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校联盟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调研七年级生物试卷(考试时间45分钟,总分3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0.5分,共15分)1.2023年中国空间站成功进行了再生稻实验,再生稻种一次可连续免耕收获3~4年,下列相关生命现象与生物基本特征不相符的是( )。A.水稻的茎中空——生物适应环境 B.草盛则稻苗稀——生物影响环境C.水稻能开花结实——能繁殖后代 D.腋芽来年再生——能生长、发育和繁殖2.生物圈中的生物形形色色。现有下列选项:其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①钟乳石②新冠病毒③煮熟的鸭子④香菇⑤休眠的蚕豆种子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③3.生物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为了解靖江公园各草坪中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文献法4.迅速发展的生物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不属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是( )。A.克隆牛 B.杂交水稻 C.腌制鸭蛋 D.试管婴儿5.下列有关显微镜对光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光线较亮时使用凹面镜C.先放置玻片标本后对光 D.较小光圈对准通光孔6.如图为某同学在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要使图像依次出现①→②→③→④的状态,依次调节的步骤是( )。A.向右下方移动装片→转换器→细准焦螺旋B.向左下方移动装片→转换器→细准焦螺旋C.转换器→向右下方移动装片→细准焦螺旋D..转换器→向左下方移动装片→细准焦螺旋7.显微镜的目镜不变,物镜由10×转换成25×,视野的变化是( )。A.视野变亮 B.细胞数量增多 C.范围变大 D.范围变小8.如图有关教材上巴斯德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微生物 B.该实验的变量是烧瓶颈的形状C.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提前做出假设 D.探究计划不需要注意科学性9.右下图表示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叶片表皮气孔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图像从甲调整为乙,规范的操作步骤是( )①移动载玻片 ②调节光圈和反光镜 ③转动转换器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①⑤ D.③②①⑤10.2022年10月,我国科学家宣布发现了白盖鸡油菌、维蕃鸡油菌、松林鸡油菌、灰黄鸡油菌四个新物种,大部分鸡油菌与植物形成共生关系。下列生物之间也存在共生关系的是( )A.草盛豆苗稀 B.菟丝子与大豆 C.海葵与寄居蟹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1.湖北神农架地区生长着一种“神农野菊”,它的花能散发出阵阵芳香。但如果将其移植到其他地方,则它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12.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本地水域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本地水域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D.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13.某同学为了研究“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组别 水质 水量 水温 蛙卵数 孵出的蝌蚪数甲组 河水 500毫升 22℃ 30个 28只乙组 蒸馏水 500毫升 10℃ 30个 9只你认为该实验设计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A.两组的水质应相同 B.两组的水量应不同C.两组的水温应相同 D.两组的蛙卵数应不同14.关于生物与环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B.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C.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D.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15.“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诗句中的鼠与雀、狐与兔之间关系分别是( )。A.仅捕食 B.仅竞争 C.合作和捕食 D.竞争和捕食16.某科技社团通过对灭菌或不灭菌的厨余垃圾接种嗜淀粉乳杆菌,探究嗜淀粉乳杆菌把垃圾中的淀粉分解成乳酸的效果,结果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探究的变量是乳酸浓度B.嗜淀粉乳杆菌的接种量、培养温度和时间应保持一致C.组别③的厨余垃圾被分解的效果最强D.推测厨余垃圾中原本就存在生成乳酸的生物17.谚语、俗语和古诗词中蕴含着一些生物学原理。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影响环境B.雨露滋润禾苗壮——植物生长需要阳光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两种生物之间是寄生关系D.春江水暖鸭先知——生物影响环境18.如图所示植物的根系发达,推测该植物的生存环境是( )A.泥泞的沼泽 B.干旱的荒漠 C.多水的农田 D.湿润的森林19“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下列能体现出与此现象相同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是A.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D.秋冬季节,杨树落叶20.鲸落是指鲸死亡后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态系统。一鲸落万物生,鲸死后成为盲鳗、虾、蟹等生物的食物,某些厌氧细菌分解鲸尸的脂类,产生硫化氢,硫化细菌能利用硫化氢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鲸落这个生态系统是由各种动物和微生物共同组成的 B.深海没有阳光,因此鲸落中不存在生产者C.盲鳗属于鲸落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D.鲸落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厌氧细菌属于分解者21.一滴绿色的河水被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原因是( )。A.有绿色植物 B.有水蚤等小动物C.有细菌等微生物 D.既有生物成分,又有非生物成分22.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为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同学们计划去调查一个身边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调查一个生态系统”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活动目的是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B.需要制订调查计划和准备调查工具C.选择远一些、大一些的生态系统进行调查比较容易操作D.做好调查记录是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23.杜甫有诗云:“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浣花溪公园是成都有名的城市公园,某校同学对其进行调查后,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鱼和虾的种间关系只有捕食关系 B.虾的数量变化对鱼的数量没有影响C.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白鹭 D.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24.在一定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因为森林生态系统( )。