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九年级科学试题卷温馨提示: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班级、姓名、座位号等。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l-35.5 O-16 Cu-64 S-32 N-14 Zn-65 Ag-108 K-39 C-12 Na-235.本卷g取10N/kg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大题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制墨技艺历史悠久,下列制墨的工序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烧制墨烟 B.搅拌墨烟 C.捶打磨条 D.翻晾墨条2.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 )A. 氯化钙、生石灰、CaO B. 碳酸钠、苛性钠、Na2CO3C. 碳酸钙、熟石灰、CaCO3 D. 氢氧化钠、烧碱、NaOH3.下列实验操作或者方法正确的是( ▲ )A.称量NaOH固体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稀释浓硫酸 D.测溶液的pH值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B.塑料、合成橡胶、超级陶瓷材料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C.硫酸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等,也可用于金属除锈D.长期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土壤结构会遭到破坏5.小科在常温下用Ba(OH)2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利用传感器绘制出溶液pH随滴入Ba(OH)2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BaCl2B.在a到b段,溶液中H+ 数量逐渐增多C.在c点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为OH- 和Cl-D.该反应的实质是H+ 和OH- 结合生成H2O第5题图6.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实验方案A Cu CuO 通入足量的氧气并加热B BaSO4 BaCO3 加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C CO2 H2 在足量的氧气中点燃,然后用浓硫酸干燥D SO2 HCl 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然后用浓硫酸干燥7.某无色透明的溶液,在pH=1和pH=13的条件下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2+、K+、NO3-、SO42- B.Mg2+、NH4+、SO42-、Cl-C.Ba2+、Na+、NO3-、SO42- D.Na+、K+、NO3-、SO42-8.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依次可能是Mg、Zn、Fe B.金属活动性:甲>乙>丙C.相对原子质量:甲>乙>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第8题图 第9题图9.如图所示为喷药无人机在农田上方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同时均匀喷洒农药,关于喷药无人机的能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C.动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D.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10.下列关于功和能,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其动能一定大 B.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说明物体一定具有能量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具有弹性势能 D.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一定短11.对于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则一定有CO32﹣B.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一定有Cl-C.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一定有SO42﹣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则一定有Ba2+12.如图所示为小科踢足球的场景,足球离开脚后,上升到最高点a,再落到地面b处,在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最后静止在地面上。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从离开脚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其动能逐渐增大B.若足球在最高点时,一切外力同时消失,足球将静止C.足球从a处运动到b处的过程中,重力对球做了功D.足球从离开脚到静止在地面上的过程中,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13.如图所示,小科在相同时间内,用相同大小的力,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在不同的水平面上分别移动相同的距离。在此过程中,该力所做功的大小分别为W1、W2,功率的大小分别为P1、P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1=W2 P1=P2 B.W1>W2 P1>P2C.W1=W2 P1<P2 D.W1<W2 P1=P214.如图,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试管口向下倾斜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氢气逸出B.乙实验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C.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通入气体,再用酒精灯加热试管、玻璃管,以防止发生爆炸D.甲、乙两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将氧化铜变成游离态的铜,都发生了置换反应第14题图 第15题图15.为拔除外来入侵物种“一枝黄花”,小科自制了轻质拔草器,如图所示。用该装置拔除同一植株,若l1>l2>l3=l4,下列操作中最省力的是( ▲ )A. B. C. D.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共40分)16.(4分)将下列物质的序号按要求填写在相应物质类别的横线上:①自来水;②乙炔;③干冰;④空气;⑤高锰酸钾;⑥沼气混合物: ▲ ;非金属氧化物: ▲ ;有机物: ▲ ;盐 ▲ (4分)在CuSO4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图中的“●”“○”“”表示溶液中由溶质电离产生的不同离子,则“○”表示 ▲ (填离子符号)。