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政治参考答案
1.D 2.A 3.B 4.D 5.A 6.C 7.A 8.D 9.B 10.A 11.A 12.B 13.D 14.C 15.C 16.D 17.B 18.C 19.C 20.B 21.C 22.C 23.A 24.D 25.B 26.B 27.B 28.A 29.C 30.D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1分)
①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中国的封建势力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担当起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重任,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3分)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3分)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当时的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对我国向社会主义转变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3分)
④这也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2分)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①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4分)
②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2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3分)
③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实践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分)
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3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①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要把小我融入大我,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要为了梦想、为了国家而努力奋斗。③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主观题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大理州民族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政治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分
(测试范围: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共 60 分。
1.(错题重考)毛泽东在《贺新郎·读史》中指出,“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
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他俯察审视,勾画出人类社会从蛮荒的原始社会到青铜文明,再到封
建时代、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
①与猿“相揖别”后,人类进化到了奴隶社会②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的“小儿时节”,喻指原始社会发展阶段
③“铜铁炉中翻火焰”体现了生产关系的调整 ④“不过几千寒热”说明人类的进化越来越快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私有制,指相对于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生产资料进行个人或集体的排他性占有。私有制是社
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对于原始公有制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步。下列对私有制产生的前因
后果排序正确的是( )
①贫富分化加剧,原始社会逐渐解体 ②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逐渐盛行
③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④生产工具、牲畜和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A. ③→②→④→① B. ④→③→①→② C. ③→④→②→① D. ③→①→②→④
3.(错题重考)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把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仅 1933 年一年,就有 640 万头猪被活
活扔到河里淹死,有 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同样,在英国、法国、丹麦、荷兰,整箱的橘子、整船的鱼、
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上述现象( )
①意味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克服的痼疾
②表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
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
④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错题重考)“资本主义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是《共产党宣言》的庄严宣告。某校高
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此产生了疑问:“当前国际共产主义总体处于低潮,资本主义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依然
维持着经济社会的繁荣,上述论断似乎不符合现实?”下列论点有助于为其解惑的有( )
①资本主义的繁荣是暂时的,因为其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不可缓和的
第 1页,共 8页
{#{QQABBYyQggAgABIAAQhCAQGCCEKQkhEACQgGAAAEMAABCRFABAA=}#}
②资本主义的灭亡是必然的,因为经济危机是其社会矛盾的总根源
③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其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④当前国际共产主义总体处于低潮,因为社会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错题重考)恩格斯说:“马克思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
律,即剩余价值学说。”这一发现( )
①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②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
③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④为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错题重考)1956 年底,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基本完成 , 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是
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这一伟大变革的完成(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表明我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③表明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错题重考)从邓小平同志强调中国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深化改革,
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不断坚定改革的决心,创造了深刻把握改革开放发展规律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可
见( )
①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成功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方针
③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
④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1978 年 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实现了从计划经
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大解
放,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走出了一条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迈向富强的崭新道路。由此
可见改革开放( )
①实现了我国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为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证和根本遵循
③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与重要法宝 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第 2页,共 8页
{#{QQABBYyQggAgABIAAQhCAQGCCEKQkhEACQgGAAAEMAABCRFABAA=}#}
9.1978 年 12 月,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此次会议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
新时期。后来党的历届三中全会都延续改革开放的主题。2024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二十届三中全会,此
次会议的主题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这表明了( )
①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了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②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③改革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证 ④中国共产党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决心和定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2024 年是改革开放 46 周年。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实验区,在中国式
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要锚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
在前列。”“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改革开放( )
①是决定中国当代命运的关键一招,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
②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
③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④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错题重考)2024 年 7 月 18 日,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
生态”、从“要小康”到“要健康”等,既有“物质富足”,也有“精神富有”。由此推知( )
①“美好生活”具有历史性并呈现出动态的发展历程
②“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③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实现了中国人民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成为新时代的基本矛盾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错题重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今天再
读《共产党 宣言》,我们才有资格才有底气说,这是一部能够启示未来、永放光芒的理论经典,它值得我们
“多看几遍”,常看常新。这是因为《共产党宣言》( )
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
②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明了社会发展的道路
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④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为中国革命建设提供了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第 3页,共 8页
{#{QQABBYyQggAgABIAAQhCAQGCCEKQkhEACQgGAAAEMAABCRFABAA=}#}
13.“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
华。”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
高度评价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划时代意义。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说法正确的有
①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③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
④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4. 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下列主要矛盾分别对应的历史时期正确的是( )
A. 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 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
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C. 建党到抗战爆发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
D. 社会主义新时代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5.(错题重考)1954 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
