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东片7校期中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社会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东片7校期中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社会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学情调研 社会(历史)调研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学校、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
1、如果你能穿越时空,体验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古人类之一的生活,那么你可以到()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西安 C.云南元谋县 D.浙江余姚
2、比较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使你更好地理解问题。与北京人相比,山顶洞人的进步性表现在()
①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 ②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懂得人工取火 ④会打制石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下图是两处遗址考古发现种植的粮食作物,影响他们种植不同农作物的主要因素是( )。
炭化稻谷 炭化粟
A.自然地理环境 B.农业工具 C.生活习惯 D.建筑水平
4、距今约5900—44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同时期的良渚文化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等。这说明,当时 ( )
A.原始农业形成   B.社会分化出现
C.禅让制度盛行 D.中央集权确立
5、考古工作者在良渚遗址发现古城和外围水利系统,据估算,其工程总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这可用于印证良渚古城()
A.初步产生物品交换 B.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
6、《山海经》记述:“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该传说是( )
A.巨鹿之战B.阪泉之战C.涿鹿之战D.牧野之战
7、河南永城王庄遗址的主体遗存隶属大汶口文化系统,但带有中原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南方地区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等因素。该考古发现体现了()
A.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B.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
C.民族交融趋势的加强 D.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8、有人正在修补一本残旧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在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代替……,……天下变成……天下。”残缺部分是( )
A.禅让制,选举制;家,公 B.世袭制,禅让制;公,家
C.禅让制,世袭制;公,家 D.选举制,禅让制;共,家
9、《殷商贞卜文字考》记载:“闻河南之汤阴发现古龟甲兽骨,其上皆有刻辞”。其后“乃恍然悟此卜辞者,实为殷室王朝之遗物,其文字虽简略,然可正史家之违失。”材料中这些甲骨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是()
A.记载内容丰富B.研究最早文字
C.考证商朝历史 D.具备汉字结构
10、下列组图代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其中商周青铜文明的代表成就是()
A. B.
C. D.
11、《荀子》中说:“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句话反映了()
A.禅让制的传说 B.世袭制的确立
C.郡县制的确立 D.分封制的实行
12、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尊王 攘夷”的实质是( )。
A.顺应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B.诸侯借此发展自己势力
C.证明争霸战争具有正义性 D.尊崇周王室的正统地位
13、下图所示古代水利工程所体现的“中国智慧”是()
都江堰示意图 位置选择在岷江流速骤减地带,将岷江水分成内江、外江,内江灌溉,外江泄洪
第二次排沙,最大排沙量可达9 8 %
选在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开口,自动控制内江的进水量,起到了节制闸的作用
A.因地制宜,选址恰当 B.控流发电,造福千秋
C.沟通水系,防止水害 D.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14、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对立统一的观点。我国古代思想家与其相近的主张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5、史书记载:“官名,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该官职是()
A.丞相 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
16、诗人李白曾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一场景应出现于()
A.公元前3世纪 B.公元前2世纪 C.公元前1世纪 D.1世纪
17、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 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
①秦朝徭役繁重 ②秦朝赋税很重 ③秦朝统一货币④秦朝刑法残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候,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时()
A.官僚机构臃肿 B.宦官把持朝政
C.豪强地主横行 D.外戚势力膨胀
19、“公元前119年的这场战役,采取了车防骑攻和远距离大兵团迂回敌深远后方的全新战术,基本打垮了匈奴,使匈奴单于从此不敢在漠南立王庭。”这场战役()
A.发生在秦朝时期 B.指挥者是霍去病、卫青
C.彻底消灭了匈奴势力D.形成了汉朝和匈奴对峙的局面
20、中华传统医学认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中国古代提出“治未病”思想的是()
A.黄帝B.华佗C.扁鹊D.张仲景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40分。按序分别为12分,16分,12分)
21、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动荡,经济发展的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及……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裳。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居五年,秦人富强。——摘自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
(1)依据材料一反映当时我国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变化?这也导致了形成了哪些新兴阶级?(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公”指的是谁?(4分)
(3)概括材料二中的变革措施,并分析其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籍田,朕亲率耕。 ——《史记.孝文本纪》
材料三: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 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其令郡国务劝农桑。——《汉书.景帝纪》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景象?造成这一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三体现了汉文帝、汉景帝具有怎样的相同思想?他们在位时期出现的繁荣景象史称什么?(4分)
(3)举两例说明汉代实践这种思想的措施,并分析这种思想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6分)
(4)通过分析以上材料,我们能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2分)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
A
)
图一:张骞拜别汉武帝 图二:丝绸之路路线图