18.(6分)向氯化钡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 X 溶液,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质量的关系图像有如下3种可能:请回答:(1)若 X 为 Na2CO3,则对应的图像为图像①,OA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点时溶液的pH值 ▲ D点时溶液的pH值(选填“>”“<”或“=”)。(2)若 X 为 Na2SO4,则对应的图像为图像 ▲ (选填“①”“②”或“③”)。19.(4分)如图所示,小科将一个铁球缓慢放在弹簧上,放手后,铁球从A位置开始向下运动。在B位置时,铁球运动的速度最大,C位置为铁球运动的最低点。已知AC间的高度差为h,铁球的质量为m。(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耗)(1)B位置到C位置的过程中铁球所受的重力 ▲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弹簧所施加的弹力。(2)从A位置到C位置,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为 ▲ 。(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 20.(10分)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每一次时代变革,都与化学材料的发展密不可分。(1)约四千年前,人类就制造出了种类繁多的青铜器,新铸造的青铜器呈现金黄色或淡黄色。 青铜属于金属材料中的___ ▲ ___(选填“合金”或“纯金属”)。(2)在春秋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在高炉中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炼铁的主要原理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中发生了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填化学式)。(3)我国古代就有湿法冶金技术,湿法冶金是利用置换反应从盐溶液中得到金属。在实验室中,把一定量铁粉加入一定量的Cu(NO3)2、Zn(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试回答:①滤液A中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 ▲ (填离子符号)。②滤渣B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是 ▲ (填化学式)。21.(4分)如图是小科在做俯卧撑、引体向上时的锻炼场景。甲 乙(1)图甲中小科静止时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为F1,图乙中小科静止悬挂在单杠上时,单杠对他双手的作用力为F2,则F1 ▲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2。 (2)重为600牛的小科按图乙的方式,在1分钟完成了10个引体向上,则他完成引体向上的功率是 ▲ 瓦。22.(8分)在科学学习中,我们常用模型来解释实际问题。(1)如图甲为乒乓球发球机,在同一高度以相同的初速度朝不同方向依次发出a、b、c三个质量相同的乒乓球,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 当乒乓球分别运动到A、B、C处时,动能最大的是 ▲ (选填“A”“B”或“C”),乒乓球到达水平球台的速度 ▲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甲 乙 丙汽车发动机在检修时,要将引擎盖拉起,引擎盖的实物图和模型如图丙所示,引擎盖可绕O点自由转动,A为引擎盖重心位置。小科一直保持竖直向上、匀速抬升引擎盖,此时,重力G的力臂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小科对引擎盖的拉力F ▲ (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40分)(8分)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探究的“物体的动能”是指 ▲ (选填字母)。A.铁球在斜面上的动能 B.铁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C.木块被撞击后的动能(2)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应使用质量更 ▲ (选填“大”或“小”)的木块。(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小科可以得出结论: ▲ 。(4)小科利用图丙的装置探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利用质量不同的小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长度后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请判断上述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 。24.(8分)小科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同。(1)如图甲,实验前杠杆处于倾斜状态,应 ▲ (选填“向左”或“向右”)调节杠杆两侧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乙,若在C挂4个钩码,在D处挂 ▲ 个钩码,仍可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3)如图丙,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保持所挂钩码的位置不变,不断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和拉力的大小,使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绘制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与其力臂L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图像中每次描出的点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如图丁中阴影部分) ▲ ▲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原因是 ▲ 。25.(8分)小科对实验室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探究:(1)探究一: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小科取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液,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判断该样品 ▲ 变质(选填“有”或“没有”)。