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 科学和思想文化第25课 文学和艺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品《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安娜 卡列尼娜》和《战争与和平》 凡 高及其代表作品《向日葵》和《在阿尔勒的卧室》 贝多芬及其代表作品《英雄交响曲》和《致爱丽丝》二、过程与方法 教师在教学时,一是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指导学生寻找相关材料,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答案;二是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整理出学习提纲或知识要点,让学生在感知、思考和探索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能力,增进素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勇于创新、勇于探索与实践的信念和意识;并从中认识到这些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成就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树立继承和发展人类优秀成果的观念和追求真理及献身文学艺术的精神。 ②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有关的文学艺术作品,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体验中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体会到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真理必将战胜谬误。【重点难点】重点:莎士比亚的代表作 难点:理解和欣赏凡 高的名画《向日葵》【课时】1课时【教学教法】情境导入法 问题教学法 合作探究法 表格归纳法【教学过程】[导入]多媒体展示与教材有关的一组文化艺术成就的图片,然后,就相关艺术作品设问分析,要求学生猜出这些作品的作者,并因势设计悬念,引入新课。第25课 文学和艺术(板书)一、著名文学家及其代表作(板书)1、莎士比亚(板书)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威尼斯商人》影视片段,然后展示问题:你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它的主题是什么?作者:莎士比亚主题:《威尼斯商人》痛斥了贪婪和自私,歌颂了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洋溢着人文主义精神。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依据教材简介莎士比亚及其成就。合作探究:阅读P136《哈姆雷特》的故事梗概,你怎样看待哈姆雷特的复仇行动?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以下观点均可:①哈姆雷特复仇是除暴安良,代表了正义。②哈姆雷特之死,说明维护正义是要付出代价的。③哈姆雷特复仇,为民除害,是正义的;但个人英雄主义不可取。应揭露克劳迪斯的阴谋,发动群众把暴君赶下台。④邪不胜正,多行不义必自毙。⑤哈姆雷特警惕性不高,明知克劳迪斯是阴谋家和暴君,还接受他的各种安排,实在可悲。2、列夫 托尔斯泰(板书)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安娜 卡列尼娜》和《战争与和平》片段,提问:这是什么作品?这是谁的作品?提问:列夫 托尔斯泰作品的价值如何?学生:他的作品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充分反映了19世纪俄国的社会现象。二、著名艺术家及其作品(板书)1、凡 高(板书)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凡 高的几幅代表作《向日葵》《在阿尔勒的卧室》,提问:凡 高是属于哪个派别的画家?他作画有何特点?学生:凡 高作画不重形象的描摹,不追求色调的微妙变化,而以刚劲、准确、肯定的手法抓住对象的内部结构,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特有感觉,去重新创造世界。他提倡在创作中吸收和撷取东方绘画的因素,自由地抒发内心的情感意识。2、贝多芬(板书)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巴赫的作品和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提问:这些乐曲分别是由谁谱写的什么乐章?提问:你欣赏过贝多芬的那些音乐作品?你认为贝多芬有那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作品:《月光奏鸣曲》、《英雄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七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等等。学习的地方:①克服困难,献身音乐事业的精神。②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与封建主义进行坚决斗争。③坚持实践,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的精神。合作讨论:我们从大师巨匠们身上学到了哪些可贵的精神?【小结】师生共同完成检测题:【反思】课上联系已学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师生共同探讨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但是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对本课所涉及到的几个历史人物知之甚少,课上时间又有限,对他们的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理解得还是不够深刻。在阿尔勒的卧室向日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