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眼睛应( )。A.紧贴观察物 B.紧贴观察孔 C.远离观察孔2.同一种生物体内不同部位的细胞形状和大小( )。A.都相同 B.各不相同 C.不确定3.( )控干水分,不给微生物潮湿的生存环境。A.制成罐头 B.晾晒烘干 C.真空包装 D.低温冷冻 E.放干燥剂4.在显微镜下,我们观察到的( )鸡血细胞,( )草履虫细胞。① ② ③A.. ①② B.. ②③ C..①②③5.能使水在自然界循环的动力来自( )。A.太阳 B.水蒸气 C.风 D.雷电6.下列自然界中对土地没有侵蚀作用的是( )。A.风 B.海浪 C.阳光7.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状、片状等,但基本形状是( )A.四边形 B.五边形 C.六边形8.下列关于微生物说法错误的是( )。A.微生物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B.微生物获取营养的方式多种多样C.微生物都有细胞结构D.微生物既能使人染病也能治病9.( )中提出了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观。A.《天体运行论》 B.《八十天环游地球》C.《天体的光环》 D.《自然哲学》10.下列三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发生日食时的示意图的是( )。A.B.C.二、填空题11.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人类上呼吸道入侵人体,并感染 、 、肾脏等多个器官。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的主要症状有 、 、乏力等。12.病毒比细菌小得多,病毒不能( ),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其实,危害人类健康的细菌或病毒只是( ),大多少细菌或病毒对人类( ),有些细菌或病毒对人类是( )。13.地球上的水变成 升到空中,在低空遇冷就会形成 ;在高空遇冷就会变成 或 ,当达到一定数量时,便形成云。14.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 )、( )、( )。水是( )态,冰是( )态。15.人体( )的力量“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 )、( )和( )共同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三、判断题16.生活中有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有些地方需要减小摩擦力。( )17.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细胞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 )18.长江哺育了中华文明,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19.有些微生物能提供食物或帮助人类生产食物。( )20.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标准的圆形。( )四、实验题21.探究雨的形成。回忆你做过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过程及现象提前将金属桶里的水冻成冰,再将金属桶外面套上塑料罩,悬挂在( )上;往下面金属加热容器中倒入水;点燃酒精灯,给其加热。加热一会儿,观察到塑料罩上开始出现( ),随之越来越大,从塑料罩上落下来。(2)此实验是一个模拟实验,酒精灯模拟( ),金属加热容器中的水模拟的是( ),盛冰的金属桶模拟( )。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B A A C C C A B11. 肺 心脏 发热 干咳12. 独立生活 一小部分 无害 有益的13. 水蒸气 雾 小水滴 小冰晶14. 固态 液态 气态 液 固15. 心脏 骨或骨骼 关节 肌肉16.√17.√18.×19.√20.×21.(1) 铁架台 小水滴(2) 太阳 地表水 冷空气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