(2)探究二: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程度经过交流讨论,小科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步骤1:取该溶液2mL于试管中,滴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溶液变浑浊 部分 变质步骤2:静置,然后取上层清液放入试管中,滴入硫酸铁溶液 ▲(3)探究三:测定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科称取5g样品,按照如图所示装置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实验,实验通过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①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没有加入植物油,测定结果会偏小B.广口瓶中的植物油和水必须装满,否则结果偏小C.导气管a和b必须在二氧化碳将锥形瓶中的空气排净后才能连接 第25题图②已知CO2常温常压下的密度是1.97g/L,小科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测得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223 ml,则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计算结果精确到0.1%)26.(8分)小科同学发现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通过学习知道该物质为铜锈,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小科对此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铜是在什么条件下锈蚀的?【猜想】(1)根据铜锈的化学式,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水、氧气、 ▲ (填物质名称)共同作用的结果。【设计与实验】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科设计并进行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观察现象如下:(2)从优化实验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哪组实验是多余的 并说明理由 ▲ 。(3)比较B、D两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反思与应用】(4)利用所得结论填空:写出一种防止铜生锈的具体方法 ▲ 。(8分)在实验室,小科在封闭的装置内燃烧某种含碳、氢、氧元素的垃圾,对产生的废气成分(不考虑气态有机物),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检验。【实验过程】拉动注射器,让废气依次通过装置。【实验分析】(1)能证明废气中有水蒸气的现象是 ▲ 。(2)F处的大号注射器,除了可以引导气体流向外,其另一个主要作用是 ▲ 。【反思评价】(3)小科认为,仅根据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无法确定一氧化碳的存在,理由是 ▲ 。(4)小科根据D中的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得出废气中存在一氧化碳。小丽认为该结论不够严密,若废气中存在氢气也会出现该现象。要使上述结论更加严密,为排除氢气的干扰还应添加的一个实验装置及其位置 ▲ 。【实验结果】经检验,废气中存在CO2、CO、H2O。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35分)28.(7分)如图所示,小科骑着电动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若小科的质量为60kg,电动平衡车的质量是20kg,行驶时电动平衡车受到的阻力为车总重的0.05倍,求:(1)电动平衡车行驶时所受的阻力;(2)若小科在10分钟内,行驶了3千米,求电动平衡车牵引力做的功;(3)当电动平衡车以100W的恒定功率匀速行驶时,求电动平衡车行驶的速度。第28题图29.(6分)如图所示,小科用轻质木杆自制了“脚踏式杠杆”,借助杠杆按动教室门的开关按钮。已知OB=60cm、AB=80cm、OC=20cm,当小科在C点用脚给杠杆施加40N的压力F1时,按钮触发,大门打开。(1)请画出压力F1及其力臂l1。(2)该杠杆属于 ▲ 杠杆(填“省力”或“费力”)。(3)计算此时按钮对杠杆施加的水平阻力F2的大小。第29题图30.(7分)为了对氯化钾样品(含KNO3)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他们验数据如下表,请仔细观察和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项目 甲 乙 丙所取固体样品质量(克) 20 10 10加入AgNO3溶液的质量(克) 100 100 200反应后所得的沉淀质量(克) 14.35 14.35 14.35(1)该样品中K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三位同学分别把反应后的溶液过滤(操作中的损失可忽略不计), ▲ 同学所得的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此溶液的溶质质量是多少?31.(7分)黄铜是由铜和锌两种金属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的合金,常被用于制造阀门、水管、空调内外机连接管和散热器等。当黄铜的含锌量不同时,其性能不同,具体数据如表所示。小科同学用足量的稀硫酸对20g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科学探究,有关数据如图所示。含锌量 性能及用途 品质≤35% 塑性好,适于冷热加压加工 优36%~46% 塑性减小而抗拉强度上升,只适于热压力加工 良>46% 抗拉强度下降,无使用价值 差请回答以下问题:(1)反应生成氢气 ▲ g。(2)图中M的值为 ▲ g。(3)求这块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并判断该合金的品质。(写出计算过程)32.(8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环境和能源问题也日益突出,研制清洁能源汽车已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之一。(1)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多为汽油机。汽油燃烧时的能量转化是 ▲ 。(2)氢能源汽车是清洁能源汽车的一个研究方向,但氢的储存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①目前常用的储氢方法是金属储氢法,如氢化钙(CaH2)是一种常用的生氢剂,常温下遇水后能生成氢气和一种碱,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杂志报道,哈佛大学实验室在超高压条件下将氢气转变为金属氢(此过程为物理变化),为氢的储存提供了新方法。金属氢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写出一点)。(3)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以清洁能源驱动的交通工具,可以减少传统燃油汽车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如电动力车主要使用电能,符合减碳理念。从获取电能的各种方式看,下列符合减碳理念的有 ▲ 。A.煤炭发电 B.风力发电 C.水力发电 D.