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级科学素养测评(2024.11)
一、选择题(共40分)
1.如右图,用同种瓷砖切割成宽度相同而长度不同的砖条,用小锤敲击。当用相同的力时, 它们恰好能发出“1、2、3、4、5、6、7”的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出的声音是瓷砖振动产生的
B. “7”的音是B瓷砖发出的
C.瓷砖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到耳朵里
2.在参与呼吸的器官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A.鼻腔 B.气管 C.肺
3.往玻璃杯中慢慢加水,边加边敲击杯子上部的杯壁,( )。
A.声音由高变低 B.声音由低变高 C.声音由弱变强
4.在公共场所,我们要做到“轻声说话”; 在课堂上,我们要“大声朗读”,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色 B.音高 C.音量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的音叉发出的声音高
B.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声音的高低会发生变化
C. “哆”“唻”“咪”三个音阶中,“哆”的音最高
6.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低,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A.拉紧弦线 B.增加发声部分弦的长度
C.缩短发声部分弦的长度 D.用更大的力弹拨弦线
7.下列生活中的现象,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人在河边听到哗哗流水声
B.雨水打在伞上的“嗒嗒”声
C.要上钩的鱼儿被岸上喊话声吓跑
8.吹竖笛能发出声音是由于 ( )在振动。
A. 竖笛管 B. 竖笛管中的空气 C. 吹奏者的声带
9.在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这是因为( )。
A. 回声 B. 人的错觉 C. 撞击虽然停止,但大钟仍在振动
四年级科学素养测评 第1页 共4页
10.运动以后人呼吸会变快,那是因为运动以后( ),所以肺要更加卖力的工作,我们的呼吸也变得更急促。
A. 心跳加快 B. 需要更多的二氧化碳 C. 需要更多的氧气
11.用一软橡胶棒以不同的力轻敲同一个音叉,所产生的声音将不同的是 ( )
A.频率 B.音调 C.音量 D.音色
1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着气体交换,是(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
A. 氧气 二氧化碳 B. 水蒸气 二氧化碳 C. 氧气 氮气
13.下面的方法中,( )不能用于比较肺活量的大小。
A.比较吹哨子的时间长短 B.比较能让肺活量袋鼓起来的最大值
C.比较谁跑得比较快
14.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 )
A.提高声音的音调 B.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
C.降低声音的音调 D.增强音色
15.下面物体中传声效果最好的是 ( )
A.铝箔 B.木尺 C.棉线 D.尼龙绳
16.下面是歌曲《两只老虎》的一段旋律,其中最高的音是( )
1 2 3 1 | 1 2 3 1 | 3 4 5 - | 3 4 5-|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
A.1 B.3 C.5
17.下列关于肺活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肺活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B.肺活量是人体吸入很少的空气后,呼出去的空气的量
C.同一年龄段的男生和女生的肺活量标准是一样的
18.平时爱运动的人,运动后恢复正常心跳所需的时间和平时不爱运动的人相比( )
A.要长 B.要短 C.是一样的
19.在古代战争中,士兵们用“伏地听声”的方法能听到远处的马蹄声,并判断敌人骑兵的多少和远近,这是因为( )。
A.马蹄声非常响 B.空气传播声音效果好 C.大地传播声音效果好
20.如图所示,在鼓面上撒一些豆子,敲打鼓面可以看到豆子在上下跳动,该实验是在探究( )。
A.声音的高低与敲击力度之间的关系
B.声音的强弱与豆子跳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C.声音的强弱与鼓面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四年级科学素养测评 第2页 共4页
二、非选择题。 (共60分)
1.苏苏同学准备利用硬纸盒、美工刀、回形针、橡皮筋等工具和材料制作一个“橡皮筋琴”,她先用美工刀在硬纸盒中间挖空一块,再用回形针固定橡皮筋,最后通过调试声音,优化乐器(如图)。(8分)
(1)如果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一根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强弱是 的; 如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几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发出声音的高低是 的。(均填“相同”或“不同”)
(2)经过调试,苏苏发现某一根橡皮筋发出的声音特别刺耳,这是因为橡皮筋振动的( )
A.频率太快 C.频率太慢 B.幅度太大 D.幅度太小
(3)如果想让(2)中这根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低一些,她可以把橡皮筋调 (填“松”或“紧”)一些。
2.图中是人耳模型,请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作答。(14分)
(1) 请将人耳结构模型的名称补充完整,只要填序号。
(2) 在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中,首先是物体的振动带动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 的振动, 将振动传达到 ,并刺激 ,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信号,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3.为了探究“肺是怎样呼吸的”,苏苏制作了一个呼吸模拟装置(如右图)。(共16分)
(1) 该装置中,塑料瓶模拟人的( ),瓶内气球模拟人的( ),吸管模拟人的( ),瓶底橡皮膜模拟人的( ) (填选项) (8分)
A.肺 B.膈肌 C.气管 D.胸廓
四年级科学素养测评 第3页 共4页
(2) 苏苏用他制作的装置进行下列操作:向外拉瓶底橡皮膜,瓶内气球会 (填“瘪”或“鼓”),说明肺在 (填“吸气”或“呼气”);向里推瓶底橡皮膜,瓶内气球会 (填“瘪”或“鼓”),说明肺在 (填“吸气”或“呼气”)。(4分)
(3) 呼吸器官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请列举两个保护呼吸器官的措施。(4分)
4.请把下列事件和相应原理连一连。(共12分)
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 物体停止振动,发声就会停止
用手触摸正在发声的喇叭,会感觉到振动 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给摩托车的发动机装上消声器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将敲响的锣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了 声音的强弱是可以控制的
5.下面是四年级四位同学利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分别测量了自己的肺活量。(10分)
姓名 肺活量
A 同学(女) 1000毫升
B 同学(女) 650 毫升
C 同学(男) 2750 毫升
D同学(男) 2250 毫升
(1) 简易肺活量测量袋使用方法排序正确的是 ( )
①展开测量袋
②深吸一口气,将气体从通气管呼入测量袋
③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
④肺部气体全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避免空气跑出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
(2)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如下: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 1100毫升~2600毫升; 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在900毫升~2000毫升。四位同学中肺活量不达标的是 同学,超出标准值的是 同学。(均填字母)
(3) 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对于肺活量不达标的同学,请你向他提出至少两条建议。(4分)
四年级科学素养测评 第4页 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