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教案

资源简介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科学社会主义,明确社会发展规律,坚信社会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
2.科学精神:通过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对比,加深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
3.公共参与:积极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共产主义奉献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资本主义的进步与局限性
教学难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背景、主要思想、评价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教学板块: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创立
(一)目标与导学:阅读课本P11-13找出下列知识点(学习要求:借助课本自主完成,同桌之间交流,统一答案)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2)空想社会主义的背景、阶段、代表人物、著作、主要思想、评价
(3)三大工人运动及阶级斗争的三种基本形式
(4)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
(5)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基本内容、评价
(二)自学与探究
1、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2、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三)展示与评价
小组代表展示成果,师生补充评析。
教师进行重难点点拨
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阶段、代表人物、著作、主要思想、评价
(1)背景: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一些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2)阶段:
(3)评价: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2、三大工人运动及阶级斗争的三种基本形式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理论斗争。
3、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4、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基本内容、评价
(1)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基本内容:
两个必然: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一个政党: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一个目标: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3)评价: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者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五)检测与巩固
1、下列对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三种基本形式表述正确的有( )
①经济斗争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被压迫的地位
②捣毁机器、经济罢工、游行示威是经济斗争的主要方式
③政治罢工是政治斗争的最高方式
④思想理论斗争通过向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宣传革命思想,同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思想进行长期的顽强的斗争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第二教学板块: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一)目标与导学:阅读课本P17-19找出下列知识点(学习要求:借助课本自主完成,同桌之间交流,统一答案)
(1)法国巴黎公社的原则、结果和意义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3)十月革命的意义
(4)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二)自学与探究
1、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2、同桌(或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三)展示与评价
小组代表展示成果,师生补充评析。
教师进行重难点点拨
1、法国巴黎公社的原则、结果和意义
原则:采取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限制公职人员年薪等方式
结果: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意义:无产阶级革命的开始,“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如何→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
产品如何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3、十月革命的意义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是历史的新纪元。
4、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道路曲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前途光明:
(1)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2)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3)从社会主义的实践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五)检测与巩固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唱衰中国的舆论在国际上不绝于耳,各式各样的“中国崩溃论”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实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说明( )
①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②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③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任何国家和地区都要经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发展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九、课后作业:导学案,固学案。
十、板书设计:
十一、课后反思:
一起课件 专注教学课件制作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共33张PPT)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第二框
授课人:XXX
的理论与实践
议题一
空想社会主义为何空想?
议题二
科学社会主义为何科学?
议题三
科学社会主义怎么践行?
议题一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及代表人物
早期发展阶段
(16-17世纪)
莫尔
代表作《乌托邦》
中期发展阶段(18世纪)
代表作《自然法典》
摩莱里
高级发展阶段(19世纪初)
代表事例:进行社会实验
欧文
他们的思想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想一想、议一议
请阅读教材P11页探究与分享
分析空想社会主义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异同
电商体量增速迅猛

16-17世纪: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
18世纪:法律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更为理性;
19世纪: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并有实践尝试。
电商体量增速迅猛

都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欧文:新和谐公社
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走向
“这些体系的发明家……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
“在他们心目中无产阶级是一个受苦最深的阶级”
《共产党宣言》
“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相适应的”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电商体量增速迅猛
任务1:空想社会主义客观上有何进步意义?
任务2: 为何“新和谐公社” 空想主义思想以失败告终?
议一议
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进步性
总结: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失败
原因
①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弊端,设计蓝图。
②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
③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课本12页)
三大工人运动
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为何均以失败告终?
任务3
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总结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
局限性+进步性
2、历史前提
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激化)
工人运动的兴起(阶级力量)
议题二
想一想、议一议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
卡尔·马克思
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
阅读教材P13-14,请思考马、恩为何能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最后形成的科学体系批判吸收了哪些理论?
想一想、议一议
阅读教材P13-14,请思考马、恩为何能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最后形成的科学体系批判吸收了哪些理论?
结论一
将革命实践与理论探索相结合
创立
唯物史观
结论二
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创立
剩余价值学说
走近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
科学性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电商体量增速迅猛
揭示了人民群众历史主体作用;
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走进剩余价值学说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性
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特殊规律
电商体量增速迅猛
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秘密;
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斗争指明了方向。
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
(理论基石科学)
想一想、议一议
阅读教材P13-14,请思考马、恩为何能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最后形成的科学体系批判吸收了哪些理论?
结论一
将革命实践与理论探索相结合
结论二
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创立
唯物史观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创立
剩余价值学说
(创立过程科学)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意义
1848年2月
《共产党宣言》发表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感受《共产党宣言》的力量
结合课本15页,《共产党宣言》阐明了哪些内容?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
“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
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共产党人是工人阶级中最先进的和最坚决的的部分;在无产
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始终代表着无产阶级运
动的正确方向,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
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
发展的条件。”
“两个必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一个政党”
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
“一个目标”
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想一想、议一议
阅读课本17页相关链接
思考:马克思主义是什么样的理论?
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有理
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
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有路
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
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有人
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有未来
总结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理论基石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2、诞生标志
《共产党宣言》发表
“两个必然、一个政党、一个目标”
总结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
局限性+进步性
2、历史前提
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激化)
工人运动的兴起(阶级力量)
议题三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
历史性成就
历史意义
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
互助合作的关系
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建立了世界上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
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
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近六十年社会主义国家全图
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大发展,
实现了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
现存的苏式社会主义国家
曾经的苏式社会主义国家
曾经及现在声称或下发明确规定为社会主义的国家
曾经宣布由马列主义指导下的国家
上述第三、四两种情况均存在过的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想一想、议一议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什么?
从十月革命到“苏联解体”是否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何启示?
结论
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不可避免;
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不可动摇。
结论
只是意味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严重曲折,但并不意味着失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充分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结论
我们要坚定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积极推动科学社会主义与具体国情、实际结合,走符合自身的发展道路。【理论+实际】
“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习近平
“嗨同志,您知道列宁格勒和斯大林格勒在哪吗?我在地图上找不到它。”
没有了,再也没有了,我们失败了
白匪和资本家再一次骑到了我们的头上
如果你要追随那颗红星,去东方吧
穿过第聂伯河,翻过乌拉尔山脉,西伯利亚平原的尽头
那里还燃烧着星星之火。
两大理论基石 共产党宣言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
俄国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由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历史性飞跃】
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
【社会主义由一国模式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回顾本框知识,你能列举出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吗?
课堂小结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三次飞跃)
产生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创立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
思想来源
历史前提
理论基石
诞生标志
十月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
课堂练习
1.马克思被西方思想界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有学者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救,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下列能够对社会发展规律做出合理阐述的理论是(   )
A.剩余价值学说 B.唯物史观
C.空想社会主义 D.德国古典哲学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内容。
剩余价值学说解释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排除A;唯物史观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故B正确;空想社会主义没有确立唯物史观,排除C;德国古典哲学主要阐述了自然观的物质性,排除D。
课堂练习
2.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围绕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某班同学搜集了以下资料,你认为表述准确的是( )
①创立的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和空想社会主义
②产生的历史前提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③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④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课堂练习
2.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围绕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某班同学搜集了以下资料,你认为表述准确的是( )
【解析】: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①错误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一个历史前提,②正确;
《共产党宣言》,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③正确;科学社会主义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④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