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1957 年
底,“一五”计划各项指标全面提前超额完成,迅速建立起前所未有的新兴工业部门,构成我国工业布局的基
本框架,为我国的工业化打下初步基础。结合材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一五”计划改变了我国落后农业国的状况 ②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激发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④“一五”时期仍处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错题重考)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党领导人民“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
建土地制度”“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意味着我国( )
①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③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7. 有人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应该等到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以后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一观点没有看到( )
A.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个过渡时期
B.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已经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
C.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中国共产党的无奈之举
D.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
第 4页,共 8页
{#{QQABBYyQggAgABIAAQhCAQGCCEKQkhEACQgGAAAEMAABCRFABAA=}#}
18.(错题重考)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
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
有的新工业。这表明(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③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④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由落后的工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9. 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
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意味着( )
①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②我国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③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④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彻底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2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
唯一一个绵延 5000 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
态。实行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基于改革开放( )
①推动中华民族实现由持续衰落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②推动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③使得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向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是立国之本,实现了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1.(错题重考)在领导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毛泽东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千篇一律”。
他还深刻指出,我们过去搞民主革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有许多自身的独有特点,将来搞社会主义建设同
样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独立思考,“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
主义的道路”。从中可以看出,进行“第二次结合”是基于( )
①适应中国国情和发展需要的自发行为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特殊状况
③当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 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实需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第 5页,共 8页
{#{QQABBYyQggAgABIAAQhCAQGCCEKQkhEACQgGAAAEMAABCRFABAA=}#}
22. 60 多年来,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雷锋日记》:“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
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
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这启示我们,实现中国梦就要( )
①坚守初心,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无私奉献,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民族复兴伟大征程
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④脚踏实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3.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75 年沧桑巨变,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下列关于中国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②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4.(错题重考)2023 年 10 月 16 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时代化新境界》。文章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立言、为人民代言的理论,是为改变人民命运而创立、在
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 )
①实践的理论,为人民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力量
②科学的理论,立足实践创造性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③人民的理论,站在人民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
④开放的理论,站在时代前沿并探索时代发展的新课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5.2024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中央高度重视深化改革是因为( )
①改革能够极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②改革改变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推动建设现代化强国
③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④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第 6页,共 8页
{#{QQABBYyQggAgABIAAQhCAQGCCEKQkhEACQgGAAAEMAABCRFABAA=}#}
26.(错题重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探寻“禾下乘凉梦”,我们把粮仓筑得更牢、饭碗
端得更稳;航天工作者追逐“九天揽月梦”,我们迎来“神舟”问天、“嫦娥”落月、“羲和”逐日;求索“实
业振兴梦”,我国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建成世界上最完备的工业体系……由此可见( )
①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 ②中国梦的本质是人民的梦
③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是相通的 ④实现中国梦需要正确处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7.(错题重考)2023 年,浙江省委部署对市县、省直部门单位等 5 个领域 429 家考核对象全面实施综合考核,
即对各单位综合发展绩效情况、领导班子运行与履职情况、领导干部实绩与表现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这一全新工程( )
①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②推动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事业发展
③激励着党以社会革命引领自我革命 ④引导着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8.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秩序进入激烈的动荡变革期,保护主义、冷战思维、霸权主义、
反华舆论甚器尘上,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而对国际局势急剧变化的冲击和考验,我们需要( )
①通过建设伟大工程,促进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
②努力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实现伟大梦想
③以坚持党的建设为中心,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
④发挥党在斗争中的主体地位,永葆党的强大战斗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成熟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
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下列关于相关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十个明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②“十四个坚持”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
③上述的主要内容都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的原创性贡献
④“十三个方面成就”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线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0.习总书记善于引经据典、融情于理,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平“语”近人。下列名篇经典的引用与“十四个坚持”
对应正确的是( )
A.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B. 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C.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D.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 7页,共 8页
{#{QQABBYyQggAgABIAAQhCAQGCCEKQkhEACQgGAAAEMAABCRFABAA=}#}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 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无数仁人
志士孜孜不倦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
材料二 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大会上指出,70 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
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 100 多年
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说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32.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15 分)
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的伟大飞跃。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
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结合材料,运用“改革开放的意义”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33.阅读材料,完成要求。(14 分)
16 天,329 个奖牌项目,数不清的奥运时刻,你最难忘的是哪个瞬间?是潘展乐刷新的纪录,还是拒绝内
耗的青春态度;是郑钦文实现历史性突破的热血,还是身处逆境时的顽强;是孙颖莎、王楚钦拿下国乒首枚混
双金牌的激情,还是全红婵、陈芋汐旋转乾坤的完美身影;是中国花样游泳队绽放的优雅与力量,还是盛李豪
射落金牌时脸上的波澜不惊……登上巅峰,超越极限,逆风翻盘,都给人惊喜,都值得掌声。
而谁说,胜利只属于第一名?每个为国拼搏的人,都是冠军。训练场上的每一次跌倒与爬起,每一滴汗水
的洒落,都凝聚成了赛场上的辉煌瞬间。他们不仅为了个人的梦想而战,更是为了国家的荣誉而拼搏。他们深
知,自己的每一次冲刺、每一次跳跃,都代表着中国体育的力量和精神。难忘那些悠远的传承,一代又一代,
从做梦、追梦到圆梦,你我的每一点努力,都在成就更好的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奥运健儿的事迹给广大青年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的
启示。
第 8页,共 8页
{#{QQABBYyQggAgABIAAQhCAQGCCEKQkhEACQgGAAAEMAABCR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