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植被》教学设计【课程标准原文】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科核心素养】区域认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地理实践力:识别与植被有关的环境要素,具备一定的观察、调查等合作意识,求知的态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认识植被演化的过程,了解植被的形成,对植被的垂直结构、生态特征等分析其与环境的关系;人地协调观:结合不同的植被景观,知道其形成的自然环境,了解植被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植被发展生产的人地协调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识别主要植被类型。2.说明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植被生态特征的环境适应性。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展示:塞罕坝建设前后的景观图材料一:塞罕坝,(117°E,42°N)附近,河北省最北部,华北典型森林—草原交错带,北临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平均海拔1500米,林区夏季温暖湿润,高温期短,冬季干燥,寒冷期长,属寒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塞罕坝在辽、金时期,被称作"千里松林",1681年,清康熙大帝在此设立木兰围场。目前,这里的森林植被以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为主,形成北方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问:1、塞罕坝林场的植被以亚寒带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为主。这两种植被有什么特征?与当地环境特征有什么关系?【讲授新课】二、森林植被展示图片:亚寒带针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同学们阅读课文p85相关内容,小组合作完成以下表格:森林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植被特点 环境适应性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那么:森林还有哪些类型呢?展示图片:热带雨林和常绿阔叶林的景观图片请同学们阅读相关课文,完成下列表格内容:森林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植被特点 环境适应性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我们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随着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的变化,不同地区的森林植被呈现出不同的生态特征。森林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植被特点 环境适应性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终年高温,降水丰沛 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大量藤本、附生植物,各月都有花开,常见茎花、板根现象 叶片宽大、乔木高大争夺阳光; 板状根支撑躯干,防雨水冲刷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无明显干季 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多春末夏初开花;藤本、附生植物少,少板根、茎花现象 革质叶片夏反光、降温锁水,多防寒落叶阔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季热或暖,冬季寒冷 乔木叶片宽阔, 春季 发叶, 秋冬季落叶。 春暖发叶,夏季水热充足,阔叶充分接受阳光,秋冬落叶抗寒抗旱亚寒带针叶林 亚寒带地区 夏短,温和;冬长,寒冷 乔木树叶为 针状 针状叶 耐寒耐旱归纳总结:(1)识别森林类型:①分布地区②气候类型及特征③植被生长特征(根茎叶花、垂直结构及多样性、生长季节等)(2)环境特征(如热量、水分、光照、土壤等)影响不同森林的分布和生长特征。材料二 历史上,塞罕坝曾遭遇毁灭性打击。1863年清政府开围放垦,后又遭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原始森林荡然无存,塞罕坝地区退化为高原荒丘。 解放初期,这里呈现着"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连百里之外的北京也失去天然屏障,冬春季节饱受沙尘暴侵扰.设问:2.根据热带雨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地区和特征,你认为它们适合用于塞罕坝的环境恢复吗?为什么?很显然不适合。因为塞罕坝的热量和水分条件不适合。材料三 1962年,国家在此设立塞罕坝机械林场,至2017年,塞罕坝人在此营造起万亩林海,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大美的旅游资源,间伐的木材,为塞罕坝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完美的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伟大理念。延伸设问: 3. 根据材料,说明森林对环境产生了哪些有利影响影响。归纳总结:森林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环境会影响植被,反过来植被也会改造生态环境。