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授课人一起做生物课件学习目标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社会责任通过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生命的稳态与平衡观及信息观。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社会热点,促进知识应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通过构建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过程模式图,培养运用模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病毒只有侵入细胞才能增殖。某些致病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等,也寄生在宿主细胞内。这类病原体一旦进入细胞,抗体对它们就无能为力了。Leprosy, plate LXX from Prince Albert Morrow, 1889 Wellcome L0074345CC BY 4.0麻风病患者麻风分枝杆菌免疫系统怎么办呢?03 | 细胞免疫1. 细胞免疫定义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主要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2. 细胞免疫作用范围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123靶细胞(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衰老、受损的细胞、癌细胞异体器官移植的细胞1病毒2一些致病细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细胞毒性T细胞靶细胞03 | 细胞免疫3. 细胞免疫的研究历程蔡斯和兰德施泰纳用致敏豚鼠血清给正常动物注射后做结核菌素免疫实验,结果没有出现阳性反应。当转输淋巴细胞后,结核菌素反应出现阳性结果。证实了此免疫反应是由淋巴细胞引起的。莱因茨和斯基洛斯曼根据分化标志和功能将T细胞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两个亚群。此外,研究发现被抗原呈递细胞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进而分化为具有效应功能的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03 | 细胞免疫03 | 细胞免疫视频源自网络4. 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细胞免疫基本过程示意图1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靶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2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细胞因子记忆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主要由辅性T细胞分泌1203 | 细胞免疫4. 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细胞免疫基本过程示意图3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4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细胞毒性T细胞3细胞毒性T细胞靶细胞4巨噬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03 | 细胞免疫细胞毒性T细胞是如何裂解靶细胞的?颗粒酶穿孔素图源网络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分泌穿孔素可以在靶细胞膜上“打孔”,颗粒酶通过“孔”快速进入靶细胞内部,激活靶细胞内与凋亡相关的酶,促进靶细胞凋亡。12颗粒酶穿孔素03 | 细胞免疫(1)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需要什么细胞的刺激?1靶细胞对细胞毒性T细胞的直接刺激。2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刺激。(2)活化后的细胞毒性T细胞如何变化?活化后的细胞毒性T细胞会分裂并分化,大部分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T细胞。(3) 新产生的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03 | 细胞免疫(4)靶细胞裂解后,病原体的去向是什么?(5)病原体被消灭后,活化的免疫细胞的去向是什么?病原体被消灭后,活化的免疫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6) 在细胞免疫过程中,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有哪些?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刚活化的)、记忆T细胞。被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吞噬、消灭。03 | 细胞免疫细胞免疫基本过程(图解)病原体宿主细胞入侵靶细胞暴露病原体识别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记忆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因子与抗体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识别接触裂解二次免疫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03 | 细胞免疫思考·讨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01有人将特异性免疫比喻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是如何体现针对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的?体液免疫是靠两个信号保证针对某种病原体特异性的,即病原体与B细胞直接接触形成的第一个信号及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传递的第二信号。细胞免疫依靠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靶细胞表面分子的特异性变化,保证针对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04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思考·讨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02有人说,辅助性T细胞在免疫调节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请说出理由。认同。在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能够传递信息,激活B细胞,并保证浆细胞的特异性。同时,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通过辅助性T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协调配合,共同维持机体稳态。04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参与细胞作用对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B细胞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浆细胞记忆B细胞抗原呈递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记忆T细胞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自身突变的细胞、移植的组织或器官、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侵入内环境的抗原04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作用方式引起实例联系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外毒素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侵入细胞的病原体,需要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将病原体从靶细胞释放出来,然后由体液免疫将其彻底消灭。