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实际用时: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Mg-2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回答1~2题。
1.水稻种植过程中可以施用下列化肥,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NH4NO3 B.CO(NH2)2 C.Ca(H2PO4)2 D.KNO3
2.碾磨稻壳时,加上一薄层滑石粉会使米粒有光泽。滑石粉的主要成分为硅酸镁(MgSiO3),硅酸镁属于(  )
A.碱 B.盐 C.单质 D.氧化物
3.下列气体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  )
A.SO2 B.CO C.O2 D.NH3
4.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储存柜上应张贴如图标志
B.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C.浓硫酸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
D.实验室用稀硫酸和块状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
5.下列有关酸和碱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闻浓盐酸气味 B.稀释浓硫酸 C.滴加酚酞溶液 D.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6.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盐酸可用作金属除锈剂 B.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C.亚硝酸钠可用作调味剂 D.硫酸铜可用作杀菌剂
7.东晋葛洪《食肉方》(即去除黑痣的药方)记载:“取白炭灰(主要成分为CaO),荻灰(即草木灰),等分,煎令如膏(用水煎煮,并去渣浓缩),此不宜预作。十日则歇(失效),并可与去黑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荻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
B.“煎令如膏”涉及的实验操作有加热、过滤、蒸发等
C.起“食肉”作用的有效成分是KOH
D.“十日则歇”是因为KOH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8.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核心概念:碱在水中解离出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
B.反应现象:复分解反应中均有沉淀生成
C.微观实质: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D.实际应用:用硼酸处理皮肤上沾的烧碱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
9.已知20 ℃时,NaOH易溶于酒精,Na2CO3在酒精中几乎不溶解。20 ℃时,某同学利用如图微型实验验证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打开弹簧夹,轻轻挤压软塑料瓶,观察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玻璃瓶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B.小玻璃瓶中有NaOH固体析出
C.应及时关闭弹簧夹防止小玻璃瓶中的液体倒吸
D.实验结束后,将小玻璃瓶中的物质倒入足量水中,无固体剩余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是常见的盐,在生产生活中均有广泛用途。某品牌苏打水的部分说明如图。回答10~11题。
10.有关该苏打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配料中的碳酸氢钠俗称苏打
B.该苏打水呈弱碱性
C.氯化钾在该苏打水中以K+和Cl-的形式存在
D.苏打水瓶属于可回收物
11.有关Na2CO3和NaHCO3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a2CO3广泛用于玻璃、洗涤剂等的生产 B.NaHCO3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C.用水可鉴别Na2CO3和NaHCO3固体 D.侯德榜为工业制备Na2CO3作出了杰出贡献
12.小明归纳总结了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Cl+X ―→ 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下列观点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X的物质类别 观点描述
A 金属 若X为Cu,则反应能够发生
B 碱 X必须可溶于水
C 金属氧化物 若X为MgO,则Y为H2O
D 盐 若X为AgNO3,则Y为白色沉淀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Ba2+、Na+、CO、Cl- B.Fe2+、K+、Cl-、NO
C.Al3+、Na+、OH-、SO D.Na+、H+、SO、Cl-
1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食盐水和稀盐酸 取样,分别滴加酚酞溶液
B 检验某久置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滴加少量的稀盐酸
C 除去H2中少量的HCl 依次通过足量的NaHCO3溶液和浓硫酸
D 除去Cu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 加入过量的CuO,过滤
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B.向一定量水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
C.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入NaOH溶液
D.向一定量HCl与K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医疗上的生理盐水由______________和水配制而成。
(2)厨房中可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是因为白醋中含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使用炉具清洁剂时要戴上橡胶手套,是因为其主要成分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________性。
(4)向指纹上喷硝酸银溶液,指纹汗液中含有的氯化钠会转化成白色不溶物。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酸雨是pH<________的雨水,酸雨会造成土壤呈酸性,农业上可用_____________(填物质俗称)改良酸性土壤。
17.【科普阅读】
健康人的体液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这样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如人体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7.35~7.45,但若CO2扩散到血液中会引起血浆pH略有改变。
胃液pH的正常范围是0.9~1.5。胃液中的胃酸能杀死食物里的细菌,确保胃和肠道的安全,同时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帮助消化。但胃酸分泌过多,人就会出现吐酸水、反胃、烧心等症状。发生胃酸过多主要与患者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习惯不佳等因素有关,如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抑酸药,能抑制胃酸分泌,但本身不能与胃酸反应;另一类是抗酸药,能直接与胃酸反应,常见的抗酸药有碳酸氢钠、氢氧化铝、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等。胃溃疡患者若服用不合适的抗酸药,可能会因胃内气压增大而引起胃穿孔。
(1)CO2扩散到血液中,血浆的pH会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人体胃液中胃酸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为防止胃酸过多,生活中我们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4)文中几种抗酸药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用pH=1.5的盐酸模拟胃酸,按两种胃药(碳酸氢钠片和氢氧化铝片)说明书上的使用剂量,将药片研磨成粉末,在相同条件下利用pH传感器对两种药物的抗酸性能进行探究,结果如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多选,填序号)。
A.服用碳酸氢钠片,能更快降低酸性
B.服用氢氧化铝片,药效持续时间更长
C.服用后能引起胃胀的是碳酸氢钠片
D.两种药物与胃酸发生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18.验证酸、碱的部分化学性质。
Ⅰ..验证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1)有气泡产生的是试管________(填序号)。
(2)试管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⑤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③中无明显现象,为了证明反应的发生,可预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溶液,再向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硫酸,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4)试管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验证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部分化学性质:
(5)实验一:两支试管中共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6)实验二:试管C中无明显现象,试管D中有白色沉淀产生。为探究试管C中是否发生反应,可向试管C中加入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19.【科学探究】化学小组以“探究洗发水对头发健康的影响”为主题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查阅资料】①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易受碱性溶液侵蚀。②硫酸钠、硫酸铵等硫酸盐影响洗发水的起泡效果。
(1)检测:分别取洗发水A、B样品(如图1),测定其酸碱性。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洗发水滴到pH试纸上,然后与________________比较,测定结果如图2,呈碱性的是洗发水________。
(2)探究:以下是化学小组模拟实验,取9份洗发水B样品(均为10 g),分别向其中加入不同质量的硫酸盐混合物(硫酸钠和硫酸铵质量比为1∶1),对硫酸盐含量不同的洗发水的发泡量做记录,结果如图3。
①由图3可知,硫酸盐含量越高,发泡量越________。
②小组两位同学分别使用含硫酸盐10%和30%的样品洗头一段时间,发现使用含硫酸盐30%的样品洗头后出现了轻微的脱发现象,立即停止使用。
(3)继续探究:为探究上述两位同学洗发后头发上是否有硫酸盐残留,化学小组取涂抹洗发水后第2次用清水清洗头发得到的液体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NH4)2SO4溶液呈酸性;BaSO4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盐酸。配方中其他物质不与BaCl2反应。
【提出问题】洗发后是否有硫酸盐残留?
