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注意】字体安装之后必须要重启PPT,字体(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少的情况) 才能显示出来。找到压缩包中 鼠标左键双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的字体文件夹 字体文件【注意】字体安装之后也必须重启PPT。(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多的情况)找到压缩包中 打开后有较多字体安装包,Ctrl+A全选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的字体文件夹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Mac系统的安装与windows系统类似,仅提供路径)找到压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应用窗口中打开“字体册”鼠标左键双击字体文件 界面左上方点击“+”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选中要安装的字体,点击“打开”【注意】Mac系统与Windows系统一样,都需要重启PPT,字体才能显示出来。“明明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播放也正常的,但拿去教室电脑上播放,字体又变得乱七八糟!”老师们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代表安装在自己电脑上的C盘(一般情况下),但如果教室电脑上没有安装过PPT内所用的特殊字体,在打开PPT时,会出现字体不一或缺失的情况。把字体文件复制粘贴到教室电脑上的 C盘> windows > fonts文件夹里即可。“下载了字体,安装也成功了,电脑也重启了,但PPT内却找不到这款字体了?!”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在有多种字重的情况(例:阿里巴巴普惠体),部分字体隐藏了。字重:可以理解为改款字体的不同粗细呈现最直接的方法是 完毕后,打开PPT,直接搜索字体+字重。前提是确保完成一下操作:①字体安装后重启PPT; ②把这款字体整个系列(全部字重)都已下载(共34张PPT)三、 兴奋传导、传递特点的实验探究二、电流表指针偏转次数的判断一、膜电位测量方法及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分析人教版选修一微专题膜电位的测量方法及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分析难点1→破解关键定义零电位一般定义或默认膜外电位或者靠近电表一极的膜电位为零电位。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维持、动作电位产生,均与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向,决定了膜电位的状态。b点:零电位b膜电位的测量方法及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分析难点11.两电极分别位于细胞膜两侧相同位置如图1所示情况,一般规定膜外电位为零电位,电表实际测得的是膜内的相对电位值。图1未受刺激时,膜内电位为负电位。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使膜内电位变为正电位,随后又恢复到负电位。所以测得电位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图2位于两侧的共同点起始位置膜电位不为0膜电位的测量方法及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分析难点12.两电极分别位于细胞膜外侧不同位置如图3所示情况,一般默认靠近电表的膜外电位(b处)为零电位。未受刺激时,两处膜外电位均为正电位,差值为0。受到刺激后,a点先产生动作电位,使膜外电位变为负电位,这样a、b处膜电位差就变为负值,随后a处膜外电位又恢复到正电位,a、b处膜电位差逐渐恢复至0。图3图4图5膜电位的测量方法及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分析难点12.两电极分别位于细胞膜外侧不同位置图3图4图5兴奋传至a、b之间时,a、b处膜电位差维持0不变。兴奋传至b点时,b点膜外电位变为负电位,a、b处膜电位差就变为正值,随后b处膜外电位又恢复到正电位,a、b处膜电位差逐渐恢复至0。所以测得电位变化曲线为图4所示。若设定a处膜外电位为零电位,则电位变化曲线正好相反。位于通侧的共同点起始位置膜电位为0膜电位的测量方法及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分析难点13.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问题分析A~B段 静息电位K+顺浓度梯度外流1通道蛋白参与,不消耗能量2K+外流达到平衡时,膜内K+浓度仍高于膜外→ 外正内负膜电位的测量方法及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分析难点1B~C段 动作电位的形成Na+顺浓度梯度内流1通道蛋白参与,不消耗能量2先少量内流,继而大量内流C点 动作电位峰值足量Na+内流至平衡,膜电位逆转→ 外负内正1Na+内流至平衡时,膜外Na+浓度仍高于膜内2峰值大小与膜内外Na+浓度差(Na+内流数量与速率)相关3.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问题分析膜电位的测量方法及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分析难点13.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问题分析C~D段 静息电位的恢复K+顺浓度梯度外流(协助扩散)钠-钾泵1将此前内流的Na+泵出细胞,外流的K+泵入细胞2消耗ATP的主动运输膜电位的测量方法及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分析难点1细胞外液中Na+、K+浓度改变对膜电位的影响浓度变化静息电位或动作电位的变化细胞外Na+浓度增加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峰值变大细胞外Na+浓度降低细胞外K+浓度增加细胞外K+浓度降低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峰值变小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小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大膜电位的测量方法及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分析难点1细胞外液中Na+、K+浓度改变对膜电位的影响1静息电位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平衡电位,细胞外Na+浓度的改变通常不会影响到静息电位。细胞外K+浓度上升,导致细胞内K+向外扩散减少,从而引起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小。反之,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大。2动作电位主要是Na+内流形成的平衡电位,细胞外K+浓度的改变通常不会影响到动作电位的峰值。