材料二: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摘自《中国历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图二中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处填写完整。(2分)
(2)图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指出图一和图二的关系。(4分)
(3)根据以上材料,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4)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谈谈你对今天中国倡导的共建“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的认识。(4分)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22*3=6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D A A B C D C C B C A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A A A C B D D B B C B
二、非客观题(34分)
23.(1)①文中“在学习上,我们相互“较劲”,你追我赶”,体现了我敢于竞争,勇于挑战。(3分)(结合材料的给3分,否则给2分)
②文中“遇到问题时共同讨论、相互帮助”体现了他善于合作,共同进步。(3分)(结合材料的给3分,否则给2分)
(2)建议:先到学校参与完成黑板报,以后再找机会去游乐园。(2)(给出先完成黑板报给2)
理由:①坚持集体主义原则;②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③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 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3分)(答对三点给3分)
24.(1)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②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③努力,需要立志。④努力,需要坚持。(答对三点即可给6分)(6分)
(2)①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②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③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6分)
25.(1)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的师生交往状态。(2分)
(2) ①真诚接受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②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③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6分)
(3)示例: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有理酌情给分)(2分)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学情调研 社会(历史)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B B C A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A C C A B D B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2分,共 40 分)
21.(12分)
(1)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2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2分)
(2)商鞅变法(2分);秦孝公(2分)
(3)废除旧的土地制度;鼓励耕织;奖励军功。(任意两点,2分)影响:使秦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任意2点,2分)
22.(16分)
(1)时期:西汉初年(2分);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2分);
(2)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或农本思想)(2分)“文景之治”(2分)
(3)措施: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官吏关心农桑。轻徭薄赋,田租三十税一;汉武帝时期,朝廷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等。汉光武帝期间,将荒地和山林给予农民耕种,并减轻田租。(任意两个方面,4分)
影响: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过分强调农业,不利于商业经济的发展。(2分)
(4)统治者要想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富强,一定要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提倡节俭。 (2分)
23.(12分)
(1)A、河西走廊(2分)
(2)张骞出使西域 (2分) 关系: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2分)
(3)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东西方国家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2分)
(4)认识: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与进步;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推动中国改革开放(任意两个方面,4分)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学情调研 道德与法治调研卷
一、单选题(22*3=66分)
1.小王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关系都处得不错,在家里和父母却“话不投机半句多”。对父母的言行看不惯,对父母的管教也听不进去,甚至经常和父母顶撞。对小王和父母之间产生的这种矛盾和冲突,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这是中学生与父母之间关系的普遍现象,可以任其发展
②表明小王和父母之间缺少有效地交流和沟通
③继续发展下去会影响其家庭关系的和谐,破坏正常的亲子沟通
④这种矛盾和冲突解决不好会给小王在精神、学习和生活上带来更多的苦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集体可以给我们带来的温暖。表现在(  )
①获得安全感 ②得到尊重和理解
③被认可和接纳 ④通过物质攀比获得优越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下列属于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的是( )
①师生共同创建班级博客 ②老师认真倾听同学们发言
③学生模仿、嘲笑老师的口音 ④敬畏老师,看到老师绕道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七年级的生活,甜,又不全是甜的;酸,又不全是酸的;苦,更不尽是苦的。它充满了酸甜苦辣,这就是我丰富多彩又实实在在的七年级生活。”七年级学生小海的这段感悟说明了(  )
A.初中生活总是让人感到快乐 B.中学时代充满了机会和挑战
C.中学生要珍视当下美好时光 D.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是多彩的
5.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句话的含义是(  )
A.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B.中学与小学不同,应该设置更多的学习科目
C.学习点亮生命,人是在不断的学习中造就自己
D.一个有远大志向和明确学习目标的人,学习兴趣就会浓厚而持久
6.下列事件能使人产生集体归属感的有(  )
①小明参加了学校运动会的长跑比赛,同学们为他呐喊助威
②小刚犯错误时,几个同学嘲笑他
③小华在区数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受到了学校的表扬
④小涛生病期间,同学们去探望他并为他补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此我们看待自己时应该(  )
A.承认自己的优点比缺点多 B.要多看自己的优点,少看自己的缺点
C.既看到优点,也看到缺点 D.要原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8.黑龙江省快递小哥王永明因为遇到送货小区高处着火,第一时间帮助扑灭而入选2020年11月“中国好人榜”。着火小区居民为他送去了一面满含谢意的锦旗,锦旗上面写道:“某某快递值依赖,救火小哥最可爱”。锦旗上面对王永明的评价属于(  )
A.自我反思 B.发展眼光 C.他人评价 D.全面评价
9.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正式开讲,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精彩的“天宫课堂”体现了(  )
