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地理总复习提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地理总复习提纲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地理总复习提纲(13页)
1.1疆域
一、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半球、 半球 。
2.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 ,南部部分地区位于 ,没有 。
3.海陆位置: 东部, 西岸。
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二、领土四至点
(
差异
)最北端:在 省 县北端的 主航道中心线上;
最南端:为 省南沙群岛中的 ;
(
差异
)最西端:在 自治区的 高原上;
最东端:位于 省 江与 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

)三、我国的国土
1.陆地面积 平方千米,仅次于
(

)和 ,居世界第 位。
(
A
) (

) (
a
)2.陆上邻国 个。看图填出下列国家
(
B
) (
b
)① ② ③
④ ⑤
(
C
)3.隔海相望的国家 个。
(

)a b
(
1
) (

) (
C
)4.临海(自北向南):A 、B 、
(
2
) (
D
) C 、D 。
5.即相邻又隔海相望: 、
6.我国的两个内海: 、
7.我国的两个岛屿:1. 2.
四、省级行政区
1.三级行政区: (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市、自治县)
(镇、民族乡)
2.我国有 个省, 个自治区,
个直辖市, 个特别行政区。
3.回归线穿过的省及简称
(

) (

) (

) (

)① ( )② ( )
③ ( )④ ( )
4.
1.2人口
一、中国的人口
数量: (最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人口多的影响
(1)优势: 、
(2)劣势: 、 、 、
4.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制定的人口的基本国策是: 政策。
5.实行计划生育后带来的影响:人口老龄化 、 、
6.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调整生育政策,开放“二孩”和“三孩”政策
二、人口分布
1.特点:东多西少
2.人口地理分界线:
此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3.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①地形:东部地区多平原,地形平坦
②气候:东部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多,气候湿润
③交通:东部地形平坦,交通网密集,交通便利
1.3民族
民族个数:我国一共有 民族,包括
1.汉族:人数 ,占总人口的 %。
2. 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 。
3.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一句话):
4.少数民族主要节日(P17图片记住)
(1)傣族: (云南) (2)藏 族: (西藏自治区)
(3)苗族: (云南) (4)蒙古族: (内蒙古自治区)
(5)壮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 (6)汉 族: (全国各地)
二、民族分布
1.汉族:
2.少数民族: 、 、
3.民族分布总特点: 、 、 。
4.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实行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5.少数民族数量(个数)最多的省:
2.1地形和地势
一、地形
1.我国地形特点: 。
2.山区面积大的影响:
(1)优势: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2)劣势: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我国山区多、平原少,耕地资源不足。
3.我国主要地形
(1)四大高原:
①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② :地表坦荡,一望无际
③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④ :地面崎岖,喀斯特地貌
(2)四大盆地:
① :面积最大的
② :纬度最高的
③ :海拔最高的、聚宝盆
④ :紫色盆地、天府之国
(3)三大平原:
① :面积最大、黑土广布
② :北京位于这个平原
③ :被称为“鱼米之乡”
4.我国的弧形山脉是:
二、地势
1.我国地势特点: 。
2.三级阶梯概况:
海拔 主要地形
第一阶梯 4000米以上
界限
第二阶梯 1000—2000米
界限
第三阶梯 500米以下
3.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便于 深入内陆,形成 ,有利于 生产。
(2)对交通的影响:顺着地势,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 交通。
(3)对河流的影响: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很大, 资源极为丰富。
(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
2.2气候
一、气温
1.气温的分布特点:冬季 ,夏季 。
2.冬季最冷的地方: ,夏季最热的地方: 。
3.一月0℃等温线大致是:
4. 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二、降水
1.降水的分布特点:
(1)空间:从 向 递减
(
D
)(2)时间:降水主要集中在 月,
降水年际变化 。
(
C
) (
B
)降水最多: ,
降水最少: 。
(
A
)干湿地区:
(1)A: 区,800mm以上
(2)B: 区,400-800mm
(3)C: 区,200-400mm
(4)D: 区,200mm以下
(

)气候的主要特征
(

) 显著(分布在东部地区)
(

)拓:不同气候的主要特征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
(

)②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③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