细胞外Na+浓度上升,导致其向细胞内的扩散量增加,从而引起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大。反之,动作电位峰值变小。膜电位的测量方法及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分析难点1例题1如图甲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乙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A图甲中装置A测得的电位是由K+大量外流形成的,不需要消耗能量B图乙中BC段是膜外Na+内流引起的,不需要消耗能量C提高膜外Na+浓度,可使图乙中的峰值减小D图甲中装置B测的是动作电位,相当于图乙中的BC段图甲图乙膜电位的测量方法及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分析难点1例题2下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CD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膜电位的测量方法及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分析难点1例题3如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a、b两电极置于膜外,连接一电表,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A未受刺激时,电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B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aC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Dt1~t2、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图甲图乙电位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难点21.方法及规律先明确电流计两极插入位置及刺激位点;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比突触中要快。(1)看电流计两极连接的位置图甲图乙甲灵敏电流计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刺激后观察到两次方向相同偏转。乙灵敏电流计两极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或内)侧,在箭头处给一适宜刺激,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神经生物学中电流表指针偏转次数不是指的指针摆动的次数,而是相对原始位置偏转了几次。电位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难点2(2)看刺激能不能同时到达电流计两极图丙 bc=cd图丁 ab=bd1若电极两处同时兴奋,则电流计指针不偏转,如刺激丙图中c点2若电极两处先后兴奋,则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如刺激丙图中的a点和丁图中的b点3若两电极只有一处兴奋,则电流计指针发生一次偏转,如刺激丁图中的c点电位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难点2→(拓展)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的判断测量膜电位时,电流表指针偏转的幅度取决于两极间电位差的大小。细胞外液Na+浓度越低,膜兴奋时内流量越小,动作电位峰值越低,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也就越小。在未达到阈值的刺激和Na+ 内流受阻这两种情况下,将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即有刺激但无兴奋产生。电位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难点2例题4微电流计连接的两个电极分别放在神经纤维膜的表面,并在图示位置给予一个足够强度的刺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A微电流计偏转1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递的B微电流计偏转1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C微电流计偏转2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递的D微电流计偏转2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难点2例题5下图是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为实验材料测定其受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情况(箭头表示电流方向),刺激a、b两点中央偏左的位置,电位变化的现象依次是( )。B电位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A④→②→①→④B④→②→③→④C④→①→③→④D④→③→①→④难点2例题6图甲所示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图乙为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ab=b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电位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A刺激图甲中②处,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有①②④⑤⑥图甲图乙B在突触处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刺激图乙b、c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偏转1、2次D若抑制图乙细胞的呼吸作用,会影响兴奋的传递难点3神经调节兴奋传导或传递特点实验探究→方法及规律01先明确实验目的02明确刺激位点或药物施加部位探究 | 验证在神经纤维上双向还是神经元之间单向03明确反应变量肌肉是否收缩、电流计是否发生偏转04检查实验现象是否能够达到实验目的难点3神经调节兴奋传导或传递特点实验探究1.电刺激法探究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的特点(1)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法设计电刺激图中①处观察A的反应测②处电位变化结果分析A有反应,②处电位改变A有反应,②处电位未变双向传导单向传导!牢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电表不足时,可以通过效应器记录实验现象。难点3神经调节兴奋传导或传递特点实验探究1.电刺激法探究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的特点(2)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法设计先电刺激①处,测③处电位变化再电刺激③处,测①处电位变化结果分析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有电位变化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双向传递单向传递难点3神经调节兴奋传导或传递特点实验探究2.