A.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B.学习让我们面前的世界更广阔、更精彩
C.学习可以只专注于兴趣爱好
D.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
10.假期将至,李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以下任务(如图),完成这些任务,有助于同学们(  )
活动任务单 任务一:整理个人成长相册
任务二:制作个人成长账单
任务三:录制家务劳动视频
①快速提升学习成绩 ②增强家庭责任意识③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 ④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管控降级,2023年春节开始恢复了“熟悉”的感觉。选择回乡过年的人也变得多了起来,这是一场以亿人次计的大迁徙。不管离家有多远,人在路途中,亲人在心里,“回家”是春节前每一个在外打拼的中国人共同的主题。这表明(  )
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家居之所,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②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③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④回家过年是我国每个子女的法定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马克思17岁时便在中学毕业论文中做好了要为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而奋斗的规划。之后,他不断攀登真善美的高峰,最终为人类留下了富贵的财富。这启示我们( )
A.合理的规划能指引人生的方向 B.制订规划时只需关注个人发展
C.中学时代制订的规划影响最大 D.做好规划一定能成就辉煌人生
13.“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老师是社会上最高贵的职业 B.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C.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D.老师在学生的成长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4.“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这一关于学习的名言主要告诉我们(  )
A.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 B.学习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
C.学习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任务 D.学习是实现梦想的唯一路径
15.“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古话告诉我们(  )
A.正确认识别人,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B.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C.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D.多把尺子量自己才能更好认识自己
16.“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唐代诗人孟郊的这一名句提醒我们( )
A.所有事物都不存在相似性 B. 要尊重和接受个体的差异
C. 个体间的差异应该被消除 D.标新立异才有更好的发展
17.新阶段,新要求。下列属于初中阶段对我们成长提出的新要求有(  )
①珍惜时间,急功近利;②敢于表达,超越自我;③把握机会,顽强拼搏;④积极合作,承担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根据下图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他们都学会了欣赏对方
B.他们都学会了欣赏自己的独特
C.他们都没有正确认识了自己
D.他们都没有接纳和欣赏自己的不足
19.《诗经·卫风》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来赞美友谊。关于友谊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友谊让我们体悟到生命的美好 ②友谊是平等、双向的
③友谊是一成不变的 ④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横看成峰侧成岭;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个人认识自己是非常困难的,有时候,我们需要借助他人来认识自己。面对他人的评价和态度,我们应该(  )
①用心聆听 ②平静拒绝 ③全都接受 ④勇于面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并寄语新时代青年“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这启示青少年编织人生梦想时应当( )
①坚持以个人利益为重②树立远大志向③和书本知识密切相关 ④紧扣时代脉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22. 某班学习小组在“阅读伟人故事汲取奋进力量”主题探究活动中,收集了如下资料:
毛泽东九岁进入私塾,熟读《论语》《孟子》《大学》等,这为他后来的“古为今用”奠定了基础。十四五岁时,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难能可贵的是,他在阅读中善于独立思考。这些对于毛泽东后来数十年的革命生涯,显然是有启发和帮助的。
阅读以上内容,我们感悟最深的是(  )
A.阅读决定成败 B.学习点亮生命
C.阅读收获友谊 D.学习只为生存
二、非客观题(34分)
23.阅读小陈的成长日记,回答问题。(12分)
(
成长日记二
老师觉得我的绘画是班级里最棒的,让我和几名同学周末回学校完成黑板报设计制作,参与学校黑板报比赛。但是我本来想周末去游乐园游玩,好好放松一下。我既不想失去这次玩的机会,又不想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面对这种情况,我应怎么办呢?
) (
成长日记一
进入初中后,老师让我们在班级内组建学习小组。我和小齐成为学习伙伴。我们既是“对手”也是朋友。在学习上,我们相互“较劲”,你追我赶;遇到问题时共同讨论、相互帮助,不管谁取得学习进步,彼此都由衷高兴。我们共同成长,一起向前!
)
结合成长日记一,说说小陈在集体生活中是如何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的。(6分)
根据成长日记二,从“建设美好集体”角度,给小陈提出合理的建议并说明理由。(6分)
24.综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第一单元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青少年要敢于有梦。从西游记到凡尔纳科幻小说,飞船、潜艇今天不都有了吗?”同时他也提醒和鼓舞我们:“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成就梦想!”
材料二 洋洋进入中学后,学习科目增多了,他感到忙乱极了。上课时,经常想想这想想那,老师讲到哪儿都不知道。做作业时,一遇到难题,就马上去问别人。遇到考试,才匆忙把课本拿起来翻这页看看,翻那页看看,忙到晚上11点多,也理不出头绪来。因此,他的学习成绩总是不太理想。明明也知道这样不好,但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1)结合材料一,从"少年有梦"的角度,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对我们青少年实现梦想有何启示?(6分)
(2)结合材料二,从“学会学习”的角度,为帮助洋洋取得更好的成绩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学校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征集活动,同学们积极参加并进行了分享。
(
李老师平时跟我们打成一片,一点架子没有。对于我们提出的建议,她总能虚心接受,及时调整。她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 (
王老师特别耐心,每次我去问问题,她都会细致的给我讲解,和我沟通,直到我明白为止。她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 (
赵老师对我要求严格,工作一丝不苟。虽然有时我们也会有点小抱怨,但是都知道他是为我们好,这让我们很信服。他是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
(1)同学们的分享诠释了怎样的师生交往状态?(2)
(2)这一活动对我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何启示?(6分)
(3)尊重老师应该体现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制作观察量表的方式来观察我们自己的表现,请你补充“观察项目”。(2分)
观察项目 自我评分(1——10分)
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