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5张PPT)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兴奋的传导兴奋的传递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实验 蛙坐骨神经刺激实验电流计锌铜弓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实验3:蛙坐骨神经刺激实验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神经表面电位差实验示意图传导形式:电信号 也叫神经冲动。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阅读】教科书P28,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静息电位?形成原因?2.什么是动作电位?形成原因?3.K+外流、Na+内流属于哪种物质运输方式?4.什么是局部电流?兴奋传导方向和电流方向一致吗?5.为什么电流计指针会发生两次偏转?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生理基础K+离子通道Na+离子通道细胞外液细胞内液K+外流,使神经细胞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Na+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练一练△注意一定要看清题干中问的是什么!答:内正外负答: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答:负电位答: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兴奋传导方向局部电流方向局部电流方向膜内:电流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膜外:电流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传导形式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又叫神经冲动。2.传导特点双向传导,即刺激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兴奋可以沿着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课堂练习1.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内的Na+含量往往多于细胞外B.K+内流是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C.静息电位与细胞膜内外特异的离子分布有关D.兴奋传导方向始终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一致C课堂练习2.神经纤维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是( )A随堂检测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B.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C.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到AD.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B3.右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课堂练习C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阅读】教科书P28—P29,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突触小体?2.什么是突触?3.兴奋如何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4.为什么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突触的结构神经递质受体突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受体(兼离子通道)突触突触小体突触前膜是上一个神经元的什么部位?突触后膜是?化学信号电信号胞吐神经递质受体电信号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递质(1)化学物质:(2)种类和作用:(3)去向:(4)意义:避免持续起作用,为下一次做准备。乙酰胆碱、氨基酸类(如谷氨酸、甘氨酸)、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会与受体分开,并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神经递质相关总结【深入思考】1、神经递质一定是蛋白质吗?分泌与哪些细胞器有关?2、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有 15 nm 左右的空隙,兴奋能由突触前膜直接传递到突触后膜吗?传递的方式是什么?为什么兴奋通过突触时速度变慢了?不一定 高尔基体和线粒体不能 扩散因为经过突触时要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信号转换1.传递形式2.传递特点有机磷农药的中毒机制有机磷农药:含磷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农药,如乐果、敌百虫及敌敌畏等。有机磷农药经皮肤、消化和呼吸道粘膜过量摄入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引发突触后膜持续激活,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胆碱酯酶:降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类型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 双向 单向形式 电信号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结构基础 神经纤维 突触速度 快 慢,突触延搁4.下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是从①处释放的 B.突触由①和③构成 C.兴奋在①和③之间单向传递 D.③上有特异性受体课堂练习B5.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课堂练习A你是否沉迷在游戏中无法自拔?你是否喜欢暴饮暴食?你身边是否有人沉迷于赌博?你身边是否有人每天酗酒?你身边是否有人每天大量吸烟?你身边是否有人每天都要喝大量咖啡?什么是成瘾?大脑皮层前额叶纹状体黑质伏隔核中脑腹侧被盖区突触前膜多巴胺分泌,作用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诱导欲望产生。欲望得到满足,奖励机制启动,获得快乐等正面情绪,得到满足感。远超正常水平的多巴胺可以和受体结合,欲望增强。但后续神经信号不敏感,奖励机制反馈不足。多巴胺突触传递的调节从神经递质角度,增加兴奋性神经递质多巴胺的相对数量促进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合成促进突触小泡对多巴胺的摄取促进多巴胺在突触前膜的释放促进多巴胺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的结合抑制突触前膜对多巴胺的重摄取/降解毒品的成瘾机制鸦片、吗啡、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诱导突触前膜一次性释放大量多巴胺,突触间隙多巴胺浓度显著增加。可卡因:与突触前膜回收多巴胺的多巴胺转运蛋白具有极高的亲和性,多巴胺回收受阻,突触间隙多巴胺浓度显著增加。冰毒 、摇头丸、麻古等新型毒品:诱导突触前膜一次性释放大量多巴胺;抑制多巴胺在突触前膜的重吸收,,突触间隙多巴胺浓度显著增加。毒品为何会被滥用鸦片、吗啡、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镇咳、镇痛药物。可卡因:麻醉品。冰毒 、摇头丸、麻古等新型毒品:神经兴奋性药物。霍夫曼罂粟果实组织器官及全身病变强烈的戒断反应心瘾难除,复吸率极高艾滋病等疾病传播严重的社会影响吸毒致死者病变的脑组织和心脏毒品的危害警惕新型毒品的危害伪装成曲奇饼干和邮票的毒品接触门槛低。容易伪装。公安机关查获大量伪装成糖果、咖啡、饮料、饼干、邮票的毒品。知晓毒品的巨大危害。自觉抵制毒品侵害。不接触陌生人给予的食物和饮料。生命只有一次,应珍惜!对毒品说不!我们能做的1.相邻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有其特定的结构。根据下图信息,阅读教材回答问题:(1)尝试写出5种神经递质的名称。答案:乙酰胆碱、多巴胺、NO、甘氨酸、肾上腺素等。(2)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一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吗?说明原因。答案:不一定。若释放的为抑制性递质,则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抑制。(3)神经递质与D结合后,神经递质一般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发挥作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能 神经递质与D受体结合后,神经递质将被灭活,否则会导致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或抑制(4)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要________(填“快”或“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慢 兴奋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需要经历神经递质的释放、扩散及其对突触后膜的作用过程2.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流计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的外表面,读图探讨以下有关问题:(1)刺激a点,电流计①、②是否会发生偏转?若发生偏转,偏转几次?答案:会。电流计①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电流计②只发生一次偏转。(2)该实验能否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为双向传导?答案:能。2.如图1为人体反射弧局部组成示意图,图2为图1中X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在A处给予适宜刺激,肌肉收缩;在B处给予相同刺激,肌肉不收缩。请据图回答:图1 图2(1)图1中结构X为_______。图2中③为__________,一般由__________(细胞器)形成。(2)若在B处给予刺激,当兴奋抵达X时④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___。若结构X处释放的神经递质为甘氨酸,甘氨酸与分布在___________(填图2中的序号)上的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发生__________。突触 突触小泡 高尔基体电信号→化学信号⑤抑制感受器效应器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如何判断兴奋传导的方向①神经节的位置②看突触找信号传递方向③看脊髓前后角神经节:是指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在中枢以外的周围部位集合而成的结节状构造。其表面包有一层结缔组织膜,其中含血管、神经和脂肪细胞。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形成原因:K+ 外流膜电位:外正内负形成原因: Na+内流膜电位:外负内正神经细胞每兴奋一次,会有部分Na+内流和部分K+外流,长此以往,神经细胞膜内高K+膜外高Na+的状态将不复存在。这时会通过膜上的钠钾泵消耗ATP将膜内的Na+泵出,同时将膜外的K+泵入,以维持神经细胞膜内高K+,膜外高Na+的状态。ATP钠钾泵主动运输协助扩散协助扩散排 Na吸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