04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资料1在治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时,有专家提出可借鉴SARS经验用糖皮质激素降低免疫能力,缓解免疫系统对肺部细胞的破坏;还有医学专家指出,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会使免疫能力下降,增加患病概率,建议民众面对新型冠状病毒不要过度恐慌。资料2病原体感染引起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如白细胞介素对免疫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神经系统的影响引起体温调定点改变而引起发热;也能够作用于下丘脑或垂体而影响神经—内分泌。通过以上材料的学习,请小组合作绘制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关系图。05 |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相互调节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乙酰胆碱等干扰素等糖皮质激素等甲状腺激素等TRH等1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通过信息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的调节网络。2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如神经调节中的神经递质、体液调节中的激素和免疫调节中的细胞因子)。05 |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相互调节3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4受体一般是蛋白质分子,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因为不同受体的结构各异。05 |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相互调节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受体一般是蛋白质分子,不同受体的结构各异,因此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通过这些信号分子,复杂的机体才能够实现统一协调,稳态才能够得以保持。激素分子分泌细胞靶细胞B细胞病毒05 |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相互调节调节 方式 信息分子 来源 靶细胞 或作用部位 化学本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比较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神经递质突触前膜释放突触后膜有机物、无机物激素(主要)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靶细胞或靶器官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衍生物、固醇细胞因子抗体浆细胞抗原蛋白质蛋白质辅助性T细胞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05 |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相互调节课堂小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B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浆细胞记忆B细胞记忆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12【思考】图中两个标记处分别代表什么意思?课堂小结【思考】图中两个标记处分别代表什么意思?辅助性T细胞也可形成相应的记忆细胞。标记1标记2辅助性T细胞形成的记忆T细胞也可分裂、分化后形成新辅助性T细胞,并分泌细胞因子发挥作用。课堂检测课堂检测1关于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叙述正确的是( )。CA前者参与细胞免疫,后者参与体液免疫。BC前者分泌抗体,后者杀死受病原体感染的细胞。D病原体首次进人机体时,前者发挥作用;再次进人机体时,后者发挥作用。前者直接杀死病原体,后者杀死靶细胞。课堂检测课堂检测2人体内细胞免疫的某一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表示相应的物质,A、B表示相应的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A细胞B可能是细胞毒性T细胞BC细胞A、B均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D体液免疫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图示过程细胞A可能为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并呈递抗原的功能课堂检测课堂检测3下图为细胞免疫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图中b导致靶细胞裂解的过程属于细胞坏死。BC图中辅助性T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与分化。D图中a与b同为细胞毒性T细胞,区别是b已活化而a未活化。图中c为记忆T细胞,在二次免疫时可识别抗原。课堂检测课堂检测4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A若①表示免疫活性物质,其一定存在于内环境中BC内环境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D内环境中激素、神经递质、酶等在发挥生理作用后都被灭活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都离不开信号分子的作用版权声明版权声明COPYRIGHT STATEMENT 课件版权归属“一起课件”,仅可自用,不可传播,不得用作商业性使用,不得上传至百度文库、等盈利网站。任何侵权行为将被视为版权侵害,侵权者将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注意】字体安装之后必须要重启PPT,字体(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少的情况) 才能显示出来。找到压缩包中 鼠标左键双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的字体文件夹 字体文件【注意】字体安装之后也必须重启PPT。(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多的情况)找到压缩包中 打开后有较多字体安装包,Ctrl+A全选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的字体文件夹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Mac系统的安装与windows系统类似,仅提供路径)找到压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应用窗口中打开“字体册”鼠标左键双击字体文件 界面左上方点击“+”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选中要安装的字体,点击“打开”【注意】Mac系统与Windows系统一样,都需要重启PPT,字体才能显示出来。“明明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播放也正常的,但拿去教室电脑上播放,字体又变得乱七八糟!”老师们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代表安装在自己电脑上的C盘(一般情况下),但如果教室电脑上没有安装过PPT内所用的特殊字体,在打开PPT时,会出现字体不一或缺失的情况。把字体文件复制粘贴到教室电脑上的 C盘> windows > fonts文件夹里即可。“下载了字体,安装也成功了,电脑也重启了,但PPT内却找不到这款字体了?!”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在有多种字重的情况(例:阿里巴巴普惠体),部分字体隐藏了。字重:可以理解为改款字体的不同粗细呈现最直接的方法是 完毕后,打开PPT,直接搜索字体+字重。