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状况。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3.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二、.过程与方法启发诱导与讲解法相结合。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并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其“自主-协作”的学习习惯。农业是很重要的生产部门,但要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农业分布情况,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21cnjy.com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学生对国家农业发展政策的全面理解。2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学习了中国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比较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在此基础学习中国的经济。3重点难点 农业在我国地理分布上的差异;理解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联系现实生活导入 一、导入:同学们,生活中我们吃的大米、水果,穿的衣服,他们来自哪些部门?(来自农业)今天,我们学习与之有关的农业。www.21-cn-jy.com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二、教学过程:(一)、活动:1、学生讨论:什么是“五谷”和“六畜”?同学们看p67图画回答:活动2、同学们读p67课文一至三段,知道:(1)什么是农业,农业的生产对象是什么?(2)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农业的主要生产部门有哪些?(3)生活离不开农业,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3、同学们阅读p68课文和图4.1,知道:(1)多媒体展示“中国农产品主产区建设规划示意图和农作物分布图、中国温度带图与中国干湿区图”,让学生合作完成p68活动1。21·cn·jy·com(2)多媒体展示“中国农产品主产区建设规划示意图和农作物分布图、中国农作物分布等图”,让学生合作完成p68页活动2。2·1·c·n·j·y(3)学生完成p69活动3。得出结论:农业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等物质资料,保证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又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原料和市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3、同学们阅读p70课文和图4.2知道:(1)多媒体展示“中国干湿区图和中国水稻、小麦分布图”,让学生分析我国农业形成“南稻北麦”的原因?以及南北糖类作物和油料作物的差异?【来源:21·世纪·教育·网】(2)多媒体展示“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和“中国农业分布图”学生说出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个部分?(东部和西部)21·世纪*教育网(3)它们的分界线在哪儿?(季风区的分界线或400毫米等降水量,)(4)东西两部分各有哪些农业类型?(东部:以种植业、林业、渔业为主西部:以畜牧业为主)(5)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气候)4、学生看图4.3合作解决片p70活动25、阅读p71知识之窗,这说除了气候影响农业以外还有什么因素?(地形)得出结论:我国农业生产与农作物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具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21教育网6、学生阅读票72第一段,完成p72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