太阳能发电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 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九年级科学试题卷温馨提示: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班级、姓名、座位号等。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l-35.5 O-16 Cu-64 S-32 N-14 Zn-65 Ag-108K-39 C-12 Na-235.本卷 g 取 10N/kg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本大题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制墨技艺历史悠久,下列制墨的工序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烧制墨烟 B.搅拌墨烟 C.捶打磨条 D.翻晾墨条2.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 )A. 氯化钙、生石灰、CaO B. 碳酸钠、苛性钠、Na2CO3C. 碳酸钙、熟石灰、CaCO3 D. 氢氧化钠、烧碱、NaOH3.下列实验操作或者方法正确的是( ▲ )A.称量 NaOH 固体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稀释浓硫酸 D.测溶液的 pH 值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B.塑料、合成橡胶、超级陶瓷材料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C.硫酸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等,也可用于金属除锈D.长期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土壤结构会遭到破坏5.小科在常温下用 Ba(OH)2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利用传感器绘制出溶液 pH 随滴入 Ba(OH)2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 a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HCl 和 BaCl2B.在 a 到 b 段,溶液中 H+ 数量逐渐增多C.在 c 点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为 OH- 和 Cl-D.该反应的实质是 H+ 和 OH- 结合生成 H2O第 5 题图九年级科学试卷·第 1页·共 8页6.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实验方案A Cu CuO 通入足量的氧气并加热B BaSO4 BaCO3 加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C CO2 H2 在足量的氧气中点燃,然后用浓硫酸干燥D SO2 HCl 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然后用浓硫酸干燥7.某无色透明的溶液,在 pH=1 和 pH=13 的条件下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 )2+ + - 2- 2+ + 2- -A.Fe 、K 、NO3 、SO4 B.Mg 、NH4 、SO4 、Cl2+ + - 2- + + - 2-C.Ba 、Na 、NO3 、SO4 D.Na 、K 、NO3 、SO48.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 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依次可能是 Mg、Zn、Fe B.金属活动性:甲>乙>丙C.相对原子质量:甲>乙>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第 8 题图 第 9 题图9.如图所示为喷药无人机在农田上方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同时均匀喷洒农药,关于喷药无人机的能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C.动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D.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10.下列关于功和能,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其动能一定大 B.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说明物体一定具有能量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具有弹性势能 D.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一定短11.对于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2﹣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则一定有 CO3B.加入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一定有 Cl-C.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一定有 SO2﹣4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则一定有 Ba2+12.如图所示为小科踢足球的场景,足球离开脚后,上升到最高点 a,再落到地面 b 处,在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最后静止在地面上。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从离开脚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其动能逐渐增大B.若足球在最高点时,一切外力同时消失,足球将静止C.足球从 a 处运动到 b 处的过程中,重力对球做了功D.足球从离开脚到静止在地面上的过程中,球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第 12题图九年级科学试卷·第 2页·共 8页13.如图所示,小科在相同时间内,用相同大小的力,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在不同的水平面上分别移动相同的距离。在此过程中,该力所做功的大小分别为W1、W2,功率的大小分别为 P1、P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1=W2 P1=P2 B.W1>W2 P1>P2 第 13题图C.W1=W2 P1<P2 D.W1<W2 P1=P214.如图,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试管口向下倾斜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氢气逸出B.乙实验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C.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通入气体,再用酒精灯加热试管、玻璃管,以防止发生爆炸D.甲、乙两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将氧化铜变成游离态的铜,都发生了置换反应第 14 题图 第 15 题图15.