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学业诊断政治试卷(考试时间:下午2:30一3:45)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做题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表相应位置)题号2345678答案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1.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又行进到关键节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再次释放“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这一信号。这是基于改革开放是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②决定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一招③当代中国人民普遍的精神标识④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抉择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高三政治第1页(共10页)2.“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被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称为“新社会的本质”。进人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面进步,也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这说明①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践行科学社会主义②只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就能实现国家富强③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④科学社会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焕发生机活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习近平经济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关于做好经济工作的策略方法,紧扣经济工作特点,不断深化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把宏观战略与中观微观实践操作相贯通,彰显科学原理和工作艺术相统一,既促进认识深化,又推动能力提升,是指导我们应对风险挑战、做好经济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下列对习近平经济思想认识正确的是①为世界各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具体路径②是新时代党领导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③是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的行动指南④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并为全球经济发展指明方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民营经济在稳增长、促创新、增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新征程上,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①降低市场准人门槛,引导民营经济更好发挥主体作用②加大发展要素支持力度,保障民营企业降低经营风险③健全创新激励政策,持续支持民营企业提升创新水平④建设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高三政治第2页(共10页)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学业诊断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D B C D B A B A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A B A C B D 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大题,共 52 分)17.(8 分)①顺应发展新形势,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双轮驱动”。(2 分)②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依靠科技创新形成竞争新优势。(2分)③培育新兴产业,为传统煤炭企业节约成本,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2 分)④面向市场新需求,开辟发展新领域,塑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2 分)18. (8 分)①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方向指引与政治保证。(2 分)②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与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实现民主立法保障人民权益。(2 分)③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善协商民主体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2 分)④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夯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基石。(2分)19.(18 分)(1)①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利用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加大对“红色基因库”的研究,丰富红色文化内涵。(2分)②创新红色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形式,讲好“红色故事”,增强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2 分)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精品课程,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分)④推进红色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2 分)(2)①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5 分)韶山立足地区发展整体,加大旅游景区统一规划、保护、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强综合决策,进一步优化红色旅游环境秩序,探索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其他产业资源融合发展。(5分)20.(18 分)(1)①提高立法科学性,健全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体系,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法律依据。(2 分)②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管,以高质量的执法助推美丽中国建设。(2分)③坚持公正司法,严惩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保障。(2 分)④加大普法力度,提升全社会成员保护生态环境的法治素养,夯实美丽中国建设的法治基础。(2分)(2)①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5 分)②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有利于构建与美丽中国建设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助推高质量发展。(5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评高三年级政治试卷(PDF版,含答案).pdf 高三政治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