课下同学们研究的红树林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意义。下面我们请各组同学汇报自己的研究情况:学生活动:分析红树林植物特征的环境适应性课前要求:1.小组合作通过网络查找资料,了解红树林的分布情况以及分布区的环境特征。2.小组合作查找图片和资料,了解红树林植物的特点和红树林的生态意义。课上:1.小组讨论分析红树林植物特点形成的原因?2.绘制“红树林与环境的关系”思维导图。(包括环境对红树林植物的影响,以及红树林的环境效益两方面)3.展示汇报:展示思维导图并介绍本组的研究成果。师:同学们研究很有成效,也提示了我们保护天然植被的重要意义。除了森林植被外,地球上还有哪些类型的植被呢?三、草原与荒漠出示:温带草原、热带草原景观图请大家按照刚才分析森林的方法,把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做一个对比,完成表格(一)草原:热带草原 温带草原种类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植被特征热带草原温带草原师:比较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思考以下问题:1.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的植被特征有哪些异同?分布区的气候有哪些异同?2.热带草原干季草木枯黄,温带草原冬季草木凋零,两者的原因一样吗?3.结合分布区的气候分析植被特征差异产生的原因?相同点:有荣枯变化,草本植物为主;不同:热带草原散生乔木和灌木,草更高;热带草原草木枯黄因干季降水少,温带草原主要因冬季气候寒冷;温带草原气候区水热条件不如热带草原气候区,但热带草原蒸发更加旺盛……过渡:随着水分条件减少,植被由森林变成了草原,而在气候更加干旱的地区则形成了荒漠植被。(二)、荒漠:热带荒漠 温带荒漠出示:荒漠植被景观图问:从图中可以看出荒漠植被有什么特征?从气候的角度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征?★植被十分稀疏,地表有大面积裸露,植物种类贫乏,植被每年的产量极低。★以旱生的灌木和肉质植物为主,具有忍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有的叶小或无叶,以减少蒸发;有的具有肉质茎或叶,以贮存水分;有的茎叶被茸毛,以抵抗灼热;多数植物根系发达,以利从深层土中吸收水分。出示:骆驼刺和短生命植物的资料和图片问:阅读图片和资料,说说骆驼刺和短生命植物是如何适应荒漠环境的?骆驼刺,叶片小减少蒸发,根系发达吸收水分;短生命植物,利用荒漠中短暂的雨季完成生命周期,并在漫长的旱季以种子的方式保存下来。【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类型的植被,重点分析了气候对植被的影响,植被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比如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等等,因此我们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保护和恢复自然植被,建设美好的生态家园。【目标达成巩固检测】1、 一位探险者在其游记中这样写道:“……进入到森林之中,你仿佛来到一个梦幻王国。抬头看一看,只有满眼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参天大树,不可思议的老茎秆上的花果、巨叶植物,根本看不到湛蓝的天空;低头望一望,眼前到处是苔藓、藤萝等。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叮叮作响的小溪、飞泻的瀑布无处不在;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萝、繁茂的花草树木汇聚成一座座美丽又绿色的大迷宫,让人寸步难行……”(1).这位探险者所游历的是哪种森林?判断依据是什么?(提示):热带雨林。树木高大茂密,有板状根、茎花、苔藓藤萝等,垂直结构复杂等。(2).探险者所游历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什么气候区?我国存在这种植被类型吗?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我国有热带雨林,云南南部、雷州半岛南部、海南岛、台湾南部。(3).针对该森林特点,分别说明其适应的环境条件。(提示)高温多雨,生物多样性丰富;光照从上到下减少,垂直结构复杂等2.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如下图所示)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提示)华北地区夏季炎热,与松柏(常绿针叶树)相比,落叶阔叶树夏季冠广叶密,遮阴取凉效果更好.冬季寒冷,太阳高度较低,落叶阔叶树落叶后,可让阳光充分射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松柏等常绿针叶树会遮挡阳光)。3、纳马夸兰位于非洲南部(图a),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地区,是世界25个最具生态价值的地方之一。这块干旱的土地上生长有近3 000种植物,绝大多数从未在其他地方发现。其中有1 000多种多肉植物(图b),这种植物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中至少有一种肥厚多汁,储存着大量水分,旱季依靠体内贮藏的水分维持生命。近年,多肉植物作为观赏植物被我国大量引进。分析纳马夸兰地区多肉植物丰富的自然原因。【提示】 受沿岸寒流影响,多大雾天气,利于植物吸收水分;旱季较长,抑制其他物种的生长;多肉植物营养器官肥厚,利于储水,以维持旱季的生长(多肉植物的耐旱习性适应当地旱季较长的环境);有短暂雨季,多肉植物在雨季吸收水分;区域内地势起伏大,气候条件差异大,适宜多种多肉植物的生长(或:生长环境多样性/或:水热条件多样);该区域跨纬度较大,范围较广。【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