前提是确保完成一下操作:①字体安装后重启PPT; ②把这款字体整个系列(全部字重)都已下载4.2特异性免疫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以下表示抗原信息呈递及浆细胞形成的三种途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两例人感染H7N9病例中首次发现高致病性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该病毒入侵患者机体后,相应浆细胞的形成途径包括( )①抗原→B细胞→浆细胞②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③抗原→记忆B细胞→浆细胞A.②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2.免疫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只参与细胞免疫过程B.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可通过细胞凋亡被清除C.机体自身组织或细胞不可能转变为抗原D.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中的染色质可以进行复制3.下图是某细菌入侵机体后引发的免疫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直接刺激细胞③产生抗体B.①是T细胞,该细胞可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C.②是记忆细胞,其作用是保留对抗原的长时间记忆D.甲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人体内有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信息分子,它们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些信息分子使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B.某些激素能影响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不能产生激素C.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均不能构成细胞结构,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D.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均能改变相应细胞原有生理状态5.人体时刻处于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一般不会患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在病原体的包围中一般不会患病主要是非特异性免疫起作用B.特异性免疫在接触病原体后才能发挥作用,且针对特定病原体C.人体处于病原体中不会患病是因为免疫系统具有监控和清除功能D.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可发挥作用6.在传染病的预防上,疫苗被寄予厚望。编码抗原蛋白的被注射进入人体后,其能够在体内合成抗原蛋白,从而引起人体发生免疫反应,对抗病原体感染,即为疫苗。目前常用脂质体递送进入人体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脂质体包裹着由于含有膜结构和核酸,可在人体内增殖,起到长期免疫的作用B.脂质体递送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C.疫苗进入人体细胞后可与核糖体结合翻译出抗原蛋白D.疫苗进入人体细胞后会逆转录形成,然后整合到染色体组上,危险性极高7.下图为人体内几种免疫细胞参与机体免疫机制的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某种物质,④⑤⑥⑦⑧⑨⑩代表某种细胞。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整个特异性免疫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是图中的细胞④B.细胞⑤增殖分化出细胞⑥和⑦,细胞⑥能够识别抗原并分泌能特异性结合抗原的物质②C.与细胞⑤相比,细胞⑥含特有的与分泌物质②相关的细胞器D.无论机体再次接触何种抗原,细胞⑦、细胞⑨都能迅速增殖和分化8.“国际肿瘤生物治疗及基因治疗年会”报告中指出,生物免疫治疗是目前知道的唯一一种有望完全消灭癌细胞的治疗手段。其中,细胞免疫疗法是向癌症患者输入自身的具有抗癌作用的免疫细胞,直接杀伤癌细胞或激发机体抗癌免疫反应, 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树突状细胞会摄取共同培养的癌细胞,并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到细胞表面B.树突状细胞会将抗原传递给一起培养的T细胞,引起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C.专一功能 T细胞回输到病人体内后,会产生抗体,作用于癌细胞, 使其裂解D.理论上, 细胞免疫疗法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和毒副作用9.2020年初,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经检测发现这场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内,突破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突破的为特异性免疫。B.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中,浆细胞能识别被寄生的寄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C.新型冠状病毒从裂解的宿主细胞释放出来,而后会利用细胞免疫将其消灭D.当同种抗原第二次入侵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进而产生更快更强的免疫效应。二、非选择题10.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是柯萨奇病毒,人体感染该病毒后常出现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请回答下列问题:(1)发病时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升高,说明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 。体温升高时,人体会出现肌肉酸痛,是由于此时骨骼肌细胞代谢产生了 ,此时血浆pH (填“会”或“不会”)发生明显变化。(2)某患者傍晚一段时间内体温总是维持在39℃,该段时间内患者体内产热量 (填“>”“=”或“<”)散热量。(3)当柯萨奇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 细胞会与宿主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导致其裂解死亡。当柯萨奇病毒再次侵入人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具有 的特点。(4)医生建议及时接种疫苗可预防手足口病,原因是 。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B【分析】体液免疫过程:【详解】根据分析,病毒进入机体形成浆细胞的途径包括:抗原→B细胞→浆细胞或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因此①②正确,ACD错误,故选B。2.B【分析】分析:人体内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二者相互配合,共同消灭体内细胞内外的病原体。若病原体(含抗原)位于内环境(细胞外),依靠体液免疫消灭;如果病原体位于细胞内,则先依靠细胞免疫释放抗原。【详解】A、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既可以参与体液免疫,也可以参与细胞免疫过程,A错误;B、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若通过效应T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的,就是通过细胞凋亡被清除的,B正确;C、机体自身组织或细胞有时也可能转变为抗原,如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C正确;D、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会再分裂,所以细胞中的染色质不进行复制,D正确。故选B。3.A【分析】题图分析:甲细胞为吞噬细胞,乙为体液免疫过程,其中①是T细胞,②是记忆细胞,③是浆细胞,④为抗体。