为拔除外来入侵物种“一枝黄花”,小科自制了轻质拔草器,如图所示。用该装置拔除同一植株,若 l1>l2>l3=l4,下列操作中最省力的是( ▲ )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有 7 小题,共 40 分)16.(4 分)将下列物质的序号按要求填写在相应物质类别的横线上:①自来水;②乙炔;③干冰;④空气;⑤高锰酸钾;⑥沼气混合物: ▲ ;非金属氧化物: ▲ ;有机物: ▲ ;盐 ▲17. (4 分)在 CuSO4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NaOH 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图中的“●”“○”“ ”表示溶液中由溶质电离产生的不同离子,则“○”表示 ▲ (填离子符号)。 第 17题图18.(6 分)向氯化钡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 X 溶液,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 溶液质量的关系图像有如下 3种可能:九年级科学试卷·第 3页·共 8页请回答:(1)若 X 为 Na2CO3,则对应的图像为图像①,OA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 点时溶液的 pH 值 ▲ D 点时溶液的 pH 值(选填“>”“<”或“=”)。(2)若 X 为 Na2SO4,则对应的图像为图像 ▲ (选填“①”“②”或“③”)。19.(4 分)如图所示,小科将一个铁球缓慢放在弹簧上,放手后,铁球从 A 位置开始向下运动。在 B 位置时,铁球运动的速度最大,C 位置为铁球运动的最低点。已知 AC 间的高度差为 h,铁球的质量为 m。(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耗)(1)B位置到 C位置的过程中铁球所受的重力 ▲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弹簧所施加的弹力。(2)从 A 位置到 C 位置,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为 ▲ 。(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 第 19题图20.(10 分)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每一次时代变革,都与化学材料的发展密不可分。(1)约四千年前,人类就制造出了种类繁多的青铜器,新铸造的青铜器呈现金黄色或淡黄色。青铜属于金属材料中的___ ▲ ___(选填“合金”或“纯金属”)。(2)在春秋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已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在高炉中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炼铁的主要原理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中发生了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 (填化学式)。(3)我国古代就有湿法冶金技术,湿法冶金是利用置换反应从盐溶液中得到金属。在实验室中,把一定量铁粉加入一定量的 Cu(NO3)2、Zn(NO3)2和 AgNO3混合溶液中,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试回答:①滤液 A 中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 ▲ (填离子符号)。②滤渣 B 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是 ▲ (填化学式)。21.(4 分)如图是小科在做俯卧撑、引体向上时的锻炼场景。甲 乙(1)图甲中小科静止时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为 F1,图乙中小科静止悬挂在单杠上时,单杠对他双九年级科学试卷·第 4页·共 8页手的作用力为 F2,则 F1 ▲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2。(2)重为 600 牛的小科按图乙的方式,在 1 分钟完成了 10 个引体向上,则他完成引体向上的功率是 ▲ 瓦。22.(8 分)在科学学习中,我们常用模型来解释实际问题。(1)如图甲为乒乓球发球机,在同一高度以相同的初速度朝不同方向依次发出 a、b、c 三个质量相同的乒乓球,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 当乒乓球分别运动到 A、B、C 处时,动能最大的是 ▲ (选填“A”“B”或“C”),乒乓球到达水平球台的速度 ▲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甲 乙 丙(2)汽车发动机在检修时,要将引擎盖拉起,引擎盖的实物图和模型如图丙所示,引擎盖可绕O 点自由转动,A为引擎盖重心位置。小科一直保持竖直向上、匀速抬升引擎盖,此时,重力 G的力臂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小科对引擎盖的拉力 F ▲ (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 5 小题,共 40 分)23. (8 分)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探究的“物体的动能”是指 ▲ (选填字母)。A.铁球在斜面上的动能 B.铁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C.木块被撞击后的动能(2)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应使用质量更 ▲ (选填“大”或“小”)的木块。(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小科可以得出结论: ▲ 。(4)小科利用图丙的装置探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利用质量不同的小球将同一弹簧压缩相同长度后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请判断上述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 。24.(8 分)小科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同。(1)如图甲,实验前杠杆处于倾斜状态,应 ▲ (选填“向左”或“向右”)调节杠杆两侧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九年级科学试卷·第 5页·共 8页(2)如图乙,若在 C挂 4个钩码,在 D处挂 ▲ 个钩码,仍可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3)如图丙,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保持所挂钩码的位置不变,不断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作用点和拉力的大小,使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绘制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与其力臂 L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图像中每次描出的点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如图丁中阴影部分) ▲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原因是 ▲ 。