“药物阻断”实验探究某药物(如麻醉药)是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还是阻断在突触处的传递,可分别将药物置于神经纤维上或置于突触处,依据其能否产生“阻断”效果作出合理推断。CC BY 4.0BY SERVIER MEDICAL ART难点3例题7下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为了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进行了实验①②③的操作:神经调节兴奋传导或传递特点实验探究实验①不放药物时,刺激B处,观察现象实验②药物放在A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实验③药物放在C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若仅利用一组反射弧为材料,实验①②③的先后顺序应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B难点3例题8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射弧的组成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神经调节兴奋传导或传递特点实验探究CA若③处受损,电刺激⑤处,②处无反应B根据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分布情况,判断图乙中的a、c为兴奋部位C图乙中在神经元细胞膜内局部电流方向是由b到cD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图甲图乙难点3例题9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神经调节兴奋传导或传递特点实验探究A、B、D、E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该药物在实验位点起作用后,其作用效果在实验过程中不能消除)。为探究该药物在神经系统中对兴奋传导、传递的阻断作用。下列实验中能够达成实验目的的是( )。① 先将药物放在A,刺激B,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② 再将药物放在C,刺激E,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③ 先将药物放在E,刺激D,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④ 再将药物放在C,刺激B,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A①②B③②C①④D③④D课堂检测例题10利用枪乌贼(海洋中的一种动物)的神经元进行相关试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图甲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示意图,图乙、丙均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甲图乙图丙选项见下一页课堂检测例题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图乙图丙图甲A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在高于正常海水+ 浓度溶液中,图甲c点将降低B图甲、乙、丙c、③、⑧点时细胞膜外+ 浓度高于细胞膜内侧CD图丙中兴奋是从左向右传导的恢复静息电位过程中, + 外流需要消耗能量完整题目见上一页课堂检测例题11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 A1和 A2的两极 a、 c、d、 e 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在 b、 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则电流计的偏转情况为( )。A刺激b点与f点时,A1、A2各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B刺激b点时,A1偏转两次,A2偏转一次;刺激f点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选项CD见下一页课堂检测例题11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 A1和 A2的两极 a、 c、d、 e 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在 b、 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则电流计的偏转情况为( )。DC刺激b点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刺激f点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D刺激b点时,A1不偏转,A2偏转两次;刺激f点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选项AB见上一页课堂检测例题1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具有双向传导的特点,某同学将两个电流表的电极置于神经纤维上相应的位置,如甲图所示,其中表1两电极分别在a、b处膜外,表2两电极分别在d处膜的内外侧。在 bd中点c给予适宜刺激,相关的电位变化曲线如乙图、丙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A丙图表示刺激点时表1测到的电位变化BCD未刺激点时,表2指针的读数对应乙图中的①乙图中①—③的变化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引起的刺激甲图中的点时,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双向传导图甲(bc=cd)图乙图丙课堂检测例题13如图为小鼠缩爪反射的反射弧部分结构,其中有一部位被切断,a为该神经远离中枢端某点,b为靠近中枢端某点,电流表连接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刺激b点肌肉收缩,刺激a点肌肉不收缩,说明切断处所在神经为传出神经B若刺激b点肌肉不收缩,刺激a点肌肉收缩,则刺激a点可在大脑皮层产生感觉选项CD见下一页课堂检测例题13如图为小鼠缩爪反射的反射弧部分结构,其中有一部位被切断,a为该神经远离中枢端某点,b为靠近中枢端某点,电流表连接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C若刺激b点,电流表偏转2次,说明两电极之间仅存在电信号形式的传导D若刺激b点,电流表偏转1次,说明两电极之间可能存在突触结构选项AB见上一页版权声明版权声明COPYRIGHT STATEMENT 课件版权归属“一起课件”,仅可自用,不可传播,不得用作商业性使用,不得上传至百度文库、等盈利网站。任何侵权行为将被视为版权侵害,侵权者将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1】神经调节 (课件).pptx 字体安装说明书.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