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六年级科学素养测评 (2024.11)
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30分)
1. 如图甲、乙所示,两个装水的玻璃容器的水中各有一个小球。从容器侧面观察,两个小球大小相同。如果将小球从水中取出比较,结果是( )。
A. 甲容器里的小球大
B. 乙容器里的小球大
C. 两个容器里的小球一样大
2. 有关显微技术发展历史的过程正确的是( )。
A. 放大镜→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B. 放大镜→光学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C. 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3. 菲菲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某生物玻片标本时的视野如图所示,若要使视野中的物体移动到中间,应向( )方移动玻片标本。
A. 右下 B. 左上 C. 左下
4.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
B. 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C. 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
5. 下列所示的各种微生物是草履虫的是( )。
6.小明查了大量的资料,发现地壳厚度约17千米,地幔厚度约2900千米,地核平均半径约3500千米,以下( )橡皮泥地球模型比较符合地球的结构。
7. 下列假设中不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
A. 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B. 地球不动,太阳自转
C. 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六年级科学素养测评 第1页 共4页)
8. 如果在船的桅杆顶部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降低,直至消失。这一事实能够说明的观点是( )。
A. 地球是球体 B. 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 C. 日月星辰都围绕着地球转
9. 乌鲁木齐比北京晚迎来黎明,其原因与( )无关。
A. 北京位于乌鲁木齐的东边 B. 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C.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10.坐在转椅上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观察到周围的景物是( )运动的。
A. 顺时针方向 B. 逆时针方向 C. 没有规律
11. 下列动物的活动受地球自转影响的是( )。
A. 青蛙冬眠 B. 大雁南飞 C. 蝙蝠夜行
12.下面两幅图是北京地区某地不同季节正午时分阳光从窗户照进来的情形,据图可判断( )图是夏天拍的。
A. ① B. ② C. 无法确定
13.下列生物活动与四季变化无关的是( )。
A. 北极狐季节性换毛 B. 柳树秋冬落叶 C. 植物向着阳光生长
14.下列是制作微生物装片的操作步骤,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②①③
15.下列关于微生物,说法错误的是 ( )。
A. 制作面包要加入酵母菌,有利于疏松多孔
B. 利用微生物可以处理污水和厨余垃圾
C. 霉菌使食物霉变,把食物放于高温潮湿处可防霉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
( )1. 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发现无论是太阳围着地球转,还是地球围着太阳转,都可以形成昼夜交替现象。
( )2. 按照“地心说”和“日心说”这两种观点来做模拟实验,都能发生昼夜交替现象。
( )3. 科学家简·施旺麦丹是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
( )4. 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每天昼和夜的时间各是12小时。
( )5. 自来水是经过消毒处理的,水中不会有微生物。
( )6. 生物的白天活动或夜晚活动是没有规律的。
( )7. 在制作地球自转模型时,横切橙子是为了模拟赤道线。
( )8.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对因较厚而不便于观察的物体,需要制作玻片标本。
( )9. 根据世界地形图,可以看出地球上的海洋比陆地的面积大。
( )10. 傅科摆、卫星图像都能为地球公转提供有力的证据。
(六年级科学素养测评 第2页 共4页)
三、探究题。(共50分)
1. 昼夜交替现象。(每空2分,共10分)
(1)在探究昼夜交替现象时,成成和同学查阅资料了解到,地球绕着 转动,称为自转,自转一周需要的时间是 小时。
(2)如右图,我们知道太阳光 (填“能”或“不能”)照亮整个地球。此时,A点所在地区处于 。
(3)在右图中,A、B代表两座城市,假如北京此时是12时,纽约是24时,请你判断,代表北京的应该是 (填“A”或“B”)。
2.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每空2分,共12分)
在探究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实验中,我们用蜡烛模拟太阳,用地球模型模拟地球。请观察模拟实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当地球绕太阳公转到 位置时,北半球是春季。
(2) 当地球绕太阳公转到 位置时,北京地区正午日影最长。
(3) 当地球绕太阳公转到 位置时,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4) 当地球从A位置运行到B位置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 (填“升高”或“降低”)。
(5) 若想去南极探险考查,最好选哪个位置 ,是北半球的 季。
3. 显微镜的使用。(每空2分,共16分)
学习了微小世界单元内容之后,小明对微小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和同学在课后继续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1) 昆虫的触角相当于“鼻子”,状状在放大镜下看到的蝴蝶触角是( )。
(六年级科学素养测评 第3页 共4页)
(2) 状状找来了不同放大倍数的凸透镜镜片,其中放大倍数最高的镜片是( )。
A. 面积最大的 B. 凸度最小的 C. 凸度最大的
(3) 他做了下列几种放大倍数的简易显微镜,用来观察同一物体时,视野最大的是( )。
A. 15倍 B. 30倍 C. 50倍
(4) 组装简易显微镜的步骤:①找到最大、最清晰的图像; ②固定镜片; ③上下调整镜片距离。正确的顺序是( )。
A. ②③① B. ③①② C. ①③②
(5)使用简易显微镜时,上下调整镜片到物体的距离相当于光学显微镜使用步骤中的( )。
A. 调焦 B. 对光 C. 上片
(6) 状状想要培养微生物,最好选择( )。
A. 自来水 B. 矿泉水 C. 池塘里的水
(7) 在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 )。
(8) 他用简易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只能看到一些小颗粒在移动,但看不清楚,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 。
4. 探索微小世界。(每空2分,共12分)
纸币的使用频率越高,纸币上的细菌数量越多。某科技活动小组从银行、商店、农贸市场及医院收费处随机采集6种面值的纸币样品各30张,分别用无菌生理盐水漂洗各种纸币,对洗出煮液进行细菌培养,测得如下表的数据。
面值 5角 1元 5元 10元 50元 100元
细菌总数(个) 147400 363 150 98800 145500 25700 12250
每张的细菌数(个) 4913 12 105 3293 4850 857 408
每平方厘米的细菌数(个) 34 75 19 25 4 2
(1) 由表中数据可以推测, 元面值纸币的使用频率最高。 (2分)
(2) 在使用表中数据推出上述结论的过程中,为使结论更为可靠,应比较各面值纸币的 (填“细菌总数” “每张的细菌数”或“每平方厘米的细菌数”)。 (2分)
(3) 探究结束之后,他们继续利用显微镜观察了许多细胞,如下图所示,请把细胞图像与其对应的名称用线连起来。(8分)
(六年级科学素养测评 第4页 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