25.(8 分)小科对实验室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探究:(1)探究一: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小科取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液,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判断该样品 ▲ 变质(选填“有”或“没有”)。(2)探究二:氢氧化钠固体变质程度经过交流讨论,小科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步骤 1:取该溶液 2mL 于试管中,滴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溶液变浑浊部分变质步骤 2:静置,然后取上层清液放入试管中,滴入硫酸铁溶液 ▲(3)探究三:测定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科称取 5g 样品,按照如图所示装置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实验,实验通过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①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没有加入植物油,测定结果会偏小B.广口瓶中的植物油和水必须装满,否则结果偏小C.导气管 a 和 b 必须在二氧化碳将锥形瓶中的空气排净后才能连接 第 25 题图②已知 CO2常温常压下的密度是 1.97g/L,小科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测得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223 ml,则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26.(8 分)小科同学发现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物质,通过学习知道该物质为铜锈,俗称铜绿,主要成分是 Cu2(OH)2CO3,小科对此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铜是在什么条件下锈蚀的?【猜想】(1)根据铜锈的化学式,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水、氧气、 ▲ (填物质名称)共同作用的结果。【设计与实验】借鉴“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科设计并进行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观察现象如下:九年级科学试卷·第 6页·共 8页(2)从优化实验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哪组实验是多余的 并说明理由 ▲ 。(3)比较 B、D 两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反思与应用】(4)利用所得结论填空:写出一种防止铜生锈的具体方法 ▲ 。27.(8分)在实验室,小科在封闭的装置内燃烧某种含碳、氢、氧元素的垃圾,对产生的废气成分(不考虑气态有机物),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检验。【实验过程】拉动注射器,让废气依次通过装置。【实验分析】(1)能证明废气中有水蒸气的现象是 ▲ 。(2)F处的大号注射器,除了可以引导气体流向外,其另一个主要作用是 ▲ 。【反思评价】(3)小科认为,仅根据 E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无法确定一氧化碳的存在,理由是 ▲ 。(4)小科根据 D 中的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得出废气中存在一氧化碳。小丽认为该结论不够严密,若废气中存在氢气也会出现该现象。要使上述结论更加严密,为排除氢气的干扰还应添加的一个实验装置及其位置 ▲ 。【实验结果】经检验,废气中存在 CO2、CO、H2O。四、综合题(本大题有 5 小题,共 35 分)28.(7 分)如图所示,小科骑着电动平衡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若小科的质量为60kg,电动平衡车的质量是 20kg,行驶时电动平衡车受到的阻力为车总重的 0.05 倍,求:(1)电动平衡车行驶时所受的阻力;(2)若小科在 10 分钟内,行驶了 3千米,求电动平衡车牵引力做的功;(3)当电动平衡车以 100W 的恒定功率匀速行驶时,求电动平衡车行驶的速度。第 28 题图29.(6 分)如图所示,小科用轻质木杆自制了“脚踏式杠杆”,借助杠杆按动教室门的开关按钮。已知 OB=60cm、AB=80cm、OC=20cm,当小科在 C点用脚给杠杆施加 40N 的压力 F1时,按钮触发,大门打开。(1)请画出压力 F1及其力臂 l1。(2)该杠杆属于 ▲ 杠杆(填“省力”或“费力”)。(3)计算此时按钮对杠杆施加的水平阻力 F2的大小。第 29 题图九年级科学试卷·第 7页·共 8页30.(7 分)为了对氯化钾样品(含 KNO3)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他们验数据如下表,请仔细观察和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项目 甲 乙 丙所取固体样品质量(克) 20 10 10加入 AgNO3溶液的质量(克) 100 100 200反应后所得的沉淀质量(克) 14.35 14.35 14.35(1)该样品中 KCl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三位同学分别把反应后的溶液过滤(操作中的损失可忽略不计), ▲ 同学所得的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此溶液的溶质质量是多少?31.(7 分)黄铜是由铜和锌两种金属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的合金,常被用于制造阀门、水管、空调内外机连接管和散热器等。当黄铜的含锌量不同时,其性能不同,具体数据如表所示。小科同学用足量的稀硫酸对 20g 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科学探究,有关数据如图所示。含锌量 性能及用途 品质≤35% 塑性好,适于冷热加压加工 优36%~46% 塑性减小而抗拉强度上升,良只适于热压力加工>46% 抗拉强度下降,无使用价值 差请回答以下问题:(1)反应生成氢气 ▲ g。(2)图中 M的值为 ▲ g。(3)求这块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并判断该合金的品质。(写出计算过程)32.(8 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环境和能源问题也日益突出,研制清洁能源汽车已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之一。(1)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多为汽油机。汽油燃烧时的能量转化是 ▲ 。