)④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⑤高原山地气候:冬冷夏凉,降水少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度大,自南向北,气温越来越低
(2)海陆位置:我国东西跨度大,自东南向西北,离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季风:①冬季:偏北风,寒冷干燥
②夏季:东南风(太平洋),西南风(印度洋),温暖湿润
(3)地形:我国有很多高大山地,气温降水量的垂直变化大。
2.3河流
以外流河为主
1.河流的作用: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塑造了富饶的冲积平原,
为众多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利于灌溉、养殖、航运、发电和旅游
河流的流向:
流向太平洋:黑龙江、长江、黄河、
珠江、澜沧江
(2)流向印度洋:怒江、雅鲁藏布江
(3)流向北冰洋: (唯一)
(4)没有流入海洋:塔里木河(最大内流河)
3.河流的水文特征
(1)水位:外流河(大气降水)
内流河(高山冰雪融水)
(2)结冰期:越靠北结冰期越长
(我国结冰期最长的河流:黑龙江)
结冰不结冰分界线:
长江、黄河概况
概况 长江 黄河
源头、注入的海洋 、 、
流经省区(起始) 11个 9个
水文特征 长度:最长 我国 第 大河 长度:第二长河
流域面积:最广 水量:较小(流经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水较少,蒸发量大,水量较小)
水量:最大
结冰期 有 无
上中下游分界 、 、
美称或贡献 、 塑造了平原 2.提供了灌溉水源 3.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水能分布河段
存在问题 治理措施 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川江(修建三峡水利枢纽) 上游: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中游: (加强水土保持)
中下游: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水污染—治理荆江(九曲回肠) 下游: (加固黄河大堤)
凌汛:出现在 、 河段
黄河治理关键:
2.4自然灾害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指由于自然环境发生异常变化造成的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
分类及分布:
气象灾害:
干旱:华北地区
洪涝: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季风气候不稳定)
台风:东南沿海地区(夏季,沿海地区)
影响:利:解除或缓和盛夏期间的旱情;
弊:特大暴雨容易造成洪水灾害。
寒潮:除青藏高原外全国大部分地区
地质灾害:
地震:西南地区、东南沿海(板块交界处)
滑坡、泥石流:中西部的山区
自然灾害的特点:
二、防灾减灾措施
1.防灾:运用遥感卫星、修建防灾工程
2.减灾:建设一大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
能及时调动救灾人员
3.避灾措施
①地震的预防: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
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
暂时躲在小空间的墙角。
②泥石流的预防: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自然资源概况
自然资源: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之为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利用方式
(1)可再生资源:(土地、阳光、森林、水、水能)——注意 和
(2)非可再生资源:(煤炭、铁、石油、天然气)——要 和
自然资源现状
1.特点: 、
2.面对人均不足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自然资源呢?
(1)扩大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进口渠道
(2)改进技术,提高利用效率 (3)加强回收、循环利用
(4)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5)培养节约意识也非常重要
3.2土地资源
利用方式
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
建设用地工业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
难利用土地:永久积雪和冰川、沙漠、戈壁
土地资源的特点
(1)优势:总量丰富,类型齐全
(2)劣势:人均占有量少,耕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耕地不足
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土地利用类型 所在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
耕地 旱地(北方) 半湿润区 平原
水田(南方) 湿润区 平原
草地(西部) 干旱、半干旱区 高原、山地
林地(东北、西南、东南) 湿润、半湿润区 山地、丘陵
难利用土地(西部) 干旱、半干旱区 高原山地
(
林地
) (
林地
) (

水田

) (
(旱地)
) (
林地
) (
难利用土地
) (
草地
) 3.3水资源
认识水资源
1.概念:通常把陆地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
2.我国主要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
3.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1)空间:南丰北缺、东多西少
缺水最严重的地区:华北地区(耕地多、人口密集,对水的需大)和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2)时间:①夏秋多、冬春少 ②水资源年际变化大
4.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会带来哪些影响?
(1)空间分布不均影响:耕地类型不同:南方水田,北方旱地。
(2)时间分布不均影响:旱涝灾害频发
二、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1.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措施
①季节分配不均:
②地区分配不均: (南水北调:把 的水调到 和 )
2.水资源短缺的原因:需求增大、浪费严重、污染加剧、数量有限
3.解决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4.1交通运输
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交通运输的地位:" "
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
3.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航空运输 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水路运输
运价 最高 较高 较低 最低
运速 最快 较慢 较快 最慢
运量 最小 较小 较大 最大
特点 距远、贵重、急需、量小,天气影响大 鲜活、易变质、较近,机动灵活 大宗笨重,有铁路网,距离远 大宗笨重、运距远、不急需
二、主要铁路干线
1.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2.铁路分布特点:东密西疏
3.铁路干线:五纵三横
主要交通枢纽
4.2农业
一、农业的概况
1.主要部门:
2.重要性: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我国国民经济的 。
二、农业的地区分布
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重要表现为:东部和西部、南方和北方的差异。
2.农业分布特点
差异 类型 地区 耕地 类型 粮食 作物 经济作物
制糖作物 制油作物
东部 种植业 北方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分界: ( 等降水量线)
南方 长江中下游平原
林业 (三大林区) 天然林
人工林
渔业 海洋渔业
淡水渔业
分界: 等降水量线
西部 畜牧业 四大牧区 新疆牧区、西藏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
三、农业发展
1.遵循的原则:
2.发展农业考虑的因素
(1)自然条件:光照、热量、水分、地形、土壤
(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交通运输、技术水平、国家政策
四、科技强农
1.近年来,绿色低碳生态农业不断推广。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2.农业未来发展方向:依靠科技的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加快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步伐。
3.杂交水稻之父:
4. 的出现,改变了作物季节和时间上的限制。
4.3工业
一、工业的概况
1.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煤、石油、铁矿),然后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过程(两次)
2.地位:工业为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工具和设备、原材料和动力,是国民经济的 。
3.分类:(1)轻工业: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如衣、食、住、用、艺术珍藏品、体育文化用品等。
(2)重工业:以生产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料。
4.成就: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规模庞大,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货物出口国
工业分布
基本格局:东部密集、中部较多、西部稀疏
四大工业基地
高新技术产业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 城市。
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中国的"光谷"-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中国的"硅谷"- 。
此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2)科技力量雄厚,人才众多
(3)工业基础好,资金雄厚
(4)国家政策支持
(
1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