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思想政治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4年9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听取当地周秦时期历史文化介绍,仔细察看何尊、逨盘等珍贵青铜器。“何尊”——铸有铭文122字,记载了武王灭商、周成王营建成周的史实,这一时期( )①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私有制确立起来 ②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文明时代③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推动生产力发展 ④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了平等互助的关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剩余价值理论的价值在于( )①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批判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③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④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价值的秘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宜言》中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个运动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长远目标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上述论断( )①揭示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②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历史前提 ④指明了探求人类解放道路应坚持人民立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M高中高一年级同学在学校举办的政治学科节中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这一主题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总结。以下事件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A.唯物史观的创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B.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十月革命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飞跃5.鸦片战争开启了近代中国的苦难史,在一片“强国保种”“救亡图存”的声浪中,西方世界的社会革命模式成为志士仁人心目中的“救世福音”。以西方社会革命为模板,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等粉墨登场,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导致这种结果的决定性因素是( )A.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B.帝国主义的野蛮入侵 C.中国封建势力的阻碍 D.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6.毛泽东深刻把握中国国情、把握世界革命趋势,指出“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基于这一判断,毛泽东提出了中国革命“两步走”的战略思考。下面关于“两步走”说法正确的是( )①第一步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②第二步是使中国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③第一步是社会主义革命,第二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④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是第一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7.近代以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数以万计的仁人志士失去了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前夜,开国元勋们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1949年10月1日。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历史抵开了新的一页,新中国的诞生( )①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②表明中国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③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前提条件,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④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下面三幅图共同反映了1956年我国社会发生的重要变化。该变化折射出( )①我国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②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③我国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④中华民族实现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它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路径。关于这次大会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明确了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性变化 ②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③提出要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④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这个伟大转折,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集中表现在( )①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②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 ④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1978年12月18日,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下列关于开放进程排序符合事实的是( )①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②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③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④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A.①→④→③→②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12.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深圳,被赋予更多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和改革自主权,以探索和完善各方面制度,构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担负起国家间制度竞争的重任。通过不断创新,深圳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制度更新和完善的范例,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充分迸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稳步推进。重视制度更新和完善是基于( )①制度竞争是国家之间最根本的竞争 ②制度执行力是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③制度的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 ④完善制度是党全部理论与实践主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②我国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③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④中华民族实要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今天的中国,正经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这启示我们( )①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②要坚定理想信念,通过顽强奋斗打开发展新天地③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决定性作用 ④要以坚持党的建设为中心,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第33届夏季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说,“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优异成绩,既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进步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的一个缩影。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事业,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向着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目标不断迈进。”这说明( )①中国梦托起体育强国梦,体育强国梦助推中国梦②体育梦承载着世界人民的梦,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福祉③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必须靠体育强国来实现④体育梦承载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这“六个坚持”( )①全景展示了党治国理政的理念、成就和经验 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的飞跃③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 ④是党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性认识的重大成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马克思说:“劳动并不向来就是雇佣劳动,即自由劳动。”在原始公社制度下,社员实行共同劳动、共同分配,根本不存在雇佣劳动。雇佣劳动的特点是,工人的劳动力成了商品。工人将自己的劳动力卖给资本家,换得工资,以求生存;资本家购得劳动力,使之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超过投入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以谋取利润。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时指出:“生产剩余价值,赚钱发财,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家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榨取工人的血汗,达到发财的目的,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就是建立在资本家对工人残酷剥削基础上的制度。(1)结合材料一,概括资本主义形成雇佣劳动关系的必备条件。(6分)材料二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开篇中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信仰的时期,这是一个怀疑的时期;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2)资本主义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从此焕然一新。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仍取得了独创性理论和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作出巨大贡献。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与最鲜明的旗帜。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引领时代”的跨越,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和历史担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大量从未出现过的全新课题、遭遇各种艰难险阻、经受许多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鼓足“创”的劲头,哪里矛盾和问题最突出,哪个疙瘩最难解,就重点抓哪项改革,以改革为发展添活力、增动力,如此,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定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结合材料,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20.(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断时代,我们把邓小平同志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经济上,坚持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产业升级,新经济活跃。科技创新成果显著,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先。社会建设中,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完善,这得益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众获得感强。生态建设方面,践行绿色理念,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效显著。文化建设繁荣,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中国正以坚实步伐迈向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1)结合材料一,运用“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关知识,分析新时代我国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的密码。(8分)材料二 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重视科技的力量。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咯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为主题写一篇短评。(8分,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思想政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D D C A C B B D D C A A A B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12分)(1)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须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每点3分,共6分)(2)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狄更斯认为“这是最好的时代”;②但资本主义制度的成果并没有真正惠及广大劳动者,反而使工人的境遇更加恶化,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对立,因此狄更斯又认为“这是最坏的时代”。(每点3分,共6分)18.(12分)①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②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带领人民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明确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工业、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科技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我国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每点3分,共12分)19.(12分)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②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③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会遇到大量全新课题、艰难险阻,通过改革能够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复杂环境中披荆斩棘、一往无前。(每点4分,共12分)20.(16分)(1)①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进步;(3分)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各项成就取得提供行动指南;(3分)③以中国梦凝聚力量,激励全体人民不懈奋斗,推动国家各项事业发展。(2分)(2)示例: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大力发展科技有利于实现中国梦。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新时代科技工作者身上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科技工作者要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善于创新、永不懈怠。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树立远大理想、要热爱伟大祖国、要担当时代责任、要勇于砥砺奋斗、要练就过硬本领、要锤炼品德修为。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8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