(2)氢能源汽车是清洁能源汽车的一个研究方向,但氢的储存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①目前常用的储氢方法是金属储氢法,如氢化钙(CaH2)是一种常用的生氢剂,常温下遇水后能生成氢气和一种碱,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杂志报道,哈佛大学实验室在超高压条件下将氢气转变为金属氢(此过程为物理变化),为氢的储存提供了新方法。金属氢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写出一点)。(3)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以清洁能源驱动的交通工具,可以减少传统燃油汽车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如电动力车主要使用电能,符合减碳理念。从获取电能的各种方式看,下列符合减碳理念的有 ▲ 。A.煤炭发电 B.风力发电 C.水力发电 D.太阳能发电九年级科学试卷·第 8页·共 8页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九年级科学答题卷温馨提示:1.答题必须书写在各规定区域之内,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将被视为无效。当需要修改答题内容时,可用修改符号将该书写内容划去,然后紧挨着在其上方或下方写出新的答案,修改部分的书写与正文一样不能超过该题的答题区域,否则,修改的答案将被视为无效。2.请勿使用修正液、修正带等工具。 缺考[ ]3.选择题请使用2B铅笔填图姓名 班级 座位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01 [ A ] [ B ] [ C ] [ D ] 06 [ A ] [ B ] [ C ] [ D ] 11 [ A ] [ B ] [ C ] [ D ]02 [ A ] [ B ] [ C ] [ D ] 07 [ A ] [ B ] [ C ] [ D ] 12 [ A ] [ B ] [ C ] [ D ]03 [ A ] [ B ] [ C ] [ D ] 08 [ A ] [ B ] [ C ] [ D ] 13 [ A ] [ B ] [ C ] [ D ]04 [ A ] [ B ] [ C ] [ D ] 09 [ A ] [ B ] [ C ] [ D ] 14 [ A ] [ B ] [ C ] [ D ]05 [ A ] [ B ] [ C ] [ D ] 10 [ A ] [ B ] [ C ] [ D ] 15 [ A ] [ B ] [ C ] [ D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共40分)16.(4分) ; ; ;17.(4分)(1) (2)18.(6分)(1) ;(2)19.(4分)(1) (2)20.(10分)(1)(2) ;(3)① ;②21.(4分)(1) (2)22.(8分)(1) ; (2)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40分)23.(8分)(1) ; (2)(3)(4)24.(8分)(1)(2)(3) ;25.(8分)(1) (2)(3)① ②26.(8分)(1)(2)(3)(4)27.(8分)(1)(2)(3)(4)四、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35分)28.(7分)(1)(2)(3)29.(6分)(1)(2)(3)30.(7分)(1)(2)31.(7分)(1)(2)(3)32.(8分)(1)(2) ①②(3)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 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九年级科学答题卷温馨提示:1.答题必须书写在各规定区域之内,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将被视为无效。当需要修改答题内容时,可用修改符号将该书写内容划去,然后紧挨着在其上方或下方写出新的答案,修改部分的书写与正文一样不能超过该题的 粘贴条形码区域答题区域,否则,修改的答案将被视为无效。2.请勿使用修正液、修正带等工具。 缺考[ ]3.选择题请使用 2B 铅笔填图姓名 班级 座位号: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01 [ A ] [ B ] [ C ] [ D ] 06 [ A ] [ B ] [ C ] [ D ] 11 [ A ] [ B ] [ C ] [ D ]02 [ A ] [ B ] [ C ] [ D ] 07 [ A ] [ B ] [ C ] [ D ] 12 [ A ] [ B ] [ C ] [ D ]03 [ A ] [ B ] [ C ] [ D ] 08 [ A ] [ B ] [ C ] [ D ] 13 [ A ] [ B ] [ C ] [ D ]04 [ A ] [ B ] [ C ] [ D ] 09 [ A ] [ B ] [ C ] [ D ] 14 [ A ] [ B ] [ C ] [ D ]05 [ A ] [ B ] [ C ] [ D ] 10 [ A ] [ B ] [ C ] [ D ] 15 [ A ] [ B ] [ C ] [ D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 7 小题,共 40 分)16.(4 分) ; ; ;17.(4 分)(1) (2)18.(6 分)(1) ;(2)19.(4 分)(1) (2)20.(10 分)(1)(2) ;(3)① ;②21.(4 分)(1) (2)22.(8 分)(1) ; (2) ;九年级科学试卷·第 1 页· 共 4 页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 5 小题,共 40 分)23.(8 分)(1) ; (2)(3)(4)24.(8 分)(1)(2)(3) ;25.(8 分)(1) (2)(3)① ②26.(8 分)(1)(2)(3)(4)27.(8 分)(1)(2)(3)(4)九年级科学试卷·第 2 页· 共 4 页四、综合题(本大题有 5 小题,共 35 分)28.(7 分)(1)(2)(3)29.(6 分)(1) (2)(3)九年级科学试卷·第 3 页· 共 4 页30.(7 分)(1)(2)31.(7 分)(1)(2)(3)32.(8 分)(1)(2) ①②(3)九年级科学试卷·第 4 页· 共 4 页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九年级科学答案纸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2 3 4 5 6 7 8 9 10A D C B B B D D C B11 12 13 14 15C C A C C二、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共40分)16.(4分)①④⑥;③;②;⑤17.(4分)(1)CuSO4+2NaOH=Cu(OH)2↓+Na2SO4 (2)Na+18.(6分)(1)Na2CO3+2HCl=2NaCl+H2O+CO2↑;< (2)③19.(4分)(1)小于 (2)mgh20.(10分)(1)合金(2)3CO+Fe2O3 2Fe+3CO2;Fe2O3(3)① Fe2+、Zn2+; ② Cu、Fe、Ag21. (4分) (1)小于 (2)7022.(8分)(1)B;相同 (2)减小;不变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40分)23.(8分)(1)B(2)小(3)当物体的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4)不可行。小球的动能由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而来,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故弹簧的弹性势能相同,转化成的小球动能也相同,木块最终移动的距离也相同(答出“小球动能相同”即给分)24.