A.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能吸水、蓄水和散失水分C.有微生物不断分解有机物 D.能释放氧气、净化空气25.图1表示某平衡状态的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表示图1中某食物链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2中的食物链可写成丁→丙→乙→甲B.该生态系统由图1所示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C.食物网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比食物链中复杂D.若大量捕捉鼠,则蛇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26.图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字母表示不同的生物,箭头指向取食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植食动物 B.b是杂食动物 C.c是肉食动物 D.d是植食动物27.下列属于生物防治的是( )。A.用杀虫剂防治棉蚜虫 B.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C.用粘蝇纸捕杀苍蝇 D.农业上用黑光灯来诱杀害虫28.下列四组生物,能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的是( )。A.高粱和大豆 B.猎豹和猕猴 C.莲花和紫菜 D.丹顶鹤和仙人掌29.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A.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上层、岩石圈的下层B.大气圈的中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表层C.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D.大气圈的中下层,水圈的上层、岩石圈的表层30..阳春三月,樱花、桃花、梨花等竞相绽放,人们难以区分,要辨这些花的种类,下列不需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A.观察 B.比较 C.生物分类 D.对照实验二、非选择题(每空0.5分,共15分)31.小华同学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并观察到如图所示视野。请据图分析回答:(1)在对光时需要转动图一中[④]______(填结构名称),使图二中的________(填字母)正对通光孔。(2)小华同学按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图三中的几个视野,从视野D→A,需要调节_________或_________(填结构名称)使视野变亮,从视野A→C需要调节显微镜的_________(填结构名称)。已知小华同学使用了16×的目镜,视野A中的细胞被放大640倍,,那么他使用的物镜放大倍数是________。(3)小华同学观察到图三中的视野B存在污点“甲”,他尝试判断该污点的位置:先移动装片,若发现污点与装片的移动方向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说明污点在上,可以向________移动装片将污点移出视野;若污点不动,再转动图一中的③,发现污点随之转动,说明污点在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上。(4)小华同学又用黑藻叶片制作临时装片,下图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流动情况画出的简图(小黑圆表示某叶绿体,箭头表示流动方向),那么载玻片上该叶绿体的位置以及流动方向是____________。A. B. C. D.32.某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有苍鹰、金雕、狼、花面狐等野生鸟兽168种,水杉、紫椴、赤松、山杜鹃(映山红)等植物600余种,还有近千亩江北最大的淡竹和毛竹林。每5月杜鹃花开时,众多游人前来踏青赏花。(1)该国家森林公园中,影响金雕、花面狐、山杜鹃等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____。(2)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登山时发现,竞相绽放的杜鹃花主要分布在山腰地带,而山谷和山顶分布更多的分别是栋树和赤松,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3)“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该国家森林公园不仅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氧气,而且使周边环境气候温和、空气优良,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4)大山雀是山中常见的食虫性益鸟,大山雀与松毛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紫椴、赤松之间是_________关系: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_________因素的影响,如水杉、赤松、山杜鹃等能影响紫椴的生存。33.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1)图中,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________,消费者是____________。(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是_________的关系。(3)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尸体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细菌、真菌等_________(填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将尸体中的____________分解为无机物,供给植物再利用。34.以下是某班同学设计的“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实验方案:在铁盘内铺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然后在实验装置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下表是全班八个小组的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组数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明亮处/只 2 3 3 1 3 2 1 2阴暗处/只 8 7 7 9 7 8 9 8(1)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2)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对上述数据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由此你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还想继续探究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若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你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校联盟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调研七年级生物答案一、选择题部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D B C A A D A A C B C C C D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A A B C D D C D A C B B A C D二、非选择题部分31.(1)转换器;d;(2)反光镜;遮光器;细准焦螺旋;40倍;(3)相反;装片;左上方;目镜;(4)C32.(1)生态因素;(2)温度;(3)生物影响环境;(4)捕食关系;竞争;生物33.(1)植物;动物;(2)捕食(吃与被吃);(3)分解者;有机物34.(1)光照对鼠妇分布有影响吗?;光照(2)求平均值;减少实验误差;鼠妇喜欢阴暗的地方/光照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水分;重新假设、重新实验(4)将鼠妇放回采集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