【详解】A、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直接刺激②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③产生抗体,A错误;B、①是T细胞,该细胞可参与体液免疫(释放淋巴因子)和细胞免疫(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B正确;C、②是记忆细胞,有的可以保留对某些抗原一定时间的记忆能力,有的可以永久保留对某些抗原的记忆,C正确;D、甲是吞噬细胞,在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免疫相同的组成,体液免疫过程中不同免疫细胞的作用,对于体液免疫T过程的掌握和归纳是本题考查的重点。4.B【分析】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不起催化作用,也不提供能量,具有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神经递质作为信息分子在神经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因子作为信息分子,在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详解】A、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通过信息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网络,A正确;B、甲状腺激素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可分泌激素,B错误;C、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均是信息分子,不构成细胞结构,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C正确;D、激素能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神经递质通过影响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的开关情况来改变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的生理状态;细胞因子能使B细胞原有生理状态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B。5.C【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详解】ABC、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可以抵御大多数的病原体,而病原体侵入人体被特异性识别后特异性免疫才起作用,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AB正确,C错误;D、当病原体已突破第一道防线侵入人体后,第二道防线和特异性免疫中吞噬细胞都会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C。6.C【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详解】A、脂质体含有膜结构及核酸,但不能增殖,A错误;B、脂质体递送 mRNA进入人体细胞利用的是膜的流动性,不是自由扩散,B错误;C、mRNA疫苗进入人体细胞后,不能直接作为抗原引发免疫应答,需表达出抗原蛋白,由抗原蛋白引发机体的免疫应答,C正确;D、mRNA疫苗进入人体细胞后无需逆转录形成 DNA,D 错误。故选C。7.A【分析】据图分析:该图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图中①表示抗原,②表示抗体,③表示受体,④表示辅助性T细胞,⑤表示B细胞,⑥表示浆细胞,⑦表示记忆B细胞,⑧表示细胞毒性T细胞,⑨表示记忆T细胞。【详解】A、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离不开辅助性T细胞(图中细胞④)的辅助,可见辅助性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A正确;B、由图分析可知,细胞⑥为浆细胞,浆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能力,B错误;C、细胞⑤为B细胞,细胞⑥(浆细胞)中与分泌物质②(抗体)相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这些细胞器在细胞⑤中都有,C错误;D、只有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细胞⑦记忆B细胞、细胞⑨记忆T细胞才能迅速增殖和分化,D错误。故选A。8.C【分析】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是目前人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则树突状细胞与巨噬细胞功能类似;树突状细胞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所以树突状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详解】A、树突状细胞属于抗原呈递细胞,会摄取共同培养的癌细胞, 并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到细胞表面,A正确;B、树突状细胞会将抗原呈递给一起培养的T细胞,由于是细胞免疫疗法,所以会引起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B正确;C、引发癌细胞裂解的是细胞免疫中的细胞毒性T,不是抗体,C错误;D、细胞免疫疗法是利用患者自身的抗癌细胞进行治疗,理论上不会产生毒副作用和免疫排斥反应,D正确。故选C。9.D【分析】本题重点考察了免疫调节,人体的免疫调节可以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构成了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而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可以识别被寄生的寄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将抗原暴露出来,进而由抗体与之结合。【详解】A、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共同构成非特异性免疫,不是特异性免疫,A错误;B、浆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被寄生的寄主细胞是由效应T细胞识别,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B错误;C、暴露出来的抗原会由体液免疫将其消灭,C错误;D、抗原第二次侵入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进而产生更快更强的免疫效应,D正确;故选D。10. 有限的 乳酸 不会 等于 效应T 产生抗体的速度更快、数量更多,发挥的免疫应答能力更强 接种疫苗后,体内能产生相应记忆细胞和抗体【分析】1、人在寒冷环境中会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的恒定。增加产热的途径有: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从而提高代谢;减少散热的途径有: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的血流量,汗液分泌增多。2、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详解】(1)发病时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升高,说明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体温升高时,人体会出现肌肉酸痛,是由于此时骨骼肌细胞代谢产生了乳酸,由于存在缓冲物质,此时血浆pH不会发生明显变化。(2)某患者傍晚一段时间内体温总是维持在39℃,该段时间内患者体内产热量=散热量。(3)当柯萨奇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效应T细胞会与宿主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导致其裂解死亡,当柯萨奇病毒再次侵入人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具有产生抗体的速度更快、数量更多,发择的免疫应答能力更强的特点。(4)接种疫苗后,体内能产生相应记忆细胞和抗体,能及时预防手足口病。【点睛】本题考查了免疫调节、体温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构建一定的知识网络并加以识记,掌握免疫的过程。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2特异性免疫 练习.docx 4.2特异性免疫(第二课时)(课件).pptx 视频素材1.mp4 字体安装说明书.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