(8分)(1)向右 (2)6(3)相等;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保持不变25.(8分)(1)有 (2)产生红褐色沉淀(3)①A ②21.2%26.(8分)(1)二氧化碳 (2)A。A组实验存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两个变量(3)铜生锈需要氧气(4)保持铜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在铜表面镀上保护膜等(言之有理即可)27.(1)A中固体变蓝 (2)收集尾气(3)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不一定来自CO和CuO的反应,可能是原来的CO2在B装置中没有被除尽(4)在D和E之间连接一个A装置(或盛有无水硫酸铜的U型管)四、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35分)28.(7分)(1)解;G总=(m车+m人)g=(20kg+60kg)×10N/kg=800Nf=0.05G总=0.05×800N=40N 2分答:电动平衡车行驶时所受的阻力为40N.(2)解:F=f=40NW=F·s=40N×3000m=1.2×105J 3分答:电动平衡车牵引力做的功为1.2×105J.(3)解:v===2.5m/s 2分答:动平衡车行驶的速度为2.5m/s.29.(6分)(1)2分(2)费力 1分(3)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l1=F2·l240N×20cm=F2×80cm F2=10N 3分答:此时按钮对杠杆施加的水平阻力F2的大小为10N.30.(7分)(1)解:设10g样品中氯化钾质量为KCl+AgNO3=KNO3+AgCl↓74.5 143.5x 14.35gx=7.45gKCl%= 3分答:该样品中氯化钾质量分数为74.5%.(2)乙同学 1分解:设10g样品反应生成的硝酸钾质量为yKCl+AgNO3=KNO3+AgCl↓101 143.5y 14.35y=10.1gm硝酸钾=10g-7.45g+10.1g=12.65g 3分答:此溶液的溶质质量是12.65g.31.(7分)(1)0.2 2分 (2)119.8 2分(3)设10g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65 2x 0.2gx=6.5gZn%= 3分答:这块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2.5%,该合金的品质为优。(8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2H2O+CaH2=Ca(OH)2+2H2↑(3)可燃性;还原性等(言之有理即可) (4)BCD2024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九年级科学答案纸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2 3 4 5 6 7 8 9 10A D C B B B D D C B11 12 13 14 15C C A C C二、选择题(本大题有 7 小题,共 40 分)16.(4分)①④⑥;③;②;⑤17.(4分)(1)CuSO4+2NaOH=Cu(OH)2↓+Na2SO4 (2)Na+18.(6分)(1)Na2CO3+2HCl=2NaCl+H2O+CO2↑;< (2)③19.(4分)(1)小于 (2)mgh20.(10分)(1)合金(2)3CO+Fe2O 高温3 === 2Fe+3CO2;Fe2O3(3)① Fe2+、Zn2+; ② Cu、Fe、Ag21. (4分) (1)小于 (2)7022.(8分)(1)B;相同 (2)减小;不变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 5 小题,共 40 分)23.(8分)(1)B(2)小(3)当物体的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4)不可行。小球的动能由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而来,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故弹簧的弹性势能相同,转化成的小球动能也相同,木块最终移动的距离也相同(答出“小球动能相同”即给分)24.(8分)(1)向右 (2)6(3)相等;阻力和阻力臂保持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保持不变25.(8 分)(1)有 (2)产生红褐色沉淀(3)①A ②21.2%26.(8分)(1)二氧化碳 (2)A。A 组实验存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两个变量(3)铜生锈需要氧气(4)保持铜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在铜表面镀上保护膜等(言之有理即可)27.(1)A 中固体变蓝 (2)收集尾气(3)使 E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CO2 不一定来自 CO 和 CuO 的反应,可能是原来的 CO2 在 B 装置中没有被除尽(4)在 D 和 E 之间连接一个 A 装置(或盛有无水硫酸铜的 U 型管)四、综合题(本大题有 5 小题,共 35 分)28.(7分)(1)解;G 总=(m 车+m 人)g=(20kg+60kg)×10N/kg=800Nf=0.05G 总=0.05×800N=40N 2分答:电动平衡车行驶时所受的阻力为 40N.(2)解:F=f=40NW=F·s=40N×3000m=1.2×105J 3分答:电动平衡车牵引力做的功为 1.2×105J.3 v= P =100w( )解: =2.5m/s 2分F 40N答:动平衡车行驶的速度为 2.5m/s.29.(6分)(1)2分(2)费力 1分(3)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1·l1=F2·l240N×20cm=F2×80cm F2=10N 3分答:此时按钮对杠杆施加的水平阻力 F2的大小为 10N.30.(7分)(1)解:设 10g样品中氯化钾质量为KCl+AgNO3=KNO3+AgCl↓74.5 143.5x 14.35g74.5 143.5 x=7.45gx 14.35gKCl%= 7.45g 100% 74.5% 3分10g答:该样品中氯化钾质量分数为 74.5%.(2)乙同学 1分解:设 10g样品反应生成的硝酸钾质量为 yKCl+AgNO3=KNO3+AgCl↓101 143.5y 14.35101 143.5 y=10.1gy 14.35gm 硝酸钾=10g-7.45g+10.1g=12.65g 3分答:此溶液的溶质质量是 12.65g.31.(7 分)(1)0.2 2 分 (2)119.8 2 分(3)设 10g 样品中锌的质量为 xZn+H2SO4=ZnSO4+H2↑65 2x 0.2gx=6.5gZn%= 6.5g 100% 32.5%<35% 3分20g答:这块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32.5%,该合金的品质为优。32.(8 分)(1)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2H2O+CaH2=Ca(OH)2+2H2↑(3)可燃性;还原性等(言之有理即可) (4)BC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9.docx 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9.pdf 期中独立作业答案.docx 期中独立作业答案.pdf 科学期中卷答题纸.docx 科学期中卷答题纸.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