4)对于一位市民来说,文明行路、文明行车、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公民道德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探究活动】当前,在我国,小汽车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始进入城市居民家庭。小汽车给城市居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便利,但小汽车过多又会造成交通阻塞和大气污染。就此问题,请谈一谈你的看法。【提示】汽车数量的增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学习中注意学会一分为二地评价与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答案没有唯一性,【阅读讨论】阅读课本材料“摩天大楼与城市生活”,并讨论摩天大楼给城市带来哪些正面或负面效应?讨论城市摩天大楼是否越高越好?【点拨】摩天大楼对城市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为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城市垂直空间、体现现代都市风貌、彰显城市的繁华气派、提高城市品位等;不利影响主要有热岛效应加剧、狭管效应增强、过多的资金投入、过高的能源消耗、消防隐患多等,因此并非摩天大楼越高越好。【承转】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的国家,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很多,随着城市化进程扩展,部分大城市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如何实现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板书】二、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19~20页内容,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城市环境存在哪几方面的问题 (2)分析我国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3)21世纪我国城市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我国城市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环境污染严重、人口膨胀、就业压力大,交通阻塞、绿地率低、居住环境不尽人意。(2)解决我国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战略,既要注重城市的数量和规模,更要强调城市的内在质量,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3)21世纪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建设生态城市。【补充材料】生态城市(1)“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区形式,是一种自然环境、城市与人融为一体的互惠共生结构。(2)“生态城市”是实现人与人和谐、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的人居环境目标的具体体现。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和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才是“生态城市”的根本目的。(3)“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最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模式,它的内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到现在,“生态城市”的概念已经融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体现的是一种广义的生态观。【活动】通过网络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状况以及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对策。【阅读讨论】阅读课本材料“城市规划应注重可持续发展”, 了解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六大趋势,并分析其提出的理论依据。【点拨】 (1)大城市的布局形态,应强调 ( http: / / www.21cnjy.com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改造好中心商务区和内城区,合理开发城市边缘区。对中小城市来说,要强调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切实发挥地方优势。其依据是:大城市是一省、一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甚至全国的经济、金融、贸易、科教和文化中心,其服务功能多、等级高。不发展大城市,就达不到规模经济,不发展中心商务区,在国际上就缺乏竞争力,在国内也形不成强大的中心辐射。但大城市规模过大,人口与产业过于集中,就会产生交通阻塞、环境污染、地价上涨、居住环境差等城市环境问题。所以大城市的布局应强调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中等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教中心,多数中等城市同时还是加工工业中心,或是地区交通枢纽。小城镇的功能则是服务广大农村,是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农产品粗加工基地,是农业信息中心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小城市应达到足够大的规模,这样才有利于配套水平较高的基础设施,并充分发挥其功能,确保各项基本服务到位,形成良好的内外联系。所以对于中小城市应强调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以便于发挥地方优势。(2)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努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搞好交通、能源、给排水、通信、环保等方面的建设,抓紧完善各种城市配套设施,不断提高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其依据:一是严重的城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境问题已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生存,以人为本,建设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营造适宜居民生活与工作的人居环境,才能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提升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品位,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二是城市是一个区域的中心,一方面要辐射带动周围的区域,另一方面还要与外界城市和区域进行广泛的联系与交流,完善各种城市配套设施,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搞好以城市绿化和“三废”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理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合理布局绿地、生态隔离带、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等。努力处理好工业布局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尽量减少工业生产对城市的不利影响。其依据:一是我国城市环境问题相当突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表现为市中心区空气质量较差,水污染严重,城市绿地率偏低,这一切已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生存,影响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城市绿地具有吸烟滞尘、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的作用。三是我国目前治理“三废”的主要措施有污水的净化处理和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废气的控制排放等。(4)城郊农业的发展重点包括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产城市所需要的农副产品,利用城市科技优势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开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其依据:一是城市郊区地价高,距离城市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输便利,适宜发展单产高、城市居民大量消费的、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的产业,如乳、肉、蛋、禽、时令菜等产业。二是城市是一个区域的经济、文化与科技中心,对周边地区尤其是农村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借助城市的力量可以发展技术含量比较高的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三是城市居民在快节奏的工作之余,在长久的以灰色为基调的生活中,渴望回归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向往以绿色为主色调的田园生活,农业生态观光旅游迎合了城市居民的心理需求。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开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不仅能够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有显著的生态效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明显。(5)应借助于“数字城市”工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和地理信息系统,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劳动保障等信息化社区,逐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信息化,进而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其“依据”是宽带多媒体信息网和地理信息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改变了城市的生产方式和居民的生活方式。现代化信息手段的广泛使用,使城市具有更高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6)要根据城市自身的历史、文化、背景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塑造鲜明的高品位的城市形象。要根植于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土壤,并善于借鉴国内外城市设计的先进思想。城市特色要与城市功能想结合,抓紧城市环境的治理,注重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其依据:一是城市是一定区域的社会、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文化中心,任何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渊源,作为人类聚落,城市是人类在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的文化景观。每一个城市都有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不同的文化孕育着不同的城市特色和城市功能。二是城市设计的先进思想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和谐。三是治理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建设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人地协调的人居环境是城市发展的主导理念。【探究活动】以人地关系协调为主线,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结合已学的地理知识,解说下图:( http: / / www.21cnjy.com )【点拨】通过讨论与交流,让学生认识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市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受到人类认识的局限,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环境问题,并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甚至生存。面对这一严峻的挑战,人们在探索着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方向,建设高水平的生态型城市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板书设计】第三节 城市化环境问题一、城市环境问题1.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3.城市环境问题的危害二、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1.我国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2.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3.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设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