【作出猜想】猜想1:无残留  猜想2:有残留
【实验探究】取待测液分别加入试管甲、乙中:
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1 向试管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NH4)2SO4 猜想2 成立
2 向试管乙中滴加BaCl2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硫酸盐
【分析评价】有同学认为实验1结论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实验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小组取第4次用清水清洗头发得到的液体重复实验2,无明显现象。
(4)交流:下列有关洗发水的使用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
a.选择硫酸盐含量高,发泡量大的洗发水 b.选择适合头发生长pH的洗发水
c.洗发后,要多次用清水清洗
20.用硫酸渣(主要含SiO2、Fe2O3、FeO、CaO等)吸收含氯废气(主要含HCl和Cl2)来制备氯化铁晶体,其工艺流程如下:
(1)浆料吸收含氯废气后pH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该过程中,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l2将Fe2+氧化成Fe3+的过程中利用了其__________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滤液1中除H+、Cl-外,还存在较多的Fe3+和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已知10 ℃时CaSO4的溶解度为0.19 g。在降低含钙量的过程中,加入硫酸铁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滤液2中获得FeCl3晶体的操作方法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蒸发浓缩、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5)副产物硫酸钙能代替纸浆用于造纸工业,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21.某学习小组用自制的实验装置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氢氧化钠,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导出部分溶液进行如下探究。
已知:a.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为2NaCl+2H2O 2NaOH+H2↑+Cl2↑。b.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
Ⅰ.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可选用________(填序号)。
A.稀盐酸   B.无色酚酞溶液   C.硝酸铁溶液
Ⅱ.按如图实验步骤测定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1)计算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2)步骤④的目的是除去沉淀物表面可能含有的氯化镁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步骤⑤干燥时若温度过高,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第十单元综合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A C A C D B B A C C D D 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5分。
16.(7分)(1)氯化钠(或NaCl)(1分)
(2)H+(1分) (3)腐蚀(1分)
(4)NaCl+AgNO3 === AgCl↓+NaNO3(2分)
(5)5.6(1分) 熟石灰(或消石灰)(1分)
17.(8分)(1)减小(1分) CO2+H2O === H2CO3(2分)
(2)HCl(1分)
(3)少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合理即可)(1分)
(4)MgO(1分) (5)ABC(2分)
18.(10分)(1)①④(1分)
(2)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1分) 有白色沉淀产生(1分)
(3)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1分)
(4)Na2CO3+H2SO4 === Na2SO4+H2O+CO2↑(2分)
(5)有蓝色沉淀产生(1分) 2NaOH+CuSO4 === Cu(OH)2↓+Na2SO4(2分)
(6)CaCl2(或BaCl2等)(1分)
19.(10分)(1)标准比色卡(1分) A(1分)
(2)大(1分)
(3)【实验探究】紫色石蕊溶液变红(1分) 有白色沉淀产生(1分)
【分析评价】洗发水B呈酸性,原有的酸性物质残留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2分)
Na2SO4+BaCl2 === BaSO4↓+2NaCl[或(NH4)2SO4+BaCl2 === BaSO4↓+2NH4Cl](2分)
(4)bc(1分)
20.(10分)(1)减小(1分) Fe2O3+6HCl === 2FeCl3+3H2O(2分) 化学(1分)
(2)SiO2(1分) Ca2+(1分)
(3)Fe2(SO4)3+3CaCl2 === 2FeCl3+3CaSO4↓(2分)
(4)降温结晶(1分)
(5)减少木材消耗,保护环境(合理即可)(1分)
21.(10分)Ⅰ.BC(2分)
Ⅱ.(1)解:设40 g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2NaOH+MgCl2 === Mg(OH)2↓+2NaCl(1分)
80 58
x 2.9 g(1分)
=(1分),x=4 g(1分)
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100%=10%(1分)
答: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与设合并1分)
(2)NaCl(1分) (3)偏小(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